大明宫词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明宫词》是一本由郑重 / 王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6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明宫词》精选点评:
●一场活在莎翁台词里的权力更迭。伴随着武则天和太平母女之间的相爱相杀,唱响属于盛世皇朝的凄凉挽歌。
●等了八百年,终于等到再版!
●很久以前读的了,大家看电视,我读剧本。我得说,尽管演员都很棒,读剧本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那是一场华丽的梦。
●附录里的解析,李少红被问到,在女性题材中找到女人和权力的冲突这个主题,是不是女导演特有的敏锐?她说男女导演对女性题材的关注角度和方法不同,男导演会把女人当做一个“她”来处理,而女导演把女人当做一个“我”。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莎翁口气的戏剧腔在探讨权力,欲望,爱情等话题时显得就非常直接,诚恳,浓烈,大明宫词也不比现在的宫斗剧那种挂羊头卖狗肉般的讨好观众,就是后半部分突然混乱起来,收尾的非常不好
●长相守
●台词好美
●所有明丽、鲜研,富有生命力的色彩都在权利野心和命运面前消磨殆尽。
《大明宫词》读后感(一):摘录
THE END 每次拜读跟大明宫有关的一切,都能使我重新审视自身的梦想和关于“爱”的追求。历时十个多月,跨越一整个漫长假期,这部剧先是陪伴着我由平淡中惊奇,现在又见证了我一步步又坏变好的历程。我现在更惊异于人生的选择,我们选择的读过不同的书,看过不同的电影,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人生的不同走向。独一无二的人,独一无二的情感。
《大明宫词》读后感(二):一生所求,为爱所伤
她生而尊贵,权力给了她想要的一切,唯有真心难违。处在权力欲望阴谋的漩涡,一步错,步步错,痴缠真心,奢谈真爱,注定悲剧一生。 前半部分,武则天与太平的矛盾,一个急于给予,不择手段,一个只求真心,从一而终,最终权力强大的控制力摧毁了所有人的幸福。后半部分,太平出色的政治才华把她逐步推向母亲的地位,但这两个从男人堆里脱颖而出的女人对待感情和权力的选择南辕北辙,世上唯武则天一人,无可取代,而太平直到最后依然成全的是感情,但这时候的太平,再不是十几岁少女求取爱情的烂漫,她的感情里更多地承载了亲情和对整个大唐的爱。 这是从女性角度诠释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最好的作品,比起林语堂在《武则天传》里充满男性主权色彩居高临下的论调好上千百倍。这也是一部远胜于影视剧本身的剧本,诗歌式的台词,也只有变成纯文学才更能散发它的张力。
《大明宫词》读后感(三):天地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
十七年前,一部电视剧引爆了中国的电视荧幕,在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人们惊艳于它的服装、场景、台词、音乐,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部剧,仿佛是西方那充满罗曼蒂克的浪漫诗剧,同时又充满着盛世大唐的东方韵味。
日本NHK报道说这是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中国电视剧之一,许多日本观众甚至一边观看一边流泪。
这就是由李少红导演、郑重、王要编剧、叶锦添服装设计,林海悠的配乐,陈红、归亚蕾、周迅、赵文瑄等人主演,囊括最优秀的导演、编剧、演员及专业大牛团队拍摄的《大明宫词》。
时至今日,它已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为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明宫词》读后感(四):等你归来,我用了17年
2000年第一版,2013年出了平装版,201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继17年之后,推出了第二版,也就是纪念版,你手里这本书,姗姗来迟。
13年平装版时,我没有赶上,那时候好想是在上高中,所以错过了。我就这么一直等啊,等啊,等了整整十七年。
大学里我从图书馆检索到了00年的版次——“它在!”——我至今犹记那种激动的感觉:我觉得自己终于要和它见面了,仿佛要见一个梦中的王子,我从来没有真正真实地触摸过他的面颊,但是我熟悉他的每一句话,每一句话。
那时候,等来大明宫词再版几乎是不可企盼的梦想,而时光的远去也更加深了这梦想的遥遥无期与黯然失色——当新的一代人成长起来,他们的电视里甚至都不曾播出过《大明宫词》,还有多少人,能从图书馆尘封的旧书馆藏室里取出这本书来发掘其中的华彩与浪漫呢?
于是,我借来了图书馆00年的剧本,买来很好的纸的本子——我要抄!
后来,说是后来,时间转眼又是三年四年了,就在我抄到真的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在我求索到影印版一张张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时候,2017年,我点开购物网站那个被列在首位的检索历史的词条——大明宫词——我的天哪,新的商品弹出来,它再版了,我不是在做梦!我可以买,我真的可以花钱买到的!我曾经多么知道,我曾经多么知道有东西是花钱买也买不到的,可是,它回来,它真的回来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用17年等来了一场圆梦,而书里的每一段文字,又何尝不是在圆满着一个普通的现代中国人关于唐朝关于古老中国以及关于情感与纯良的故梦呢。这场梦,我足足用了17年。人生会有无数个期盼,无数个梦想,无数个航标,每一个,便都带动着一段充满着无限未知的旅程,重要的不是前方是否有笃定的希望,重要的是,你始终在路上 —— 一路前行,一路拾花,你终究不负春光!
《大明宫词》读后感(五):记忆里的忧伤
第一次看《大明宫词》,是在夏天的午后,那是一集的后半集,电视剧很快演完,那时,十几岁的我,坐在小小的电视机前,傻傻的看着太平公主美丽的面孔,痴迷于炫彩夺目的演绎中,并不理解它的内涵。
太平公主的背影在我记忆里渐渐远去,华丽而伤感。那时我只粗略的知道,这是个悲伤的故事,记录着大唐公主坎坷而起伏的一生。当画外音里那个沉重、缓慢、沧桑、又意味深长的声音响起,我知道,那是另一个世界,它的语言是如此的饱满、优美,凝重,充满着复杂又深刻的内涵。
这部剧像是埋在我心底里的一颗小小的种子,像是记忆里的一颗星星,像是一段挥之不去的往事,慢慢的,成了我记忆里不断回望的沧桑。
不经意的发现这个剧本,像是重拾了曾经丢失的珍宝,又像是印刻在童年记忆里的一场梦,它悄无声息的的拉开了帷幕。我记忆中的声音变成文字捧在手上的欣喜,甜蜜又惆怅。那是熟悉的声音,沉沉稳稳的落在纸上的百感交集。
《大明宫词》之于我,渐渐成为了一种情结。
读到李治临终的遗言,眼泪泪就扑簌簌的往下落。身为一代皇帝,这个站在权力巅峰的男人,有多少的身不由己,有多少的儿女情长,有多少的落寞和无奈,万人之上的他,他们,连对子女最单纯的爱,都会被附加于更多别有用心的含义。无人能懂他的心。
世间值不值得,从这个生命垂危的皇帝口中说出,他早已淡漠一切政治与纷争,远离一切人间嘈杂和是非,他对他唯一的女儿说,“人这一辈子要经历好多好多的不如意,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一例外……有的人一辈子都靠原谅生活,比如我,就没什么出息,但内心快乐。有的人一辈子都靠不原谅生活,会很有出息,内心却不安宁。。。”
皇帝也有着不可一世的权利的同时也有着同样难以想象的孤独,他疲惫的脸上露出毫无保留的厌倦。对于王位的厌倦,尘世的厌倦。浮华一生,来去匆匆,清净难求,只好选择漠视一切。这种选择是超然和智慧,也是软弱和无力。
在这场权力与爱情的重头大戏中,皇帝落寞的离去。临终前他演了最后一段皮影戏:
男:……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个月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皮影,可能是他对世间仅存的依恋。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抓住他的人,会越握越紧,它被幻想无限的放大再放大。
权力之中的爱情。会让沉迷它的人疯狂。它隐藏着巨大的诱惑。当你离它越来越近,它就会变得奇异张扬。于是,一直坚信的东西,会被一点点的腐蚀,瓦解,摧毁。人的面目因此变得恐怖狰狞。
人性,不动声色的释放着光线般的力量,交织,盘旋,缠绕。谁也无法精准的把握它的走向,它永远被想象,被解释,被猜测,被分析。人性是个庞大的机制,它永远是一个谜。
武则天晚年。那洪水般席卷而来的寂寞,吞噬着她的灵魂,无处可逃。她最终发现,逃避不了的,还是自己的内心。
太平公主最让人心疼。她那么美,那么善良,那么有智慧,她不忍心伤害任何人,命运却那么悲惨。
这部剧的动人之处在于它让所有的人都在真实的活,高贵与低贱,善良与恶毒,忠诚与背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见证着人生,亲历这一切,浮浮沉沉,兴衰存亡。
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不断的追问下去终究绕不过去那个终极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
翻过这澎湃奔腾的一页,历史犹如退潮般平静了下来。它将再次掀起一波波的海浪,让我们注目倾听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