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读后感摘抄
《我选择哭泣和爱你》是一本由杨庆祥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选择哭泣和爱你》精选点评:
●截句里有一段 好利来的芝士蛋糕甚至/比黑天鹅的更好吃一些/当然什么甜品都比不过/正宗的法国马卡龙 这种水平 我可以一天写十句
●詩人的世界,你別猜,你不會懂的。
●卷一诚恳,好
●三首当下的我看了会流泪的诗 1 看见一棵树很后悔 看见一池水很后悔 当初为什么没有长成一棵树或一池水呀 为什么长成了一个人 既不能餐风宿露 又不能被飞鸟带走 还要不停地大声说话 向世界证明自己的生存 其实树木听不见 池水听不见 山河大地更听不见 长成一个人真是件无趣的事啊 2 我每天都试图重建新生活 我每天都失败了 3 我们不愿忍受卑微的命运啊 即使是三流的自由 也好过在此地等死 ------------------ 2019再读,只觉得不必对这个世界掏心掏肺。
●“把眼泪给了该给的人,就可以死了” 读到这个句子时,我第一次被杨庆祥的诗歌震撼。这样的句子,足以立于世界金句之林而毫不逊色。这本“我选择哭泣和爱你”,是一本疗伤系的诗歌,诗人直面现代中国年轻人的种种困境和焦虑,与此同时,深重的家国情怀让人深深体会到,他绝不是一个人哭泣。一代人的呻吟和呐喊被诗人听到,一个通灵敏捷的灵魂,有着最敏感多情的“他者心”。这些动人的伤痕之作,最终变成了时代冷峻而多情的良心
●觉得此书分数虚高了,不能算是成熟的诗作。不太记得为什么自己手里会有这本书了,阅读体验非常一般。
●深情与理性,颓废与优雅,弥漫着双鱼的气质
●杨庆祥诗歌十年精选。
●身为冯唐的迷妹 因为冯唐有次去帮杨庆祥做推广 所以关注这本诗集 有一些句子 和 一部分的诗写得不错 不知道是不是一些搞创作的人都会有一种通病 就是喜欢写性 觉得创作里一旦加入了性就会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提升了b格但是如果加入了显得格格不入过于牵强反而降低了作品本身的质量不是很自然
●兼具理性和诗意
《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读后感(一):一本疗伤系的诗歌
“把眼泪给了该给的人,就可以死了” 读到这个句子时,我第一次被杨庆祥的诗歌震撼。这样的句子,足以立于世界金句之林而毫不逊色。这本“我选择哭泣和爱你”,是一本疗伤系的诗歌,诗人直面现代中国年轻人的种种困境和焦虑,与此同时,深重的家国情怀让人深深体会到,他绝不是一个人哭泣。一代人的呻吟和呐喊被诗人听到,一个通灵敏捷的灵魂,有着最敏感多情的“他者心”。这些动人的伤痕之作,最终变成了时代冷峻而多情的良心
《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读后感(二):意见领袖的人间情怀
好几年前,杨庆祥就已经荣膺“80后第一批评家”的美誉。这几年,他的批评和诗歌更是四处获奖,风头无两。茅盾文学奖最年轻的评委之类的光环,不一而足。《80后,怎么办?》一书,尽显意见领袖风范和学者的凡尘视野、人性关怀。
《我选择哭泣和爱你》是杨庆祥的第三部诗集,延续了他抒写浮世悲欢和生死爱欲的写作风格,而这一切又被统摄在一个思深虑远、万象森罗的家国历史的视野之中。难以想象,一个整天将现代性、政治美学这样崖岸自高的词汇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笔下竟流淌出如此清深入骨的文字。写诗的杨庆祥,和做批评的杨庆祥,风格虽然迥异,却是完美的双子星座,光焰熊熊,锋芒辽阔。
当代诗歌正在走着一条不容易与读者相交通的路。泱泱之国,诗人们一年的产出何止汗牛充栋,却罕有名篇佳什流入寻常百姓家。杨庆祥的诗,不居高俯瞰,不故弄玄虚,一词一句,均以血肉情性浇筑而成,并且一篇之中,常有惊采绝艳之语,可供读者寻章摘句,三言两语流传不废。读之,如策马游园,触目横斜,怡心悦意,千朵万朵,沁入肝脾。
《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读后感(三):我们选择哭泣和爱
冯唐(著名作家、诗人):别看我长得像个杀猪的,其实我是个写诗的。别看庆祥长得像个写诗的,其实,他的确是个写诗的。读了庆祥的诗,仿佛看到了极少的某种同类的极难得的某种分泌。“长成一个人真是件无趣的事啊”,还好我们长成了一个诗人,我们选择哭泣和爱,“把眼泪给了该给的人,就可以死了。”
笛安(著名作家):杨庆祥的诗,是他深藏于某处的另一个自己。一个陌生的,柔软的,不知所措的灵魂。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永远保留着年轻的无助;不管世界怎么改变,依旧想要跟这个日渐陈旧的世界掏心掏肺地喝一顿酒——我也许渺小,也许醉了,但是是我火热的盼望把你点亮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