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精选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是一本由林清玄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一):一个自以为是懂佛法的作者的自我矛盾
本来没看这本书以前,对这个作者挺有好感的,上学的时候有接触过他的文章,感觉挺好,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却时时刻刻感觉到作者骨子里透出来的一股子优越感,鄙视不知足的人,鄙视不懂佛法的人。鄙视在红尘中寻找快乐的俗世之人,可是佛不是说终身平等么?佛不是要有包容之心么?作者自己的文章都在打自己的脸,一边鄙视在嘈杂的路边吃烧烤的人没有清欢,世间没有清欢。一边自己吃着带有童年记忆的猪腰猪眼镜,和鳝鱼饭。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二):善于摄生,则弃抱柱之信
读书笔记
勇而不敢,善于摄生,不落死地。
无所住而生其心。
面对生活的无常,面对我们那些所不喜的人或事都是我们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或延伸。
时时的观察自己都内心,调伏其心。变化应对,明察、安宁,就有可能渐渐的体会到“人间有味是清欢”。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三):成全
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我初识林清玄的时候,以为他是一位女作家。他的文章遣词造句温婉细腻,就犹如一位妙龄少女在铜镜前描唇画眉一般的仔细却美丽动人 而后知道他是一位男作家时,大为吃惊。他笔下的花会带给人一味花香,本人礼佛,因此字里行间总有一股与世不争的淡雅之气。他淡淡聊着人生缺憾却不惋惜,只是会心一笑说着,从遗憾中我感觉到了爱,珍贵,学会了珍惜和平和。人本是人,人有限也无限,人生有限,某个时刻遇到的一朵不起眼的花也是缘,也是分,也是需要感激的相遇。
世间无常,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会遇见何事,因此在遇见的时候去珍惜,去爱,去感激,去快乐,去享受即可,无需顾虑是否会分离也无需恐慌下一刻是否会失去,天地万物都于一轮回之内,当下的遗憾一定会在后天补全。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四):林清玄式散文
因为书名入的草,他的花、他的草、他的食都在慢慢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
这本书应该是他在入山修行后写的。文中提到很多关于一些对佛法的参悟,有些还是有点难懂。
自然之美中夹杂着的是人生百态,更是在告诉我们成长的故事。
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
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往事再好,也像一道柔美的伤口,它美得凄迷,却是每一段都是有伤口的。
人又不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总有这一次或者那一次不够满意,总有这一天或者那一天出现意外不能开心,有遗憾,有缺陷,有痛苦,才是常态,才是理所当然。
本来为了和对手相匹敌并超越的努力,日复一日这个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但人总是做不到这一点,因为站在原地嫉妒来得比较轻松。
留有一些缺憾,有一点理想不能完成,永远留下一丝丝不足才是最美呀。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五):《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 林清玄
首先我是冲着这个书名来看这本书的,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本以为此书会论证有哪些遗憾可以成全哪些事的,读过之后才知道不是我想的这样。
作者用一篇篇散文的形式,通过一些生活琐事来阐述生活的哲理,非常有禅意,文字优美,读的过程中就是一种享受。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他描述他儿时的生活感觉跟自己的童年生活也很相似,那种走在乡间小道欣赏路边的野花的感觉,非常美好!作者是个爱花之人,通过这本书我对花的了解也增加了不少,花在含苞欲放的时候就知道有凋谢的一刻,但仍然以最美的姿态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这大概看就是遗憾和成全的互补吧,让人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世上再美好饿的东西都不会恒古不变,我们应向花儿一样坦然的面对。
书中很多优美的句子和好的观点,比如“惜福”“承担”“因缘”“清欢”“严肃,是一种病”,在学插花中说到“缺憾有时比圆满更美”……生活中遇到的不完美与不平衡,就是人生最好的启蒙,就如同乌云与暴风雨是天空最好的启示一般!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六):刹那即是生命的本身
买书的时候在2016年的最后几天,想到快要过去的碌碌无为的一年,想到即将失去的美丽回忆,想到自己又老了一岁还是漂泊不定,心里难免是有点小抑郁的。恰巧在哈尔滨转机的时候碰到了这本书,想着要不来点鸡汤补补?后来看到林清玄的名字,猜想应该不回太鸡汤,就收了,果然更像是一杯清茶,第一口喝下去没有感觉,慢慢地体会到回甘。
死亡到底有什么意义?死亡的意义可能就是让我们更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遗憾也是这样的,正因为世间的不完美,不长久, 才显得相遇时的弥足珍贵。
西方有一句谚语:“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这两年学到的就是,在觉得痛苦的时候,想想更痛苦的人和事,就觉得自己心里的苦都不算什么;在不得意的时候,也可以告诉自己,在没有更坏的事情发生以前,现在就是最好的。
小时候有一句话:做人要有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熟不知,大海也有每天的潮涨潮落,也会有惊涛骇浪,不开心了也会有海啸。像极了我们的内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即便如此,我们也还是可以静静观察海水里各种好看的鱼,淡定地看着海鸥们轻略海水,衔起一条烦恼鱼。
忧郁的人活在过去,焦虑的人活在未来,只有平常心的人才是活在现在。每一个刹那都是生命的本身。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七):世事无常,温暖犹惜
很喜欢这个题目,书中的标题。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林清玄的散文集,也许是因为他的文章里面糅合了佛家的精神所在。读他的文章总会让自己更加的完美,更加的宽容。
人在世上活着,总觉得自己自在就好。然而有很多的东西我们总是没有想清楚或者说没有明白到。在《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这本书中,我更多的看到是自立、反省。
我是一个老师,但是是一个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各种的埋怨和繁忙中度过,我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我总是办公室最后走的那个人,但是我却不是最出色,做得最好的那个人。在忙忙碌碌中,我走过了2016,我一直不明白,一直都在迷茫。
后来我尝试找回自己的兴趣爱好,尝试晚上放下手机,看一看书。一直到现在才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在读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我失去的东西自立和反省!
作为一名教师反省的能力是必要的,在这个能力中我们可以看到之前的工作做得如何,哪里存在不足,班级的管理是怎样的。在阅读中我明白很多,得到很多。失去思考能力的人是不会成长的。曾经我陷在放任自我的沼泽中,现在我想逆水行舟,做到对得起自己!
我想林清玄的这一段话是可以激励更多的女人“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在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八):《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世事无常,温暖如昔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谁说遗憾不是一种成全,遗憾可以让我们看见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真实。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作者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小学时候开始立志成为作家,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2岁与佛结缘,入山修行,35岁出山,40岁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林先生的书一直占据热销书籍榜首,他的散文常常以小事见大智慧,文章中充满了佛的禅意,茶的清香,花的芬芳和对人性的思考。每一次读,都有一种享受自然,享受人生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他真的参禅悟道吧,读他的小段散文总有一种在读白化版经文的感觉,他国学底子厚重,字里行间诗词掌故,禅宗智慧,信手拈来。他至情至性的笔触,满纸的理性与温柔,告诉你生活虽然无常,你要学会珍视和勇敢。社会虽然浮躁,但你可以选择恬静的心态。世界虽然不完美,你要能够适时妥协和担当,他曾说世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何常想一二?
一边是梦想与责任,一边是内心的欢喜与恬淡,该如何做出抉择?这个难题该怎么破解?
在《知足常乐》中林清玄老师给出了答案:回归自心的安宁自在,才能在入世出世间得到圆融的智慧。知足,使人即使在最复杂的社会里,也能自在、自由和自尊。知足,使人即使在最豪贵的人面前,也能胸怀高旷,充满悲悯。知足,使人即使在最艰难的困境里,也能安乐富有,充满感恩。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双能够看世事的慧眼,拥有朝思暮想的精神家园。每天沉浸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们又是多么渴望有片刻休憩,多么渴望青山明月的宁静。这不禁让我们沉思,追求目标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另一种丧失?
人生是一场自我救赎。哲学家周国平说:生命所需要的无非空气、阳光、健康、营养、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但是骄傲的人啊,抛开你的虚荣心和野心吧,你就会知道,这些最简单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
其实,那些平淡而琐碎的才是最真实的生活。给人带来踏实和满足感,要远远大过那浮世的功名利禄。欲望像一杯毒酒,侵蚀了多少人心;又像毒品一样,让你欲罢不能。
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们焦虑地憧憬着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为了现在,也不是为了未来。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九):此生做个舒服自己性情,又温暖他人的人
写书评来源于对书中字句的喜爱和认同,更多的可能是会摘录出林先生的原文。
17:春天的感觉,使人在霜雪侵凌的日子,保持着希望。
19:世界不是永远是春天,也有天寒地冻;人生也不是一向美好,也有陋败蒙尘。
这话说得多好啊,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就像起伏起伏起起伏伏一样,花无百日红,有的是心中的太阳和温暖,而这希望来源于我们心底,很多时候,谁都帮不了我们,谁都帮不上我们,只有自己心底的信念、坚定、不屈,最后促成了我们熬过寒冬,迎来春暖花开,微笑面对秋风落叶后,更有经验的继续对付冰天雪地的刺骨。
24:五月松风,人间无忧。
无他,唯读时心存欢喜。
39:这是我自己种的铁树,生平的第一次处女之花。我每天清晨浇水时,总会忍不住向铁树道喜,并深深分享它开花的喜悦。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值得随喜叹服,感慨作者这种温温柔柔的欢喜之心,突然有些愧对我的君子兰,年年给我意外惊喜,而我的随喜赞叹却只有在发现之初时,并未能感恩于它年年准时为家中增添色彩,也未能长久分享它的温柔。当我们遇见生活中的点滴大小美好时,大概都应心怀感恩并带欢喜之心来注目吧。
46:处在进行的时刻,很难把每一件事检点出来,看出它的前因后果,因为每一件往事都牵连着另一件,交织成一片未曾消逝。等往事经过了,我随手一捞,竟像谢去的杜鹃,每一段都能整理出一个完成的面貌,有许多颜色还清新如昔。
读到这里时,我也感慨起来,看自己过往的不如意,至今也难用清新如昔来轻快形容,也许30年后,当一件件、一桩桩串联起来,前因后果明朗起来,也就能放下、简单对待了。可人生有几个30年让你去慢慢回味呢,大概唯有慢慢地、坦然接受那些不完美、不公平、不如意,或许会有更开阔的视野待人待事。
62:清欢 对平静疏淡的简朴生活的热爱。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淡茶,配着春日山野里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赞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爱极了后面这一句,因为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清欢”是什么呢?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的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嚣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读后感(十):人生如孤岛,即便没有灯火,还有星光
林清玄,台湾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之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看到以上林清玄的成就,那么,他众多作品能成为小学或大学的语文教材,也就不足为怪了。
只是,在这些名晃晃亮晶晶的成绩下,很少有人知道,林清玄结过两次婚。
第二次成婚时,好多人聚集起来游行抗议,当街焚烧他的作品;而他仍悠然地携新婚妻子于山间散步,品尝兰花茶。
宁静接受一切的态度,淡泊尘世的心境,可能就是他一路走来,修炼出的智慧。
把这些智慧记录下来的,便是他的散文。
读林清玄的散文,你就被他带到了他的世界,跟着他以物喜以物悲,跟着他一起参人生这门学问。
而在《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这一散文集中,林清玄也将生活中的那些通达明理的学问传达出来:放开胸怀,努力追求美好,且要笑看人生的悲喜。
当然,对于散文,触及到每一个人的痛点不一样,产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在《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一书中,林清玄所得感悟来自于生活中细节与读书所得,有野姜花,有水母,有鳝鱼骨,也有佛理学说;而透过这些文字上的表达,透露出两个较为深切的道理:
一:要对生活本身充满敬畏
书内有一篇是关于幽冥钟的故事:在寺里,入夜,僧人要敲钟一百零八下,节奏要轻缓有度;钟声每响一下便照亮一次地狱,给与其中的人忏悔的机会。
这可能只是一篇佛家故事,只是在读完整个故事的时候,还会忍不住去点检自己的生平,有没有那么一件祸乱他人的事由。
太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只想用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而对于其结果或行为后的衍射,从未在我们的考虑之内。
而就是你不知道的某一个行为,对某些人或事所造成的亏欠;终会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点,对你当头一棒。
唯有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始终抱着敬畏之心才能有更大的自由。
二: 遗憾走远,成全走近
“岁月就像那样,我们眼睁睁地看自己的往事在面前一点一点淡去,而我们的前景反而在背后一滴一滴淡出,我们不知道下一站会在何处落脚,甚至不知道后面的视野怎么样,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对当下事物的解决,只是依靠当时自己的思考能力与见识度;往往以为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只不过,事过境迁,才发现,它成了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而这些遗憾,让我们再处理同样事情与问题的时候,会激发出新的思考方向,去制定切实地方案,再也不会给自己遗憾的机会。
之前的遗憾,终孕育出成全。
林清玄还在《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中写道:
“在困难里坦然走下去,就没有走不通的道路。”
“过去不能让它过去,未来不愿等待未来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从17岁发表作品到最终成为散文八大家之一,我们最终看到了林清玄创出他的世界与那些闪耀;可在他还默默无闻的时候,这一篇篇散文中的点点感悟就成了他的世界中微弱的星光,他一直在收集这些星光。
最终,之前的种种遗憾,成就了他的成全。
没有人喜欢遗憾的滋味;所以,我们才要不停地努力去建造自己:要通达,要智慧,要勤奋,要淡泊;而这些无以名状的努力,太多时候是没有人能够看见的;我们就像大海里的孤岛,一次又一次抵抗着海浪的冲击;而在这努力中,最渴望的便是能走上来的灯火。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漫漫长夜里,那终将涌现的灯火会是什么?
是与爱人的相遇?还是新生命的诞生?还是事业的巅峰?
难以猜测的是:我们一直渴望的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那么,如果它还没有来,也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抬头看看那满天的星光,它们会陪伴我们直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