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食帖03:食鲜最高》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食帖03:食鲜最高》的读后感大全

2021-05-13 00:4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食帖03:食鲜最高》的读后感大全

  《食帖03:食鲜最高》是一本由林江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帖03:食鲜最高》精选点评:

  ●给了我做饭的无线动力!还有。买鱼胶!!

  ●较比前两本,文字质量提高不少。至少没有明显的错别字了

  ●翻了一遍

  ●确实做得好,五星应得的。umami其实和鲜还是略有不同的,鲜的含义更广泛。综合各家的说法,我还是最认同死理性派的说法,五味:甜代表糖分,鲜代表蛋白质,咸代表盐即血压平衡,苦代表有毒,酸代表未成熟。

  ●完整有趣。

  ●氨基酸和羟基!氨基酸和羟基!氨基酸和羟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鲜也是一种味道!看完觉得要做好一道菜真心不容易,得花多少心思心意和心情啊。我在想现在国内有多少店能做到用心对待每一个出品,还是根本一点都不讲究?但饮食行业其实非常辛苦。

  ●ヽ(≧Д≦)ノ 这本才是浅浅泛谈却又引人入胜的好选题啊,食鲜超容易抓人眼球且访谈也是恰到好处让人流下口水,是很赞啊,期望不要只是流星闪现而过~

  ●就好比欣赏粤菜 是因为它着重于食材新鲜 而不是味觉浓重

  ●天妇罗,这是一项科学,要精确到多少度,多少秒。鲜味,是几种氨基酸产生,尤其谷氨酸。河豚。松露。筑地市场。

  《食帖03:食鲜最高》读后感(一):哈喇子流一地

  刚看完就兴奋的要上来说说。作为一个吃货,看这本书时简直就是“馋并快乐着”。本身就特别喜欢海鲜,(好想尝尝书里提到的“河豚鱼鳍酒”啊~~)但打开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食鲜”不只是海鲜,还有松露,竹笋,蘑菇,豆类等等。看书时边涨姿势边流口水。最后的煎三文鱼配烤红皮小土豆馋得我不要不要的,有时间一定要照着书里教的方法试一下!最后最后我一定要说,前面有一张生鲜市场小哥的照片好帅!!小哥我要跟你表白!!

  《食帖03:食鲜最高》读后感(二):鲜味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我是因为觉得封面美炸才买的!收到后还是被小惊艳了一下,封面给赞一个!书到后第一感觉就是质感很不错,但是当时有事没有马上看,今天下午才得空翻了一翻,结果从没这么认真的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读后感觉这本书对“鲜”这个字的把握很好,除了讲海鲜,触角涉及到了各种食材,而且有许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不会去留意的,很有意思。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图片,每张图片都很漂亮,都很有人情味,看了之后就会觉得非常真实,不禁也悲伤了一下自己的摄影技术,,,总之,路转粉了

  《食帖03:食鲜最高》读后感(三):鲜鲜鲜

  《食帖》的第三本,《食鲜最高》,终于到手,实在让人兴奋和惊喜。“食鲜”,即具备“鲜”元素的食材。这个范畴远远超过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海鲜”的“鲜”。书里的食材,从充满食材原始味道的菜市场开始,聊到菜场里的“鲜”,然后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渐渐告诉了读者“大师”心里的“鲜”。他们用自己专业而挑剔的味蕾,解读具有共同元素的不同食材。不曾去过那些地方,不曾品尝他们口中的美味,却似乎能感同身受。刚翻开书的几张大图是菜场里人们工作的景象,拍得真实而不市井,能从中感受到人和大自然和美味食物的某种联系。《食帖》,给了我期待。

  《食帖03:食鲜最高》读后感(四):放开那只帝王蟹!!!

  幸亏在京东下的订单,貌似今天第一批收到货的!等了好几个月终于出了不是说好的每月一本吗?不过说句客观的这本确实比前两本进步好多,纸张换了,比之前的软了一些,但是印刷效果好了挺多的。开篇那套“广州黄沙水产市场”的图太好看了!!!胶片感有风格,帝王蟹和大扇贝太水灵了看得不行不行的!!求摄影师!!!

  整本书最喜欢的两篇是“天妇罗之神”和“筑地市场”,前段时间看到舒淇在微博晒和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寿司之神小津安二郎的合影,结果就看到专访了,食帖越来越牛了!

  这本干货挺多的,视角也挺独特的,真的很喜欢,食帖君加油!!(希望你能看到 > w <)

  《食帖03:食鲜最高》读后感(五):从美食杂志中学习做人道理

  “有人说料理这件事,做多了,熟练了,自然就会好。其实不尽然。如果只是想把一件事做得还不错,多加练习肯定可以。但如果想做出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人的、顶级的东西,就需要可去理论支持,和不断地总结反思,单靠次数叠加是不够的。不只料理人,所有制作一流东西的人,本质上都和数学家、科学家有共通之处,感性之余,也要讲求科学。”

  读书这种事情特别有意思,即便是食帖这种讲美食的MOOK,即便是读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比如这位顶级天妇罗大师早乙女先生的采访,也能从中得到诸多受教。

  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很多感悟却是可以共通的。

  早乙女先生谈自己如何将天妇罗做到极致的这一段就是充满了智慧。他指出要做好一件事,反复练习确实很重要,但这充其量不过是让你成为熟练工,一个职业人,绝对成不了大师。所谓大师,足够的练习,足够的天赋,足够的感性,和足够的观察,足够的理论基础,等等要素缺一不可。

  我想达芬奇应该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师了吧。天才,练习,反复实践,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模型,万事万物要做到顶尖,理性感性缺一不可!

  “拿画家来说,最棒的画具和模特都备齐,不同的画家来画,作品还是有好有劣。一流的材料和道具固然重要,但这只是创作好作品的第一步,技艺也只是其一,细致深入的思考与反复怀疑,才是让旁人一直无法超越的关键。”

  这样一段话无论套在哪行哪业都不会有什么违和感,我自己虽然做不到极致,但也深受鼓舞,无论到什么年纪什么程度都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写作也好,绘画也好,总是要鞭策自己前进的。做不到优秀的地步,至少也不能放弃不是吗?

  新年伊始,就以此勉励自己,这一年也要好好加油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