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埃尔》经典观后感1000字
《加布里埃尔》是一部由帕特里斯·夏侯执导,伊莎贝尔·于佩尔 /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 Claudia Coli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加布里埃尔》精选点评:
●一部感情的心理戏。有舞台剧的成份,台词非常棒。 非常到位地演绎出了男女对于爱情的理解。女性看似感性,冲动,但实际上感情界限分明。男性看上去冷静,不愿意受束缚,实际上更脆弱且难超出。
●
●
●格里高利解答说这部片的表演上实践了自己很多想法。一部演员很有发挥的电影。太戏剧了,光色偏暗
●ʕ•̫͡•ʕ*̫͡*ʕ•͓͡•ʔ-̫͡-ʕ•̫͡•ʔ*̫͡*ʔ-̫͡-ʔ,打卡。
●直男的蜜汁自信。。。
●于佩尔独角戏,舞台感很强,夏侯不愧是导舞台剧歌剧出身,与不爱的人在一起,一如守十年活寡,心不属于你,身体亦然,纵然两人波澜汹涌,却矫饰依旧,不让上流阶级的同流看笑话,下人们泰然自若,开场结尾两次出走颇具讥讽,这不过一出上流社会的下流闹剧,
●女主人和女仆对话那段很真诚,全片的摄影也非常悦目。男主出场的时候有格调,顾盼生辉之感。缺点是很多地方台词太啰嗦了,被角色的挣扎劲烦的够呛。
●爱死了谢侯的分章。
●4.0。
《加布里埃尔》观后感(一):闷闷的剧情,就当是看演技吧
其实是冲着Isabelle Huppert买的碟,很喜欢她在8 Femmes里的表现。Gabrielle这部片子情节上张力不够,台词倒是都很精彩。感觉导演是经常执导舞台剧的那种类型。
《加布里埃尔》观后感(二):Isabelle Huppert
我前阵子特别迷Isabelle Huppert,甚至不厌其烦很吃力地跟不同的法国朋友一起讨论这个薄嘴唇面色严肃的女演员。我一度以为她的演技很好,后来多看了几部她的片子,发现她的戏路并不宽,不可否认,她身上的确有一种文艺片的气质,那种隐约的变态和时不时的忧郁。
这个“回来”只是发生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她写完信(用她的话来说,写信的时候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出去一个半小时侯却又回来了。
本片关键词:婚姻 爱情 物质
《加布里埃尔》观后感(三):静态婚姻
——没有比这封信更糟的了吧
——最遭的是我回来了
一个女人因为爱的召唤而离家出走,未遂
未遂而归,像是对这个男人的爱最大的污蔑和冷漠
女人回来勇敢地面对这种可笑的局面,面对一个失控的男人和一段静态的婚姻。
其实一直觉得加布里埃尔是勇敢而又直接的,她为了追求自己真心的爱情甘愿头破血流,不计后果,放弃自己的贵族家庭身份背上不可估量的骂名在自己快步入中年的时刻毅然决然离开静态的婚姻投奔自己的真爱。十年的静态生活并没有磨灭心中的火苗,反而压抑地越发勇敢。可惜对方是个太会保护自己的家伙,一盆子的冷水试图浇灭这刚刚才被点燃的激情。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故事的终结,加布里埃尔冷峻干净的外表下暗藏着那个可笑男人无法想象的勇敢。
这是部诙谐黑色的文艺片,男人失控的言语成为观众们的笑柄。
或许他真的太爱加布里埃尔,爱到不忍去打扰她忠贞圣洁的思维,爱到他可以在他面前不断自言自语被她笑话接受她的冷漠仍然可笑地说他可以接纳她的错误。
她并不需要他的接纳,不需要任何人的接纳。她对感情的忠贞到达了那个男人无法仰望的程度,甚至身体的占有并不能对她心灵的信念产生丝毫的影响。
最后他终于懂得,无论什么方式的占有,都永远是无望的占有。
《加布里埃尔》观后感(四):嘉比愛 Gabrielle
quot;嘉比愛"(Gabrielle)是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其中一齣法國電影(影迷加年華), 導演是Patrice Chereau, 電影片名正是劇中女主角的名字, 由法國女星Isabelle Huppert擔演. 一齣關於婚姻, 愛情, 移情別戀, 分手, 和情慾的電影.
電影改編自Joseph Conrad的小說"The Return", 顧名思意, 是說一個女人"回來"的故事, 為什麼那離開了的女人要回來?
對於電影開首的片段, 至今印象仍很深刻. 男主角Jean(Pascal Greggory)一邊在街上走, 一邊用他的voiceover描述他和女主角的邂逅, 女人怎樣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他們的朋友, 社交圈子, 一個很美的開端, 就像每段愛情的開始, 都是完美的, 令人回味的.
原來導演自1964年便開始舞台導演, 在話劇及歌劇都有十分豐富的導演經驗. 他很成功, 電影裡看不到舞台的影子. 電影中多次用了差利.卓別靈(Charlie Chaplin)時代默片中時常用的黑底白字描述句子或單字, 很富幽默感. 尤其是當Jean看到妻子Gabrielle留下告別的信, 是白紙黑字, 熒光幕立即去到特大的黑底白字, 很有感染力但又幽默.
一對上流社會夫婦婚姻角力的故事, 選擇離去或留低? 女人離去後又回來, 結果男人也選擇離去. 電影首尾都很吸引觀眾, 唯獨中段略嫌慢了一點, 且有好些悶場, 來來去去都是男人和女人對話及糾纏, 看得人有點累. 或許也就是這種累令人聯想到這段沒有結果的關係.
電影都給Isabelle Huppert發揮演技的機會, 她是全劇的支柱. 導演說拍攝前刻意叫Huppert不要看原著, 因為書中的Gabrielle都是從男人眼中看女人, 不夠客觀. 看過她在電影"The Piano Teacher"(鋼琴教師)(2001)中的大膽演出, 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