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精选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是一本由桑妮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01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一):zj
上辈子相欠的 这辈子相见一定还。爱情无非是这样,只有相欠着我们才能相爱着。你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穿过大街小巷,走过千山万水。只是为了相见。相见才是缘分才是爱情。愿我这辈子欠你些情,下辈子还能相见相遇相爱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二):相欠才相爱
上辈子相欠的 这辈子相见一定还。爱情无非是这样,只有相欠着我们才能相爱着。你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穿过大街小巷,走过千山万水。只是为了相见。相见才是缘分才是爱情。愿我这辈子欠你些情,下辈子还能相见相遇相爱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三):康桥如故 山水如故 坎坷一生心故
康桥如故
山水如故
坎坷一生心故
林徽因to梁思成呢?哦,他们跟金岳霖是爱情三人行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四):送给TA一封情书
Dear,
十几年前的信件开头多是,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吼吼,虽然我与你整日相见,但还是想写一封情书给你,弥补我们生活的这个没有情书时代的缺憾。
自古,诗人的爱意总比寻常人要炽热忘我,纵然我不是诗人,也摘抄了一首文豪的相思之诗,送与你,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个日夜只得打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 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走五十万里的无线电, 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鸭绿江畔,忽在长江大桥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 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万转。”
你我虽生活在快餐时代,却都是憧憬美好、相信爱情的人。那次遇见,对于你我来说,是惊鸿照影来,是惊艳,是悸动,是心海之中翻滚无数涟漪。
爱来了,无关时间,无关距离,无关身份,无关背景,就那么一刹那电光石火,便入了心骨,便觉得这一生,无憾事在心头。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的胸膛并不那么大,决计装不下整个或是部分的宇宙,我的心河也不够深,常常有露底的忧愁,只有你能给我心的平安,在你完全蜜甜的高贵的爱里,我享受无上的心与灵的平安。
你在的时候,你是一切,你不在的时候,一切是你。你让我看到整个世界,而不是舍弃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爱和深情不可被辜负。
天真有时,温柔有时,生猛有时,我不想为未来太过忧虑,只想一头扎进有你陪伴的这红尘有爱里,看风起云涌、花开花落,一切自有波澜和潋滟。
待两个人慢慢变老时,还能一起吃早点,一起散步,一起喝茶,听着彼此的呼吸入睡,就此时光从容,生活安稳。
爱情如蜜,生命如花。我也要你在我的爱情中愉快而满足的生存许多许多年,我要你亲眼看到我的脸上的皱纹一天天地慢慢地添,我的牙一颗颗地慢慢地摇,你仍然如初见我时一样用好奇的目光虎视眈眈,那才是爱的真谛,对吗?
摘读《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这是一篇特殊的书评,读完书以后,腻腻歪歪的情书情节涌上心头,仅此而已。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五):每一段爱,都有他的命
读书会出来遇暴雨,然后毫无悬念的全身湿透被淋成狗,狼狈不堪的回家,累的什么也没想,把头发吹干,洗漱后倒头就睡。早上起来依旧觉得疲惫,便打电话给公司负责人请假一天。在床上躺尸,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快递的电话响起,这本《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就是在这种时刻拿到的。
近两年大量写民国爱情故事的书早已令我没了兴致,来来去去,写得也不过如此。看得多了,便有了倦意,不愿再去碰。但这个无所事事的午后,我还是翻开了这本书。八张精美的图,配上情意绵绵的话,让我的心有所触动,便读了下去。不论再坚强,我依旧不过是个内心细腻,容易被触动的女子。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是佛教关于前生今世轮回的故事。认为, 事出必有因, 如果两个人前世没有感情或恩怨纠葛,今世是不会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的。抑或,两个人即便以往有羁绊在今生相遇,可缘终有尽,无法继续前行时,便会相忘。由深入浅,逐渐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爱情往往无法用理性的思维去解释,于是,我们很容易去相信这样的解释。即便,自己其实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
13对民国情侣,一封封文字情书,曾经感动过多少人呢。有些一辈子相守,始终不离不弃;有些早已忘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另续缘分;有些把它们当作梦一场,回望时不过笑笑而已。而我们不过是用眼睛,用感受在他们的故事里走一遭罢了,最后又回到了生活里。遇到爱情后,相遇相伴走过一段路,或长或短,各自有命。
印象最深的还是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故事。沈从文的执迷死缠,终于迎来张兆和的成全,可成全永远不等于深爱。张对沈说,“不许你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衣服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然后,生活变成了一场将就。什么为了证明爱有了小三高青子,胡扯,累了就是累了,一味地付出,总有疲倦时。终于,1946年,他们正式分居了。其实,爱情哪有什么对错呢,相互珍惜时,就是对的时候。
桑妮的叙述方式,是我喜欢的,不沉溺,不故作,或许这才是真相,爱情的真相。我们无须因为喜欢而高颂赞歌,妄加期许。也无须因为不喜而诋毁批判。因为,他们的爱情,各自有命。正如我们的爱情一样。
沈先生的那句,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又如宿命的必然。总是可以轻易的解释些什么。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六):《若无相欠,怎么会相见》- 贪婪庸俗的我
“我曾做过可笑的努力,极力去同另外一些人要好,到别人崇拜我愿意做我的奴隶时,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首领,用不着别的女人用奴隶的心来服侍我,但我却愿意自己做奴隶,献上自己的心,给我爱的人。我说我很顽固的爱你,这种话到现在还不能用别的话来代替,因为这是我的奴性。”
读完后我的心颤抖了,明显的悸动让我有些鄙视自己的愚笨,你这么容易就被几句情话给迷倒了吗?你就这么点能耐?随后我又泛泪了。真的,我就这么点能耐。
本人芳龄二十一,是一个冷心的人,我从未爱过,我一直告诉自己我对爱情是不屑的。
我常常鄙视凡人的爱情,我把它完全排除在我生命考虑范围之外,它对我是多余的。我受不了凡人的痴望、矫情、贪婪、怜悯的种种种种。
现在,我又开始嘲笑自己了。原来是这样,原来我一直渴望的爱情过于宏伟,幻想着它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期盼着有一个人可以爱我入骨髓,逼我到窒息。我渴望有人对我说“我从没有这样地爱过人,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可牺牲一切的,是如猛火电光,非烧尽社会,烧尽自身不可的。”
我不是出尘的清莲,而是比你们更加贪婪庸俗。
二十一年 不曾尝过一口禁酒,却在今日仅仅舔了一口诗人们写给各自情人的文字就醉倒在地不愿站起。 醒来后我哀叹了声:真没出息!
作者一一展开了民国时期最广为流传的爱情的背后故事,他们当中有的勇敢痴情、幻想完美,某些却对支撑婚姻这个词用的力度不够。而有的人明白这一词,珍惜于侧细水长流伴随彼此走过一生。
童话他们都会写,当主角成为自己时,其中某些人却无法从完美理想中走出,进入生活进入尘世,变的琐碎平凡。也许他们的爱太多了,这一婚后的落差与之幻想区别太大。变成了无法再点燃的蜡烛,任微风吹灭,凝结。
当看到他们奋力追求爱情时,我觉得他们很伟大。当他们无力支撑婚姻时,让我觉得他们很无能。世界上那么多对男女,他们谁婚姻中谁不曾历经曲折坎坷。你敢结婚,你就应该看清现实生活做出决断,端正态度。而我们的父母比起他们来是伟大的,他们的忍耐 伟大,他们的辛劳 伟大,他们对我们的爱 伟大!
此刻我透彻了,如果有一天我终将成为别人的妻,我不会骄纵放任,我应该明白我的夫他就是凡人,我选择了婚姻我就是选择了接受他 包容他 照顾他。努力是为了彼此,因为这是我选择的。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七):情话,是这个凉薄的世间最温暖的存在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个固定“栏目”,叫“一天一句无主情话”。其实就是一句情话,配上一张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图。记得第一句无主情话诞生于2014年11月某日,当某位朋友看到第一句无主情话时就在微信上发来一连串的的大问号,那意思是问:“难道你有心上人了?”
说来惭愧,心上人倒没找到,只是生活中或书籍里的爱情故事看得多了,也渐学会了各式各样的“油嘴滑舌”。最近,朋友一本新作问世,内容便与情书、情话和爱情故事有关。只不过,这些情书情话可不是“无主”的,——每一封情书、每一句情话,都有着确确实实的对象,而且这些情书情话更出自那些民国文人雅士的笔下。
这些人,说起来大家并不陌生,比如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与陆小曼、朱生豪与宋清如……这是十三对“爱得最深的民国情侣”,他们把爱情封存在一行行文字里,于是,这些情书情话便带着我们回到他们相爱相知的那个年月。在那些业已发黄的时光中,他们爱得抑扬顿挫、掷地有声,每一封情书都用相思写就,每一句情话都饱含着灼疼。或许你读来觉得他们矫情,但我却觉得,矫情都比薄情更动人。
这样的情话,可能一生中只说一声;这样的情书,也断然是不会再有第二封。爱就是独一无二的思恋,这样的爱恋太美太灼热,当它由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时,便宣告了这热恋中的一字一句皆将成为永恒。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致宋清如;“我不知怎么忽然爱上了你!”——沈从文致张兆和;“为你,我情愿把家庭、名誉、地位,甚而至于生命,也可以丢弃,我的爱你,总算是切而且挚了。”——郁达夫致王映霞。
这样的情话,如一颗炽热跳动的心,被一个人双手捧着奉献在他深爱的人面前,他不怕自己太疼,却只怕对方不睬。这本书的作者桑妮女士,以其缠绵清丽、柔婉深情的笔调将这十三对情侣的爱情传奇记录下来。我是一个对情爱看得极淡的人,这主要是因为我自私到只爱我自己,遇到喜欢的人时我也会欢喜,但心爱之人离去时,想来我多半儿也不会要死要活。所以,我不懂,为何有人会在红尘中羁绊于情爱,为何有人为了见情人一面而在所不惜。但是,我却对这些能够炽热去爱、勇敢追求幸福的人极其敬畏。虽说爱情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再浓烈的爱情,也总有浓度“过期”的时候,但至少有过“曾经”,便足以温暖慰藉这寂寥而漫长的人生,那些留在岁月中的文字,便是明证。
想起几年前,曾与友人玩笑,“最爱的那个人,就不适合牵手走进婚姻生活。”友人露出一个诡异的微笑,说:“当你遇到最爱的人时,就不会这样去想了!”可他又怎知,婚后的柴米油盐,那些琐碎繁冗的事情,正是摧毁爱情之花的杀手,只看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故事便可想见一二。只是,即便优美的文字无法下锅做米,深情的话语不能用以度日,但因了它们的存在,生命才能有光亮甚至有期待。
情话,是这个凉薄的世间最温暖的存在。那么,那些封存在时空深处的绵绵情义,在这个充斥着虚情假意的现代社会里,还有人能懂得吗?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八):心生温暖的爱情
本书书写了民国时期13对名人的爱情故事,通过描述13位男主人公是如何用手中的笔书写那些流传至今的情书中的经典爱语把女神追到手,以及之后一起生活的结局。
众所周知,沈从文与张兆和,郁达夫与王映霞,徐志摩与陆小曼,胡兰成和张爱玲,钱钟书与杨绛,鲁迅和许广平,这些人,大家都不陌生,在大家的印象当中,甚至是严肃老师形象的存在。
可《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却让我们见到了他们温柔的一面,见到了他们真情流露的一面。在这个快餐爱情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被摆到了现实的一面,身高,长相先过关,然后是家境---房子,车子缺一不可,所有的所有都是从现实条件出发,这些OK了,那么就可以谈婚论嫁,爱情呢?爱情算啥,没有爱情,只要有物质那就是老大。可那些被封存在文字里的爱情,被定格在永恒的岁月,因为文字的流传而让我们蓦然惊醒。
13对民国情侣如果一一介绍的话,恐怕篇幅太大,只好介绍几对我比较喜欢的或者感触比较深的,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自是羡慕和欣赏钱钟书和杨绛的婚姻,不单单只是他们的门当户对,更佩服杨绛的睿智,那种看透,但是不说破的,深谙人情世故,默默的处理好所有家庭生活麻烦,正如钱的母亲曾经感慨:“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是的,这个女人贤惠淑德,沉稳周到,既照顾好钱钟书,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写出《围城》的巨作,又能妥善处理好交际关系,无怪乎他们俩能一起携手走过那么长岁月,钱老到88岁才离开人间。也无怪乎钱钟书说出:“在遇到她以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这样简单但却是最打动人的情怀。
能把妻子,情人,朋友,这各不相容的三者,如此完美结合的,非杨绛莫属。
其实早在他们的书信往来中,杨绛就曾经说过:
“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
这个女子何等聪明,早就明白经营好婚姻的真谛,结婚并非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只有两个家庭能和睦相处,才有他们这个新家不受障碍。
而非如郁达夫和王映霞,最终相爱的两人因为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这些小烦恼而导致离婚结尾。
庆幸朱自清并非如郁达夫那么乖张,当知道陈竹隐和武钟谦是两个有不同需求的女子时,懂得及时沟通,及时解决,最后终于赢得了陈竹隐的爱屋及乌,努力带好武钟谦留下来的6个孩子。
白头偕老并不能代表伉俪情深,强扭的瓜不一定甜,所以从一开始沈从文走不进张兆和的心,就注定了他狂热的爱恋,那些最美的情话只能成为见证过他真爱的形式。
他们的爱恋过程,在那个时候,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就如木心所写的《从前慢》,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便这一句一句的情话,传递出他们的满腔爱意,让我们在看懂他们故事的同时,也听了这么多最美的情话,使我们相信还是会有心生温暖的爱情。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73104504@qq.com。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九):我的情话,只说与你听
文/文小妖
又见桑妮的文字,已有几年的光阴。
桑妮应该是爱极了那个“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的民国,从《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开始,她对民国的那些奇女子以及文人了如指掌,并以自己特有清冽雅致的文字向读者一一讲述。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依然是关于民国才子佳人的事,本身主角们的故事就极具魅力,再加上笔者的文字,无疑锦上添花。
爱情,在文学作品里永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与被爱者,在爱情产生的一瞬间是最为动人的。诚如沈从文和张兆和、林觉民与陈意映……
那时,没有电脑、没有wifi、没有手机短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络靠的是一纸一笔,我手写我心,写我情,感情融入墨字当中,泛着淡淡的墨香,那是爱情萌芽的味道。“我不知怎么忽然爱上了你!”“映霞,映霞,我写完这一封信,眼泪就忍不住地往下掉了。”……诚然,字里行间里透着的感情,真挚地让人心动,叫我怎能不爱?
很多人觉得情话要说出来,才最动听。而我却认为情话只有写出来,才最动人。誓言与谎言只在一字之差,却大相径庭,口口声声的山盟海誓最不可靠,很多话,说时最动听,过了,也就真的过了,风轻云淡,就像从未发生过一般。而写在纸卷上的情话却不一样,如同一坛陈酿的酒,只会随着时间的发酵,越发醇香,哪怕一切已物是人非,但文字仍然把当年的那份感情余温留了下来,伴着回忆,慢慢地品。
我爱那时的爱情,真挚而热烈,纯粹而天真。不计较家世背景,只求心有灵犀,与现代的爱情相比,纯粹许多。爱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它需要润泽,需要灌溉,需要双方无私的付出,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让世人为之动容。
书中介绍了13对民国眷侣的爱情故事,每一对都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上行走,或相伴偕老,或分道扬镳,每一段感情都让人唏嘘不已,不管何如,桑妮用自己的文字把他们最美的时光记录在册,这个世间,我们已看得太多的不美好,而记录下来的这些美好片段,至少能让每个读者心里暖暖的,至少会相信,我们爱着的时候,是这个世间上最动人的时刻。
我为胡适和韦莲司相爱不能相守而动容;为高君宇与石评梅错过彼此而魂断今生而难过;为林觉民与陈意映相爱相知却无法白头而伤心……桑妮的文字牵动着我的心,细若游丝的情感被这些文字牵动着。
直到现在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民国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时的才子佳人们有着与众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和学识,他们或深情、或捐狂、或个性,但他们成就了一个时代,传出一段段美丽的佳话,让人为之向往。
诚如笔者说言,“爱情来时,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而原本就是诗人的人,则会成为情话专家,金句文豪。”爱情,本身就是迷人又迷人的一种情感,而情话,就是最好的表达。在桑妮的这本小书里,我看到了世间最动人的情话。这些情话已经过时间的洗礼,变成了最珍贵的琥珀。
书毕,回味。那时候的情话,犹如过耳的风,依稀在我耳边轻轻呢喃,娓娓道来,诉说着永恒的爱情。
————————————————————————————
原创稿件,如有转载请告知。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十):爱情来过,最后留下琥珀
爱情来时,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而原本就是诗人的人,则会成为情话专家,金句文豪。此时他们说出的话,写出的句子,每个字都发着金光,带着火焰,浸着蜜糖,光明,热烈,甜蜜到甚至发腻。
2014年底,曾被朱生豪那句“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刷屏:微博、微信朋友圈、豆瓣……几乎随处可见。再早点,听过沈从文向张兆和表白:“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更早时,一见不忘的是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八个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恋人们说给彼此的话总是美的,而这些天生对文字就极之敏感的人说的情话,更因富有文采和感情,激起我们心头普遍的感动,从而广泛流传。日本人相信语言本身就有力量,称之为“言灵”,而包含真情说出的话,也确实在数十年数百年后,依然保存着这份感动人心的能力。
桑妮在这本《若无相欠,怎会相见——最好的爱情,最美的情话》中,摹写了13对中国近代史上最被瞩目的情侣,他们的情事缤纷瑰奇,情话更是镂金错彩,可以视为情场表率。
这13对情侣几乎囊括了恋人类型的典范:
沈从文对张兆和的单恋、苦恋,终至婚恋成家;郁达夫与王映霞热烈的激情之恋;徐志摩与陆小曼的郎才女貌;梁实秋和韩菁清的老夫少妻;瞿秋白与王剑虹的志同道合;胡兰成和张爱玲的才情之遇;胡适与韦莲司的终生“发乎情止乎礼”;朱生豪与宋清如的肝胆相照;钱钟书与杨绛“夫妻、情人、知己”的完美感情;高君宇与石评梅因旧伤而错过的刻骨纠结;林觉民留下陈意映独自面对人生的大爱;陈竹隐因爱而承担起朱自清前妻留下的6个孩子的抚养重任,与朱自清共度清苦生活的坦然;许广平为鲁迅隐去自己身上曾迸现的文学之光,专注打理他一切生活细节的奉献……在情话之光褪去后,现实以粗糙的质地对这些璧人进行磨砺:娇嫩的恋情被磨损殆尽,而朴素坚韧的,却被抛光,焕发出温润光泽。
后人看前人的恋情,总免不了臆测和苛求:沈从文说他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婚后却也对高青子动过心;郁达夫说:“我从没有这样地爱过人,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是如猛火电光,非烧尽社会,烧尽自身不可的。”后来只因王映霞离家出走,就悍然登报“警告逃妻”; 徐志摩谆谆对陆小曼叮嘱:“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无可名状的欢喜。”传言中还是为了满足陆小曼的奢侈物欲终年奔波操劳,并颇有烦言……看到理想中圆满的爱情如此被蚀坏,我们难免觉得失望——那些炫目的情话,终究只是说说的吧,终究是不可相信的吧。
但,人,就只是凡人而已。我们这些凡人,渴望巨大的激情、纯粹的信念、无瑕的人生,在激情燃烧的瞬间,我们真的可以献出生命,在所不惜,却克服不了漫长人生中那些啃啮性的小烦恼。
这些美好的话,说出的时候,都是真诚的,因为激情之火容不下虚伪的东西。
这些美好的情侣,相爱的时候也是真正相爱的,被岁月磨蚀终究分开,也无损于当时的真诚。
当日子过去,岁月漫漫,人在历史中越走越远,他们的恋情也逐渐弥散,这些动人的情话却还留在人间——
是一颗颗琥珀,甚至是虫珀。
低头检视,你甚至可以看见,他们当时欢喜、笑泪、挣扎、彷徨时留下的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