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访老党员,追忆来时路 ——山东理工大学“稷下逐梦,红色传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寻访老党员,追忆来时路 ——山东理工大学“稷下逐梦,红色传承”

2021-07-30 20:12:46 作者:实践团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7月27日,山东理工大学“稷下逐梦,红色传承”实践团在队长高磊的带领下,前往万粮庄,开展走访老党员,学习党员精神活动。

  万粮庄作为马牧池乡重点建设村庄,共有40多位老党员和退伍军人。实践团成员拜访了高友先、郭有凤、高芳等多位老党员和退伍军人。通过寻访老党员,聆听革命故事等方式,让实践团成员们感悟革命精神,追忆初心。

寻访老党员,追忆来时路 ——山东理工大学“稷下逐梦,红色传承”

  高友先,1969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到目前为止已有52年的党龄。高友先是马牧池乡经过重重选拔的战时特种兵,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战役。1976年毛主席曾在天安门接见高友先老人。据悉,老人的儿子也参军入伍。退伍之后来到村里兼任村支部书记和主任,每天都会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高友先老人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老人透露,等他的孙子和孙女到18岁的时候,老人就会积极引导他们撰写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直到现在,高友先还时时刻刻关心村里的事务,对村子里的人员构成都很清楚。

  郭有凤是高友先老人的妻子,曾任妇联主任,负责村里妇女工作。老人表示,那个年代村里妇女工作很不好做,为了贯彻党组织的政策方针,做出了很大牺牲。

  高芳老人已87岁高寿,记忆大不如前,可还是能够清晰的记得当年扛着门板,以人做桥墩,为抗战子弟兵们建起一座桥,它就是火线桥的前身。

  老党员们的人生经历就像是一部基层视角的党史,记录了过去,也描绘了新时代、新农村的美好前景。

  每个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作为时代青年,要向这些老党员学习,肩负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复兴的重任,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作者:韩国涛 孙新雅 徐龙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