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老党员,感悟在党情——“绘梦艺行”社会实践团队走访老党员
7月24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绘梦艺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传承红色文化,进一步了解老党员的党的记忆,团队成员拜访当地具有50年党龄老党员周玉云和杜玉丰,目的聆听党员故事、感受革命初心,传承革命传统、践行时代使命。
首先,团队先去拜访了周玉云同志。说起自己的一生经历,周老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周老说到自己1968年入伍,入伍时才20岁。刚入伍时在济南军区的后勤部,以前叫华东军械仓库,位于济南严密的溶洞里。当周老说起党的记忆时眼中饱含满满的激情与感动,周老说:“我从没有文化到有文化,从不懂事到懂事,都是在党的培养带领下、在指导员、政委的关怀下,才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的”。
接着说到记忆中最深的一个经历。部队里“新兵怕号,老兵怕哨”,无论何时何地,当号声一响,就要迅速着装完毕,随时待命。周老还说到,1970年9月的一天,当时以为只是练习,集合起来之后才察觉是被派送去边防运送物资,路途惊险,九死一生。当时济南军区和南京军区分别拥有五辆车,一起支援边防物资,途中一路颠簸,粮食也不足够填饱肚子,只能靠压缩饼干和喝水充饥。物资凌晨到达,八点便开战,战况十分激烈,同去的士兵回来的只有五个人。1971年3月返乡后,便火线入党。周老说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肩负起责任,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不管是不是党员,国家需要,军火需要,时刻准备牺牲一切,哪里需要哪里去,时刻准备好冲锋在前。
回乡之后周老作为一名党员,担任起七河村第六任书记,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任何时候都冲在前面,像为村里铺路,处处为人民着想。作为七河村第六任村支书,任劳任怨服务群众,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接着,周老给团队成员看获得的荣誉勋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当沉甸甸的勋章捧在手里,团队成员眼神中无不散发出敬佩与渴望。
在告别之时,团队成员将提前写好的“万德庄严”书法和刻好的“光荣在党”印章赠送给周老,表示由心的敬佩,并与周老进行合影留念。最后,周老紧紧握着团队负责人王广宇的手,叮嘱我们“青年强则国强,好好学习提升能力,未来好报效国家,成为国家可用之材、栋梁支柱”,王广宇回答道“爷爷请放心,祖国有我们!”,周老眼中闪着泪光,挥送我们离去。
从周老家中离去,团队在村民的带领下又来到了杜玉丰同志的家中。杜老和老伴热情地带我们进屋,在桌前就坐。团队在同杜老的交流中了解到杜老是1961年当兵,入伍时作为义务兵,每天就是训练、干活、学习,虽然枯燥,但是十分光荣。回乡之后在工厂工作,一直到1999年退休,现在在家耕地,杜老说他作为退休党员,村内每月有补贴,足够他和老伴的生活,现在国家发展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可以享福了,这都是党领导的原因。
这次探访老党员的活动让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明白,作为青年的责任与使命。老党员同志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不仅需要大家铭记于心,更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做到“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强国有我”。我辈定不负老前辈们的等革命先辈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