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生日会读后感摘抄
《疯狂生日会》是一本由[德] 劳蕾尔·保拉·杰克逊 / [德] 海伦·鲍姆-奥沃耶尔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生日会》读后感(一):好遗憾,没有配音
作者:小头剪烛
昨天和孩子一起共读《疯狂生日会》,刚读了个封面,因为临时有事,就让孩子自己先翻看一下。万万没想到,大字不识几个的小家伙竟然看入了迷。等我忙完回来时,小家伙竟然有模有样地给我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开生日会时,小动物们都想表演唱歌,结果大家都自己唱自己的,整个乱七八糟的,后来有头牛实在受不了了,就说你们都听我的指挥一起大合唱,果然就唱得十分动听了。再后来,大家肚子唱饿了,都想吃饭了,于是每个人都拿出了好吃的,可惜一阵风把他们的美食都吹到井里去了,小麻雀也掉进井里成了落汤鸡,小动物们也纷纷把头伸进井里去吃东西。后来我们又亲子共读了几遍,孩子越读越觉得好玩,可能孩子总是容易被无厘头的东西打动吧。
我一直认为,好的绘本之于儿童,应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同时给予其刺激的,这本绘本恰是如此。从视觉的角度来说,《疯狂生日会》的绘画实在是深得小朋友的喜爱。我们家娃一翻开扉页,就不由得惊叹:“哇,好漂亮啊!”真的如此,明亮的色彩,柔和的笔触,可爱的动物形象,一下子将人带入充满童趣的世界。尤其是那些夸张变形的拟声词,还全都给做成了渐变色,让人不注意都难。
再从听觉刺激的角度来说,《疯狂生日会》基本上是一个由各种拟声词串起来的故事:“咯咯咯哩咯”“喔喔喔”“呱呱顶”“噶咕嘎咕”,只可惜,我朗读功力有限,无法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小动物们的叫声,不知道原著中是怎么表现这些拟声词的,我总觉得中文翻译后很难读出那个趣味了。读的时候我想,要是这是一本带声音的书多好,一按按钮,小动物的叫声就自动播放出来,肯定会更加妙趣横生的。私以为,这是本书的一个小BUG。
最后,实在忍不住表扬一下这本书的内页用纸,终于不是哪种亮亮的滑滑的晃眼睛的铜版纸了,边缘也不再那么锋利了,这才是真正的“儿童友好”书籍。
《疯狂生日会》读后感(二):这是一个连小动物都在学着包容的故事
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准备给小麻雀办一场最棒的生日会。唱个派对歌吧,英国牛绅士提议,要最棒的派对歌!这下子,动物园里可乱了套。
每只小动物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口音。葡萄牙母鸡“咯咯哩咯”,尼日利亚大公鸡“咕咔叩叩咚”,德国小鸡“叽咕哩叽”,中国雄鸡“喔喔喔”。而其他的动物也纷纷加入进来。山羊先生“咩咩”地唱起来调子悠扬,青蛙们“呱呱”地叫起来节奏感强。每只小动物都觉得自己唱的是对的,别的动物唱的是错的,动物园里吵得像炸了锅。
是山羊先生对,青蛙们错吗?还是青蛙们对,山羊先生错?是“咩咩”对,“呱呱”错?还是“呱呱”对,“咩咩”错?同样是鸡,是不是只有一只鸡唱的歌是对的,而其他鸡是错的?还是说,大家其实都错了?判断对和错的标准是什么?
小动物们都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把自己当成正确的标准来判断对错。但每一只小动物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先天条件、不同的生活背景,所以也一定多多少少有跟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地方。但与自己不同并不等于是错误的。
区别对错意味着排斥,而接受不同意味着包容。生活中真正需要区别对错的情况其实并不多,大多时候,是大家不同的地方被过分夸大,以至于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怎样才能做到包容别人和自己的不同之处呢?这就需要换位思考。
如果葡萄牙母鸡拥有德国小鸡的身体、在家里生活,就会发现,她发出的是“叽咕哩叽”的声音,而“叽咕哩叽”也很好听,也能表达德国小鸡对小麻雀的祝福。
动物园里,水牛夫人站了出来,指挥大家大合唱,小动物们都用各自的的语言和口音唱起来,很好听。看,完全不同的声音也能搭配得不错呢!
派对歌决定了,可新问题又出现了:派对上吃什么呢?小动物们心目中最好吃的东西都不一样,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提议比其他动物好,结果大家又吵了起来。
发现了吗?这一次,小动物们有了一点进步。他们不再认为,只有自己选择了对的食物,可惜的是,他们还是没能讨论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菜谱。
这时,一阵风把所有的食物都卷进了井里,汇成一锅“大杂烩”。小动物们一尝,诶,这“大杂烩”的味道还真不错!
小动物们终于给小麻雀办了一场最棒的生日会。每只小动物在这场生日会中都很重要。他们都为小麻雀唱了生日歌,各个 声部汇集在一起,才有了这么棒的大合唱。他们都为生日会准备了自己认为最棒的食物,这才有了美味的“大杂烩”。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小动物们对小麻雀的友情。在歌声和美味的食物里,包含的是大家对小麻雀的爱和祝福呀!
《疯狂生日会》读后感(三):有的生日,不止快乐,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过生日,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无比期待的日子。因为过生日不仅可以吃到好吃的蛋糕,还会有很多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以一起玩耍。小动物也不例外,这不小麻雀的生日临近,森林里的动物们不约而同的来为它庆祝。 而小麻雀的生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在这本《疯狂生日会》中寻找答案吧!
作为小寿星的小麻雀很开心各位动物朋友能够前来为它庆祝生日,但是在庆祝生日的过程中突发了两个小插曲,幸运的是最后都成功化解了。 一、插曲一:众口难“调”,改变思维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每一个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动物也一样,不同的音色方便了彼此最快速度的辩识对方。但不同的音色有好的作用也有坏的作用,当很多动物聚集在一起时便容易乱成一锅粥。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猫头鹰先生想要准备可口的食物,牛绅士想要准备最棒的派对,而母鸡小姐想要一展歌喉为小麻雀庆祝。
当母鸡小姐一展歌喉开始唱歌时,矛盾也就随之而来,大公鸡,雄鸡,山羊,青蛙等动物们也想要展示自己的歌声,每一只动物都在发出声音,小麻雀被此起彼伏的声音吵但捂住了自己的小耳朵,直到水牛跳进水里巨大的声响才让所有动物们冷静了下来。 水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进行合唱,每一个动物各司其职会合作出美妙的音乐。而现实也确实如此,小动物们合作的很好,动物园里穿出了一阵阵优美的歌声。 在这个插曲中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每一个人都想要展示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表现欲望,但是在一个公共场合内我们必须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也提醒我们在组织生日会时一定要提前演练并安排好各项流程,寻找一个合适的负责人,掌控生日会的流程。这样,庆祝活动才能顺利推行下去,否则,现场会乱成一锅粥。
二、插曲二:因“祸”得福,要乐观的看待这个世界! 当小动物们合唱完成后,就到了进食的时间,每一个小动物都各抒己见,每一个小动物都觉得自己的提议最棒,最后又吵了起来。 而突如其来的一阵风把小动物们准备好的食物都卷跑了,小麻雀也被卷进了井里。当小麻雀获救的时候,它的羽毛也发生了变化,它舔了舔羽毛觉得味道不错,才反应过来原来食物都到了井里。随后,小动物们又都回到了井里,开始享受美食。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小麻雀被大风卷进了井里,但是它却意外发现了被大风卷走的食物,可以说是因祸得福。这也提示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说不定前方的路就会柳暗花明。 综合来讲这本绘本从内容设计上贴合了小朋友们喜欢的题材,讲复杂的道理简单化让孩子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其次,从绘本整体的编排设计来说,颜色鲜明,十分吸引小朋友们的喜欢。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体验绘本。
《疯狂生日会》读后感(四):《疯狂生日会》:这样的生日会,多多益善!
家中有娃的父母,多多少少总是要筹备那么一次两次的生日会。从前期的策划筹备到现场实施,尽管内心已经思前想后演练过无数次,但是熊孩子们总会有办法制造意外。一场生日会让老父母们三个月回不了血。
所以一看到这本《疯狂生日会》,忆往昔痛苦的PARTY记忆瞬间在脑中复苏,我都怀疑作者是不是在我家装了监视器。
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要给小麻雀举办一场最棒的生日会。一个最棒的生日会离不开最棒的派对歌和最棒的食物。而就在这最关键的两点上,动物们出现了分歧。
首先动物们为了显示自己唱得最好,纷纷亮开了嗓子,来自是世界各地的动物语言让动物园里炸了锅!哞哞哞,喵喵喵,呱呱呱,嘎嘎嘎,嗷嗷嗷……直到水牛夫人拿起指挥棒,组织大家有序地进行大合唱,才收拾住场面。
和谐的场面持续不了一分钟,肚子咕咕叫的动物们又开始争论最棒的食物是什么,场面又混乱起来了。
想必此时已经没有人能想起来动物们一波波争论的初心是什么了,原本是整个动物园焦点的小麻雀彻底沦为路人甲,甚至还随着所有的食材被妖风一起刮进了井里!小麻雀究竟能不能拥有一个最棒的生日会呢?
这场疯狂的生日会最大的亮点是来自世界各地动物们的口音,只靠翻译成中文的拟声词来表示颇为遗憾,如果能配有原版音频就再好不过了。当然亲子阅读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一起来模仿这些口音做游戏,想必也是能笑成一团,营造一种和谐的阅读体验。
本书的绘者用色狂野大胆,动物形象软萌形象,加上色彩和形态各异的拟声词,彷佛身临其境能听到这些可爱动物的声音。
动物园在这里化身为一个小型的地球村,动物们语言各异,口味各异,最终在这个幽默风趣的故事里,展现了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制作出了美味可口的世界美食大杂烩。
我更佩服作者对儿童心理的把握。如果书中的小动物们都替换成小朋友,整个故事毫不违和。这就是一群童心满满的孩子凑在一起的常态啊。唱歌的时候争相出风头,吃东西也认准了自己爱吃的才是最好吃的,然而无论争吵得多么热闹,他们最终总能协商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孩子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团体中更快地学习和成长。
《疯狂生日会》通过一种无厘头的方式,从思维、情感、创造和艺术多个角度展示和提升儿童的成长潜力,细细品味,越品越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