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读书笔记
1、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是说,就学时期已过,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相当劳苦而难有成就。
我想到我们上发展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讲到的案例,一个脑瘫儿童在早期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在孩子几岁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干预措施,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孩子只能摊在床上,他学不会站立和行走。
还有,我们的大学的学习,如果平时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到考试的时候再去仔细看到时候会遇到许多不懂的地方,这样子就会耗费很多时间,所以,尽可能在课前就预习,上课时就重点听讲不会的地方。
2.君子知治学之难以,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这句话是说君子之道进学的深浅难易,同时知道学生的资质优劣美恶,然后能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的学生而进行广泛的晓喻。能够广泛晓喻然后才能做老师。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身心特点较为复杂,不仅是不同障碍类型的孩子,相同障碍类型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身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我们需要依据他们的不同特点,观察他们不同的学习特点,给予适当的教学。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我们大学四年的目标就是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老师,目标已经确定了,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就不能了解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懂得孩子的身心特点,自然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大学四年的过程中,我们最主要的是要把特教老师需要具备的素质一点点的填充好,比如,教师形象,教学能力,道德修养等。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我们现在学到的很多都是理论知识,比如我们会学到很多的教学方法,然后等我们真正去实践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需要有调整的地方有很多,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就需要我们经常去反思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不足去努力改进。
5.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擅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这句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安逸而功效加倍,学生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劳而功效只有一半。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老师课堂上的讲解。我们要学会自己动脑去思考,主动去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继续思考的问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道理虽然简单易懂,但是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去反省自己,并作出相应的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