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梁斌创作的一篇描述革命征程中的长篇小说。我认为有点像群像小说,也正符合红旗谱的谱,连续不断,星火相传。
本书主要讲述了庄稼人从零开始觉悟,遇上了共产党,踏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道路的故事。可能这种情节在传统左派小说中比较常见,但是其实它也有其独特的地方。此外,作者将斗争的经验和过程比较完善地写了出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当中有所体现。
作者对情节结构的把握也令人欲罢不能,一本长篇小说如果不把握好情节节奏容易令人弃书不读。梁斌先生采用人物关系之间的转换,以及在阶级和人物性格方面的必然产生了碰撞。大贵的善良耿直和村霸冯老兰之间的矛盾,甚至是庄稼人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民族与反革命集团的矛盾,都贯穿着书的主线发展,就像当时的中国一样,被三座大山压着,自家人之中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相互转换和发展也推动了人物的成长和丰满,也有家国情怀在人物言行中的展现。出水才看两腿泥,是驴是马还得拉出来看看,人物关系就是情节的一个展现,能看出来作者在人物关系上下了不少功夫。
这本书开幕的描写,颇有些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味道。朱老巩、朱老忠、朱严两家子等人物都有义气的味道。从言行举止上着手人物形象的刻画,我尤其喜欢朱老忠这一角色,在书中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角色,带领着乡亲父老反割头税,尽管是一个英雄,在遇到运涛被抓,江涛被捕,他也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作者融入历史唯物主义,让我们更好地认清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环境,我能在里面看到党的群众工作是如何一步一步切实开展的,也看到敌人的残酷还有人民斗争的艰辛。这些就是这一类纪实性长篇小说的好处,我们能从里面见到社会的黑暗以及人性的光辉。
作者在后面也有谈到相关创作的细节,是从一部部戏剧开始积累,认识他周边的典型人物开始的,日积月累终于达到了本书的篇幅和完善的结构。真实好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