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在不断反思中进步
看这本书时,觉得真像是自己在写日记。同是幼教工作者,写的都是我们最熟悉的,每看一篇,生活中的某一片段就会跳出来。如有一篇随笔是《爱唱歌的小麻雀》,讲了她上午因为一直在纠正孩子的常规,结果该上的课都没有上,下午又受老师之邀去听课。回到教室以后正好课程安排是讲故事活动就给孩子讲述《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是临时决定的,没有任何的教具,但是她调整了教学方法,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故事,再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故事,最后以小麻雀的口吻把早晨没有唱的歌唱给小鹿宝宝听,其实就是唱给孩子们听,后来孩子们也跟着唱起来,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这位老师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感悟,再次打开的时候也是一种经验的借鉴。所以边读书边思考,是阅读《爬上豆蔓看自己》中养成的习惯,会被一句话、一个小片段所吸引,便停下来细细思索。因为这些日记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反思精神,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意味着对自己有一种新的审视和批判精神。
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不是交给了孩子什么,而是孩子学到了什么,我们要永远把孩子作为主体,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每节课不是上完就完事儿了,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反思每节课的每个细节,这样安排到底合适不合适,孩子收获大不大,如果每次我们都这样反思,我想我们一定会进步更快。反思是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以前我也没有反思的习惯,自从有了教育博客,反思就没有停过。通过反思教学中的点滴发现,心得,经验和不足,我们就会养成反思的习惯,也会在反思中不知不觉地进步。
以前,并不觉得反思有多么重要。后来也是通过教育博客,逐渐意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每天去翻看一下当时的记录,都会有新的体会。每天发生的事情我们只是当时记忆很清晰,慢慢就模糊了。可是当我再打开自己写的博文,每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就像刚刚发生一样,连细节都变得很清晰。当我再次看当时的自己,对当时自己的行为也会有新的认识和思考。当我遇到一些不太好解决的事情时,看看自己的博文反思,看看博友的博文反思,总能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一天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些事件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经验和教训,这才是最重要的。人总是在不断学习中进步,而真正的进步是从不断反思中得来的。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如此反复,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