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童年美术馆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摘抄

2021-10-24 00:2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摘抄

  《童年美术馆》是一本由李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页数:5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一):因为一本书,爱上一座城

  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正好赶上双减政策落地,没有书面作业,老师会布置一些其他类型的作业。比如画画。有一次,老师让从古诗中选择一首给配上图画,孩子选择了一首写莲的诗歌,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了一幅画。国庆节假期,老师让画国庆主题的手抄报。等开学后把手抄报交给老师,孩子回来说,有的小朋友一看就不是自己画的。上次诗歌配图的画,老师把有的小朋友的画贴出来了,那些画都特别好。还有一天,他拿出来画画本,说老师说怎样怎样画不对。 我从来没给孩子报过任何美术班,他喜欢绘画,自己画绘本故事,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可是现在的孩子却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当我看到李杰的《童年美术馆》一书时,爱上了成都这座城市。特别希望我们生活的城市有这样的美术馆,让我的孩子可以参与这样的活动,让他的童年可以不被限制的表达。 《童年美术馆》记录了成都A4美术馆首席策展人李杰多年来对于美术馆中的儿童参与赋权的深入思考和行动总结。在李杰的推动下,A4美术馆发起iSTART儿童艺术项目,打破传统「不吵不闹不动手的观展形式,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创造主体,不被限制地表达自己。每个父母和教育者都应该认真读一读《童年美术馆》。 01 让孩子成为主体,参与其中,被完全信任和尊重。 前两天我和朋友参观了一场“江南生活美学展”,展品和观众是有距离的,无法触摸和真实的感知体会江南生活的美学。我边看边想,如果让李杰《童年美术馆》里的孩子们来策划一场江南生活美学展,他们会给大人们什么样意想不到的惊喜呢?毕竟,《童年美术馆》记录了孩子们好多异想天开却又无比合理的精彩想法和他们策划的展览。他们全程参与并执行,结果是大人们意想不到的。《童年美术馆》里记录的每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件事,放手让孩子去做,给他们信任和不被限制的表达,他们会给我们惊喜。 如果一个学校想在自己的校园里做一个美术馆。正常的流程是专家讨论出设计方案,然后学校里多了一个和学生们有距离的美术馆。成都的一所学校的孩子们建议,把学校的所有厕所都改造成“美术馆”。最终学校决定把其中四个厕所拿来做“试点”。孩子们把自己做的剪贴画粘在卫生间洗手台上方的巨大玻璃上——这些剪贴画的形象与字体都是他们设计的,有的作品是对于文明的引导,有的是关于好习惯的养成。洗手间入口的布帘也是他们自己做的,每个“美术馆”都有不同的主题。即使是在小便池的墙面上,都会有孩子们自己预定的展示位,可以定期展示自己的作品。 厕所美术馆改变了这所学校。不同学科的老师成为项目负责人,孩子们则自愿参与不同的项目小组,他们希望和美术馆的iSTART项目同期做一个校园艺术节孩子们为他们喜欢的操场设计运动器材和游戏,另一些孩子提出学校的广播体操太乏味,他们用街舞改编了一套新的健身操,并负责教给不同年级的同学。喜欢音乐的孩子们提议学校的校歌不够好听,不如大家各自谱曲弹唱新的校歌。半年下来,他们的学校拥有了45首校歌。 在《童年美术馆》一书中记录了很多个这样的故事,有从秘密涂鸦笔记本上走出来的“宇宙共和国”嘎嘎国;有一个导演和45个副导演做的独立动画《先知纪元》 ,而这些全部都是孩子等等。 02 尊重和信任,让孩子们的童年不被限制的自由表达 我从来没有去过成都,看过《童年美术馆》后,却很想可以在那里生活。当年,大陆的第一家华德福幼儿园就是在成都建立的。李杰的ISTART项目在成都也许不是偶然。我觉得成都一定是一座包容有创新精神的城市。 2019年iSTART年度展览主题叫作“再见学校,你好学校”,他们用艺术的思维启发孩子去实现自我,于是有个拥有45首校歌的学校,有了迷宫学校和群岛学校,有了“再见幼儿园,你好学校”为主题的特别展览,有了“无墙有壁学校”的展览。这些都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给他们完全的信任和自由,他们可以创造出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惊喜。 我们的教育,多年来像流水线一样培养出来整齐划一的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渐渐泯灭。李杰的《童年美术馆》像一道光,塑造了一个真正的儿童友好空间,塑造儿童更被儿童塑造。 《童年美术馆》的封面是纯白的,留出了尽可能多的空间给大朋友、小朋友创作。黄色的腰封背后,就是行动的材料——图形贴纸,邀请读者来设计封面,或者拼贴一座想象中的美术馆。特别高兴,这样的展览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关注,也期待着在我生活的城市有一座这样的儿童美术馆。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二):在这里,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展览

  艺术熏陶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部分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真正的目的,并非让他们走上艺术的道路,而是通过它,使孩子们学会欣赏与理解、陶冶情操、展现自我个性,在未来生活压力中能得到一丝喘息。而如何进行艺术熏陶?是否有更好的贴近民生的好选择呢?人人都想家门口就有现成的“艺术培养器皿”。浓厚的艺术氛围往往是启蒙培养的重中之重。带孩子们去附近的美术馆、博物馆、科学院或研学基地,这样的资源更深得人心。

  《童年美术馆》的作者李杰先生,他是麓湖·A4美术馆的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拥有将近十五年的策展经验,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专业人士眼里儿童美术馆的那些事以及麓湖·A4美术馆的一个项目—iSTART儿童艺术节。

  身边是否有适合儿童去的美术馆?有没有给儿童量身定制的艺术活动?暂且不谈这些,有多少展览是适合儿童观赏的?

  李杰老师在序里就谈到,当下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对儿童其实是不友好的。为什么?

  灯光昏暗

  作品信息太少

  导览员自顾自地讲,不顾身后的孩子

  其实,最关键的是这些策展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策划和设计(包含展览主题以及硬件设施)。

  那什么样的儿童美术馆或博物馆才是真正为儿童着想的呢?

  无可厚非的是,国外的艺术美育培养总是领先的,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是纽约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开创了很多先河,比如:

  为儿童精心制作各类主题“学习桌”,

  让儿童体验不同国家文化的“迷你生活场景”

  提供可以触摸学习的“自然历史藏品柜”

  等等…

  横滨美术馆也是李杰老师非常欣赏的,它的市民教育做得相当好,老师造访多次,它的各类“市民画室”也是必打卡的项目。非常重视社区的老人与儿童的横滨美术馆,为他们开设了专属的学习项目。特别是为了儿童,他们做出了许多公立美术馆不太敢尝试的项目。

  可以脑补一下这几个元素融合后的化学反应:胶带拼接出的数十米长的超大白画布铺满整个地面、一大桶被稀释的颜料、各种工具、以及跃跃欲试想在画布上撒欢的孩子们。是不是可以预想到结果?普通人一定会有些焦头烂额开始埋怨了吧。但美术馆却坚持做了二十五年这个活动。

  当画布无法满足孩子们需求时,老师会建议他们去户外,浑身上下都是色彩的孩子们放肆地将颜料涂在墙上、玻璃上以及巨型雕塑藏品上。李杰老师看懵了,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放宽心,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和每一位雕塑艺术家都确认过,并且所有的材料都做了防护与安全处理。让孩子们痛快且自由的涂鸦,等活动结束,工作人员便会把“残局”收拾干净。

  这就是一个李杰老师心神向往的儿童美术馆,而他也在这些参观访问中坚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在他不懈的努力尝试和开拓下,各种为孩子量身定制的展览陆续氤氲而生,一个叫做iSTART的儿童艺术节也摩拳擦掌悄然而至。这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策划的艺术节,今年的10月24日将在麓湖·A4美术馆举行第七届。

  往年的艺术节主题也是丰富多元,从2011年策划的第一场适合孩子们的展览“植物奇妙纪”开始、到艺术节展览主题“生活的积木”、“童年疗养院”等,这些连成人听着名字都觉得想去美术馆一探究竟的展览,果然也是深得孩子们的青睐。李杰老师尝试让孩子们距离美术馆的内核更近,并培养起一群不比成人弱的小小导览员和小小策展人,一年可能要跟近千个小朋友合作做展览。

  第三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儿童展的《嘎嘎宇宙共和国》令人记忆犹新。三个小女孩从9岁开始就利用自己的时间,用了整整三年,通过传递小本子,一起创造了一个来自外太空的虚拟“国家”---“嘎嘎国”。

  她们设定了鸭子国家的居民等级、国家智囊团、宪章、嘎嘎女神像、嘎嘎官方发行纸币、嘎嘎艺术博物馆、嘎嘎国驻地球大使馆、霍嘎儿学校等,她们在创造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之后会有很多孩子成为嘎嘎国的公民。

  她们甚至创造了新的语言,因为她们知道在一个国家建立另一个国家是不合适的,所以她们决定要创造成人看不懂也听不懂的语言。

  嘎嘎国在艺术节上的呈现,引起了不少孩子的共鸣,更有孩子受到启发,说要和小伙伴一起创造一个“咕咕国”。

  李杰老师发现了孩子们不容小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尊重和理解他们,他为祖国的花朵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并给他们一个适合发力的空间平台。

  他深刻地知道,对这些孩子而言,亲自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中、利用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能力等进行艺术感悟与探究、在实践中探索自己期望专注的领域,亲身体验艺术的乐趣,那是一件多棒的事情。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三):唤醒孩子创造力的是有一个自由的空间

  创造力的本源是不断更新我们对于寻常物品的认知。只有我们发现唾手可得的日常事物也能够产生无限的创造时,才是真正唤醒了人的创造力。——《童年美术馆》作者李杰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力,而有目的的创造力,更是构筑了现代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基石。我们知道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如何保护好孩子的这份美好的创造力呢?赋予孩子深入的思考和行动能力,如何让孩子为自己的表达做主呢?

  独立策展人李杰,以美术馆为圆心,通过多年的策展实践,发现了保护儿童创造力,挖掘儿童内心深处的创造欲和表达欲,是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2016年获得亚洲文化协会助奖助金和2017年首届在创新未来策展人奖的李杰,将自己对儿童的热切期望和呼吁写在了《童年美术馆》一书中。《童年美术馆》李杰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艺术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生活中的;艺术也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每一个孩子伸手即可触及;艺术可以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作者站在儿童的角度,通过小小美术馆展示儿童天然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儿童在主动动手去做和想的过程中链接到了团队的力量,链接到了多元化,这又何尝不是他们参与社会创造的力量呢?

  给孩子一份自由的空间,不仅让他们可以自由的发挥自主的学习,自由的想象表达,他们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声,其实他们就是自己的创造者和行动者。这也是创造力起源的地方。

  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比较丰富,我们往往关注的孩子的是衣食住行和安全问题而很少放手,让孩子主动去创造。一旦放手害怕他们受伤,害怕他们会照顾不好自己,其实孩子眼里有自己的世界,他们眼里的世界跟我们大人眼里的世界并不一样的。

  儿童并不理解什么是艺术,但是他们那细心观察一片落叶或者是一只蚂蚁的行为,使他们开启艺术之路的开端。

  日常我们照顾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需要什么,而是家长打造的儿童的世界,孩子自主选择的本能受到了限制。其实养育儿童最重要的是观察他们,以及怎样与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主动随着音乐旋律手舞足蹈,他们会耐心的观察地上的一片落叶,不经意的涂鸦往往也透露出儿童的所思所想,其实这些都是进入儿童内心的起点。艺术是更立体的沟通方式和疏解渠道。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能少犯错,少走弯路,能帮助孩子找到成功的那条最快最便捷的路。在他们的成长路上试错也是他们成长的方式。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操作,让他们感知想象和探索试错,大胆去创造,正因为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所以他们会涌动着好奇心与旺盛的精力。

  儿童美术馆关注的并不是儿童画的真或者像,而是观察图像背后更多的问题,正是儿童流露出来的,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真问题。

  他们自由选择自由表达,自由参与的方式和试错的机会,让他们将会更好适应如今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以及未来复杂变化的现实挑战。

  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自主的环境,孩子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在《童年美术馆》,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么一群有活力、有想法、积极沟通、努力看探索的一群孩子。因为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自由,找到同伴获得新视野学习新方法,他们需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具体怎么做,他们自己设定达成的目标以及获得的反馈。

  在童年美术馆的布展期间,孩子们完整的参与了项目的整个过程,从对话到反馈再到组织,从构想到发表,再到制作,一直到最后的呈现和反馈结果。孩子们在参与这个过程中,也让成人重新认识了儿童,他们完全有能力也能探索,也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同时也让作者意识到,孩子们在提升自信的同时,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在他们努力参与的过程中,他们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会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一个环节。

  未来终将是孩子们的世界,给他们一个开独立自主的空间,让他们激活思维与身体,建立自信与合作意识,通过多元的艺术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而这需要城市、社区和成人的共同努力。

  《童年美术馆》,站在孩子的视觉,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发现了隐藏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世界,我们尊重孩子的自由创作的世界,他们在自主表达的同时,反馈给我们的是一个令人惊喜的世界。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四):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艺术殿堂

  艺术熏陶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部分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真正的目的,并非让他们走上艺术的道路,而是通过艺术熏陶,使孩子们学会欣赏与理解、陶冶情趣、展现自我个性,在未来生活压力中能得到一丝喘息。

  而如何进行艺术熏陶?是否有更好的贴近民生的好选择呢?人人都想家门口就有现成的“艺术培养器皿”。浓厚的艺术氛围往往是启蒙培养的重中之重。带孩子们去附近的美术馆、博物馆、科学院或研学基地,这样的资源更深得人心。

  《童年美术馆》的作者李杰先生,他是麓湖·A4美术馆的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拥有将近十五年的策展经验,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专业人士眼里儿童美术馆的那些事以及麓湖·A4美术馆的一个项目—iSTART儿童艺术节。

  身边是否有适合儿童去的美术馆?有没有给儿童量身定制的艺术活动?暂且不谈这些,有多少展览是适合儿童观赏的?

  李杰老师在序里就谈到,当下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对儿童其实是不友好的。为什么?

  1.灯光昏暗

  2.作品信息太少

  3.导览员自顾自地讲,不顾身后的孩子

  其实,最关键的是这些策展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策划和设计(包含展览主题以及硬件设施)。

  那什么样的儿童美术馆或博物馆才是真正为儿童着想的呢?

  无可厚非的是,国外的艺术美育培养总是领先的,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是纽约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开创了很多先河,比如:

  为儿童精心制作各类主题“学习桌”,

  让儿童体验不同国家文化的“迷你生活场景”

  提供可以触摸学习的“自然历史藏品柜”

  等等…

  横滨美术馆也是李杰老师非常欣赏的,它的市民教育做得相当好,老师造访多次,它那堪比艺术大学的各类“市民画室”也是必打卡的项目。非常重视社区的老人与儿童的横滨美术馆,为他们开设了专属的学习项目。特别是为了儿童,他们做出了许多公立美术馆不太敢尝试的项目。

  可以脑补一下这几个元素融合后的化学反应:胶带拼接出的数十米长的超大白画布铺满整个地面、一大桶被稀释的颜料、各种工具、以及跃跃欲试想在画布上撒欢的孩子们。

  当画布无法满足孩子们需求时,老师会建议他们去户外,浑身上下都是色彩的孩子们放肆地将颜料涂在墙上、玻璃上以及巨型雕塑藏品上。李杰老师看懵了,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放宽心,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和每一位雕塑艺术家都确认过,并且所有的材料都做了防护与安全处理。让孩子们痛快且自由的涂鸦,等活动结束,工作人员便会把残局收拾干净。

  这就是一个李杰老师心神向往的儿童美术馆,而他也在这些参观访问中坚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在他不懈的努力尝试和开拓下,各种为孩子量身定制的展览陆续氤氲而生,一个叫做iSTART的儿童艺术节也摩拳擦掌悄然而至。这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策划的艺术节,今年的10月24日将在麓湖·A4美术馆举行第七届。

  往年的艺术节主题也是丰富多元,从2011年策划的第一场适合孩子们的展览“植物奇妙纪”开始、到艺术节展览主题“生活的积木”、“童年疗养院”等,这些连成人听着名字都觉得想去美术馆一探究竟的展览,果然也是深得孩子们的青睐。李杰老师尝试让孩子们距离美术馆的内核更近,并培养起一群不比成人弱的小小导览员和小小策展人,一年可能要跟近千个小朋友合作做展览。

  第三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儿童展的《嘎嘎宇宙共和国》令人记忆犹新。三个小女孩从9岁开始就利用自己的时间,用了整整三年,通过传递小本子,一起创造了一个来自外太空的虚拟“国家”---“嘎嘎国”。

  她们设定了鸭子国家的居民等级、国家智囊团、宪章、嘎嘎女神像、嘎嘎官方发行纸币、嘎嘎艺术博物馆、嘎嘎国驻地球大使馆、霍嘎儿学校等,她们在创造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之后会有很多孩子成为嘎嘎国的公民。

  她们甚至创造了新的语言,因为她们知道在一个国家建立另一个国家是不合适的,所以她们决定要创造成人看不懂也听不懂的语言。

  嘎嘎国在艺术节上的呈现,引起了不少孩子的共鸣,更有孩子受到启发,说要和小伙伴一起创造一个“咕咕国”。

  李杰老师发现了孩子们不容小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尊重和理解他们,他为祖国的花朵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并给他们一个适合发力的空间平台。

  他深刻地知道,对这些孩子而言,亲自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中、鼓励孩子利用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能力等进行艺术感悟与探究、在实践中探索自己期望专注的领域,亲身体验艺术的乐趣,那是一件多棒的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