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不平庸 专业博成功
初次见面,脑海中闪现的是电视剧中谦逊、勤勉的暖男画面,和他交谈,果然洞悉一种果敢坚定、坚韧自信、勤勉高效的独特魅力。无论你跟他说什么话题,他都会认真倾听,然后用精准语言毫不保留地给出清新到位的解读。他就是童彬超律师,一位生于浙江、长于浙江、深耕于浙江,专注于刑事辩护、刑事风险防范、银行与保险业务的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合伙人。
用谦逊打造底色
大众视野中的律师,大多是口若悬河、言辞犀利、仗法直言的形象,但在童律师这里一点痕迹也没有。童律师在多年的执业磨砺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办案技巧,但是在采访中,他自始至终低调慎密,冷静客观分析问题、谨慎专业答惑释疑,身上无时无处不映射出律师的基本素养——谦逊。
谦逊源于通透,低调是其底色,在他看来,人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值得仗持,唯有平和、平淡、平静才能抵达生命的至美境界。他说他就是一位普通大众,一位通过专业知识传递老百姓声音和心声的法律工作者,一位能够从法律角度去解决现实难题的社会服务者。他从不因为他人在法律知识和技能上的不对称而试图凌驾于当事人之上,“教育”甚至“教训”当事人。正因为此,他总能获得客户的积极回应,客户也愿意与他在案外继续交往成为好朋友,这些朋友也会在他的圈子里去推介他,并带来一些不错的案源。
在谈到当年选择法律这个专业作为自己发展之路时,童律师依然这样谦虚地说,他从懵懵懂懂时期就对法律的公平公正正义有感知,报考志愿时,他认为律师是可以解人之困境、救人于危难的职业,也是能回报社会的专业性比较高、前景不错的职业,因此他心无旁骛地选择了浙江大学法学专业,从此开启了他的法律人生之路。
“努力会创造品质,努力会找到资源。”毕业之后,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拼搏。童律师毫不遮掩地说,法律专业是一个需要先天资质和后天努力结合起来的一个专业,这其中,后天努力尤为重要。有的年轻人在工作中投入精力不够,回报自然也少,结果还错认为当前工作不能体现自身价值,因此频繁换工作。童律师强调每个工作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投入,重要的是兴趣,重要的是做出的成绩。他说,“兴趣在哪里,投入在哪里,成绩自然就出现在哪里。”
成功是每个年轻律师从业者的梦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童律师说如果他所做的一切算是成功的话,那么秘诀就是因为他选对了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这个平台,这里有因为好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引领,使他的工作有好的起点,也少走一些弯路。正因为此,他才可以以稳定从容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难题,不急不躁沉着冷静正确处理。
年轻人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要选对平台,跟对领路人。此外,年轻人不能一心想着钱,相反一定要多积累办案积累经验。一定要努力钻研案件的高度和广度,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向前走,这样才能走得更加长远。小学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讲述了一个人一心想要心爱的小葫芦长大,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与葫芦毫无关联,不加管理,最终葫芦被蚜虫蛀了,他的愿望也落空了。童律师说,任何事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过程,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忽视过程而直奔结果。年轻人在选择走这条路之前要想好,然后再入行,入行后一定要努力干,保持谦虚谨慎生命底色,不炫耀经验如何丰富,不展示人脉如何丰盈,不夸大社会各种关系,时刻牢记入行初心,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台阶做好前期工作,想要的葫芦在后期一定会源源不断涌入到面前。
低调的人,聚千钧若拈一羽,拥万物若携微毫,怀天下若捧一芥。童律师就是这样一位思无邪、意无狂、行勿躁、眉波不拥、吐纳恒常的举重若轻的律师人。
用客观成就事业
读过《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的人都明白,无论做任何事,想要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除了需要深厚的功力外,还需要有“切中肯綮”的判断能力。作为一名律师,对案件初始判断会影响案件的走向。因此律师需要坚持既定的大原则和大判断,要拥有大局观,按照自己认定的思路走,处理任何争议都必须抓好主要矛盾,要集中力量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可因小失大。在处理争议,特别是在庭审时,必须集中大部分力量解决争议焦点,集中力量解决好证据和法律的分析,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律师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职业,外界危险因素也多,要多注意防范,做好判断及早拿出应对措施。化解矛盾冲突时,在以当事人利益为主的前提上,也要站在对方当事人的立场,多为对方着想,多和对方沟通,同时也要安抚好家属。更不能过激言语,不能做莽撞行事,更不能把对方逼到墙角里,这样就可避开风险。此外,在不同场合要转换不同语气,选择不同的说话方式,促使案件朝着明晰化方向发展。有的弱势群体没有法律意识去收集证据,好多时候会吃哑巴亏,吃了哑巴亏也没有能力去请律师,要利用舆论帮助弱势群体,对舆论监督也要做好判断,和媒体一道督促相关部门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各方匡扶正义,维护法律的权威,促进依法全面治国落地生根。面对负面报道,也不能随便乱抨击,要摆正位置,更客观、更公正、更公平的回归案件本身。事实上,好多案件结束的时候,才是安抚工作开始的时候,才是社会和谐稳定开始的时候。面对公开审理的案件,社会上会有不同的人从不同方面的关注,也会涌现不同的声音,这个时候,律师要有开阔的眼界和包容的心态,要善于听取各方面不同的声音,采取不同的切入角度,运用不同的法律逻辑进行处理,特别不能做出情绪化的判断。
在多年的执业磨砺中,童律师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和办案技巧,有时候亲戚朋友遇到问题,就喜欢咨询他的观点甚至拖他办案,即便如此,童律师也不感情用事,而是对问题本身进行客观分析,让案子本身说话,给出好的结果也给出不好的预测,他从不说过头话,不轻易给亲戚朋友夸海口,如果案子有50%的胜诉希望,他就说60%,从不夸大到80%给自己带来危险。他说,一些律师就是没有把握好分寸进行盲目判断,结果自己给自己制造了很多压力。说到压力排解,童律师不仅给法律工作者,也给各行各业工作者这样的建议,即在工作之余发展一个兴趣,比如唱歌、跳舞、做打球运动,去户外运动,这样做可以缓解压力,和睦的家庭、牢固的友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压力。
在谈到给年轻人从业建议时,童律师说,“成功道路千万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不一定适合他人,因此他会就法律的优点和从事法律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客观的条分缕析,让年轻人在思辨能力、逻辑能力、沉着冷静度、问题反应能力和处理圆满度方面自我审视、自我选择,自我加持。“毕竟成功的道路是不可复制的。”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避免直觉的本能判断,而应把重心放到考虑是否客观公正上。童律师认为,要想成就事业,客观正确的判断至关重要。
用专业照亮前程
作为一名刑辩律师,童律师认为刑事辩护工作专业化是一种越来越强大的趋势,就如《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及其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各类司法解释,对办案机关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是对律师专业化的考验。作为对抗性最强的诉讼业务,辩护律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工作态度关乎当事人的自由、财产乃至生命。他笑着反问,“不专业,如何取信于人,如何自立于法律界?”
童律师认为专业是每个行业的前景。他说,现在每所大学院校都开设有法律专业,法律专业入门门槛比较低,但是并不是说学法律专业就一定能进公检法部门,一定能够从事律师工作。律师是个高门槛职业。每一个要想考法律专业的人,考试前报志愿前要想清楚,盲从盲报是不对的。现在法学专业就是一个通识教育,但既然报考了,就要好好学习,因为学习法学专业可以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就是说,学好了法学,即使不进入公检法部门,即使不做律师,选择其他职业仍然做都做得风生水起。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做律师考核条件和其他行业不一样,要考核到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这其中专业知识过硬是第一要素。无论何时,律师都要秉承法律的公平正义,要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有梦想。此外,律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这样的知识储备不限于法学,还应多涉猎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外语知识等。做律师要想吃的饱、吃的好,团队意识必不可少。
一个律师在成长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都很多,但是成熟的律师、可以独当一面的律师们总认为在小的律师事务所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转换平台的律师较多。律师的流动性对律师事务所来说,是一种行业损失。童律师认为这种流动,放到大的环境下,则是合理的。这种重新排列组合,强强联手会更创造更好的效益。律师行业的专业性更注重传、帮、带,以老带新,这是行业优秀传承。每一个有经验的律师也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所以这个流动性是有正面积极意义的。
其实,小的律师事务所是基石,它会助推年轻律师向上向好向光明处发展,“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无论何处,律师都要先做人,再琢磨事。无论哪个平台,都要要全身心的投入。如果选择好了平台,就要全力以赴,通过成功的案例,在诠释法律中走上人格化、专业化道路。
“年轻人都想通过努力重新拿到市场份额。”如果个人的发展和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频率一致,如果个人梦想和律师事务所的理念、文化背景价值一致,谁会无端去折腾?面对行业流动,律师事务所也要换位思考,毕竟,律师是一个靠智慧、靠能力、靠效率、靠劳动、靠规模化、靠团队创造价值来生存的一个职业。近几年尤其呈现“越规模化越强大”的发展态,因此资源整合朝专业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吸引有发展前途的律师加盟。
四年的大学本科,三年的研究生,考证书、过实习。外行人看律师,似乎都认为他们是为了赚钱。但童律师却认为,人来世上,不只是为挣钱而活着的,而是要用专业知识对得起委托人的信任,因此多下些功夫研一研、跑一跑,多替委托人争取一些利益才是做大的幸福。他说,只有尽力了,下功夫了,对得起别人了,才会心安。童律师说,“心安的日子,才是最好的生活!”
在谈到我国现行社会法律工作专业化发展之路,童律师就近段的热门问题“正当防卫”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当人们遭遇别人的不法侵害的时候,可以自行制止这种不法侵害,如果对加害者造成损失,不用承担责任,这就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初衷就是保护受害人免受不法侵害。但是在具体实施阶段,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条款被空置起来,没在实施中起作用。在专业人士的眼中,现在一些法律条款的重拾调整就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进步。
最后,童律师用“专业是律师的立身之本,专业化是律师行业的发展趋势,只有在专业化建设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为当事人提供更好、更优质服务。”给这次采访划了个圆满的句号。
祝福童律师和他的团队稳健行走在在越来越广明越来越成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