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购买的习惯读后感摘抄
《不购买的习惯》是一本由[日] 金子由纪子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购买的习惯》读后感(一):不购买是为了更好地购买
三星半,可读可不读
作者并不是反对消费,她反对的是无意义的消费。与其节约,克制自己不买,倒不如停止可有可无的购买,把剩下来的钱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接着作者分别从大致三个方面来叙述自己的思考,结尾再无谓地升华一下:
1. 养成不购买的的习惯(Why-Result-How)
2. 不花钱也能愉快生活(在衣食住行娱乐这几个方面如何不购买,其中创造是不购买的核心)
3. 不购买是为了更好地购买(购买的诀窍)
思维导图如下
《不购买的习惯》读后感(二):不购买的习惯
第一次写书评,不知道怎么打分。三颗星。
小红书推荐~图书馆借阅~半天看完,做了7页笔记。本书内容简单。
前言说为什么萌生不购物的想法,给出一个“贫穷”分类表。
第一章“购物”让生活变得贫困,以A君为例讲解了买买买的现象、原因、坏处,针对五类人群给出对策。
第二章,开始养成“不购买的习惯”吧!主要讲了节约和不购买的区别,以此来说明不购买的好处是可以节约时间,攒下钱,减少物品管理的烦恼和购物选择的痛苦。通过盘货制作表格,统计家中的物品来发现哪些是不该买的东西?并介绍了不适合购物的地方。
第三章,不花钱也能过富裕生活的窍门。如何做到不购物而愉快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第一,提高生活的分辨率,最大限度利用好少量物品,第二,放慢速度,放慢脚步,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减少焦虑和着急,第三,改变角度,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不购买的生活。具体的窍门是:尽情享受高品质生活。借用、共享、讨要、捡拾、不改造改造、再利用、DIY。学会记账,提高生活质量的免费事物,例如欣赏文学作品、音乐、美术,野外踏青,锻炼等。最后详细介绍了三组志愿者进行的不购买的一周的挑战。
第四章让每一天过得开心的购物术。有的放失的购买能够让自己真正获得满足的物品。购物的原则是健康环保,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物尽其用。
第五章让“不购买”改变生活和世界。内容空洞。
封底内容:养成不购物的习惯,会带来这些令人开心的效果:不知不觉攒下钱;买入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房间收拾得越来越整洁;对于将来的不安有所减轻;还有…就算钱不多,也不怕了!
不会反复阅读,不推荐购买,建议图书馆借阅。
《不购买的习惯》读后感(三):不购买的习惯,不乱花钱
就我本人来说,在看了《断舍离》并付诸些许实践以后,已经对大额购买控制了一些。但还是觉得没有很大的余存。这本书或许让我找到了答案。
因为想省钱而靠低价,小物品来满足自己的购物欲,花销计算下来不但没有省钱,还有可能因为真实欲望没有满足或者物品杂乱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有时候购买的借口是因为拿钱买时间,但到底是“因为太忙,为了省时间而买”。还是“由于一直在买,才让自己忙得团团转。”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 购 买!
这个概念提出的还是很不错的。具体实施主要在以下几点:
1. 不在卖场,打折地方, 百元店,便利店买东西
2. 自己多动手,维修,厨艺等
3. 通过记账减轻不安
4. 保持身心健康,亲近天然,树立良好价值观
我觉得对自己比较有用的干货:
5. “不购买的一周”挑战
记录下来,具体格式参照图2
6. 购物时的五条诀窍
一、边聊边买
二、不要参考同伴的意见
三、不买计划外的东西(制作“想要的物品”笔记)
四、定一个 “可以买的时间”
五、熟记拒绝台词,享受“不购买”
最后我想说的是,给自己一些时间消化,并且花至少2-3周的时间坚持,看看适不适合自己。不适合的可以改善,那万一适合呢,毕竟21天养成的良好新习惯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不购买的习惯》读后感(四):“通过“不购买”来分解这个世界,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重组”
又是一本容易看完的书。
整体来说,还是有用的,金子由纪子(这名字还挺好玩)把她的想法,做法,讲得比较明白,还有案例呈现,算是比较扎实的。
对于我来说,看这本书是因为,奇怪了,也不算是大手大脚花钱的人,为什么每个月的开支还是那么大呢,除了房贷保险等硬性开支,其它方面也不少啊。所以想要看看,究竟狠人能有多狠。
其实金子由纪子这个狠人,也不是说啥也不买,总结来说是几点:
比如仅仅因为便宜,或者一时心动,或者别人有自己也想有等等,可有可无的物品,就断了这个念想吧。
包括做饭,补衣服,改衣服,修理家里的东西等等。自己动手,不但可以省钱,还能增加生活的乐趣,甚至增进与家人的关系。
对,她是说“讨要”,比如修理用的工具可以找邻居借,想看的书可以去图书馆借,自己需要而朋友可能闲置的物品,直接开口讨要。当然前提是,自己平时也要是个爱分享的人。
必须要买的东西,提前列好清单。比如去超市买生活用品,去之前就想好需要什么,并且列在纸上。到了地方,就照单购买。不在单里的东西,哪怕打很低的折扣,或者非常喜欢也不买。
除了必需品,人总还有别的需求吧。不购买的习惯,不是说啥也不买了哦,只要能活下去就行。不是,而是仔细考虑过还是想要,那就买好的,买美的,可以用很久,或者在二手市场上转卖的。把平时不乱买东西省下的钱,好好买真正想要的好东西。
这和谈恋爱有点相似哈,不要乱谈,谈就谈个好的。
习惯了靠购买减轻压力的习惯,可不是个好习惯哦,因为这种“减轻”只是一瞬间的事,后面带来的可能是还信用卡的负担,以及家里堆满各种物品还要清理的负担。
把注意力转移到哪里去呢,金子由纪子的建议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呀,到大自然中去,动手做一些以前需要别人来做的事,比如做家具改衣服做饭等等。
总之让自己过得充实,慢下来,把生活的分辨率提升,反正急也急不来,急也没有用,不如慢一点,好好品尝生活,不需要多少金钱参与的生活。
很多人忙于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除此之外,工作就没有别的用处了,只会带来很多的无聊甚至负能量。
金子由纪子认为,如果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能从中获得幸福感,这样就不会一味地追求金钱,然后被永不满足的欲望反追。
我的理解是,从一开始,选择工作就少一点被金钱束缚,后来也可以少一点对金钱的焦虑和被金钱的捆挷。除了金钱,工作本身还给我带来了幸福感,这样就不至于卷入追求钱缺少钱的旋涡了。
以上我的理解。
最喜欢金子由纪子的这句话:
就用它来做这份读后感的标题吧。
下面是书摘。
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好东西只能通过线上买到,但我们需要对这种一通电话、一键点击就能下单的线上购物的便利性保持警惕,并且,一定要记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为方便就随意下单。
如果遇到真心希望的衣服,应该在打折活动开始前走进安静的店铺,慢悠悠地试穿并询问店员相关问题,有可能的话还可以量身定制,虽然这样买回来的衣服价格更高,但是可以买得称心如意,能够让你长时间地好好对待它,总的来说还是赚的,不是吗?
(讲郊外大型的购物城)我总感觉这样的消费流程有点别扭:所有的消费行为都在这里完成;这里什么东西都能买到;感觉是一套让你把收入全部吐出来的系统……简直和精巧的金钱回收装置没什么两样……难道我们甘心把钱扔进这种早有“预谋”的金钱回收装置里吗?
我认为,所谓真正的“失败者”,应该是那些只知道消费却无法创造价值的人。这里所说的创造价值并非指为了赚钱而进行的生产,不是一种金钱交易,而是指一种使生活变得充实的创造。
如果只允许拥有少量的物品,那么就和这些物品好好相处,了解它们的特点,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的方法。仔细观察并倾听自然和季节的变化,留心每一天的天空的颜色、云朵的形状、月亮移动的轨迹和植物的生长等。把注意力放到和陌生人的交谈,和家人的互动等身边微小的喜悦和幸福上。
怎么样才能提高生活的分辨率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慢速度。
高品质生活并非拥有大量物品或只使用高级物品的生活,而是:只购入真正需要的物品,生活中没有多余的东西;保持身心健康;既不让自己太空闲,也不让自己被时间追着跑。
即使是再朴素的一顿饭,也可以这样用心地装饰,愉快地享用,这种气氛的营造非常重要。
不管怎样,在这片寒冷萧瑟的风景中,只有他一个人跳脱出来,在遥远的诗歌世界神游。
倘若心里存有一首诗、一支歌,你就能让艺术成为守护心灵的盾牌,从眼前的严酷现实中抽离,令自己置身于美梦般的世界,实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
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没有美的积淀,那么,当他心灵受伤的时候就没有东西可以支撑。
只有作为一个生命努力存活下去的勇气和相信自己的信心才是武器和财富。
同自然更加亲近之后,与人攀比之心也会减弱。
不管这件衣服本身有多棒,如果它不能把你衬托得更好,那就是没有意义的。光有衣服光鲜靓丽是没有用的。
一个人的花钱方法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生活态度。认真对待生活的人,用钱的方法是干净的。这类人不会被眼前的得失困扰,心里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让我们通过“不购买”来分解这个世界,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重组,使之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理想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呢?——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能够享受工作本身;能够从工作中找到意义和自豪感;只想做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工作。
工作时间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所以,如果我们的工作时间是幸福的,整个人生也能变得幸福。(谢天谢地,我的工作是理想的,幸福的)
2021.9.18
《不购买的习惯》读后感(五):看到什么都想“买买买”?给“月光族”女孩的4点建议
“昨天晚上我又没忍住,在网上买了一堆零食和化妆品,接下来的半个多月又要吃‘土’了。”
早上一进办公室,就听见隔壁工位的小姑娘在“诉苦”,说她这个月又成了“月光族”。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成为“月光族”了,每个月发完工资,除去房租,她会买很多东西,工资经常不够花。
我曾多次劝她要理智消费,每次她都答应地很好,结果去了商场就只想买,完全控制不住购买的欲望。
我周围很多朋友也是这样,家里有一堆化妆品,但是看到网上有优惠,还是会忍不住下单,买回来就放在那里,很久都不用;柜子里挂满了衣服,每次看到好看的衣服,还是会买回来……
最近,我看了一本关于理性购物的书籍,对我的触动很大,它就是《不购买的习惯》。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自由撰稿人——金子由纪子,她曾供职于出版社,以“简单优质的生活”为主轴,在多个领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作者在第一个宝宝出生后,工作量锐减,为了节省开支,她开始勤俭持家,尝试过“节约”的生活,比如领各种优惠券、买特价商品、去廉价超市……但都以失败告终。
有一天,她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不购买”,就能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开支。
于是就在生活中践行“不购买”,结果发现开销远比想象中要小很多。
作者认为,“不购买”绝对不是逃避花钱,而是一种能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的新选择。
“不购买”就是理性消费,也是为了购买更有质量、更适合自己的物品,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实际上,很多“月光族”的开支并没有那么高,只是由于冲动,买了很多“不该买”的东西,让自己过上了拮据的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控制自己“买买买”,摘掉“月光族”的标签,进一步提升生活的质量呢?
我从这本书中选了4个方法,帮助大家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养成理性购物的习惯。
所谓“有价值的物品”,就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而且能让生活更加丰富、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物品。
比如买一台能快速做出营养、美味早餐的早餐机,让自己养成吃早饭的习惯;
又比如买一套好看的餐具,每次在家吃饭的时候,都能拥有好心情;
又比如买几套适合很多场合、款式经典的衣服……
虽然每个人“有价值”的标准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能被反复使用、并且自己非常喜欢、能带来好心情的物品。
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经常会买很多打折的商品,但是大多数都不怎么用,屋里放不下了,就会选择扔掉。
我有一位大学室友,非常喜欢买衣服,每次逛街,看到便宜的衣服,都会买几件,结果穿了一次发现不好看,就放在柜子里,再也没有穿过。
我很喜欢一句话:“少即是多”,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
与其买很多自己不喜欢、长期不用的物品,不如把钱省下来,买几件“有价值的物品”,这既是一种节约,又能提升生活质量。
购物的时候,你会不会买一些计划外的东西?
每次去超市买日用品、蔬菜或者水果的时候,我都会多买一些东西,比如几盒饼干、两包锅巴、一袋蚕豆、几瓶饮料……
明知道这些东西不该买,但就是禁不住诱惑,总会买几包。
之前陪闺蜜去买毛衫,一进商场,就看到了很喜欢的口红专柜,我闺蜜直接买了2支。
逛完商场以后,她才反应过来,计划只买毛衫,结果又多买了两支口红,额外花了一个礼拜的生活费,悔不当初。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无意识地买一些计划外的东西,比如零食、化妆品、喜欢的小物件……
为了不买计划外的东西,作者提了一个建议:每次购物之前列好清单,清单之外的东西,一律不买。
周内大家都忙着上班,周末的时候,就会忍不住买很多东西犒劳自己。
为了避免过度消费,我们可以事先列一个清单,把要买的物品写在纸上,然后直奔目的地,其余的物品再好看、价格再优惠,也要忍住不买。
购物的时候,提前列好清单,只买必须的物品,清单之外的东西,看看就行了,等到自己真正需啊哟的时候再买,这样就能有效克制购买欲,逐渐养成不乱买东西的习惯。
作者在书中说,日本有很多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使得一些年轻人养成了随时随地消费的习惯,比如上班路上买一杯咖啡、一个三明治,下班后买一盒寿司、一个面包……
虽然每次买东西的钱不多,但是一个月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养成“不购买的习惯”,作者给了一个有效的方法——设定一个买东西的时间。
比如,只能在早上8点到晚上8点之间买东西,其余时间都不能买;
又比如,每个月最后一天,奖励自己一顿大餐,其余时间都在家做饭;
又比如,完成当月的工作目标后,奖励自己一支喜欢的口红……
设定了买东西的时间,就能有效避免冲动消费,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
很多个晚上,当我刷手机的时候,一看到推荐零食、美食视频,就忍不住想下单。
后来,为了避免自己疯狂购物,我就强制要求自己——晚上不买东西。
晚上看到想买的东西,我就会先加入购物车,第二天详细看一遍,如果确实需要就直接买,如果不需要就删除,有效避免了冲动消费。
我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做限制,就会一直“买买买”,直到余额不足为止。
设定了买东西的时间,就相当于留给自己足够的思考时间,不会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买一些不需要的物品,让自己陷入消费危机。
参加工作前两年,明明没买什么大件,可是卡里的余额却在快速减少。
后来,我就把每天的支出都记了下来,真是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
虽然每天都是几十块钱的花销,但是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每次看完账单,就会发现稀里糊涂地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比如笔袋里已经有十几支笔了,看到好看的,还是会买,很多都没用过。
每次出门,当我想买什么的时候,我就会在心理做一下权衡,如果真正需要,就买,可要可不要的就不买,慢慢地也就养成了不乱买东西的习惯。
作者说,把自己的消费情况记录下来,我们一直以来隐约意识到的消费方法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清晰,通过这些记录,就会明白今后该怎么做了。
看着详细的消费记录,如果每个月都能减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支出,内心会充满成就感。
看到好的东西,我们都想买回来,但是美好的物品是买不完的,只有把钱花在值得的物品上,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质量。
想要有更多的积蓄,就要养成“不购买的习惯”,建议大家阅读金子由纪子的《不购买的习惯》,做到只买有价值的物品、不买计划外的东西、设定买东西的时间、坚持记账这4点,人人都能告别“月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