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天书奇谭》重映
在我童年时代有三部印象极为深刻的儿童电影,《天书奇谭》、《下次开船港游记》和《邋遢大王历险记》。它们大概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到人类想象力的电影,换成今天家长们的说法,大概就是会让小童受到惊吓。我感觉这种惊吓挺好,比如说我如今回想起《下次开船港》都还是能感觉到那部电影难以言传的诡异气质,像是一部Cult电影。
《天书奇谭》是其中我评价最高的一部,在我的整个童年时代,没有任何一部动画电影能够与之匹敌。《龙子太郎》不行,《森林大帝》不行,《铁臂阿童木》不行、《花仙子》不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不行,《鼹鼠的故事》不行,《圣斗士》还是不行。对了,我还认为《大闹天宫》也不够看,当然这可能是个人偏见。
作为一个奇幻故事,《天书奇谭》的成就很高。我喜欢的传说故事元素都有了,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蛋生的诞生,和蛋生首次飞行时的激动心情。当然,我也很喜欢里面的狐狸精。我一度很羡慕其中那个可以大吃鸡腿的家伙,觉得他虽然瘸了但还是很幸福。也很喜欢那只色诱县官的母狐狸精,动画片里有性,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好在我已经四十六岁,终于可以承认这一点:当初我看出来了,那么多年一直没说而已。
剩下的事情需要等很多年,我才能体悟出中间的好来。《天书奇谭》在精神气质上非常狂,给人元气淋漓的感觉。我今天再去翻看图片,才发现人物造型就很奔放,根本没有朝着写实的路数上走。重温故事,发现根本没有借用任何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平妖记》我就根本没看过。可见当时创作者的自信,认为可以从故事到形式完成一次创新。
无非是它讨论的主题今天看来,可能更契合80年代的时代精神,现在的人对此已经没有多大感觉。袁公盗取受到禁制的知识,在人间传播,这类似于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同之处在于,《天书奇谭》里证明了知识传播可能带来的危害---三只狐狸精因此获得了为非作歹的能力,但最终蛋生同样依靠这些知识完成了个人成长,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总体上来说,知识和知识的传播还是一件好事情。最后袁公因此而受到处罚,成功地激发起我对续集近四十年的期待。今天的人们肯定不大关心这种主题,手机上的视频都刷不完,哪里需要费力八气地去搞什么受禁制的知识,人们早已经习惯于一个拥有无限资讯,随时可以取用的世界,所以就不大愿意去获取,也就对于盗火者缺乏共情能力。
和《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相比,我认为《天书奇谭》在当时很超前。它不是往回望,而是往前看。而且,和另外两部仙神电影不同,《天书奇谭》里有非常浓烈的人间烟火气,对于人间百态着墨更多,神仙打架只是个背景而已。整部片子看下来,最多的其实都是人欲。因为有人欲的存在,蛋生经历了光怪陆离的世间万相,也让这部片子有一种嘲讽意味,让人感受到了道家的精神气质。
现在,这部片子的4K修复版正在重映。我去查了一下票房,发现每日只得数百万元人民币。说实话,我心里觉得有点难过。就像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如今修整清洗完毕拿出来,人们却对我说:得了吧,我们早就没兴趣了。也许一切的确是因为我的童年加成,我的回忆加持,让这部电影在我自己心头熠熠生辉,但对于别人而言却未必如此。今天的人看过的动画电影实在是太多了,1983年的《天书奇谭》没有几个竞争对手,而2021年的《天书奇谭》周围都是凶猛的后辈。
但我还是想说一句:《天书奇谭》是我童年最难忘的电影之一,我看过不知道多少遍,在那里我第一次感受到想象力的伟大,那种想象力一直陪伴我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