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好书的书:松浦弥太郎的书单》读后感精选
《被称为好书的书:松浦弥太郎的书单》是一本由松浦弥太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称为好书的书:松浦弥太郎的书单》读后感(一):《被称为好书的书》:松浦弥太郎的治愈书单!
松浦弥太郎又出新书了,我觉得他简直是作家中的劳模,也可能是我看他的书太多,而产生的错局,最近看了他写的这本《被称为好书的书》。 当然,之所以会看这本书,除了想了解好书具备的条件以外,这个封面也挺有特色的,肤色打底,一个绿色的小人坐着,看着一本书,毕竟,要想人生过得去…… 当然,在你读这本书的题目时,觉得这可能是一本介绍书的书?松浦弥太郎此次在这本书中,将担任图书推荐员的角色?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 ——猜对了。 其实我有仔细看过书封面上的介绍语,其中上面很明显的表示了书单二字,就可以看出整本书都是松浦弥太郎的书单。 那么就让我们看一下这些书单里都有哪些类型的书吧: 当然在读书之前,作者松浦弥太郎也分享了他的读书经验,比如最经典的:阅读100本书,不如将一本书读100遍。 因为他非常喜欢堀内诚一,所以会去他画过的那些地方,然后拿出他的插画集,体会到此一游的快乐。 整本《被称为好书的书》,总共分为前言、后记和7个章节,每一章的题目都是一个主题的书单总结,因为每一章的总结都很具体、鲜明,这就给了读者自由发发挥的机会(也就是可以随便读自己喜欢的章节,不用从头读到尾)。 所以我先读了第六章[关于生活]中的《名为茶粥的幸福》,从而了解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故事,以及了解了这本《神乐版.茶粥记:矢田津世子作品集》。 之后我又陆陆续续的读了关于生活方面,以及看似和吃食相关的一些书单,我发现作者不仅仅是喜欢旅游的人,而且是一个美食爱好者,书里有很多关于食物类的书单介绍,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吃货,想找一些关于食物相关的书籍,这本被《被称为好书的书》,很适合你。
虽然《被称为好书的书》是一本书单的合集,在内容方面,可不仅仅是书籍介绍,还贯穿着松浦弥太郎的生活经验 以及旅游经历,还有一些绘本的介绍,喜欢绘本的小伙伴也不要错过这本书的推荐。 全书不但文笔细腻,还能够隐隐约约的感受到松浦弥太郎先生对生活和新鲜事物的热爱,在大冬天的周末,不知道读什么打发时间的,也可以通过这本书,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被称为好书的书:松浦弥太郎的书单》读后感(二):读书吧,一定会有好事发生
在人的一生中,广交100位朋友,不如深交10位朋友。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书籍,与其阅读100本书,不如将一本书读上100遍。
这段话是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写在他的《被称为好书的书》里面的,我表示很认同。
我爱上阅读是在初一的一节语文课上,我记得很清楚,老师讲的课文是《敬畏生命》。
虽然当时的我对关于生命的话题,还很懵懂,但是老师说无论是书还是我们语文书上的课文,只要反复去读,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收获。
也是因为记住了老师的话,我开始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喜欢的书籍开始了反复阅读,这个习惯也一直保持到现在。
我一直都在我的文章里说,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每一年都有很多新书大量上市,很多新书根本来不及阅读。
现在也有很多一起读书的微信社群,有很多书单,比如一生中最该阅读的100本书单,一份女性最该阅读的50本书单,一份男性最该阅读的50本书单等。
而松浦弥太郎在《被称为好书的书》里,也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书单,他用七种读书理念,来帮助读者全方位的提升自我修养。
他在书里从语言,旅行,文学,爱,季节,生活,存在这七个方面,推荐了不同的书单,有很多人说这是一本可以放在枕边的鸡汤书,也有很多人说自己读完这本书,发现还有很多书要去读。
我终于能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在书中写,爱书即爱人;读书即倾听作者的心声了。
01在旅途中写一封信吧
在关于旅行的这一部分,我最喜欢作者推荐的书是《从古老国家寄来的一封信》,翻开第一页,我们就会被信的内容带往旅行目的地,感受那些古老而又未知的文化。
这本书的文字还是纵向排列,细长的内页中还有插图和题字,用松浦弥太郎的话说就是美好得纵使有千般话语也说不尽。
我想很多人如果已经读完了这本书,一定会有在旅行中写一封信的行为或者想法。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02语言的力量
在关于语言的书单里,我喜欢作者推荐的《少女气与布吉乐》这本书。
无论何时,语言总是会突然出现在我们身边,独自走一段路,独自看一次风景,都可以创造出一个故事,无论是多么不起眼的词语,都能创造一个故事,这样看来写的语言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好。
《少女气与布吉乐》是一本散文集,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歌手,更是一个十分热爱语言的人。
松浦弥太郎说这样说的:书中有许多时而温暖,时而甜蜜,时而辛辣的辞藻,书中处处变现着作者宏大,圆滑而又简单的人生。
全书只字不提“爱”,而又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处处感受到“爱”的存在。
这应该就是语言的力量吧,如此让人震撼的力量。
03大不了上当受骗
在关于存在这部分,作者推荐的书有一本是《我的人生:我的昭和历史》,他说读完以后,无论男女老少请他推荐书,他大多数都会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写的简教直白,一天就能读完,若是读着不合口味,就当是被骗了。
其实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本书读起来晦涩难懂,读起来很无趣的感受,但是我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本的出版都有存在的意义,而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书中的闪光点。
写在最后
这本《被称为好书的书》每个人读完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我也相信作者在书中推荐的书单里,总是一本会触动读者的心弦。
读书吧,总会有好事发生,总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感受不同的故事,感受作者的内心,感受每一种美好。
《被称为好书的书:松浦弥太郎的书单》读后感(三):松浦弥太郎的书单:七种读书理念,让你读书不慌张!
松浦弥太郎,是一位可爱的生活学家。他的生活和学习智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去体悟。而这个被称之为“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其实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痴。
在他的生活里,读书早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习惯。虽然他十几岁就从高中辍学,但他的读书生活从游荡美国街头的书店开始,由沉迷古树开始,就注定有所不同。而这些年他所有关于读书的点滴和成长,都记录在了这本《被称为好书的好书》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综合来讲这本书从七个角度入手,讲述了关于语言,关于旅行,关于文学,关于爱,关于季节,关于生活,关于存在的一些字字句句。是一份不可或缺的旅行书单,让你毫不费力就pick到自己喜好的好书。
从语言这个模块来说,我们在这里收获了一些十分具有治愈性典范的书籍,有《小狗达西卡》让我们体会了人和宠物的至真至爱之情;《史努比黄金50年》则记录了这本漫画多个角色诞生背后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整个故事背后的创作初衷和幕后的惊喜故事。正如书中的那句话一样,或许幸福就是能够抱着温暖的小狗吧。
关于旅行的方面,松浦弥太郎为我们分享了一批让我们能静下来去阅读的书。有《大风吹佛》这类让我们在午后能沐浴美好阳光的书籍,也有《甜蜜生活》这类读来虽然有些忧伤,但是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的书籍。每一本书都有一个独特的小令,作者的字字句句都是给予我们最好的推荐信。
关于存在感,就不得不说一下松浦弥太郎为我们分享的这两本书。《早稻田旧书店日记》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人们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如何成长;而《圣日耳曼德佩区入门》则是一本事无巨细,将街道文化全景式呈现出来的一本百科全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好书。
好的书籍和好的食物一样,值得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仔细体会,慢慢思考。
综合来讲这本《被称为好书的好书》涵盖了诸多的书籍,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找到自己真正喜欢阅读的方向,也接受到了来自松浦弥太郎的正向安利,让我们读书的日子不再慌张,找到正确的读书打开方式,每一种理念每一种方式都让你收获喜悦与感动!
《被称为好书的书:松浦弥太郎的书单》读后感(四):三个步骤!成为厉害的普通人!
如果要给松浦弥太郎新出的“人生进阶系列”书做个书籍排序,那可能会是:《被称为好书的书》——《打工人的自我修养》——《成为厉害的普通人》,光是书名就很有画面感,如果我们需要人生指导之书,被认为是好书的可能就是如何提高作为打工人的自我修养,殊不知终极秘技是“成为厉害的普通人”。
这样的YY过了头了。不过,被称之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的松浦弥太郎,其影响力应该也算得上是“厉害的普通人”了,由此看,这个“人生进阶系列”同样是以他的自身经历分享为基础,与上述罗列书籍相对应,是松浦弥太郎要分享的自己的书单、他的基本工作信条以及他的思考术。
在谈论松浦弥太郎及他的书单之前,需要说明一下,他不是一位读书家,并且他的读书信条是,爱书即爱人——广交友不如深交友,广读书不如精读书。
但他在《被称为好书的书》里罗列的书不少于160本。这些书被他分类在关于语言、旅行、文学、爱、季节、生活、存在七个主题中,虽是不同主题,但也能从中看出松浦弥太郎的阅读习惯,以及他从书中得到领悟,他对不同的书的评价。
“爱书即爱人”是如何得出的?要说为什么松浦弥太郎有给出书单以及说出这句精辟言论的资格,也是因为他创立的COW BOOK,店里售卖的旧书正在影响着日本的年轻人们。如果不是对书抱着一种特别的情感,其实很难发掘旧书的价值,毋论还要将它传播开来,得到大众的认可。
大概也是因为这种温暖感,所以整本书透露着一种观念:“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介绍方法,这样就可以了。”要知道,在快餐式的当代生活里,复制成功实在太容易,成本也低,这让流量控引者只要求模式化来减低风险,而大众为了快速获得成功和利益也盲目复制他人的成功,比如读书。但是,大面积模式化的生产真的获得理想效益吗?高分的书真的是好书吗?低分的书难道就毫无价值吗?终极标准无非是,你手上的这本书,是否适合你,是否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所裨益。而这些都不是别人能给你的,所以别人的评价也不一定与你相同,更不一定会站在你的标准里去审视一切。
找到适合自己的,不仅是书,生活的一切,就足够了。
如果试图从《打工人的自我修养》中获得松浦弥太郎什么成功秘技,外语比他的“100个基本”还基本。拥有国际化眼界,是他认为的,作为一名打工人应有的修养。所以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三门外语,面向美国的英语、法语和中文(请注意,松浦弥太郎是日本人哦~日语是他母语,中文是外语,别搞混了哦~)。
不过有意思的是,松浦弥太郎对客家人念念不忘。原因之一当然是中国的客家人遍布东南亚乃至全球,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松浦弥太郎从他客家朋友那请教了经商的成功之道。简单地说,是要表现得足够憨、财不外露、好马被人骑但人善被人欺、要有被信任的人背叛的心理准备……
喂喂,我说松浦君,您是不是对客家人有什么误会呀,憨不就是老实,老实人不总是被人欺负嘛?总是被欺负的话,谈何成功?不对不对。要说,客家人的优良品质应该是为人厚道、团结,大度,低调,遇事不容侵犯,这样的品质也是因为长久以来漂泊在外养成的处世之道啊。
待人和善确实也是客家人的品质,不过这一点,其实大部分中国人都有的呢。
松浦弥太郎在这本《成为厉害的普通人》中提醒读者,他曾在他的《思考的窍门》一书中提出“为什么”“是什么”“怎么了”三个用于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再增加“做什么”“怎么做”“以怎样的形式”,来完善打工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面对问题,需要思考时的引导性方案。至于为什么没有具体的方案,独立思考,确认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是松浦弥太郎认为的,成为厉害的普通人的重要技能。
道理谁都懂,思考嘛谁都会,光想不做当然不可能成为厉害的普通人。所以松浦弥太郎也提到了实践与习惯的重要性。这两点对应的便是“怎么做”和“以怎样的形式”。
拖延症和懒癌已经成为当今生活流行词汇,无非就是大家在实践上的低行动力,“实践就从今天做起”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和激励,但是松浦弥太郎不只是讲述这些鸡汤。他的实践,简要地说还是如何与社会打交道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具备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负责任有担当,不气馁才能收获成功。
下一步便是如何实践了。形成习惯。松浦弥太郎提供了一些实践方法,主要是以有效管理时间和工作事项来实现效率,继而养成习惯,由此成为日常生活中厉害的普通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松浦弥太郎深知这一点,他也在这三本书中提到这一点。所以,为他人提供解决困难的办法,才是对遇到困难的人给予的正确的帮助,也是这套书的出版理念。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面对工作,我们总是产生一种厌恶的感觉,或者认为它们都是困难的,在这三本书中,告诉我们的却是,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态问题。调整心态,思考出路,面向未来,才是我们作为普通人的基本信条。
思考、钻研、实践、验证、再思考。
要记住,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