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为异乡求学的藏族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为异乡求学的藏族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2022-02-24 08:46:09 作者:xd830517 来源:xd830517推荐 阅读:载入中…

 为异乡求学的藏族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为异乡求学的藏族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尽管已从武汉西藏中学毕业12年,但边珍依然怀念在校过年的日子。一到藏历新年,同学们会穿着藏服,在彩色花纹木盒里放满炒麦粒和酥油糌粑,再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制成的彩花,做成切玛,还要给老师献上哈达。

  被学生称为“侯爸爸”的侯伯云每年藏历新年都很忙。筹备活动、找学生谈心……26年来,每年大年三十、初一,侯伯云都在学校陪着学生一起过。

  在民族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大半辈子,从班主任到武汉西藏中学副校长,侯伯云探索出一套西藏班的管理办法,让远离家乡、父母亲人的藏族孩子慢慢适应了武汉的教学模式;他还牵头组织农工党爱心党员,推动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省建藏援藏协会会员与藏族学生结亲结对,为上千名西藏孩子找到了“武汉妈妈”“武汉爸爸”。

  侯伯云觉得,自己26年来就做了一件事:为一批在武汉求学的藏族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他几乎认识学校所有孩子”

  侯伯云始终记得第一次去接西藏班孩子的情景。当时10多岁的普布曲杰背着一个蛇皮袋,侯伯云伸手想帮忙,孩子却摇摇头,拖着蛇皮袋走了4公里的路,后来侯伯云才知道,蛇皮袋里装的是普布曲杰初中4年的零用钱。临行前,他的妈妈将10元、20元凑出的440元缝进行李中。

  1995年,侯伯云从湖北省宜昌职教中心调到沙市六中西藏班(之后搬迁至武汉,成立武汉市西藏中学),当起了藏族学生的“孩子王”。

  武汉西藏中学是湖北省唯一、全国首批内地藏族学校,也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援建藏族学校。从西藏出发,这些10多岁的孩子以前要坐几天几夜的汽车、火车到武汉,接着面临长达3年甚至更长的异乡求学生活。有的学生家在西藏牧区、农村,家里人没读过书。来湖北之前,孩子们普通话说不流利,也不爱与人交流。

  起初,侯伯云跟西藏学生接触,找不到方法。他开始自学藏语,看到学生就用藏语打招呼,“吃了吗”“你好”。

  在边珍的印象里,侯伯云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他总是拿着藏文课本,碰到学生就拉过来做他的“藏语老师”。等到边珍从初中升到高中,侯伯云已经会唱藏族歌曲。

  有一次,一个孩子找到他说:“老师,您这么尊重我们,我愿意来跟你说说心里话。”

  那时,侯伯云还是学校的体育老师。一次上课,刚做完热身活动,普布曲杰转头跑回了宿舍,找来针线,一个人坐在床头缝裤子。侯伯云一问才知道,孩子只有两条裤子,一条破得不能穿了,另一条在上体育课时破了一个洞。侯伯云从家里找来裤子和鞋子,此后对普布曲杰给予了长达4年的资助。

  该校教师许玉萍的班上曾有个藏族女孩旦增白吉那曲,家里有8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六。刚来学校,听不懂普通话,小姑娘躲在教室里哭,闹着要回西藏。侯伯云一有时间就来看她,跟她聊天。

  许玉萍发现,这个内向的孩子一见到侯伯云就开心地笑,也会主动打招呼。到了期末考试,旦增白吉那曲从班级倒数考到前几名。许玉萍觉得,“侯伯云是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会为学生着想,很多事情比女老师想得还要细致。”

  侯伯云要求孩子干干净净的,讲卫生。周一升国旗,每个班级的学生要把自己的手指亮出来,如果指甲太长,要当场剪指甲;宿舍里,床单要铺整齐,被子要叠成方块;有学生翻墙出去上网,他带着学校的老师一家家网吧找。

  在西藏中学读书7年,边珍最亲近的除了任课老师,就是侯伯云,“他几乎认识学校所有学生”“他几乎承担了所有角色,老师、爸爸、心理辅导师、朋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