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出平湖
毛泽东主席于1956年在武汉横渡长江后,写下《水调歌头·游泳》,其中有“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诗意是,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2012年5月,我们从重庆乘火车去宜昌,去看长江三峡大坝。我们晚七点左右在重庆北站上车,列车夜间行进约十个小时多,于第二天清晨大约四、五点钟, 到达湖北宜昌东站。宜昌东站距离市区十多公里,我们赶往市中心西陵区入住,刚好是早餐的时间。宜昌是湖北省西南部的地级城市,属于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浩瀚的长江自西北流经市区奔向东南。著名的长江三峡,从西至东就是,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的瞿塘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东的巫峡,位于湖北省秭归县西的西陵峡。我们所说的长江三峡大坝,准确地讲叫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也叫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虽然称作三峡,其实是建在湖北宜昌秭归的西陵峡。
吃过早餐,我们在西陵区乘汽车,去三峡大坝旅游景区。西陵区位于长江北岸,汽车行驶在夷陵区,沿着长江北岸三峡大道向西北行进。我们透过左边车窗,就可以看到浩瀚的长江,流向东南,一路与我们逆行相伴。
汽车行驶大约40多公里后,我们来到夷陵区的三斗坪镇,这里就是三峡大坝及其旅游景区。
我们首先参观了三峡工程展览馆。展览馆运用文字、照片、图表、动画、影视,以及模型和实物等形式,展示三峡工程的历史、建设过程和综合效益等。三峡工程历时10年,1993年施工,2003年机组并网发电。三峡大坝就建在秭归县西的西陵峡西边,行政区划属于宜昌夷陵区的三斗坪镇。
景区以三峡工程为依托,规模壮观,占地面积约十五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景区。
三峡工程景区有两个观景台,即坛子岭和185观景台。
这坛子岭观景台,其实坛子岭原本是长江北岸的一个半岛山岭,三峡工程以此为依托,在坛子岭北边开凿船闸,与江岸分开,使坛子岭成为三峡大坝的组成部分。因这山岭形状好似倒扣着的坛子而得名,其海拔二百多米,将其改造为由低到高三层观景台,成为三峡大坝景区观看全景的制高位置。我们登上坛子岭景区,北面就可以近距离观看双线五级船闸,可以清楚地看到坝下船闸的长江蓄水。我们登上最高层的观景台,俯瞰三峡坝区全貌,欣赏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眺望西陵峡英姿和秭归新县城的秀丽风光。
这185观景台,就是坛子岭的南端,是由在坛子岭开凿的升船机,将其分离出来的部分,坛子岭连接着三峡大坝,与大坝同等高度都是185米,故此称185观景台。在这里即可以近观三峡升船机的尊容,又可以欣赏三峡大坝九个泄洪闸口的壮观,还可以眺望到坝顶上游,浩瀚的长江水面,感觉毛泽东主席笔下“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