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是一本由曹丽娇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2022-4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读后感(一):心有三绝,何惧演讲!
《演讲三绝》的作者曹丽娇,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科班毕业。她在这本书里,通过20多年的一线主持人工作的经历,以及各种方式的演讲课程及授课经验,系统的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给广大读者分享了如果要做好一场演讲,演讲者应该如何训练培养自己,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对于一场精彩的演讲,如何开头,如何引起观众的注意,怎样的自我介绍才能使听众印象深刻;在演讲过程中,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怎么才能很有逻辑性的表达自己阐述的观点?怎么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而如何给演讲来个漂亮的结尾,让观众与演讲者同频共振等,这就是她讲的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和收场动人,曹丽娇都给大家捋得一清二楚。
曹丽娇之所以能简明扼要的给大家分享一说就懂、一练就通、一会学就会的干货,跟她长期的工作历练是分不开的。就如当年《挑战主持人》大赛主持人马东所说,当初曹丽娇参赛,也为自己的稚嫩表现哭过鼻子。如果没有她全身心的投入公众表达的实践与研究,也不会有她今天云淡风轻,幽默风趣的侃侃而谈。
有书创始人兼CEO雷文涛先生说,很多人都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感到焦虑,上台之前就开始紧张,上台之后,大脑一片空白。我记得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我代表我们班参加了全年级组织演讲大赛,当时真的就像累文涛先生说的那样,我站在学校礼堂讲台上,站在全年级同学面前,紧张得要命,脑子里一片空白,全场同学一阵喧闹,最还是在语文老师的提示下,磕磕绊绊的收场。后来,老师为了帮我找回自信,还特意对我进行训练,可是当初那份窘迫、尴尬、无地自容依旧清晰如昨。
这本书有很多点,打动我。首先否定了一直以来公认的四种演讲方法:打鸡血式的、套路化的、自说自话的以及讨好和卑微的。她重塑演讲本质是在于双向的信息传播。她的核心观点:演讲就是表达自己,影响他人。她觉得充满魅力的表达让观众喜欢你的人格、认同你的观点、收到你的影响以及未来会追随你的脚步,这样的演讲,才是好的演讲。
为此,她从三个关键环节,运用18个工具,从如何讲好开头,讲好主题,讲好故事,讲好观点,讲好结尾,手把手的指导大家在各种场景中运用实操。
姜昆给她这本书的评价就是:演讲需要仅仅是口才吗?不,重要的是嵌在语言中的“神采”。这种神采,来自开阔的视野、丰厚的知识,还有你对视听对象的了解,你和他们有心灵的沟通吗?请在曹丽娟这本书里找一个答案吧!我感同身受的认为姜昆是中肯又实在的!
《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读后感(二):44岁女子送女儿出嫁被误会是闺蜜,运用《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
一,四川一位44岁的妈妈早早要当丈母娘了,女儿虽然只有1米62,但是跟外婆站在一起就显得个子非常高。
当这位妈妈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合影时,不难看出,原来外婆的样貌也不错,就是个子矮了些。
这位妈妈梳着两个麻花辫,穿着白色宽松短衫和黑色牛仔短裤,纤细的大长腿,跟女儿如出一辙,简单又显年轻。
没几天,女儿就出嫁了,妈妈穿上暗红色的旗袍,父母俩挽着女儿的手,妈妈唱起了周华健的那首《亲亲我的宝贝》,一首歌下来,人们都被这位貌美的妈妈圈粉了。
这一天,妈妈长发及肩,身材曼妙,再加上本来就不算很年龄大的她,容貌跟女儿神似,虽然新娘子精心打扮了一番,但是妈妈在身旁,如同多了一位跟自己形影不离的闺蜜,让人羡慕。
之所以这位妈妈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跟她的形象气质有关,另一方面她出场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在《演讲三绝》中,曾讲到5S、PPT的锦囊。
其中,5S分别是:开始(Start),故事(Story),灵魂(Soul),口号(Slogan),自我(Self)。
1.开始。
在这个妈妈的视频中,她显示用外婆和外孙女的合影为开始,拉近了观众与她的距离。鲜明的对比,让这位妈妈显得更加特别。
倘若一开始,她就拿自己和自己的妈妈做对比,或者跟自己的女儿做对比,可能就会一开始就把她和观众的距离拉得远了。
毕竟美若天仙的人很多,但是普通家庭中出现她这样的人就是少数了。
当看到外婆与外孙女合影之后,女儿很自然地引出了自己,让观众也看到了她们一家人的亲密关系。
2.故事。
一开始只是去看望外婆,不过没多久就变换成了女儿开车带自己回家,以及女儿出嫁的场面,这样的转变,也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
或许,就算曾经再漂亮的容貌也有老去的一天,同时,就算是自己心爱的女儿,都要开始独立生活了。
对于孩子离开妈妈的这个过程,有不舍之心,也有无限的关爱。
当妈妈唱起那首《亲亲我的宝贝》时,让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人更是感同身受。虽然这位母亲很年轻,女儿就出嫁了,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也是很好的年纪。
3.灵魂。
关于这位妈妈的故事,其中的灵魂便是她的立意,自己依然年轻就已经为人母,如今女儿又出嫁,其中的心情全都藏在了那首《亲亲我的宝贝》中。
曾经想要越过高山,跨过海洋,去给孩子摘星星,摘月亮。那种心情,在回忆过往时更有味道。
4.口号。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并没有讲什么口号,但是她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自己的容貌有先天的因素,但后期如何全靠自己。
看到这位妈妈能够把自己养得如此精致,是很多女性期待的样子。
5.自我。
44岁的年龄,很多女性还在为职场奔波,也会有人遇见中年危机和职场瓶颈。
但是与众不同的是,这位妈妈44岁的时候,就已经将女儿养大并出嫁,亭亭玉立的样子,让自己成为了孩子的榜样。
在人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似乎这样的岁月,并未蹉跎,充满欢欣。
再来说关于这位妈妈的“PPT”。
Point观点,这位妈妈的视频主题和见解,让人一目了然她要讲什么。
Power能量,说起这位妈妈的能量和气质,绝对碾压众人,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性格,这位妈妈的亲和力,让人看了就很有冲击力。
Talent天赋,这位妈妈年纪轻轻就当妈,如今44岁的年龄依然活得像20岁的样子,如同公主一般的生活让人可遇不可求。
很多人曾经惧怕的未来,在这位妈妈这里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很多的疑问聚集在此,很多人是怎么做到的,正是人们心中的所想。
作为舞台上的王者,这位妈妈虽然普通,但却做到了演讲所需要的优秀技能。
在《演讲三绝》中,还介绍到了,如何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而这些小技巧,让我看了之后很受用,因为其中讲到凤头、猪肚、豹尾在写作中也有同样的原理。
想来,无论是与人沟通,还是公开讲话,只要是作为表达自己,影响他人的事情,都需要掌握同样的底层逻辑。
只不过,在演讲过程中,还有很多小技巧需要我们注意。
不太了解演讲的你,准备好随时被叫起来给大家讲个故事了吗?
《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读后感(三):演讲三绝:一本不讲“套路”却可以“套住”听众心灵的演讲工具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境遇:在某一个会议上自己忽然被领导点名对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而自己却毫无头绪;在某一个公开场合,你临时被请到台上发言,自己上台后因为紧张、冷场、语无伦次,使自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遇。或许,你也为自己遇到的这些问题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学会演讲和当众讲话,坦率讲,这个问题很大,大到我们需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研究大众心理学、去积累足够多的演讲素材。可是,我们从立等可取的方向去走,我们首先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有勇气当众因为讲话而出丑,当我们迈出第一步后,《演讲三绝》这本书可以助力我们更加从容的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让我们可以更加自信的通过语言的力量去影响别人、打动别人,从而让自己和观众达到感情上的互动与共鸣。
图书封面
一位曾依靠100块钱要在北京生活四个月的姑娘,靠自己的坚韧和努力,25岁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36岁辞职投身自媒体,专业播音科班出身,在一线主持岗位活跃了20多年,在演讲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方法。这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曹丽娇。《演讲三绝》究竟是那三绝?概括起来就是:开场如凤头般惊艳;过程如猪肚般翔实丰富;结尾如豹尾般潇洒。
凤头-讲好自己、调动情绪
一场演讲最开始的十几秒往往是听众注意力最集中的,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十几秒把演讲的开头讲好,那么演讲就成功了一半,如何开好演讲的“头”,下面这几种方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1. 互动式开场
上台之后,或者开始一场演讲之前,可以直接以提问的方式开场,但这个方法一定要好玩、有趣。假如你是一名情感专家,你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开场:
我先做一个小测试,请问在座的各位,有谁在结婚后从来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可以举手让我看一下吗?
你会发现,场下观众无人举手,原来所有人在离婚后都有过离婚的念头。这样的开场就非常有意思。
2. 情绪开场
你可以带着某种情绪上台,如非常开心的走上台说:我真的忍不住要笑出声来,因为我觉得自己好幸运。或者你非常沮丧的走上台,说道:我今天觉得情绪非常糟糕。用情绪开场,可以使大多数观众对你产生一种好奇和疑问,听众自然而然就会全神贯注的听后面的演讲。
3. 承上启下开场
如果你听到前面的某位演讲者说了一个特别好的观点,可以立即把他记下来,用这句话开场。比如你可以说:刚才张老师说的那句话使我深受启发,都说...我觉得...我也想借张老师的这句话开始我的演讲。通过这样的开场,你既称赞了张老师,又让观众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临场发挥的高手。
除了上面的3种开场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其他的开场,比如故事开场、才艺开场、道具开场。总之,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场,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把自己和观众放在同一个思想层面上:即不高高在上、趾高气昂,又不卑微懦弱,恰当的找到一个可以调动观众情绪的切入点。
当然,开场后的自我介绍必不可少,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自我介绍?
演讲不是面试,在演讲中最忌讳的是流水账、个人简历式的自我介绍。因为大家在认识你之前,对你是谁,可能不会感兴趣。作者在《演讲三绝》中给出了一个做自我介绍的公式:痛点+价值+我是谁。
例如,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或演讲主题进行自我介绍:
“我今天想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特别害怕演讲?有多少人被叫到台上,大脑一片空白?有多少人对演讲这件事情特别感兴趣,但花了很多学费、找了很多老师,就是学不到演讲的要领?我是一个专业说话21年的主持人,我是一个用1个小时就可以让你成为演讲高手的人,我是立娇,特别开心在这儿遇到各位。”
这样高级的自我介绍,可以让观众在一开场就记住你,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
猪肚-讲好故事、讲好主题
有个好的开场,自己怎样讲好接下来的内容,从而让观众喜欢你的人格、认同你的观点、受到你的影像,从而在未来会追随你的脚步。详实的内容、有内涵的思想和独到的观点必不可少。那么,怎样才是讲好故事、讲好主题的关键呢?
1. 煽情+悬念
这里讲述的煽情方法,绝对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用“悬念”的方式打动人心。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煽情方式,演讲者在一开始看似没有打算煽情,观众被带着节奏一起走,而当演讲者把“底”呈现出来的时候,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打动到。当煽情和悬念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的确可以迸发出更大的力量。由此,对于我们的演讲可以带来更多的启示是,当大家在讲一个故事时,可以隐瞒故事中的部分信息,要么选择感悟前置,要么选择结果前置,要么选择经过前置,最后再把故事的“底”交出来。
2. 讲好主题
我们所有的演讲内容其实都是在围绕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自己要讲的主题展开。如何才能将自己的主题讲好,《演讲三绝》这本书里的一些观点可能值得我们去学习。
2.1用好自带光芒的词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演讲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一类人,就是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就会让人激动,比如奥巴马在面对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有这样一段演讲词:...我们深知伟大是需要通过努力去争取的,而从来都不是上天赐予的。...这些挑战不会轻易或者在短时间内被克服。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美国终将渡过难关...当大家读到这里,会非常认可自带光芒的词语,这些词一旦拿出来,你就会惊喜的发现,演讲立刻充满光芒。
2.2对比是一种演讲思维
当我们描述一件东西时,如果只是描述这个东西的大小,给人的印象可能不会特别深刻,当我们运用对比的方法,而且当对比足够强烈和突出时,通过对比呈现出来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效果就会非常惊人。
3. 讲出令人难忘的观点
和讲好主题是一个道理,讲出令人难忘的观点对于我们的演讲也同等重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讲出令人难忘的观点呢?下面这些方法或许你可以借鉴。
3.1标新是立异的好方法
每个人都会对新知识、新内容、新思想、新角度感兴趣,观众一定希望从我们的演讲中听到一些新的观点。例如,在一篇名为《爱迪生欺骗了世界》,演讲内容如下:
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大家都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奋斗,最后却碌碌无为。这样的观点就非常“新”。
3.2抓心大法
设想一下,在自己完成演讲之前,如何才能让任何一个观众的目光不从你身上移开?《演讲三绝》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很好玩的理论-抓心大法,就是巧妙的利用心理学中提到的逆反心理,紧紧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举个例子,如果在一本书的扉页中写道,不要先去阅读这本书的第43页。看到这句话我们会怎么做,我想大部分人会先翻开43页,看看里面的内容。其实抓心大法的核心抓的正是大家的好奇心。观众的好奇心被调动的时候,注意力也就被吸引了。
豹尾-画龙点睛、引起共鸣
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场再好的演讲也终究要和观众说再见。如何说好再见,书中也给出了几种方法。比如说,可以用掀起高潮式的结尾,就像烟火表演中那最后的璀璨的绽放,让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将整个演讲定格在他们大脑中。在比如,引人深思型结尾,在文章末尾提出一个问题,留下大家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也是演讲中的“留白”。不论以怎样的方式结尾,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让观众记住自己表达的观点,在思想上达到共鸣。
写在结尾-破除心魔+《演讲三绝》助力
丘吉尔曾说,这世界上有三件事情最难,第一件事情是爬上一堵即将倾倒的墙,第二件事情是追上那个已经决绝要跟你离开的姑娘,第三件事是当众讲话。如果一个人不会当众讲话,没有公众演讲的能力,站在众人面前说话,就觉得手脚放的不是地方,就会由衷感到紧张,那么我们可以说,我们是跟首相一样的人。如何突破心魔,只有我们自己能破。突破心魔后的谋篇布局、利益规划、情感调动,这些《演讲三绝》都会帮我们搞定。
愿借助《演讲三绝》我们都可以讲好自己的故事。
《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读后感(四):抓住三个要点,你也可以成为演讲达人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当众讲话会心慌,不知道说什么好?或者在会议上被要求讲话,是不是会头脑一片空白?或者你正在与别人讲话,别人却没听你讲完就转头跟别人对话了?你是不是为此感到苦恼以及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学会演讲和当众讲话,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很难的问题,但对曹丽娇来说,只用1小时就可以让你成为演讲高手。
曹丽娇,一位曾依靠100块钱要在北京生活4个月的姑娘,靠自己的努力与坚韧,在大学三年级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节目,获得季度冠军,25岁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36岁辞职投身自媒体。
专业科班出身的她,活跃在一线主持岗位20多年,在演讲领域有独到的理解和方法。
曹丽娇通过总结自己20多年的一线主持工作经历,以及线上线下演讲课程授课的经验,写了《演讲三绝》这本书、这本书可以助力我们通过语言的力量去影响别人,打动别人,与别人达到感情上的互动与共鸣,成就自己。
《演讲三绝》是哪三绝呢?概括起来就是: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
开场抓人——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人的注意力往往在最开始的几十秒内最集中,所以演讲一定要拥有一个别致的开场,从一开始就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如何开好演讲的“头”呢,有下面几种方法:
1、互动开场法
上台之后,以提问的方式开场,但是这个问题一定要好玩有趣,假如你是一个情感专家,你可以这样开场:
“我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请问在座的各位,有谁在结婚之后从来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可以举手让我看一下吗?”
你会发现,场下观众无人举手,原来所有的人在结婚之后都有过离婚的念头,这样的开场就非常有意思。
2、情绪开场法
你可以带着某种情绪上台,如非常开心地走上台说:“我真的忍不住要笑出声来,因为我今天觉得自己好幸福。”
或者你非常沮丧地走上台说:“我今天觉得情绪非常糟糕。”
这种带着情绪的开场,会让观众对你感到好奇与疑问,他们就会集中精神去听你后面的演讲内容。
3、道具开场法
你可以带一个特别的道具上台,比如拿一个破书包上去,然后说:“这个书包我用了30年了。”
这时,观众心里就会有一个疑问:“什么样的书包能用30年?”他们自然会专注地听演讲者继续讲下去。
书中还讲到其他的方法比如故事开场法、才艺开场法、承上启下开场法。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调动观众的情绪,把自己和观众放到同一个心理层面上,恰当地找到调动观众的情绪切入点。
开场后的自我介绍也是不可少的,如何介绍好自己呢?
大家想听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为其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如果用流水账,个人简历式的自我介绍,肯定吸引不了观众的兴趣。
书中介绍了一个高级的自我介绍公式:痛点+价值+我是谁。
比如曹丽娇是这样进行自我介绍的:“我今天想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特别害怕演讲?有多少人被人叫到台上,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有多少人对演讲这件事情特别感兴趣,但是花了很多学费、找了很多老师、就是学不到演讲的要领?我是一个专业说话21年的主持人,我是一个用1小时就可以让你成为演讲高手的人,我是丽娇,特别开心在这儿见到各位。”
这样的介绍可以让观众一开场就记住你,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上。
中场服人——讲好故事、讲好主题与观点
有了好的开场,要如何讲好接下来的内容呢?
演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影响别人,打动别人,让观众认同你的观点、接受你的影响,甚至未来会追随你的脚步。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
1、讲好故事:煽情+悬念
要想演讲说服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打动人心,煽情就是打动人心的主要方式。有一种比较高级的煽情方法,叫作“悬念”。
演讲者一开始看似没有打算煽情,观众被带着节奏一起走,而当演讲者把“底”呈现出来的时候,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打动了,观众就会觉得自己心甘情愿地被打动了。
书中有具体的案例。
当煽情跟悬念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迸发出更大的力量。当我们想煽情的时候,可以把悬念的手法融入煽情中。当大家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隐瞒故事中的部分信息,要么选择感悟前置,要么选择结果前置,要么选择经过前置,最后再把故事的“底”交出来。
2、讲好主题
我们所有的演讲都是为了把中心思想流畅地表达出来,所以在演讲中不能忘了初心。书中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1聚焦在一个词上
演讲最重要的是“聚焦”。而聚焦就是“得一词足矣”,也就是在演讲中把一个词的文章做足。
乔布斯在介绍苹果这个品牌的创意时这样说:
“苹果”这个名字预示着无限的创意和可能性。
苹果能够让人产生各种的联想,在最早的伊甸园里,夏娃正是偷吃了智慧树上的苹果,才完成了人性的启蒙;
约翰尼.阿佩尔熙德是第一位在美国大规模种植苹果树,并带来大丰收的传奇人物;
披头士的唱片公司也叫苹果;
苹果砸到了牛顿的头上,从而碰撞出伟大的思想火花。
他讲了那么多,其实就讲了一个词——“苹果”,展示苹果的多种含义。
当你不知道如何站在台上做演讲时,就把属于你的关键词拎出来,然后不断地做足它的文章,就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演讲。
2.2演讲当中做减法,少说比多说更重要
演讲时间短,我们要在表达中用词精准,把毫无意义的语气词全部都去掉,就好像演讲是一块含水的海绵,你需要不断地把水分挤掉、再挤掉,最后留下一块最有质感的海绵,这就是演讲的精髓。
2.3对比是一种演讲思维
当我们想要去强调一件事情时,可以用强烈和突出的对比来呈现说服力和感染力,效果将非常惊人。
比如:有一个工程师曾混得很差,女朋友因此选择与他分手,但偏偏有一次工程师居然在电梯上见到了前女友,雷军是这样描述的:
电梯门打开,这个工程师匆匆走进去,他看到自己的前女友居然也在电梯里!
那是一个全身上下穿着香奈儿的套装,手里拎着爱马仕包,浑身散发着高级香水味道的女性。
然后他看看自己,从自己二十几块的帆布兜里拿出手机,假装接电话,又匆匆从这个电梯里逃出去。
这种对比手法,让人感觉非常巧妙与有力。正是因为我们演讲的目的是为了引人思考,所以演讲者要尽可能带大家一起思考,达到思维的共鸣,进而达到情感的共鸣。在演讲时设计采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演讲迸发出超乎想象的化学反应。
3、讲出令人难忘的观点
如同讲好主题一样,讲好令人难忘的观点也很重要,如何讲好主观点,有下面这些方法:
3.1标新是立异的好方法
每个人都会对新知识、新内容、新思想、新角度感兴趣,观众一定希望从我们的演讲中听到一些新鲜的观点。
马云有一次演讲的题目叫作《爱迪生欺骗了世界》,内容如下:
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大家都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奋斗,最后却碌碌无为。
其实,爱迪生只是懒得去解释他成功的原因,就编出这么一句话欺骗大家。
其实很多重要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因为发明家太懒才想出来的,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勤劳。
例如,人们正是因为懒才发明了电梯,正是因为懒才有了外卖。
马云认为“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句话骗了大家。这句话是爱迪生说的,所以他说爱迪生骗了大家。
马云用了一个标新的说法去立了他的“异”,而他的“异”与标新的说法并不矛盾。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3.2、抓心大法
从我们走上演讲台,我们就希望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方法有很多,书中教给我们一个“抓心大法”,它利用了心理学中提出的逆反心理。比如,有位作者在他的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了一句话:“各位读者请注意,不要先去阅读本书的第43页。”你拿到这本书,是不是第一时间翻到43页去一探究竟?
抓心大法正是抓住大家的好奇心。在演讲中找出一些特别的方法把大家的好奇心调动起来,当大家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的时候,观众的注意力也就被吸引了。
收场动人——画龙点睛,引起共鸣
在演讲到最后对主题进行强调或深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一种稳妥又高效的结尾。比如可以在最后用创意金句总结,这更容易加强观众的记忆;也可以用掀起高潮的方式,掀起高潮方式的结尾,就像焰火表演中那最后的璀璨绽放,让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将整个演讲定格在他们的大脑中。
还有情感共鸣型结尾,这种结尾可以参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铺陈排比法,这是激发感情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加强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感,达到增强语势的效果,使演讲感情充沛。
另一种方法是由演讲者引导受众与自己一起进行期待和畅想,这种方法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辞藻,重要的是感情真挚。
结语:有书创始人雷文涛在推荐语中说:很多人都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感到焦虑,上台之前就开始紧张,上台之后大脑一片空白,丽娇老师的《演讲三绝》专门针对这类问题,提供手把手的方法指导,是一本练习表达能力的实操手册。
《演讲三绝》中有大量的故事与案例,可以作为演讲的素材。如果你想提升演讲或说话方面的能力,这本书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