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访谈录》读后感1000字
《动物访谈录》是一本由[英] 尼克·伊斯特 / [英] 安迪·锡德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20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访谈录》读后感(一):潜水记者 访谈“海洋霸主”
小孩脑海里存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经常像个小记者一样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位叫安迪的英国作家或许也和孩子一样喜欢问为什么,这不,他将潜入海底去访问鲨鱼和其他海洋巨无霸,帮那些头脑里有无数个疑问的孩子们去一探究竟。
《动物访谈录 专访鲨鱼和其他海洋巨无霸》可还真有意思,像是一份特刊的访谈录,这些访谈可来之不易。安迪说,他在几年前偶然发明了一种能和动物交流的机器。
听到这,孩子就好奇了,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器?别着急,在书中的画里,你会看到这台神奇的翻译机,虽然它被袜子包裹着。孩子又问了,这袜子是不是防水的?嗯,或许是吧。潜到海底的安迪那穿着可跟一般的潜水员不太一样,他居然还是西装革履的,看来无论是上天入地下海,这职业形象还是要维护的。
言归正传
访谈对话 ,一问一答揭开神秘面纱
《动物访谈录 专访鲨鱼和其他海洋巨无霸》一书以作者安迪(在这里,我们叫他记者安迪)采访各位“海洋霸主”,彼此间问答对话式展开。
他采访的对象一共是10位,包括暴脾气公牛鲨、巨无霸蓝鲸、恐怖大王乌贼、……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琵琶鱼,等等,每一位经由安迪的专访报导,它们的形象由陌生变得具体。孩子原本轻易见不到更无法与它们对话的这些“海洋霸主”们在安迪这里都成了乖乖鱼,把自己的秘密透露给安迪,再由安迪为大家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对话中隐藏着大量的生物知识和海洋生态讯息
在他们彼此间的对话中,孩子知道了公牛鲨轻易不攻击人类,除非它们把人类误认为其他鱼类;还知道了雌公牛鲨会需要到河流里产子,因为在河流里能威胁到它们的敌人少许多。
知道了蓝鲸没有牙齿,它们是靠嘴巴里的鲸须过滤海水里的微小生物,再将它们咽进肚子里的。
知道了海洋太阳鱼原来就是翻车鲀,知道了它们皮肤里的寄生虫是靠一些鱼类和鸟类帮它们清除的。
……
也知道了很多海洋生物被人类制造的垃圾,包括塑料垃圾、船只的排污、漏油、以及噪音等严重干扰,人类盲目、肆意的贪婪、破坏给海洋和这些海洋生物们造成了伤害。包括温室效应、海水变暖、海洋巨无霸们的食物链也遭到了威胁,它们的生存堪忧。
知己知彼,善待它们,才是尊重自己
看了《动物访谈录 专访鲨鱼和其他海洋巨无霸》,听了它们的讲述,孩子已经意识到很多问题,尤其是我们人类给它们造成的困扰,了解它们、审视自己,知道应该保护海洋、善待它们,才是对人类自己负责任。
如果说湿地是一个城市的肺,那么海洋就是这个地球的肺。它为我们调节气候、为我们提供生命之源,它馈赠给我们来自海洋的水产食物。我们当珍惜!
…………
未完
《动物访谈录》读后感(二):动物们都在想什么
在《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当中,有一个动物一度被认为没有出现过,它在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当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太高,读者在阅读之后,感觉这个动物是作家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它的名字就是渡渡鸟。
渡渡鸟曾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过,只不过后来由于人类的大范围猎杀,渡渡鸟最终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里,后人想要了解它,只能从图片中看到它了。渡渡鸟没有给人们留下任何的影像信息,哪怕是一张照片都没有。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动物们的生存环境,关注我们地球的生物多样化,对于地球上的生物们来说,拥有一个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对动物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在英国作家安迪.锡德的《动物访谈录》里面中,作者以一个风趣的口吻来采访老虎和其他一些有爪的野兽,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他在摆弄一个晾衣架,一个摔坏的华夫饼,半只袜子的时候,无意中发明了一台机器,它可以把动物发出的声音翻译成人的语言哦,锡德在不知不觉的中发明了一件翻译机。
自从有了这台翻译机,锡德就可以采访地球上的任何生物了。作者一共采访了孟加拉虎,狼,大食蚁兽,蜜獾,美洲豹,北极熊,狮子,大犰狳,雪豹,三指树懒。
细心的读者们也许从作者的采访中都能看到这些凶猛的野兽,虽然拥有利爪,很快的速度,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特别讨厌人类。人们的滥砍滥伐,和环境破坏不断的,让他们的生存范围变小,甚至还有一些偷猎者肆意的捕杀着它们的同类。
作者采访的第一个嘉宾是孟加拉虎,它体型庞大,生性凶猛,周身布满了条状的花纹,从印度丛林和平原远道而来的孟加拉虎,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答案呢?
孟加拉虎身上的条纹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在草丛里隐蔽捕捉猎物,在丛林里面,雌虎负责照顾小宝宝,他教会他们捕猎大部分的时间里,小宝宝还是喜欢玩儿的,在捕猎的时候,它们总是不认真。
在平时不捕猎的时候,小家伙们就藏在岩石的洞穴里边,那里很安全,因为小老虎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虽然老虎被称作百兽之王,但是老虎在现实生活里边还是有竞争者的,他们的竞争者是豹子,狼,野狗,豺,鳄鱼还有秃鹫。除此之外,人类的捕杀也让孟加拉虎感到危机重重。
接着,作者又采访了生活在亚洲和美洲北部大森林里的有着一双黄眼睛的狼,他看上去脾气特别暴躁,狼同样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它们经常是成群的出去捕猎。作者很好奇,为什么他们要对着月亮嚎叫?你猜狼是怎么回答的?
其实他根本就不是对着月亮嚎叫,她有的时候觉得吼叫咆哮都不能表达目的,嚎叫就是为了和狼群保持联系,或者是吓退其他的狼。
在面对比自己要大的动物的时候,狼可没有丝毫的畏惧,他们是一群一群的狼,出去捕猎的追逐猎物的时候,不断地消耗猎物的体力,然后和同伴一起捕猎。
除此之外,狼解释道为什么人类会害怕他?因为人类的砍伐森林,让它们的生存地不断的变小,狼在饿的不行的情况下就只好去吃人类养的牛羊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有趣,读起来也很轻松,不妨晚上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来读一下这本动物访谈录,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我们和动物共同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保持平衡,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来爱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比如说减少使用一些塑料的产品都哪些产品是有塑料的呢?
比如我们喝饮料的饮料瓶,
又比如说我们买菜的时候用的塑料袋,
可以循环使用的物品,尽量做到物品的再利用,或者是送到回收站去,
同时,我们还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比如说绿色出行,选择步行骑自行车而不是乘车。
在人不在房间里的时候,把屋子里的灯关掉,手机充电结束的时候,把电源拔下来
《动物访谈录》读后感(三):与动物们的亲密接触:非同一般的访谈录
你有没有想过近距离的走近狮子、老虎、狼、北极熊,甚至想亲自采访一下它们,真正的了解它们的习性、喜好、生存环境呢?别着急,这件事已经有人替你做过了。
对于这些动物的采访,尽在《动物访谈录》系列套书中,此书由英国作家安迪·锡德撰写,英国插画师尼克·伊斯特配图的一套动物奇趣科普系列图书,其中《动物访谈录:专访老虎和其他有爪野兽》主要采访了以下十种动物:孟加拉虎、狼、大食蚁兽、蜜獾、非洲豹、北极熊、狮子、大犰狳、雪豹、三趾树懒。
本书与其他科普绘本有着完全不同的创作形式。
首先,它的创作方式别出心裁,一问一答的访谈方式。这种采访方式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简单的问题,简短的回答,对于刚刚接触阅读的孩子来说,最容易接受;
其次,它的配图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从这些绘图的动物中,似乎能够体会出动物的情绪,这也就变相的体现出动物的习性与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书中的文字内容。
再次,不同的动物拥有不同的性格。虽然《动物访谈录》是作者一人所写,但是如果仔细阅读,就会发现,采访的不同动物它们回答问题的风格迥然不同,这就说明了它们拥有不同的性格,这一点也为本书带来了阅读的惊喜感。
最后,它将科普与保护动物紧紧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书中的采访,还是书中最后一个环节“你能做些什么”无不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因为人类或多或少的干预,如今动物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改变,有些甚至影响它们的生存,如果我们希望在将来还能看到他们,应该学会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除此之外,《动物访谈录》是一本极佳的科普绘本,让我们来体会一下书中有趣的科普知识吧!
1、孟加拉虎身上为什么有条状花纹?美洲豹身上的斑点有什么作用?北极熊为什么是白色的?树懒身上为什么有些毛发是绿色的?
其实这些都与动物的生存环境有关系,不同颜色的毛发对于它们而言是一种保护色,这种保护色可以帮助它们隐藏,不容易被猎物们发现,从而找准时机,从而顺利的捕捉猎物。美洲豹与北极熊毛发的颜色是自身的,但三趾树懒身上的绿色其实是藻类植物的颜色,这些藻类对于树懒无害,因此树懒就放任它们在自己身上生长,从而成功隐藏自己。
2、原来动物也有讨厌的东西!
孟加拉虎说它最讨厌猴子,因为猴子们喜欢在树上盯着它们,一靠近,猴子就会发出惊恐的叫声,就像警报一样吓跑鹿群;大食蚁兽讨厌森林大火,人类,因为他们会掠走属于大食蚁兽的一切;北极熊讨厌人类,因为人类一直在污染地球,导致地球变暖,从而营销了它们的生存环境。
3、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孟加拉虎一顿可以吃上20千克的生肉;狼的号叫是为了与狼群保持联系,也可能是为了吓退其他狼;大食蚁兽的舌头居然有60厘米长,上面还覆盖着黏黏的唾液,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伸进洞里吃蚂蚁,它们一天可以吃掉35000只蚂蚁;北极熊粗壮的脚很适合游泳,还能阻止它们掉进冰窟窿里,帮助它们抓住脚下的东西;雪豹通常居住在海拔高度3000-5000米的地区,因此很少人会发现它们。
总之,《动物访谈录》以访谈有趣的方式,将科普讲的很透彻,这对于喜欢动物,喜欢科普的孩子们来说,很容易接受,他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认识动物,认识世界的角度,那就是应该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这样特别的书籍,值得更多的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