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社会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孤独社会读后感摘抄

2022-05-31 09: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社会读后感摘抄

  《孤独社会》是一本由[日]菅野久美子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社会》读后感(一):不要轻易说,我选择孤独终老

  今天在书店背单词背得有点疲了,起来在周围逛逛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先是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好奇心的驱使下翻开了书。然后停不下来3个小时看了三分之二。

  确实很震撼!看到了与自己目前生活相距很遥远,但是感觉又确定这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年轻的时候轻而易举的说出的“孤独终老”,在看过了很多生离死别以后,也觉得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两年不会轻易说出口。

  看完之后无味杂陈。关于垃圾屋,关于无缘之人,关于不婚独居,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和见解。

  《孤独社会》读后感(二):恐怖之书

  #读书.3月.01.017#2022年3月1日,花了5小时44分钟看完了《孤独社会》。这是一本社会纪实类的书,但是看下来,觉得和恐怖小说一样,而且是心理层面的恐怖。一个自我放弃了的人,在生活方式上也放弃了自己,与这个社会隔离开来,家里堆满了对他来说不忍丢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垃圾的东西,完全没有生活质量,生活空间里面满是垃圾,无法走路,无法生活,然后孤独的死在里面,无人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形状恐怖,也许是一滩烂泥一样的油脂,也许爬满了蛆虫蚊蝇,味道让人无法接受,浸透到他收藏或没有丢弃的成堆垃圾里面,很多人生活在垃圾之上,睡眠于垃圾之中。作者跟着特殊清扫人员,深入到这些孤独死的现场,震惊于那些可怕的垃圾,无法呼吸充满臭味的空气,黑乎乎黏哒哒的印记,从这个空间开始探究背后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死发生的社会深层原因。日本的今天,也许是我们的明天。被社会抛弃的人,也许是工作的打击,也许是爱情的打击,也许是性格的问题,还有哪些年老独生无子女赡养无伴侣的人,他们在小屋里,守着他的宝贝,或者没有能力处理垃圾,或者不忍心断舍离,然后越来越多,然后与社会越来越隔离,然后无助的死去,腐败。作者也发现,有的有家人关心,也有社会活动的人,他们也可能孤独死。不知道别人看了如何,我看了是觉得害怕的,尤其是那些自己觉得是宝贝收藏别人觉得是无用之物的东西,如果越来越多,影响到生活,就会影响到身体,进而影响到心理,最后就会慢慢于社会隔离。所以要警醒,我需要整理,扔掉那些不用的多余的东西。而且要在行动上积极起来,今天开始很久没有的跑步,2个月没有进行的健身,和健身房的朋友们开玩笑打屁,我觉得很开心,肉体上的舒适,带动精神上的愉悦,过积极阳光的工作吧。作者在最后提出来的解决孤独死的方法,大多数是技术手段,比如通过用电情况探测人员是否活着,比如软件每天发消息给你,回复证明活着,比如申请代理亲人一类,花钱让人固定时间打电话或上门来看一下,反正就是,孤独死可以,但不要在家里烂太久。

  《孤独社会》读后感(三):孤独死,无声无息的狼狈

  《孤独社会》作者【日】菅野久美子,豆瓣7.1分,推荐3颗半星

  本书的关键词—孤独死、特殊清扫团队

  推荐理由:作者菅野久美子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故事,本书的故事也不是大家所经历的孤独,是通过那些无声无息的死在自己的住所,没有人发现,没有人怜悯。当一股腐臭味引起的发现之后,才知道人已经死去很长时间了。

  关于社会上的孤独死,其实大部分人是有儿女和家庭的,但是很多人由于很多压力开始自我忽视,慢慢地发现他自己正在被孤独包围,慢慢地会忽视自己的健康,会骤然聚集孤独,当你的心灵里放满了负面情绪,你会习惯了自己的生活,当你有一天,孤独无依的去了,只有特殊清扫团队,来清扫你在人间最后的痕迹。

  作者出身记者,从事实出发,关注了大量的孤独死人群,从一幕幕令人作呕的画面,还有腐蚀的恶臭味儿,但是不管你能不能接受,还是有人在闯入这个范畴,或者已经发生。从数据上,日本大约有1000万人出于孤立状态,也就是说占比日本总人口的10%,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

  什么叫做孤独死,书中指独自一个人在家里无声无息的死去。其中八成的人都是生前放任自己家中垃圾如山,没有任何作息规律,所以也被称为“慢性自杀”。而孤独死中大约80%的原因来自于自我忽视。

  通过囤积垃圾、饮食不规律、拒绝就医等方式放任自己健康状况恶化的行为叫做自我忽视。

  当然通过大量的案例,作者也从各种角度分析了怎么去减少这种状况的蔓延。

  比如邮局提供的电话服务,每天提供按时拨打电话确认,还有各种软件,安装在手机上,定时的操作。书中提到一个问题,全日本有近60万的“家里蹲”,未来10年内将会充分显露,有的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靠着父母的退休金度日啃老,然而等他们父母去世以后,他们就会成为“孤立状态”,俗称“8050”问题。

  当然也有邻居或者亲戚的互助社区,还有如雨后春笋一样的服务公司,孤独死保险。当然这种社会问题也少不了政治上的调整。

  这本书很短,而且是一非虚构模式,这种人被称作“无缘者”或“无缘人”,我认为人就生活在这个社会,从古至今,人类的适应能力超群。但是如今我们的心理也在逐渐失衡,面对社会压力,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也能叫我们心里失衡。

  心内心外是两个世界,当我们内心世界的负面情绪强大的时候,我们的心理也在面临挑战。如何调整这个问题,或者避免我们去逃避,或者忽视这些问题,我觉得不仅仅是心理问题,社会上也存在着责任,但我们自己越来越脆弱的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下,匍匐前行。

  走着走着,就会在社会的差异里迷失自己。这个世界上你也没有人可以依靠,父母会老去,你手里的牌还能否应付将要,或者波云诡测的明天,我想我们都要一个警示,却也没有必要担忧,今天做好吃饱睡好,做一个健康的人,慢慢发现自己,孤独很可怕,但不能畏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