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代价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代价论》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2: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代价论》经典读后感10篇

  《代价论》是一本由郑也夫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代价论》读后感(一):凡事都有代价

  郑先生不止一次地强调必须明确事物的功能与存在原因之间的差别。这已经成为我以后写论文过程中每次都必须反问自己的问题。

  郑先生以社会学家的视角诠释代价,带有一种超越经济学研究的全局观。书中分析了分工、平权、经济发展、学术禁锢等等所产生的代价问题。凡事都有代价,不管是否与财产或经济性权利有关。但如果是不必要的浪费或耗损,那还称不上代价,因为代价应当是不得不付出的。所以那些因为懊恼、怨愤、无知而付出的,只不过是无休止地作贱自己,算不上是这里所说的代价。

  这么一说,我好像对自己这一年来种种所谓的“付出”恍然大悟。哪些是值得的,哪些是病态的,一目了然。当然,换个角度来看,代价论不能解释感性问题,尤其是感情中的感性问题。如果哪天突然觉得自己原本的付出傻不拉几,应该只是说明不爱了而已。进一步说,所有现实问题其实都或多或少会带着点感性因素,因此一种付出究竟是不是必要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感性。

  书中提到一个细节,就是出书的过程中受到经济学背景的评审人的偏见阻挠,行文中能看出来郑的愤世嫉俗。当然,学者对这种冷遇往往感同身受。

  《代价论》读后感(二):观前90页有感

  一共就200页左右,算一本小书,看了90来页

  干货并不多,但能引起自我启发,不是具体的,是概念化的

  今天先写第一次读书笔记

  1.情感因素会很大程度来影响“理性”,书中认为应该追求其平衡点,但很难有人能精确判断,不过于的偏激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不一定需要代价的最小化。

  2.不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的缺失并不是不好,就如人们在第二年冬天看到了袋子里的钱会异常兴奋,既定范围的幸福可能比无限制的幸福更幸福。

  3.自认无代价的获得会使人更幸福,比如抢红包,哪怕很少的金额,但会有很强的精神满足。虚拟是使人更幸福的一大助力。

  4.时间是人们最容易忘记的代价。

  5.选择最大的阻力是过去的选择,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会影响选择,但其符合代价最小化。

  6.短板理论是人生活延续的很重要的标准参考,不能同富,那就同穷,不患贫而患不均才是社会的普遍问题。

  7.平等对于社会生活应该是个贬义词,男女平等是婚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绝对实力很可能更好。

  个人总结:生活上做一个比让自己过得比以前更好,思想上做一个看见周围人比自己过得好而感到快乐的人

  《代价论》读后感(三):从代价的角度

  郑也夫老师深刻而清晰地讲解了各种历史与社会现象,让我一下子搞明白了许多从小就迷惑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不合理?为什么会存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郑也夫老师通过代价的角度巧妙地解释了这些问题。

  比如书中谈到的法律。我在看《The God father》时一直奇怪一句话:

  “那些小混混都不敢打警察,因为一旦向警察开枪,警察就有机会杀他们。”

  黑手党的人谁都敢杀,为什么单独怕警察呢?警察为什么只有在小混混开枪后才有机会杀他们呢?原来黑手党正是一群会巧妙利用法律的人,他们雇佣最顶级的律师来指导他们犯罪,以防留下蛛丝马迹。就是这样,那些警察哪怕明知是谁犯了罪,没有确凿证据也无可奈何。

  那这样有缺陷的法律为什么还会被施行,并且没有人去改善呢?因为这就是赋予所有人追求正义的权利,防止官僚主义的必然代价,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避免的内耗。

  理性与非理性同样是永远存在的对子。理性能指导我们发展,具体实施计划,判断可行度。可假如没有非理性,人就没有了动力,世界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也就没有了新的可能。人类的语言需要模糊性,人类的思维需要非理性。

  另外,书中前后的概念,论述联系的十分密切,读起来十分流利。

  《代价论》读后感(四):矛盾的世界

  在人类的一切合作和各种形式的社会生活中,有所得必有所失,怎样减少代价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永远面临的课题。而有所失却未必能有所得,这是最沉重的代价和最大的悲剧,也是社会学家面临的更严峻的课题。

  什么是代价

  人类的一切行为在为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他付出代价。

  代价伦绝非“学费论”的根据,学费论不过是愚昧专断导致的错误决策的庸俗辩词而已。

  《汉语大辞典》对代价的定义是:其一为“购物的钱款”,其二“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精力,或所做出的牺牲。”

  “代价”一词最早用于经济生活中,如今已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用语。本书的“代价”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作者探讨的是人们是否要为他们的一切收获付出代价,而我们又该如何评估这种代价。

  书中探讨的代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付出代价必须要有收获,没有收获的错误实践带来的损失不叫代价。文革期间为亩产万斤粮食付出的人力财力就不是正常意义上的代价,更不符合作者的定义。

  2.行动者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手段或价值观追求他的目标。这不是说人的行为必须是理性的,巫医或水手航海时的巫术仪式,是有意义的非理性行为,他们的目的是治病和平安,这种仪式所需的代价就是合理的。

  比起决定论,目的论似乎更易为人们接受,“存在即合理”就是典型的目的论。比如我们通常认为社会分工的出现就是为了维系社会成员,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事实是这种功能确实存在,不过是在分工出现以后,并不是分工产生的原因。分工的真实原因是原始社会人口密度增大,竞争迫使那些无处迁徙的人改行,造成分工。目的论的不合理在于它是以结果为导向,似乎人们都足够聪明,每次的选择都是最优解。但实际上每个人的选择都受到诸多限制,不可能总是合理的。像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按照目的论,他们当初“应该”南迁,而他们却选择了与严寒搏斗。

  生活中的代价

  中学时写议论文总能接触各种矛盾的观点,一会儿说莫扎特四岁能作曲,一会儿说贝多芬三十岁才写交响曲;强调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又给你讲孤僻、不合群的牛顿的故事。这并非出题者有意为难学生,矛盾是世界的真实面貌。

  1.人群聚集带来的代价

  几乎没有无代价的合作,几乎没有无内耗的团体生活。

  当代社会人们是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聚集的,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群体。团体生活加大了人与人的交流,能获得“1+1>2”的收益。但团体生活也增添了人际上的是非,削弱个人的自由意志。收益越大,团体生活的内耗也越大。

  人群的聚集会带来冲突和竞争。不可否认的是,竞争有其积极作用,它促使竞争双方努力发展自己,但竞争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社会人力的浪费和社会财富的损失。比如在高考竞争激烈的日本,每年会有失败的考生自杀。相比竞争,冲突的代价更大。每当团体中出现利益分歧,冲突就在所难免。而在另一方面,冲突也有积极意义,冲突是优化社会结构的一种方式。

  人群的聚集还带来了分工,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最大增进。但分工也让人失去进取心,在乏味、枯燥的工作前,工人变得更为麻木。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的不再是一个个人,而是人的一个肢体或器官。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过度的专业化导致一个专业研究者与社会的隔离,他无法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团体生活的维系也会带来很多代价,人们制定道德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同时,也会扭曲人性,扼杀他们的生气。中国古代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弑君弑父的还少吗?又比如裙带关系,这是每个人对自己相对熟悉的圈子应有的信任基础。而团体生活就不允许这种特殊主义,它提倡的是普遍主义,呼吁人们不偏私。但裙带主义又是不可消除的,如果每个人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警惕、辨别所有人的行为,现有的社会组织如政府或企业就可能根本不存在。

  2.平等的代价

  人们只能在几种不平等中选择:一种是身份特权带来的不平等;另一种是具有完备规则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不平等。后者甚至难于避免地带着前者的“胎记”。

  我们渴望种族平等、男女平等、政治平等、经济收入平等,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世界。在作者看来,平等有三种:终点、起点与游戏规则。起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终点的平等是不现实的,这无异于扼杀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只有游戏规则的平等是我们能尽力保证的。但即便游戏规则已经完全平等,人与人的差异也会造成人们在收入、社会地位上的差异。

  有些平等的政策其实是不平等的,而不平等的策略却是最合理的。在古代中国,嫡长子继承制是王位继替的主要方式。这是个不平等的策略,皇位应该是能者任之,但这却极大地减少了皇室的斗争。付出的代价就是皇位继承者不够优秀。普选权保证每个人都有选举的权利,这是平等的体现。但是这样做也有代价,那就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的赞成票会被一位轻率的文盲的否定票抵消。我们规定儿童没有选举权,但对成人我们却没有筛选。

  3.保守与激进的代价

  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包容:实干者、批判者和梦幻者。变异的因子说不定正代表着生命的新方向,不谐音也可能正是福音。

  一提起乌托邦,大家马上会想到“空想社会主义”、“欧文”、“理想国”等词汇,乌托邦是不切实际、虚妄的代名词。但作者在批评乌托邦的同时,也承认了乌托邦的积极作用。乌托邦象征着一种可能性,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它能引起人们对现存社会的缺陷的关注。乌托邦就好像反传统的变革,未必能成功,但却是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反乌托邦的人就是社会的保守主义者,他们热爱传统,对新事物不轻易接受,而是让社会稳定前进。如果保守主义是社会的镇静剂,那么乌托邦就是社会的解毒剂。

  保守与激进的代价不仅存在于社会中,在生物进化上也同样存在。进化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而为此生物付出的代价是环境的限制,当环境发生变化物种就难以适应。与人类相比,动物更专门化。食肉的动物不吃草,食草动物不吃肉,工蜂专心采蜜。再比如游牧民族,他们能适应游牧这样恶劣的环境,获取草原的主动权,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草原的奴隶。

  如何减少代价

  如果中庸的理想最终蜕变成宣扬一种单一的思想和主张,其结果必是使社会趋向单一,这不仅是中庸的悲剧,也将是中庸的覆灭。

  我们该如何减少难以避免的代价?作者的回答是:中庸和极。我们要知道每件事的两个极端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个极端去找一种张力,偏向哪一级我们就通过张力去调整。中庸绝不是无原则,也不是宣扬一种单一的思想和主张。中庸承认极的积极作用,但一旦极产生负面作用,懂中庸的人就会选择偏向另一极。

  中庸的概念我们听得太多了,虽然听上去很有效,但我们不知道怎么操作。对减少代价这件事,我的看法是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你要明确代价是什么,这一点可以参考经济学家薛兆丰对成本的定义,他是这样定义成本的:成本,就是最大的代价。更准确地说,你获得某件商品的成本,就是你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必须放弃的最高价值。打个比方,你想看《红楼梦》。你可以在网上找免费的电子版,你就要忍受可能存在的删减、错字连篇、排版不规范等代价。你选择买付费的电子书,但你还要承担不能翻阅纸质书的代价。又或者你买了正版实体书,但因为不是精装版,你付出的代价就是字体封面不好看、不适合收藏。如果你买了精装版本的《红楼梦》,前面的代价都没有,但你要付出最贵的货币价格而且不能随身携带。上述的每一种选择都不是完美的,这也证实了代价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每当你做出选择,你既要考虑你想获得什么,也要考虑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代价论》读后感(五):代价才是最具普世意义的社会行为解释

  代价理论确实值得深思,想想任何个体乃至机构的行为可以不考虑回报,但一定需考虑代价,就此而言,代价思维应该为一种底线思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