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历史》读后感精选

2022-06-10 09: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读后感精选

  《历史》是一本由[澳] 杰弗里·瓦夫罗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0元,页数:20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读后感(一):本书摩点众筹事件

  概括:翻译不好但不会是机翻,多数人在乱跟风。出版社早期很差,后给出很好的解决方法但读者不依不饶。

  2020年8月(时间不准)《历史》一书发售,首发在摩点众筹,我本人是参与者,下面简单叙述一下我看到的事件。如有不对接受批评指正。

  摩点有多个档位,单书138元,图书+手账+地图(托勒密、大航海时代、坤舆万国全图)是208元。地图到手之后大航海时代那张极其不清晰,很多人反映之后(20200914)官方给出回复“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最清楚的,表示抱歉”没了。当天晚上Q群无人回复,后被官方解散理由是有人身攻击,网友瞬间爆炸。次日北理工出版社说明联系某老师绘制两张(丝绸之路、罗马帝国)手绘地图电子版(12M+25M)。

  9月17日再次发布致歉说明给退回地图折算的钱并且无需退货,同时允许读者拒收快递退全款,收货但不影响二次销售的话也可以退回。

  插一句,这期间读者反映错误很多(看过书的人不多,但大家都拿“法兰西”翻译成“法西兰”这一个例子说事),后出版社发出勘误表勘误65处错误,很多是错字问题例如:趟过改为蹚过、树立改为竖立、隐密性改为隐秘性等等,而带头的读者说“经过验证是机翻”。(大家可以试试现在的机翻,讲道理比一般人翻译的好多了。更何况是专有名词。)

  出版社有错在先,但此时的解决方案已经特别好了,买地图的人相当于白嫖,没买地图的人也可以下载到电子版手绘地图,出版社态度十分诚恳,但事情到此并没完。

  有少部分读者带头仍然要求索赔,退书全款并且不退货,理由是自己精神受到损害,这本书是买给孩子看的会误人子弟,这太严重了等等。我和一些说过话的朋友不敢在群里吱声,就退群了。

  书的内容及其价值自己自会衡量,读书尤其是读历史书自然不可全信,参考多方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才是一个正确的姿态。

  当时就想写下这些事,但是好像忘了?最近在整理东西,发出来这一篇。

  《历史》读后感(二):一本包装精美的垃圾书

  截止今天,豆瓣上这本书有88人读过,50人在读,给出评分的有105人,综合评分6.3分。考虑到读过这本书的88人中,像我一样认真读过的应该不会超过8人;给出评分的105人中,刷书评的“书托”至少有10人(给出满分并且短评、书评满是溢美之词的新注册用户尤其可疑),这本书目前的评分还是高了,预计最终会在4.5上下。

  这本书在翻译上一塌糊涂,甚至校对也大面积翻车,大量的翻译语句不通和重复啰嗦让我怀疑翻译者“谢志曈”其实只是理工大学出版社找的某个“机翻”者的假名。

  早上七点,我从昨天读到的第一百零八页“伯罗奔尼撒战争”继续开始时,之前的错误率和让人莫名其妙的话出现的频率还勉强能够忍受。“一百万字,出错率稍微多一点点也还是能忍受吧?!”我在心里安慰自己。还在最后的环衬页写:“满分五星,给这本书三星的综合评分。给作者驾驭这宏大题材的能力一星;给地图、图片的印刷质量一星;给装帧设计一星;翻译不佳,扣一星;校对还可以再仔细点,扣一星。”

  往后又读了几十页,错误越来越多,我又在环衬页写了:“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不选一位能与之匹配的翻译者?责任编辑有通读过这本书吗?没有吧?!”

  最后读到二百六十九页,我放弃这本书了。在环衬页写:“读不下去了。错误、漏字、语句不通、译文莫名其妙至少超过两百处。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绣花枕头”书,精美的装帧里是一团糟的译文。综合评分最多也就一星半,一星给印刷、装帧,半星给可能还不错的原著。”

  抄列出以下几句书中原句,以证这本书译文的糟糕:

  《旧约全书》的描述使犹太地区反抗巴比伦统治,及他们的人民和耶路撒冷地区的遭遇,远比其他故事更为人所知。(P.93)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远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巴比伦城,并攻占了巴比伦城。(P.98)

  波斯军队由步兵、战车和骑兵组成,统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其军队成员复杂构成。(P.99)

  罗马开始从一个危机滑向另一个危机,甚至面临奴隶起义重大的挑战。(P.139)

  410年,罗马被第一次浩劫。(P.160)

  441年—453年,匈人军队在阿提拉的率领下袭击西罗马,后来在哥特人的帮助下被埃提乌斯击退。(P.165)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罗马世界政治上发生变化。(P.190)

  尽管佛教摒弃了《吠陀经》的权威,但后来从吠陀文献中借用了业报和与轮回的双重思想。(P.196)

  来自各地的异域珍奇纷纷涌入杭州市场,为皇宫和政府各部门提供商品及服务的交易超过100宗。(P.243)

  用以支撑丹麦国力的,是筑有防御工事的各种贸易的经济活动,诸如日德兰半岛东南端的海泽比和西海岸的里伯。(P.258)

  图卢兹的雷蒙德四世接受教皇乌尔班二世的祝福。他第一批响应教皇乌尔班夺回耶路撒冷号召的人之一。(P.269)

  还有“公元378年,哥特人暴乱,在阿德里安堡战役中战胜罗马军团,但于383年被制服。”这样“公元XX年”和“XX年”时隐时现的不统一或被“弄丢”的“公元”不下一百处。

  根据2019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差错率在1/10000以上5/10000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5/10000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全部收回。这本书的差错率,绝对是编校质量不合格的,但现在还在各种公众号上投放软文,我就是在某公众号上读到软文入手的。定价二百九十八元,以不到定价五折的一百三十九元购入,现在我觉得它应该只值十八元——称重的价格。

  《历史》读后感(三):错误太多,问题不少——一张地图引发的血案

  两页纸,一张图,六处错误,一堆问题

  一开始拿到这本书还比较兴奋,因为对近现代史时期稍有了解,便立马翻到该时期内容。结果刚翻开 738 页,看见这张图,一股强烈的违和感便立刻扑面而来。

  原书 738——739 页

  乍一瞧,这德国的东西部边界是存在于同一时期的?还是 1914 年?Excuse me?这个“德国”位于哪条世界线?

  细看之下,错误更多。结合书中原句描述与左下角图名,可知该图展现的是 1914 年一战前夕的欧洲各国。那么,笔者将 6 个无可争议的典型错误列举如下:

  错误 1: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为普法战争中由法国割让予德意志帝国,直至 1918 年德国于一战战败才再度割予法国。按图中所示应为 1914 年,该地区应画为德国领土。

  错误 2:北石勒苏益格地区

  同样地,北石勒苏益格地区直至 1918 年德国战败才割予丹麦。图中该地区应画为德国领土。

  错误 3:比萨拉比亚地区

  类似地,比萨拉比亚地区为 1918 年一战末期才被罗马尼亚王国吞并。图中所示地区画为罗马尼亚领土为谬误,应画为俄罗斯帝国领土。(注:基什尼奥夫,今译“基希讷乌”,为摩尔多瓦共和国首都)

  错误 4:南多布罗加地区

  该地同样涉及罗马尼亚:1913 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罗马尼亚战胜保加利亚,取得南多布罗加地区。该地直至1940年才被保加利亚夺回,故图中应将其画为罗马尼亚领土。

  错误 5:西色雷斯地区

  西色雷斯地区在一战前由保加利亚王国统治,一战战败才割让给希腊王国。保加利亚也从此丧失爱琴海出海口。故该地应画为保加利亚领土。

  错误 6:卡累利阿地区

  直至 1940 年冬季战争结束前,卡累利阿地区都属芬兰,图中错用现代边界。事实上该地应画归芬兰;或不将芬兰单独画出,而是作为俄国领土。

  除上述提到的 6 处无争议的错误外,这张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挑选几条如下:

  1914 年的芬兰为芬兰大公国,尚未作为独立国家存在,而是俄罗斯帝国领土的一部分。故是否将芬兰单独画出存在争议。

  但该问题与上文所提到的图中谬误不存在冲突。

  一方面,该图中无论是首都或其他城市都统一用一种图例标记,没有区分性和代表性。另一方面,图中大部分国家的首都都有所展示,但某些国家——甚至包含一些重要国家——却没有。例如黑山王国的首都采蒂涅、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奥匈帝国第一首都(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及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都没有在图中标示出来。

  图中将大部分国家——乃至部分小国(如安道尔、列支敦士登)——的国名都一一标出,却偏偏少了摩纳哥和教宗国的踪影。

  此外,展现 1914 年欧洲的地图,通常按同盟国(德国、奥匈、奥斯曼和保加利亚)、协约国(法英俄意等)两大阵营来加色渲染以示强调。但该图却将法国、奥匈帝国和希腊三国用同一色调渲染,让人不明所以。

  除上述提到的明显问题外,该图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小问题。例如“基什尼奥夫”为中文旧称(今译“基希讷乌”),而“维尔纽斯”却为今译(旧称“维尔诺”)、例如奥匈帝国与罗马尼亚边界存在误差等等问题,考虑到篇幅因素,不在此详细列举。

  淦!(原书 756——757 页)

  大姐,笔者重伤!

  《世界标准地名地图集》

  《世界历史地图集》

  百度百科(多个词条)

  维基百科(多个条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