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老师“坏”小孩读后感锦集
《“倒霉”老师“坏”小孩》是一本由【加拿大】戈登·科曼著作,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202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倒霉”老师“坏”小孩》读后感(一):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倒霉老师坏小孩》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 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戈登·科曼出版的童书《倒霉老师坏小孩》这样写道。 这是一本在幽默的氛围中让人对教育产生全新感悟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失意消沉的老师和他的七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他让他们甩掉“差生”的帽子,他们让他重燃教育激情的故事。 这段笑中带泪的另类师生情,即使老师对学生的重塑,也是学生对老师的救赎。一个“倒霉”老师,七个“坏”小孩,一系列搞怪故事就此展开......
揭开重重误会,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内心善良的小天使。克米特老师以他自己的方式关心他的学生们,拐了个弯,重新找回了过去的教育激情。
看他们如何让教育拐个弯,看垫底班级的华丽逆袭!
《“倒霉”老师“坏”小孩》读后感(二):当落魄老师遇到捣蛋鬼学生
《“倒霉”老师“坏”小孩》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戈登·科曼继《奇迹终于发生》之后,创作的第二部作品。本书围绕临近退休的克米特老师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他接手一个让人头疼的班级,与一群存在各种状况的孩子之间由互不关心到相互包容,让彼此变得更好的故事。这是一本让人对教育产生全新感悟的图书。
克米特老师在退休前的最后一年,却接手了一个特别棘手的班级。班里的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驯服,竭尽全力捣蛋,无心学习。当这样的一群学生遇到了克米特老师,他们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克米特老师在教师生涯中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挫折,虽然不是他的错,但是却是他的学生,
杰克·泰拉诺瓦盗窃了考题,然后以十美元一份的价钱卖给了同班同学,所以他们得了高分。当事情败露后,承担责任的是老师。行政部不断变换克米特老师的授课科目,与未婚妻的婚事也泡汤了。这一事件对克米特的打击是致命的,不仅在事业上,而且在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他变得消沉,失去了一个教师对教育的热情。
“记住,只有你强迫他们学习时,他们才会有攻击性。我很早就放弃教育他们了,从此,我们的师生关系陷入了冷暴力:我们互相看不上眼。但只要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会相安无事,各取所需——我可以提前退休,八年级特别班的学生可以升到九年级。”这是克米特老师在接手这个班级时,内心中的想法,他只是想等到一定的时间,他顺利地退休,至于学生如何折腾,他可不在乎。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怎么闹腾,克米特都是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他每次去上课,都会发给学生试卷,而他却沉迷于字谜游戏之中。
“不管分配给我的是优等生、捣蛋鬼或是‘行尸走肉’,我都会低调处理。我要做的就是忍。”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风细雨般滋润被教育者的心田,让被教育者在无形之中感受到熏陶,从而去做出改变。每个孩子都是内心善良的天使。孩子们的善良,让克米特发生了改变,他试图为这些孩子们争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而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克米特对他们的关心,这种感觉是相互的,孩子们也开始去关心克米特的感受。
当学生们知道克米特老师讨厌校园采风周时,他们联合起来,偷走了装有呜呜祖拉的七个大箱子。我们暂且不必从道德的层面去评论学生们这样做是否正确,从另一个意义上来看,从任性、他们能为克米特老师着想,真正地从内心去尊重别人。当克米特为了阻止这些犯了错误的学生,而不小心掉进冰冷的河里时,学生们纷纷跳进河里去救他。这一切,让克米特老师特别感动。
学生们体会到了克米特对他们的关心,所以他们才会发生转变;而克米特在与这一群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也让他重新恢复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那种责任感。他们成为彼此的救赎者。学生们从桀骜不驯的状态中,重新寻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并且将这种特长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老师重新点燃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从想要迫切从学校退休转而想要继续教这些学生。
“是他们改变了我的一切。”克米特把自己的转变归结于学生们给他带来的正能量。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该如何去定义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可能在传统的意义上,成绩优异、乖巧听话、品德良好的学生,更容易得到老师的欢迎。而那些身上存在着各种问题的学生,总是让老师头疼。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正是因为存在问题,才会彰显出教育的意义。每个孩子都是内心善良的天使,只要用合理的方式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他们一定也会在某些方面带给惊喜。
《“倒霉”老师“坏”小孩》读后感(三):每个孩子都有瑕不掩瑜的一面
01.
所有的教师在踏入讲台之前,都熟知教育就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师还应该发掘不同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 一个好老师或许不能把班上的所有学生都带上重点大学,但是他绝对是一个能历数所有学生特点的教育者。 这本《“倒霉”老师“坏”小孩》真真切切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也是出于自己职业的敏感,我十分喜欢描写师生情的书籍,而这本书既是老师对学生的重塑,也是学生对老师的救赎。 它让一个本来想放弃教书的老师,重燃对学生的爱护之情和对教育的信心,它也让这些没人欣赏,自暴自弃的孩子们有了奋斗的理由。
02.
《“倒霉”老师“坏”小孩》的作者,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戈登•科曼。 他初中时就发表个人第一部作品的他,被誉为“少年天才作家”,作品多以角度新奇、创意新颖著称。 在长达40年的职业生涯中,科曼共计出版了80余部作品,售出了超过2800万本书,凭此成绩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回到故事中来,它讲述了一个虽然输在起跑线,却赢得最终胜利的逆袭故事。 美国康捏狄戈州乡下,一所普通中学里,郁郁不得志的55岁的老教师扎卡里•克米特为了能凑足正常退休工龄,接下了教学主任故意刁难他的安排——去做八年级一个问题班的班主任。 这个臭名昭著的问题班中,有7个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却同样让人头痛的“坏学生”,他们有的酷爱恶作剧,视课堂纪律为无物;有的懒散放任,上着课就大摇大摆跑出教室;有的极端叛逆,最大乐趣就是跟老师作对……
学校里所有人都觉得这些孩子不可救药,他们自己,似乎也放弃了努力挣扎,在放肆中不断堕落。 克米特最初也没打算在这些孩子身上花过多心思,他早已失去教书育人的动力,原计划,是将这个七个差生当作“不舒服的室友”,相安无事度过一年即可。但心中真实的情感最终“背叛”了克米特,当其中一位学生遭受不公平待遇时,克米特出人意料地站了出来,对学生表示支持。 这个意外举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克米特的的“正义感和公平感”。也让克米特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关心他们,重新找回了过去的教育激情。
03.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克米特老师和我国的张桂梅老师有点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救赎孩子的天使,只不过克米特老师从排斥到相信,然后到和孩子们共进退,而张桂梅老师从任教之初就把培养更多的女学生,帮助她们走上更高学府当成毕生目标。 殊途同归,每个孩子都是内心善良的天使,每个孩子也都是动力满满的潜力股。 有句话说的好,如果结局是好的,其他的都不怕。努力的事情慢慢来,不曾停止。 有什么比把一个迷途知返的孩子引入正确道路更让一个教师有成就感呢?
《“倒霉”老师“坏”小孩》读后感(四):1个“倒霉”老师和7个“坏”小孩的故事
教育的改革,改了一次又一次。 课程的标准,改了一次又一次。 刚刚看到一个说法,高考题那么难,就是因为要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孩子。对于刻苦学习的孩子来说,难,是个好事儿。 这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才是真正的把学生当作一个人?从《窗边的小豆豆》到“双减政策”。这些都让我们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
[加拿大]的戈登.科曼所著的这本《“倒霉”老师“坏”小孩》,可以媲美《窗边的小豆豆》。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幽默风趣的故事,让我们感受教育的本质,让教育拐个弯,最差的“捣蛋鬼”班,也能够华丽转身。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很有意思,采用多人主角的模式,分别叙述自己角度的故事。让读者从不同角度观察书中的角色,有趣极了。
一个“倒霉”老师——克米特先生 老师这个职业,这是让人可爱又可恨。在旁观者的眼中,老师真的是太风光了。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漂亮的双休日和寒暑假。这看得见的好处,让大家都忽略了其他的隐藏工作。 克米特先生就认为,做一名老师远远没有教课那么简单。可以说是一个任务,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在30年前,因为一个不应该是他的错误,结果背上了骂名,对于他来说,能够在明年安稳退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他的教学主任并不这么想, 不想让校区为退休的他买单。如果能够让他自动离职就好了,因此把一个最差的班级给他了。 反对有用吗?没有用,所以只能接受。
七个“坏”小孩儿之一:帕克.伊莱亚森 这个全校最差的班级有个班级号,SCS-8也可以叫自律特别班级。有一个学生叫帕克,他刚刚14岁,却要开车。 他的阅读习惯有障碍,总会看错字母,反正就不是正确的字母。他拿着那个看不清楚字母的驾驶执照,开着那个皮卡车。 警察都跟他经常见了,他要先把几十公斤的西红柿送到农贸市场。之后,还要去送他的分不清人的祖母,去养老院,她可以在那里悠哉悠哉的待上一整天。 这样一个比较忙的学生,就是“捣蛋鬼”班级的一员。当他忙完了这些事后,他总会在去学校的时候迟到。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不算借读的借读生基安娜,因为她连报到都没有完成,就直接进入了这个“捣蛋鬼”班级。班级还有奥尔多、伊莱恩、马特奥、拉希姆和安德森等5位同学。
“捣蛋鬼”班级的不公平待遇 对于“捣蛋鬼”班级,学校采取忽视态度,有活动也不让参加,但是克米特老师觉得这样不公平待遇不可取。据理力争,但是学校仍然不同意。 “捣蛋鬼”班级的学生们,虽然对于参加活动与否并不感兴趣,但是,看到老师争取,也感动了。把那些活动的物品,计划扔到河里,说这样做,就真的这样做了。结果,活动就取消了。
《“倒霉”老师“坏”小孩》中这么团结的班级,能有多坏呢?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倒霉”老师“坏”小孩》读后感(五):家长孩子都喜欢的暖心治愈佳作
这本书讲述了借读生基安娜•鲁比尼误入捣蛋鬼班,与6个奇葩同学和一位只管自己玩字谜的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几个被学校放弃的学生和一位被校领导排斥的老师,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碰撞出火花。最终,老师让学生们甩掉“差生”的帽子,而学生们让老师重燃了教育激情。
本文的作者戈登·科曼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至今已出版童书八十余部。他完成第一部作品《奇迹终于发生》时,还是一个初中生,被人们称为“少年天才作家”。他在纽约大学毕业后成了职业作家,目前已售出了超过2800万本书,并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榜首。
1“倒霉”老师的幸运种子
克米特•扎卡里曾是教育界一颗新星,但因为很多年前一个学生作弊而连累到他,从此变得萎靡不振。被派到“自律班”当班主任后,他每天发了试卷,就管自己玩字谜了。
一天,为了让班上那个受伤的体育生能归队参加赛前运动会,克米特打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最终为该生争取到这个机会。就这样,一颗幸运的种子就种下了。
校园采风周快要到了,克米特为了让学生们能参加,又做了一番努力。虽然最后被校方拒绝了,但是学生们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并在他落水时,一个个跳下水去救他。他的幸运种子发芽了。
校园采风周事件之后,克米特开始用心教学,并接受了以前作弊学生杰克的帮助。他的幸运种子慢慢开花了。
最终克米特先生原谅了杰克,并让学生们甩掉“差生”的帽子,而学生们也让他重燃了教育的激情。他的幸运种子结果了。
2基安娜•鲁比尼的成长之花
在学校,作为借读生,又是误撞入掏蛋鬼班的基安娜,刚开始只是想跟这几个“坏”小孩们玩两个月,可等到慢慢了解了他们之后,她也不由自主地为班级的每一个人进步都给予了帮助,并为给班级争光作出很多努力。由原来的旁观者到成为参与者,基安娜的成长之花开了。
在爸爸家里,基安娜以为自己只是个过客。可跟后妈路易丝和小弟弟接触多了后,让她慢慢觉得这个家也是自己喜欢的。在她跳起来抱着路易丝,引起小弟弟大哭时,她想:我可以留下来。看到基安娜艳丽的成长之花,我们不由得笑了。
3“坏”小孩的幸福果子
“坏”小孩们摘到的第一颗幸福果子是克米特帮安德森争取到参加赛前运动会的资格。
第二颗是克米特为他们能参加校园活动周的努力。
第三颗是克米特以前的学生杰克给他们实践机会,并不断地帮助他们成长。
第四颗是克米特为有阅读困难症的帕克请来优秀的老师。
……
就这样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克米特先生的幸福果子喂养下,“坏”小孩们变成了一个个努力上进的天使。
写在最后
这本书适合所有人。它让老师明白所谓的“坏”小孩,其实都是内心善良的天使;让家长清楚孩子出现异常行动时,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立刻就指责及谩骂;让学生知道如何感恩、如何为目标努力、如何应对挫折等。
《“倒霉”老师“坏”小孩》是一本很好的家校共读书,你一定不会错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