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师的语言力》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教师的语言力》的读后感大全

2021-12-24 00:42: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师语言力》是一本由[日] 三好真史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师的语言力》读后感(一):教师的语言力

  《教师的语言力》一书将教导学生的语言系统的分为“表扬”“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五种类型,根据每种类型分别介绍了教师可以应用的10种方法,并加入案例研究与要点总结。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教导学生所需的语言技巧,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课堂语言提出了新观点新方法。

  结合自己接手一年级这一年来,我反思良久,平日里光是着力于如何将储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如何去给他们讲解知识,完全忽略掉如何更好的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导致班上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学习习惯好的那部分学生,他们不用老师太操心,而学习习惯一直不理想的那部分学生可就成老大难了,本来就学起来十分吃力,加之我这个菜鸟老师没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对他们进行鼓励,时间一长情况不容乐观。初读时,我对照书中理论列出一张表,逐一反思自己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赋予学生乐观积极的表扬力量,赋予学生反省进步的批评力量,赋予学生自省发现的提问力量,赋予学生勇敢坚定的鼓励力量,赋予学生奋发向上的反向激励力量,细数下来都有欠缺。

  《教师的语言力》读后感(二):教师要做永动机

  原本以为这是一本训练教师课堂上如何表达的书,读完之后更愿意将它归为班级管理类。的确,在管理班级中,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运用语言非常重要。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三好真史。他毕业于教育学担任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著有《便孩子的3分钟小故事》《班级游戏101》等。 之前读过几本日本作家写的工具书,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教师的语言力》也给我这样的感觉,三好真史从表扬的语言、批评的语言、提问的语言、鼓励的语言、反向激励的语言五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训练语言力。每一部分都清晰地向读者介绍这种语言是什么,以及运用方法。 一、创设理想形象,低期望值 三好真史说,教师的脑海中,如果没有理想的形象,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 老师都知道,一个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精神面貌。班级的管理者,也就是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要求对形成班级精神面貌至关重要。比如有的班级沉闷,有的班级活跃,有的班级团结向上,有的班级学生矛盾不断等。 在对学生设定理想形象时要尽量有较高的要求,但也提醒老师要适当降低期望值,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因学生达不到要求而焦虑的情况。 二、表扬是行动的催化剂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来自他人的期望和赞美,能使结果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所以与其抱怨、批评,不如通过表扬来驱动。从《教师的语言力》当中,我学到了很多表扬的方法: 1.立即表扬 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指出,60秒之内的表扬是有效的,60秒后就会错失表扬的机会。 2.团体表扬 为了避免被表扬的单个学生陷入尴尬,表扬时可以表扬组一个或者团队。 3.语言、接触、奖励相结合 表扬不只有语言。接触是指,拍拍肩膀、相互击掌等身体接触。奖励是指小红花、贴纸、印章等形式。 4.表扬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梵•高曾说过,不要去寻找美丽的景色,而是要在景色中寻找美丽的事物。作为老师,不要去过度注重学生取得的成绩,而是要关注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 三、批评不可或缺 表扬很重要,但也离不开批评。只有表扬的教育会导致学生过度自信。如何批评呢? 1.认可学生,批评行为 批评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但是不适当的斥责会给学生造成心灵创伤,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批评时不能否定学生本人,而仅仅是针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进行批评指正。 2.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一些批评不能全部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问题让学生说出想法,找到解决的方法。 《教师的语言力》中,三好真史还列举了许多方法,读完给人恍然大悟之感。这本书像一本词典,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翻看,对症下药。

  《教师的语言力》读后感(三):语言的力量

  拿到这本书一气读完,书中不仅有指导性理论更有大量的实用性策略和场景对话指导,可谓是一本拿来即用的教育教学语言和策略指导用书。豆友们居然只给了7.6分,有点过分了。

  作为一个教龄超过十年的老师,我特别佩服作者三好老师。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老师,他能在繁忙的不能再繁忙的工作之中,一直从事语言能力的相关研究和学习,并梳理出这么多切实可行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并把他们图文并茂地总结出来分享给更多老师,真的非常令我敬佩。可以说他做得这些也正是我梦想自己有一天能够做到的事情。

  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也是在不断地梳理自己多年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这确实是一种能力,它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最后内化成教师本人的语言(沟通)能力。

  当前教育界存在着(充斥着)“表扬才能促使学生成长”的导向,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三好老师,说出了教育者应该说出的大实话:批评和表扬一样重要;如果把教育比成驾驶汽车,表扬是油门,批评就是刹车。如果教育就是表扬,我们首先的假设前提就是学生是完美的;或者说,我们只需要关注学生成长中好的一面,可以完全无视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错误和缺点。那最后的教育结果会是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批评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批评是需要使用语言艺术的。我们经常会遇到“难缠”的学生,尤其是在新老师教学初期,对于“爱哭”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底线,使用无视法,让他/她自己冷静下来,作出改变;这一点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无理取闹时),也是相当有效的一招。

  讲到批评,把握“度”非常非常重要。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过度批评(过度行为矫正);或许很多老师已经习以为然,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些。比如,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惩罚这个学生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但是很多老师对于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惩罚还会附加打扫班级卫生等。这些显然已经失去了批评的本真,让被批评的学生感觉到不公平,不合理,不可理喻。这种伤害,从某种程度上讲,或许只会让学生更叛逆。

  还有更甚者,老师会很随意地因为一个学生的某个行为,评价学生本人。比如学生没把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老师的批评语言是“你真是个邋遢的人”;这种直接的对学生人格的否定,杀伤力巨大,很有可能这个学生就“顺”着老师,变成一个“邋遢”的人。教师任何时候都首先要认可学生,不能否定学生本人;学生在成长也在不断变化,行为只是行为,批评其行为即可。

  对于学生间的纠纷,老师的立场非常关键。不论之前老师付出了多少努力,只要有一次“不公平”地处理学生间的矛盾纠纷,老师很大可能就会彻底的失去学生对其的信任。所以,在处理学生纠纷时,老师一定要尝试站到不同人(三方:学生对立的两方,公平的老师)的角度去沟通、理解、化解学生内心的疙瘩;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效地解决和他人之间的争吵。

  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如何避免或者下次更好地处理。如果老师都能在实际的教学上多一些提问,让学生自我反思也好,思考想象也好,找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相信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这点也非常重要,我们习惯告诉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告诉孩子怎么做;但其实,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想象他/她也能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三好老师在书中提到一个对他影响巨大的K老师:K老师是一位卓越的老师,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只要在K老师的教导下,都会变得积极努力;K老师能够教导好学生是因为他并非只关注那些在集体中表现突出的人,同时也关注那些弱小却仍在努力成长的人。

  这让我想起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Peter老师(我的偶像),像K老师一样,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只要在Peter老师的教导下,都会变得积极努力。曾经无数次去观摩Peter老师的课,每次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Peter老师语言的魅力和力量--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赞美、鼓励学生的机会,同时也绝不会姑息学生出现的任何错误的行为(“严厉”批评)。自从遇到Peter老师,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审视;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的语言技巧需要不断磨练,然后继续艰苦修行。

  PS:书中致美的句子摘抄

  普通的教师传授知识,较好的教师讲解知识,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卓越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威廉·亚瑟·沃德

  不要去寻找美丽的景色,而是要在景色中寻找美丽的事物。---凡·高

  《教师的语言力》读后感(四):师生交流(方法篇)

  新学期的第三周就要结束了,大家有没有被学生气得脑壳疼呢?有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出实用的顿悟呢?久违的班主任攻略终于又来啦!这个视频。我们来聊一聊师生交流方法篇。 俗话说,说话是一门艺术,听到这句话,你是不是想要翻白眼,又开始忽悠人灌鸡汤了。接下来,我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实在之处。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来了位新老师,五年对口的那种,他对自己的体育格外自信。但是,在教广播体操的时候,却不是那么顺利。 他背对着学生们先说:“左脚向前弓步。”孩子们面面相觑,跟着做了。“转向右边,扩胸!”,孩子们稀稀拉拉的跟着做了。 他又面向学生,让学生跟着做。小孩们就跟随他的方向去做,结果可想而知,错了。“哪边是左?!”他用严厉的语气问道,学生们自然更是不知所措。练习了三天,三个章节的效果还是不理想。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了。有一种心理效应叫知识的诅咒,具体内容大家可以暂停自己看一看。做老师的,最忌讳出现这种情况。就像我说的男老师,“她们怎么能分不清左右呢?”我们有一万个理由来反驳他,但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要说的是怎样更好的进行师生的交流。 默认学生什么都不知道 以教体操这件事为例,在教授之前,老师就要给学生做好铺垫。 “虽然这个体操大家之前没有做过,稍微有一点难度,但是我相信,只要认真努力,大家一定能做得好!”这也是我前面说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待效应。 当学生做对了一个相对较难的动作,教师可以说:“哇,你们竟然做到了,太厉害了!”默认学生什么都不知道,你的夸奖会特别真情实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强化,让他们更积极地学下去。 第二天在学习的时候,如果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做的很好,一定要抓住机会表扬他,针对性的真心实意的表扬,不是拍马屁。低年级段的孩子可以辅助以拍肩膀,击掌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就要考虑性别问题,给她一个认可的眼神和微笑。 有些菜要大火快炒,有些菜得文火慢煨;有些话要开门见山,有些话得拨云见日。在发现学生优点与进步这一方面,老师的眼睛要格外锐利。 “我觉得你们进步非常大”,用我开头,学生就没法否定你的夸奖了。高年级的孩子,要加上具体的数据来证明,“我觉得你进步非常大,上次测验你得了75分,这次是82分,别觉得数字不大,但是这张卷子难度可大多了。这说明你最近的学习方法很有效,继续保持!”这样说,学生才会相信,他真的进步了。当然,对于那些容易飘飘飘然的学生,就不要这样说了。 还有,可以利用别人的话来夸奖学生。“四年级的老师跟我说,他昨天看见你帮助了别人,他说很善良,我也这么觉得,你真棒!” 默认学生不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也在学习 学生与老师的矛盾多来自学习,《非暴力沟通》里说,不评判别人,别先入为主,就事论事。如果默认学生不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也在学习,那老师就会放松许多。 可实际上,总是有种种问题出现,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聊到批评的艺术了。 学生,不能不批评,可批评也不能多。一个人批评多了,脸皮就厚了,一群人批评多了,就拉帮结派,成了城墙。就像我长痘痘,同一个药吃多了抹多了,就有了抗药性。 我从《非暴力沟通》里得到的启发,同样的话可以积极着说。例如“今天有谁犯错了?”说成“今天谁表现的最好?” 有些错要立即批评,有些错可以等一等。当学生的错误行为会伤害自己或他人时(身体和心灵),要立即严厉制止;除此之外,你就可以想一想,组织语言,争取一发便解决问题。 例如,三年级的时候,一男生考试作弊。我直接对他说,这张卷子你可以做完,但是它只有零分。我言出必行,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事后,我再次强调为什么不能作弊。 “对集体来说,考试的目的是检测你们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为了老师调整教学方法,也能指导你调整学习方法;对你自己来说,作弊会影响你对自己的判断,你会以为自己学的很好,但实际并非如此。长此以往,你为了维护自己可笑的自尊心,就会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式去作弊。当不劳而获成了习惯,是很可怕的。就像你们爷爷奶奶常说的,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所以,你要从小管住自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你们是认真踏实的学习才换来的成绩,别人靠作弊就轻易超过了你,你感觉怎样?所以,你们要互相监督。举报不是出卖,而是帮助。” 默认所有的学生都是善良的,聪明的 学校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老师老师,谁和谁又吵架打架啦!老师,他打我!呜呜呜…… 在处理问题时,老师是摇摆的中立者。 “老师,他打我。” “是吗?他打哪里了?怎么打的?”学生会指着给你看。 “一定很疼吧,他为什么要打你呢?你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去问问他吧!” “听说你打了他,是吗?因为什么呢?”因为她骂了我。 “那你一定很难受吧。可是你为什么不和他说清楚,让他别骂你呢?” “你骂人是不对的,很伤人的,以后能别这样说了吗?你能跟他道歉吗?” “打人更不好啦,以后遇到问题多沟通行吗?你能也和她道歉吗?” “你们都很懂事,以后还继续做好朋友吗?” 在调解矛盾时,老师不能偏心,在语言上要试着安抚学生,在摇摆的过程中确定问题,正确归因,最后由批评变表扬,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以上我讲的方法来自《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除了我所说的表扬和批评,树立还讲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鼓励和反向激励,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自己去读一读,重要的话讲三遍。因为只有你自己去读了,才能在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经历得到灵感,从而更好地把方法应用在实践中。 师涯漫漫,大家一起加油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