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是结果,学习是目的
作者 / 夜渔
最近,视频号很火。
为什么最近很火?
因为之前,视频号并没有彻底打通公域流量,而最近这段时间,视频号的公域流量彻底打通了。
视频号打通公域流量,就意味着这波红利的到来。
于是,很多做互联网赚钱培训的,就开始把握这波机会。
我关注了一些公众号,这几天都开始推广视频号培训的课程。
价格不等,有的几百,有的几千。
模式都差不多,包含提前录制的视频课程,以及售后服务指导社群。
之前我在朋友圈里分享过,培训的课程本身并不值钱,值钱的是售后服务指导。
因为学习完课程,你在操作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你遇到这些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售后服务指导就体现了价值。
今年上半年,我加入了一个互联网社群,前段时间群里搞了一期运营视频号的活动。
这次活动,有1000多人参加。
前几天,这期活动结束了,群主统计了最终的数据。
1000多人参加,最终有600多人做出了结果,就是说,赚到了钱。
但是,赚到1000元以上的,只有70来个人,赚到5000元以上的,只有10来个人,赚到10000元以上的,也是只有10来个人。
从最终统计的数据来看,做出结果的比例超过了60%,但赚到1000元以上的比例不足10%。
看到这组数据,我并不惊讶,我甚至觉得,做出结果的比例过高。
正常来讲,做出结果的比例通常不足20%,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二八定律。
之所以这个社群做出结果的比例过高,是因为他们在活动开启前,经过了一波筛选,把时间少、执行力不足的基本都过滤掉了。
所以按照正常的数据,至少有50%的人,是做不出结果的,因为在执行力和时间上就不过关。
其次,在剩余的人当中,至少有30%的人只能赚到一点小钱或赚不到钱。
为什么呢?
思维的问题。
所以,抛开运气因素,执行力和思维是我们能否成事的关键。
通过观察这组数据,我也在思考。
我们经常付费买一些课程,如果只是抱着赚钱的目的去付费学习,那最终大概率会是失望。
因为,赚钱只是一个结果,如果我们实现不了这个结果,我们必定会失望,甚至会给做培训的人打上“割韭菜”的标签。
可是从数据来看,大部分人是会失望的。
所以,我们无论付费买什么样的课程,都不要抱着赚钱的目的,而是要以学习为目的。
只要抱着学习的目的买课,执行力就不是问题。
并且,大概率会认为这笔钱花得值,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以上观点只是理性分析得出的思考和总结,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理性是战胜不了感性的。
若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压制人性,也就不会有“割韭菜”一说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