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雅的诈捐门:“女儿死了,儿子就有救了。”
米娅小酒馆
我有酒,也有故事。
关注
1最近,一则诈捐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年仅3岁的小女孩王凤雅,不幸患上了视网膜双侧母细胞瘤,这是婴幼儿阶段最常见的一种眼内恶性肿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王凤雅父母通过多个众筹平台为孩子募集治病资金,有网友称给王凤雅捐助的资金已经有15万元。然而,却突然有人爆料,这笔捐款被小凤雅的父母挪作它用。
凤雅妈妈的确去了北京,也的确去了医院,但带去治疗的不是凤雅,而是她的哥哥,此次出远门为的是给这个男孩子治疗兔唇”。
5月4日,重病幼儿王凤雅小朋友还是走了。
利用女儿的病情博得同情捐款,不给女儿治病,而是给了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公众们对于钱款去向提出了强烈质疑,纷纷要求王凤雅父母和众筹机构给捐款和死去的孩子一个交代。
嫣然儿童医院和众筹平台都相继作出了一些解释与回应,事情依然在调查中。
虽然我们不知道真相如何,也不评价小凤雅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不可否认,“重男轻女”这四个字真切地戳中了这个社会的痛楚。
这种现象在生活里太常见了。
不久前,有个读者向我倾诉,说自己就是现实版樊胜美。
这位姑娘出身农村,有一个不学无术的弟弟,父母极其偏心。从高中开始,便不再供她读书,即便她的成绩非常好,父母也总说女孩子就是赔钱货,上学也是浪费钱。为了逃离这样的生活,从高中开始,她就靠着闲暇时间打工凑学费,大学更是靠着兼职贷款勉强读书,可就算这样,她的父母还是埋怨她,这些钱本来应该用作贴补家里。
大学毕业后,姑娘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一个人在大城市一个人漂泊,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了一点点钱,想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可就这时,家里传来消息,今年弟弟结婚,女方张口就要10万,父母以死相逼要她出钱,理由是你在大城市工作,肯定赚了很多钱,接济一下弟弟怎么了,难道忍心让弟弟娶不上媳妇,家族绝后?
女孩子哭诉,这些年来,自己不仅仅要工作还要日夜不停做兼职,不敢生病,舍不得买衣服,化妆品都是便宜货,只为自己一个小房子的梦想,这些年的辛苦父母从不关心过问,开口就是要钱。
不知道,你有没有尝试过,在百度搜索“父母偏心”、“重男轻女”,弹出来的故事,触目惊心。
一个女孩,弟弟十六岁时,肾脏查出来有点小问题,妈妈丝毫没有犹豫,让女儿养身体给儿子换肾。
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得不到家人关心,连结婚都没有一个亲人来,唯一一次她爸爸主动给她打电话,是因为听说她老公做生意,打电话给她,让她老公以后多往家里拿好烟好酒。
一个女孩,爸妈从小就不喜欢她,每次都因为别人骂她。当着全家的面说自己后悔没有一个儿子,所有人坐着聊天,她跪着擦地。亲妈甚至说出这样的话,你要是小姐,就多拿点钱回家。
看得让人心痛,桩桩件件的悲剧背后都有一句共同的台词:你是女孩。
2
过去,我总以为重男轻女是教育匮乏的结果。但生活里,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里,也有很多姑娘正在遭受不平等待遇,甚至有不少家庭为了生男孩不惜一切代价。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件惊掉下巴的事情,一对夫妻,都是高中老师,生了一个畸形儿。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从外表看是一个男孩,一家人欢天喜地。因为男孩的外生殖器似乎有些问题,经过各种检查,最终发现,这个孩子体内的染色体却是个女孩。
原来,这对夫妻一心想要一个男孩子,之前怀过一个因为是女孩流产了,这次怀孕后,便一直用秘方调理来扭转性别。所用的秘方便是长期吃公鸡的生殖器,认为这样做生出来的孩子才能带着JJ,然而这个秘方实则含有过量的雄激素。正常怀孕怀的是女孩子,但因为长期摄入过量雄激素,最终使得胎儿发育畸形,扭转性别也只是外在的扭转,生出了一个假男孩。
难以想象,高中老师,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竟然为了生男孩,不择手段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
前段时间,淘宝上热卖佑生碱被很多网友扒出质疑,佑生碱号称可以调节女性体质,安全无毒生男孩,是否真的有效又安全我们暂且不议,而在众多产品下触目惊心的销量与评论,无一例外都在向我们昭示,不仅仅是穷乡僻壤,整个社会,男孩充满渴望。
在中国,骨子里对女性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这种传统思想比我们现象中更顽固,绝不是一代人的教育就能解决的。
3
生活里,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重男轻女,但有些歧视是隐而不见的,很多人标榜自己喜欢女儿,但他们骨子里的观念还是重男轻女。
真正的平等是我们不再把男女当成一个话题,类似的新闻也再不能登上热点。当性别问题不再以各种形式引起网友的讨论关注,也许女孩才真的有了出路。
可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明里暗里都充满着歧视环境里,女孩想要得到尊重和平等,不容易。
社会是残酷的,想要什么,就要努力去争取。尤其是女孩,自由,尊重与平等,永远不可能寄托在别人身上。
我有个大学同学,父母一心想要儿子,生了姐妹四个也未能如愿,父亲因为没有儿子经常酗酒。她的名字叫小焕,也是父母希望她的性别能够换一下。
大学里的小焕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晨读读英语,上自习一直到深夜,不仅仅上课永远坐在第一排,很多活动也是冲在前面,她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格,仿佛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马达。
毕业后,她去了上海,上周我们打电话聊天的时候,她跟我说,自己贷款买房了,不仅如此,还供几个妹妹读书,带她们到大城市里闯荡。她说,父母这些年,改变了很多。虽然说起膝下无儿,也颇为失落,但每年回家,看着她大包小包地带着年货,父母也少了怨言,毕竟和邻居比,自己的孩子长脸了。
所以,这些年,每每看到她对自己心狠的样子,我都会感叹,或许老天真的在弥补她失去的爱。她没有背景,没有依靠,没有支持,但正是这样,她才必须靠自己改变命运。
因为是女孩,你想要的尊重与认可有点稀少,你想要的独立和自由有些遥远,你想要的爱与安全感无从诉求。但正因为这样,才要努力呀。这是我能想到唯一的出路,无论父母怎么对待你,无论社会怎么歧视你,只有你优秀了,他们才会低头认错。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残酷,也是女孩唯一的出路。人这一辈子,说到底,就是要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我是米娅,不知名的酒馆老板。
我有酒,也有故事。
我在等你,也在等那个对的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米娅小酒馆 』
长按关注二维码
无
米娅小酒馆
这里有酒,也有故事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