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假装努力的一天呢。
室友范范昨天参加完大学同学聚会后,回来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后再也不轻易参加老同学聚会了。
聚会前两个月,开始每天晚上不吃晚饭,闲置在角落的面膜也开始两天敷一次,聚会前一个星期,花了2000大洋做了新发型,聚会前两天去商场买了最新款的衣服。
但那天回来之后,范范满心的失落。
她说,尽管自己花费了一个月的工资为这次的聚会做准备,可还是看到了满满的差距。曾经都是同一个起点的一群人,经过短短三年,很多并肩的人如今只能看到背影了。
范范说:当我每个月还要因为房租而算着每一笔花销的时候,有同学已经凭自己的工资买了车了;当我工作了三年还依旧是个普通员工的时候,有同学已经当上部门主管了;当我还在迷茫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的时候,有同学已经规划好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了……
那天,范范和我说了很多,她不明白,为什么有时候凌晨才工作结束的自己,却依旧只是个迷茫、每个月为房租愁的普通员工?最后,她表示,突然觉得自己的努力完全没有意义,太焦虑了。
然而,作为她的室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听她提起过几次自己的焦虑和迷茫,但听的更多的,是从她房间里传来的游戏声;
我碰到过几次她加班到凌晨才下班,但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她八点准时到家;
我看到她曾经为了自我增值买了好多专业书籍,但更多的时候,那些书本只是垫在打游戏的电脑下面。
很多人说,现在人的压力太大了,焦虑已经成了当下人最明显的标签。永远赶不上的房价、加不完的班、买不起的东西,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却还要忍受各种刁难和委屈。
很多人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却没想过别人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看到了自己困窘的现状,却没想过自己到底荒废了多少时间。
所有的差距,不过是因为别人在努力,而你在假装努力而已。
前段时间,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你见过凌晨四点的上海吗?”、“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吗?”,似乎只要转发了那些文章,就以为自己也像那些人一样努力过。
但其实,很多人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上广,却未必是真的奋斗和努力过。
你刷微博、聊微信到十一点,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放下手机开始处理工作,十二点半的时候,终于完成了工作,发一条朋友圈感叹:刚工作完,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你天天通宵打游戏、因为太困了所以迟到、因为想要看看世界所以逃课去旅行,到了考试的前一周,你开始通宵复习,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咆哮:谁说大学比高中轻松;
你办了健身房的卡,但因为朋友约了吃饭、闺蜜约了唱歌、驴友约了旅游,终于一个月抽出了一点时间去了趟健身房,跑了二十分钟,吃了一份沙拉,洗完澡,发一条微博记录:管住嘴、迈开腿,健身打卡。
当看到别人升职加薪的时候、拿奖学金的时候、秀马甲线的时候,你开始焦虑、开始迷茫、开始感叹:我明明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行?
很多人说大部分人的焦虑是因为能力和野心不匹配,但我觉得,真正配不上野心的,不是能力,而是努力。
你觉得只要选择了北上广就是在拼、你觉得买了几本书就是在学习、你觉得办了健身卡就是在减肥,可实际上,你只是选择了在北上广继续混日子,你买的书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灰,你办的健身卡只是为了去洗个热水澡。
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道理听了就过了,从未真正却做;为什么明明努力了,却还是不行?因为成功需要的是长久的努力,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不是偶尔加了几次班,翻了几页书,去了几趟健身房就是努力,那不过是你在朋友圈自嗨式的炫耀。真正努力的人,从来不会觉得所有的付出是件多么值得炫耀和公开的事情。
当有一天,你不仅愿意奔赴近在咫尺的成功,也愿意跋山涉水,尝试去征服远方始料未及的失败。那时,你的努力,就能支撑你过好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