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请不要再盲目的活着(2)
怕穷,因为没有人喜欢和穷人做朋友,似乎谁都更愿意得到。那些付出也是为了最后的回报,种棵树也是想着它的观赏价值、树阴和净化空气的回报。喜富,就算是观望, 也更愿意看到“好”的那一面,憧憬一下也好,羡慕一下也好。不管是人脉的富足,还是金钱富足、性伴富足,富的总比穷的那个嗓门高,身板硬,得到更多的肯定与关注,身边有更多的人围观。
为此,尽情的折腾自己,或用鲜艳的色彩把自己标党起来,或搅尽脑汁以最低投入换最高回报,或炫耀自己拥有与幸福并无多少关联的众多东西。在得到了票子、地位、爱人和情人后,不再“平凡”,却离幸福更加遥远,寂寞的夜更为漫长,长到当意识问题严重性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去阻拦剧本的印刷出册,没有力气回头去修订那差强人意的剧情。
原来我们只是害怕寂寞,怕平庸的自己没有人在意,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喜爱。虽然,大多数人都难免平庸,我们还是尽力去争取名额淘汰制下的“名牌”。于是,那些低智商的艳丽,和高智商的利用,让淡紫色的血红在空气里徘徊。
有人曾问我,爱可以理智吗?笔者也曾写道,爱情需要一点盲目。然而,如同我当初说的那样,是需要一点盲目,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迷糊。
在亲密关系中涉及到的公平,并不是单纯的对比每个行为的付出与回报的价值计算,而是,交涉中心理上的计算、行为动机、信念和情感,综合起来影响结果的认知。长期受益不足的一方,会认为受到欺骗和剥夺,而感到愤怒和厌恶。另一方面,受益过度的一方,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负疚感。如果某个人乐于享受过度受益,让你爱得委屈,那便是他不够爱你,或根本不爱,起码连如何处理公平关系都不愿了解。每一个伴侣从亲密关系中得到的收益与他对关系的贡献是成比例的,在公平理论强调的公平不能实现时,爱,变得辛酸委屈,如果偏执的认定这也种爱,则会被真正了解幸福的人批评为“不懂爱”“诋毁爱”。 真正能令人开心、感受幸福、满意的情形是对结果进行尽量公平的分配,男女一样,并无性别差异。所以女人,别再盲目的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