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埃里克·霍弗的名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埃里克·霍弗的名句

2020-03-22 19:12:06 作者:埃里克·霍弗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埃里克·霍弗的名句

  1、通过在追随者中点燃和煽起凶猛激情群众运动可以防止其追随者回复内在的均衡们也会用直接的办法延长信徒与自我疏离时间。它们不但会把独立自主的宝活说成是空虚无聊,还会说成是堕落和罪恶。一个单独生存的人是无依无靠可怜兮兮罪孽深重生物。他只有一个得救的机会:弃绝自我,在一个神圣组织(教会国家政党)的怀抱里过新生活。反过来这种对自我的诋毁又可使激情保持在状态。 ----《狂热分子

  2、愈做不好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胆大妄为。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3、一个人愈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宗教种族或他参与的神圣事业。 ----《狂热分子》

  4、一个能干领袖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为他的追随者制造一种幻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从事什么了不得大事,是在进行某种肃穆轻松表演,从而生死问题严重性。 ----《狂热分子》

  5、我们诱导一群人产生团结行动自我牺牲精神时,我们会竭尽所能-一不管我们自觉与否---鼓励他们疏离"自我"努力在他们身上培养失意者( 失意者是主动疏离"自我"的人)会有的各种态度冲动 ----《狂热分子》

  6、落后国家与西方文明接触后会产生不满情绪,主要不是因为西方人高压剥削所致,那毋宁是共同体向心力被粉碎或削弱的结果。文明的西方世界把自我改善观念带给了落后地区,但也因此带来了个人的失意感。西方带来的所有好处,都不足替代过去传统农业社会带给人的庇护安慰。哪怕一个西化的土著事业有成,他仍然会不快乐。他会感到赤裸裸和孤苦无依。现在出现在很多被殖民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部分就是为了追求一种群体性生活和摆脱西方的个人主义。 ----《狂热分子》

  7、由此看来,最容易让群众运动滋长的环境,就是『个相当自由缺乏舒缓失意感机制的社会。 ----《狂热分子》

  8、对完全没有归属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生命。那是虚无的永恒中的唯一其实, 而他会恬不知耻地死命抓住它不放。 ----《狂热分子》

  9、因为深谙自己的瑕疵缺点,失意者对别人的歹意与恶念总是特别眼尖。一个有自卑感的人特别容易看出别人的短处。如果别人身上有我们自己竭力隐藏的那种瑕疵,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去加以揭发。所以,当一群失意者因一个群众运动,结合在一起时,总是会弥漫出强烈猜疑气氛。值得惊异的是这种同侪间病态的互不信任不但不会带来分裂,反而会带来强固性。这是因为知道自己被持续监视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热烈遵守行为思想守则, 以避免受到猜疑。因之,互相猜疑对维持严格正统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热烈的仰。 ----《狂热分子》

  10、一个有能力根据自己经验和观察作判断的人,通常不会有殉道的念头。因为自我牺牲乃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它不可能是经过探索和深思的结果。所以,所有群众运动莫不喝力在信徒与其实世界之间拉上一道帷幕。它们声称终极与绝对真理业已包含在它们的教义里,除去这些教义,别无真理可言。 ----《狂热分子》

  11、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并乐于看到它照原样保持下去,但失意者却会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

  12、极不切实际的梦想即使没有实际权力做后盾,一样可以让人产生最大无畏的胆气。这是因为,怀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谬的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或一枚徽章。 ----《狂热分子》

  13、一种教义的有效性不由它的奥妙性、崇高性或正确性决定,而是取决于它把个人隔绝于其自我及世界的彻底程度。 ----《狂热分子》

  14、革命时期的俄国尽管对异端意识形态上有偏差的绝不容惰,但对一般罪犯同样宽大为怀。有一点大概是真理.与尊重生命财产的人相比,罪犯在拥抱一件神圣伟业之后会更愿意抛头颅、洒热血。 ----《狂热分子》

  15、The less justified a man is in claiming excellence for his own self, the more ready he is to claim all excellence for his nation, his religion, his race, or his own holy cause.
一个人愈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参与的神圣事业。 ----《狂热分子》

  16、对“现在”持贬抑态度会让人培养出一种预见未来的能力。适应良好的人都是差劲的先知。相反的,那些老是和“现在”过不去的人却别具慧眼,看得见改变的种子和蛛丝马迹。愉快的生活会让我们对巨变的逼近茫然不见。 ----《狂热分子》

  17、说也奇怪,那些珍视“现在”并以全力抓住“现在”的人,正是最没有能力保护“现在”的人。反之,那些鄙视“现在”、避之唯恐不及的人,却不用开口,就有所有“现在”的礼物与财宝投向他们。 ----《狂热分子》

  18、想要培养出人们随时准备好战斗和赴死的心态,诀窍在于把个人从他的血肉之我(flesh-and-blood self)分离出来。有几个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把他彻底同化到一个紧密的团体。 赋予他一个假想的自我。 灌输他一种贬抑“现在”的态度。 在他与真实世界之间架设一道帷幕。 通过诱发激情,阻止个人与其自我建立稳定的平衡。 ----《狂热分子》

  19、只有当我们自视为舞台上的演员,死亡才会失去其恐怖性和终极性,而成为一种模拟行为和戏剧姿态。 ----《狂热分子》

  20、所有群众运动的领袖都会告诫追随者不要槟仿外人..做那些令人憎恨的事" 。模仿外人被认为是变节和背教行为。"任何模仿外国人的人都是犯了侮辱民族罪, 就如同一个间谍从一条密道引人一个敌人。" 各种方法被用来切断信徒与非信徒的联系。有些群众运动甚至采取极端措施: 领导其信徒走λ 旷野,以使他们在不受打扰的环绕下习惯新的生活方式。 ----《狂热分子》

  21、t个人除非善于用脑子,否则自由就会成为他一种讨厌的负担。 ----《狂热分子》

  22、任何崇高的宗教必然会让信徒产生强烈的罪疚感。这是因为高不可攀的理想必然会带来实践上的落差。由此看来,一种宗教愈崇高,它孕育出的恨意就愈凶猛。 ----《狂热分子》

  23、The character and destiny of a group are often determined by its inferior elements.
一个群体的性格和命运,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员决定。 ----《狂热分子》

  24、炽烈的恨意可以给空虚的生活带来意义和目的。因此, 一个漫无目标的人要是想为生活找到新意义,办法除了献身于一种神圣大业以外,还可以精养狂热的悲愤。群众运动在这两方面都提供了无穷机会 ----《狂热分子》

  25、毫无疑问,通过举办游衍、检阅、仪式和典礼之类的活动个群众运动可以引起每一个心灵的共鸣。哪怕最冷静的人也会因为看到壮观的群众场面而动容。参与者和旁观者都会感到溢于言表的欢欣雀跃。失意者大概要比自足者更易于受群众力量与光辉的感染。这是因为,逃离自我的渴望会让失意者极愿意在壮观的群众场面中隐没自己。 ----《狂热分子》

  26、The opposite of the religious fanatic is not the fanatical atheist but the gentle cynic who cares not whether there is a God or not. The atheist is a religious person. He believes in atheism as though it were a new religion.
宗教狂热者的对立面不是狂热的无神论者,而是温和的愤世嫉俗者,他们对上帝存不存在并不在意。无神论者是一种宗教人格。他把无神论当成一种新宗教来膜拜。 ----《狂热分子》

  27、自我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 ----《狂热分子》

  28、人们会感到厌烦,主要是他们的自我让他们厌烦。意识到自己生活贫乏和元意义是人们厌烦感的主要来源。反之,没有孤立感的个人一一如一个部落、教会或政党的成员-一不容易为烦闷所感染。只有从事创作或得为三餐糊口的人才不会有烦闷感。 ----《狂热分子》

  29、失意者看到有钱人走下坡和正直者受辱,会深感安慰。他们在普遍的没落中看到人类平等的前景。在他们看来,大混乱就像坟墓一样,是平等的温床。他们炽烈地深信,一个新秩序必然会来临,但在新秩序建立起来以前,旧的一切必须连根铲除 ----《狂热分子》

  30、进步的观念会把“明天”放大,这样,那些看不见自己前景的人的失意感就会更加深刻。……事业之所以会带来绝望感,不但是失业者有贫穷之忧,更是由于他们突然发现人生一片虚空。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 ----《狂热分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埃里克·霍弗的名句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