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变“女儿” 无私大爱筑就一个家(2)
从此,在邢正飞夫妇眼里,昔日儿媳妇变成了“女儿”,而新女婿许正冲则成了“儿子”。慢慢地,老两口在“爹娘”声中重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03年夏天,就在许正冲走进邢家半年后,从痛苦阴影中走出来的宋玉香夫妇决定翻盖一栋三上三下的新楼房。并非夫妻俩手中有了足够积蓄,而是“父母”所住的房屋实在破旧不堪。与其花钱修修补补,不如将老小两代4间老房子推倒重来。
建楼房至少需要10万元钱,但宋玉香夫妇手上捧着仅有的3万多元却决意要建这“孝顺”楼。7万元外债也曾让夫妻俩喘不过气来,但两口子一个上船出海当渔工,一个进厂做季节工,硬是一分钱掰开花还清了欠债。新楼建成,宋玉香留下一间用于堆放杂物的柴房屋,有人以为老两口也会像一些人家那样“子女盖新楼、父母进小屋”。但出人意料,宋玉香将爹娘扶进了新楼一层西房,还为老人预留了厨房。
有苦同当,有福共享。当年龚兵对养父母的好有目共睹,现在许正冲同样善待老人,让周边邻居个个夸赞。邢正飞药不离口,许正冲出海归来,路过镇上时,总是不忘将老人的药捎带回来;家境虽清贫,许正冲从船上带回的新鲜鱼虾总是先让老人品尝。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样。小慧、小涛先后长大成人,每次回家,孙女孙子时不时给爷爷奶奶买些鞋袜和可口食物,令老人热泪盈眶。
今年农历二月十六,是邵玉兰八十寿诞。考虑到“儿子”家的经济不宽裕,邵玉兰坚决反对许正冲夫妇为她过生日。然而,就在前一天,手头紧张的宋玉香从姐姐家借来2000元,悄悄地张罗开老人的寿宴。备菜肴、买烟酒、订寿桃,夫妻俩从早忙到深更半夜。第二天,老人的30多个旁系晚辈应邀上门出席寿宴。阵阵鞭炮烟花,杯杯喜酒下肚,在场人无不为寿星的幸福和许正冲夫妇的孝心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