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爱等太久(2)
我把前台喊过来,打听她的情况。前台接待说,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从小跟着母亲过,十分娇惯。上大学那几年,听同学说她母亲几乎年年都要去那个城市里小住几个月,租她大学附近的房子,因为放心不下她。
我心里,已然明白。
轮到她的时候,我让她设计一位母亲在冰天雪地里等孩子回家的画面,不用绘草稿,直接用语言表达。她确实小有才气,口若悬河,天气、时间、环境甚至连暖与寒的对比都说出来。
身边的老板很满意。而就在此时,我说了句,你知道吗,你妈妈把你的图纸送来时,因为听错了一句话,在寒冷的大厅里等了四个小时。她沉默了,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后来这个女孩留了下来,在公司聚会时与我谈心,她说,就在那一刻,自己突然明白了母亲一直在等什么,在等自己留下来,留在让她永远不会担心的地方。
C有这样一个小男孩,放学回家晚了,却还没有等到母亲下班。他知道,母亲常常加班加点,他就蹲在那里等。邻居劝他,先到我们家里吃饭吧,他不,他相信一定会等到母亲的。
母亲很晚下班时,他的视线已经变得模糊了,可是看到胡同口的身影,还是快乐地飞奔上去,第一句话,妈,可等到你了。
这句话几乎伴随了他的整个小学时期。说这句话时的兴奋、激动、喜悦,历历在目。
长大后,他去了外地工作,买了车,买了房。也曾想过把父母接到这个城市里来生活,可或者是因为不自由,或是因为不方便,他告诉自己,再等等吧。
城市离家不远,他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开着车,准时六点出发,八点到家。
可有一天,因为帮一个朋友办事,他出发晚了,手机恰恰又没了电。往家里赶,偏偏在出城时遇到堵车,一切慢吞吞的事情挤在一起,他到晚上十一点钟才到家。快到家时,远远地,车灯前映出一个人影,焦急、紧张地张望。
是母亲,他下车的第一步,母亲说了句,哎呀,可等到你了。
一句话,就那样穿越了他数十年的时光,一下子扑面而来,让他几乎透不过气。
他就那样,怔在了车前,良久,才走到帮着他提行李的母亲身前,抱住母亲,说了句,妈,我也等到你了。
他把父母接到了城市里,每天按时下班回家。后来他换了大房子,结了婚,每次给下属开会或是聚餐,他总是要下属早点回家,他说,别让亲情等太久。
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公。
他常说,世上最持久最恒久的感情是亲情,不管是否有伤害,有动摇,有忽略,因为那一份绵久敦厚的情在那里等,总是会等到谅解,等到坚定,等到在乎的。因为这种感情,不是两人相遇后产生,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血浓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