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先别担心快递延误了,这个才是麻烦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先别担心快递延误了,这个才是麻烦事!

2017-02-28 作者:冀原 来源:冀原投稿 阅读:载入中…

先别担心快递延误了,这个才是麻烦事!

  先别担心快递延误了,这个才是麻烦事!

  从上周开始,以圆通北京某网点配送延误开始,全国各地不断爆出年后快递被延误、快递网点关门等消息。一时之间,除了广大网友,行业专家、主流媒体、行业主管单位也纷纷发声,还有传言说快递员都转行送餐去了。

  就在圆通官方出来辟谣,表示会尽快恢复正常运行之际,京东掌门人刘强东又跳出来加入战局,炮轰快递公司通过克扣快递员合法福利压榨员工,双方互掐得好不热闹。

  其实一直以来,中国电商的快速发展都在依赖着快递行业上百万快递小哥提供的廉价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消费者被宠坏了。”博达克咨询公司(BDA)董事长邓肯?克拉克说,“由于存在低成本的配送选择,在中国,天平偏向消费者的程度远远超过美国或欧洲。”

  有着海外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明显感受到,中国的快递服务相较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确实是质优价廉。直到现在,DHL、UPS、FedEx、TNT这快递界“四大家族”甚至还没有全部提供周六日配送,成本(主要是人工)更是成了其开拓电商业务的最大制约。

  京东要标榜自己在员工福利上占据道德高地确实也笑得太早了,京东自建物流模式目前还只是把物流的成本与整个渠道的成本混为一体,用投资人的钱慷他人之慨。

  2016 年上半年京东物流配送线的员工有 6 万人,以京东的野心而言,如果坚持自营的话,参考顺丰快递 2016 年约 40 万员工(含一线至三线,含外包)的数据,京东的一线员工通过五至十年扩充到 30 万人将是一个合理的推测,那么京东的决策层还能坚持不用外包的原则吗?

  根据 2017 年初的数据,京东去年共为全体 15 万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27 亿元,人均 1。8 万元。如果一线配送岗位的员工的五险一金我们按 60%即 1。08 万元计算,假如京东一线配送员达到 30 万人,且这些年五险一金不上涨,那么这部分的费用也将达到 32.4 亿元,如果未来国家强制企业不得以最低标准缴纳五险一金,而必须以实发工资基数为标准核算,这一数字恐怕还要再乘以 3,达到每年近 100 亿元之巨。

  到时候,即使刘强东本人愿意,京东的股东们恐怕也不会答应,这些收派员岗位的外包随着京东规模的扩张,迟早都会到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各类媒体、专家对年后快递员不足都给出了自己的原因分析,比如知名物流专家黄刚接受央视采访时总结了以下几点:

  1.网点亏损,总部上市后经营压力转移,去年9月过后干线涨价,而收件端还在恶性竞争;

  2.快递员的松散契约关系,干外卖赚钱跑路是必然;

  3.农村互联网商业的发展,快递回乡创业是新趋势;

  4.末端快递在校园和社区投递整合趋势(上海若海、南京熊猫、猫屋模式);

  5.快递员社区创业做新商业是必然趋势。

  上面几点总结确实都正确,但我们要得出一个更接近事实的合理分析,还需要跳出来以更宏观的角度看待,其原因无非是两点:更多的需求、更少的供给。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0%的快递行业和新兴的外卖送餐企业实际上是在争抢同一批年轻的劳动力群体。

  快递员转行送外卖,这一趋势至少从 2015 年就已经出现了,相对于快递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易发客户投诉,而且加盟制网点无社保等福利的劣势未有改善,甚至还有所恶化。

  相较于近年来快速提高的服务业薪酬水平,快递从业者过去拥有相对优势的薪酬水平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做快递员的付出与回报比例不再具有明显优势,而薪酬接近甚至更高,劳动强度更低、工作时间更短的外卖送餐员岗位,明显就更有吸引力了。

  利进入“五毛时代”后的快递业在不上调运费的情况下难以再给快递员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薪酬,而方兴未艾的外卖行业还处在资本力量控制下的战国时代,通过补贴消费者和卖家争夺市场份额,早期竞争阶段为了快速扩张给送餐员更高的薪酬(补贴)水平,使其岗位吸引力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准。而随着资本助推力量的逐步减弱,送餐员的薪酬水平也会逐步回落到与劳动量相匹配的水准,但仍将是快递业主要的劳动力分流市场。(感动的句子 www.wenzhangba.com)

  一方面对年轻劳动力的争抢在加剧,另一方面供应量却在不断下滑。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劳动力人口净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7 年 1 月数据,2016 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 90747 万人,比上一年减少 349 万人,自 2012 年以来已连续五年净减少。

  现在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数量基本取决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的人口出生率,整体上在持续了十余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处于较低水平,约为 1.4%-1.7%,此后更是进一步下滑到 2010 年 1.19%的底部。

  2015 年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2020 年之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幅相对较缓,年均减少 155 万人,但之后将加快,2020-2030 年将年均减少 790 万人,2030-2050 年将年均减少835万人。

  即便在 2014 年计划生育政策有所松动,对劳动力人口的影响也是远期的。人口出生率在 2014 年之后缓慢回升到 1.237%,2015 年为1.207%,2016 年达到 1.295%,趋势逐渐向好。但也要注意到,上升的部分里面有长达三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所积累的生育两孩的需求,而随着制约因素的消除,压力的快速释放将减缓生育率进一步提升的动力。

  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将对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产生正面影响,但要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显著影响,还需要 15-20 年。总人口增长缓慢和劳动力人口逐步减少将是未来三十年中国人口的主基调。

  2.一线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减少了劳动力输入。

  不断攀升的房价与物价推高了城市生活的成本,也彻底消灭了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城市扎下根的可能性,他们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城市与农村,直到年老力衰、再也干不动之后,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彻底地离开这片他们为之奉献青春的土地。

  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为了限制人口数量增长,没有从提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角度提高城市承载力,而是采取短平快的行政手段,出台一系列行政措施(如打击分租、地下室出租,限制子女入学、迁移农贸市场等)来进行人口调控,这又进一步增加了这种负担,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进入一线城市时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3.二、三线城市吸引力提高,分流了更多劳动力。

  目前中国的城市(城镇)化率正以每年大约 1%的速度提升,而随着服务业对整体经济贡献比例越来越高,各地也意识到了人口并非负担而是资源,纷纷出台措施吸引人才。虽然这一举措还较多地停留在高端人才,但这些措施的效应也在溢出,使得一般劳动力同样受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二、三线城市较快地提高了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离土不离乡”正成为一种更加主流的就业、择业思想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此前曾表示,“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虽然下降,但是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口的数量仍然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并没有减少。”

  2014年以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在 1310 万左右,与每年增长 1%的城镇化率比较就可以看到,新增就业人口占到了新增城镇化人口的 90%以上,说明农村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且有意愿的人首先通过就业实现了城镇化。

  二三线城市打开大门,与此同时一线城市想法设法减少外来人口流入,结果就是虽然就业人口在增加,但越来越多地去往中小城市,而更加不愿往大城市里去打工。

  4.新生代农民工更少愿意从事体力工作。

  新生代的农民工普遍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从小没有挨饿的经历,有些人的童年就是与父母在城市里度过的。这使得他们在就业、择业时,比起上一代可以保有更开放的心态,有更多的选择。

  而且比起他们的父辈,生活压力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得以摆脱饥不择食的心态,对面子的看重也让他们更加不愿选择从事纯体力劳动的行业。

  综合上述几点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快递、送餐这类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未来几十年内恐怕会一直受到劳动力紧缺的困扰,即使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配送能够实现,其成本也无法快速下降到今天使用人工配送的成本之下,所以未来无论怎样,快递、送餐的服务费用上涨都是大概率事件,快递企业与电商企业的新一轮博弈即将到来。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