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识能决定命运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知识能决定命运吗

2019-07-19 07:32:25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识能决定命运吗

  知识决定命运,成为八九十年代经典名言,下面还有一句:时间就是金钱。长期以来,我们深信不疑。为了挣钱,大家拼命劳力没白没黑,当有了钱之后却发现健康幸福没有了。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在国外留学博士,看到渔民打了一些鱼就收网了。博士告诉渔民,我有办法,让你打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钱,换更大的船,成立公司自己老总,再挣更多更多的钱。然后,买庄园、钓鱼、喝茶、休闲。渔民很惊讶!我现在就是这样的呀。我打的鱼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卖完鱼,我就可以休闲了。那我还打那么多鱼有啥用呢?

  贪心不足蛇吞象。人的累和苦,以及烦恼大多从此而来。人的幸福快乐来自于内心,而烦恼和痛苦也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欲望太多,贪心不足,是痛苦之源。《道德经》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其中有很多辩证思维:“不自生,故能长生”“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也给我们指出了基本原则:人要向地学习,还要向天学习,最终要研究“道”,就是一切自然而然,即“利而不害”。

  我们总是认为学习很多的知识,挣很多的钱,就可以决定一切了。却忽然发现道德、良知智慧,是最主要的东西,而非知识和金钱。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物极必反。是《道德经》早就告诉我们的智慧,物欲横流是人之祸害根源。我走得太久了,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人生本来就短暂,何必纷纷扰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于是,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也提出“兼相爱,交相利”。

  没有修养,没有德行做人就没有根基,人生就很危险。现在的贪官绳之以法,恰恰说明了修养和德行的重要。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洪应明 《菜根谭》)

  我国的智慧讲究“慎独”,是人生修养的至高境界。《后汉书记载了一个“四知”的故事:东汉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夜深人静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知识能决定命运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