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爱情里「努力」的女孩。
“媛媛还和阿泽在一起吗?”
在得到我确定的答复后,他们一脸羡慕的说:“好幸福啊,这么久了。”
配 乐
文案:紧紧 责编:又一
为了过四六级熬夜刷题几个月,最终高分过线;实习每天坐3小时的地铁去公司,获得了转正机会;下决心减肥,坚持每天跑5公里,90天瘦了20斤。
恋爱开始时,一次阿泽在语音里不经意抱怨了一句,“刚打游戏忘了吃饭。”
媛媛立刻在宿舍煮好泡面,小跑着送到男友寝室楼下,在宿舍楼关门的最后十五分钟,气喘吁吁地跑回来。
她自作主张放弃了需要早出晚归的实习,也换掉了自己喜欢的尖头皮鞋——
作为大学几年的好友,我几乎亲眼见证了她的一切其他方面的努力。
唯独在爱情里的“努力”,却几乎都是一再退让的结果。随着在这份在爱情里的“努力”,媛媛慢慢淡出其余的圈子。
在一天深夜,我曾无意中看见她一条秒删的状态,字里行间,都是些难以平复的委屈。
“也没什么啦,就是感觉做了这么多,他也没有很感动。”没聊几句,媛媛就借口困了要早点休息。
我心疼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这种妥协,往往对方并不知情。
那个努力的样子,好像把选择“按钮”完全交付对方手中。自己内心越期待一份满分的答案,越容易收获失望。
努力抱有期待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希望能得到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
这份期待套上爱情两个字,好像更容易变得更加患得患失。
但在爱情里,那个人的一言一语都好像成为了评判标准。总有些波动的心情,似乎永远也没办法平复。
我想,付出在爱情里是没有错的。
只是在爱情里抱着“高分期待”的时候,这种努力常常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压力。
因为对方的回应,似乎永远不会符合那个期待的“标准答案”。
记得电影《听说》里那段很努力的爱情。
于是两个人阴差阳错的一直用手语进行沟通,彼此努力的靠近对方。
天阔可以熬一晚上只为等秧秧上线,心疼秧秧打工辛苦亲自煮汤、准备各式的“豪华套餐”给她。
秧秧也一直误以为天阔是和姐姐一样的听障人士,做好了一直照顾他的准备,最终也直面了自己的喜欢。
做好了为对方默默付出的准备,无关分数和回应。
在天阔邀请秧秧去见自己家吃饭的时候,秧秧问天阔,自己听不见怎么办?
“他们会看见的。”
虽然希望能和对方有好的结果,但这些努力更多的是为了能好好地表达自己的喜欢,或是为了让喜欢的人能开心。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场没有目的地的旅行,只是在路上也足够开心。
即使没有结果,也没关系。
不用太计较,也不用太期待。
不会担心自己付出的太满,不会常常思量自己的牺牲有没有得到该有的回报,不用暗自怀疑对方没有那么爱自己。
我真的愿意。
你是我
无关结果的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