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六月,芬芳肆溢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在这浓阴见长的六月,学生习作喜结丰硕成果。当一摞鲜红的获奖证书发到手中,我分明看到他们眼中的波光流转。
出乎意料的,孩子们收到这样的“厚礼”,是否会更大程度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是否会对语文学习更多一份喜爱,从此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呢?总而言之,这份被认可恰似炎炎夏季的一丝凉风吹拂进稚嫩的心田,顿感惬意无比吧。
为分享这份成功的喜悦,用文字记录下我们曾经为此付出的努力。今天的典藏会为将来回顾过往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一、有心人天不负
这次投稿完全缘自无意中的发现。和主编丫丫“相识”大约在7年前吧?她曾是《全国小学生电脑报》的主编,我们因订阅报刊有了交集。后来有学生作品陆续发表。田纳宁的《我家的小仓鼠》、吴泽龙的《奶奶住院了》、栾嘉楠《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都曾被发表,并且还均喜获“30”元的稿费。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场景犹如发生在昨天,时光却把他们送进了更高学府深造。
近两年由于微信功能的便捷,多数人已经让“QQ”淡出视线。但因传递文件方便等功能,我一直保存着。某天偶然发现丫丫发了征稿启事的通知。庆幸我们“失联”这么久,竟然还让彼此存在。于是,我和丫丫取得联系。得知我的学生有参赛资格后,我就着手遴选习作,多亏平时积累了部分学生的优秀习作。我稍加润色、整理就可以把电子版发送过去。这应该不是很难的事。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再次体会到积累的重要性。诚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道理一样,点点滴滴的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一定哪天就会派上用场,功夫真的要下在平时。今后,一定要把这个好习惯保持下去。
“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能成为空口号。有些人注定会在无意中给你创造机会,制造惊喜,但需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颗敏锐的心灵。
这次孩子们获奖的作品大多来自平时写的日记。不管学习任务多重,每周至少三篇日记几乎雷打不动。我特别注重日记写作,大多都是命题日记,每次写前都有明确要求,“写什么”“怎么写”一度成了写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写得怎么样?”更是我最关注的。其他的作业我可以排排后,但日记我会放在第一时间批阅,每本日记我都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