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混剪视频爆火:你看不起的土味里,藏着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真
2019-08-07 09:46:59
作者:书单君 书单 书单 微信
来源:书单
阅读:载入中…
有一个APP,虽然已经火爆很久了,但书单君一直没有下载使用。那就是快手。不仅是我,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快手基本是和“土味”、“庸俗”等词汇挂钩的,内容肯定low得不像样。即使我们可能都没有真正下载使用过它。没想到,前些天有一段在微博上爆火的混剪视频,彻底改变了我对快手的看法——< 视频制作@赵明明的限定杂货铺 >
原来,快手里有不论身材性别,都自信舞蹈的姑娘小伙:有在村口人群中弹奏二胡,拂动琴弦的老人小孩:还有很多生活不易,却依然努力前行的边缘人:和常见的演出者不同,他们没有精致的妆容,完美的身材,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舞台,但就是这种质朴到有些粗糙的画面,更让人震撼。
我突然很想知道,这些视频背后的人,都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于是,书单君试着找几位快手主播聊了聊。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快手的B面。不夸张地说,也给我上了一课。为了你的热爱,你付出过多少?“我从16岁外出打工开始健身锻炼,已经坚持10年了。这是起床后雷打不动的第一件事,每天至少50个深蹲,50个仰卧起坐,有时候还跑跑步。”没想到,认识的第一个快手主播,给我留下的初印象,竟然是自律。你以为他是一位健身达人?不,其实人家是玩铝丝的。玩出来长这样:这种工艺作品叫铝丝盆景,就是用铝丝做出各种植物造型,不用浇水,堪称最省心的“永久性盆景”。这位叫“疯狂盆景”的小伙,是快手上最早一批做这个的主播:“我对盆景造型本身就挺感兴趣,而且现在做盆景的收入比之前的工作都高。”能用自己的爱好来挣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不过从寻找爱好,到以此为生,他中间也经历了一番波折。“我干过很多工作,做过搬运工,给洗衣机安过转筒,后来在鱼缸厂做水草造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对造景感兴趣,就关注了一些相关的公众号。”三年前,他偶然在一篇公众号文章里看到了铝丝盆景的图片。独特的材质和巧妙的造型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他。“我当时一看见,就觉得这东西有意思,想学着做。但当时网上也查不到资料,就只能看着那张图琢磨。”后来打工的厂子出了点问题,他就回老家专门研究铝丝盆景。“光叶子有很多种,看着简单,但一会顺时针一会逆时针,挺绕的。”为了搞清楚一个造型的细节,他能蹲在院子里用铝丝在圆珠笔芯上绕好几天。“绕着绕着,突然来了灵感,一下子就绕对了,那种时候就特别开心。”不过这种开心还没持续多久,他就又被老妈赶出去打工了:“别老在家里蹲着不务正业。”“我媳妇当时也不支持我,觉得这东西是上了年纪的人玩的。”第二次外出打工,其实不比第一次顺利多少。“我之前工作都包住,第一次出来租房,谁知道还要中介费啊!还挺贵,要我一个月房租,600块。”聊到这里,我以为他要换个包住的工作,没想到他思路很清奇,居然直接跑去当房产中介了。“很多人对中介有偏见,但我觉得这个工作挺好,时间自由,还能抽空做盆景。”不过,这爱好毕竟是投入了大量心血和时间的,有时他也会问自己,做这些玩意到底有啥意义,能当饭吃吗?有一天,他把做好的盆景带到公司,正巧有个看房的客户瞧见了,非常喜欢,就一起买走了。发现自己的手艺真能卖钱,这无疑给了他极大的鼓舞。慢慢地,他把心思逐渐都放到了提高制作技艺上,后来干脆辞了中介的工作,回家专心做铝丝盆景。也许是被他的执着打动,也许是发现他的作品真能卖钱,这次家里没有人再说他“不务正业”。“疯狂盆景”终于又回到了快手,拍视频,开直播,很多网友看了他的作品都调侃“铝丝都被你搞的涨价了!”当然,关注的人多了,难免会有喜欢挑刺的人或者杠精。比如,有人说,“这东西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看到这样的评论,他就把镜头直接拉近,展示造型的细节,每一勾每一弯,都是他的心血:“想看多近,就让你看多近。”还有人说“这种东西没有灵魂”,他的回击则更霸气:“有时候诋毁就是一种仰望。”“看起来简单,真正做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不只是个体力活。有人教的话,入门其实不难,但关键是要用心。一个30cm×30cm的小型铝丝盆景,我自己至少要做十个小时。”花10个小时摆弄一团金属丝,多少人能有这样的耐心?之前也有几个亲戚朋友来跟他学过,但实在坐不住,熬不了那么长时间,最后都放弃了。现在快手上做铝丝盆景的人不止他一个,但手艺良莠不齐。“人多了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少走一些弯路。不过也有人把市场搞乱了,同样一个造型,精品卖800,简单的卖300,很多人其实也看不太出来。”“疯狂盆景”说,把自己的手艺和作品拍成短视频,一方面当然是觉得有成就感,也希望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想让更多人知道铝丝也可以做成盆景,成为走进普通人家里的工艺品。“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手工艺的魅力。现在愿意沉下心学习手艺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了。”网络很虚幻,但你可以发现真实大多数的快手视频,都是记录主播自己的生活。但“一个小清新”的视频里,记录的,是她97岁的奶奶张素兰。其中,张奶奶展示自己嫁妆的视频,播放量已经八百多万了。lt; 850.2W播放 >
木盒子里的手镯、发簪、铜钱,还有老人手上一直戴着的戒指,都是结婚时留下来的。爷爷在世时,两人感情很好。虽然爷爷已经走了二十多年,奶奶现在还是非常爱惜这些嫁妆,把它们妥善地保存好。这些承载着老人“从青丝到白发,一辈子回忆”的古董,已经陪伴她走过了75年的时光,饱经风雨,却历久弥新。这个视频还引发了很多人对祖辈的怀念,其实跟我们记忆中大部分的祖辈一样,张奶奶是一个非常朴素勤快的人,经常会给孩子们做一些好吃的。“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做面疙瘩,生日的时候还会煮鸡蛋。”孙女回忆说。但除此之外,张奶奶其实还有“老顽童”的一面。在孙女的快手视频里,奶奶的日常是这样的:会用秸秆做眼镜,能用核桃制风车,随手拿起身边的东西,就能做出很多有趣的小玩意儿。爱吃西瓜和菠萝,一顿能吃三大碗,胃口好的不得了。爱美之心不可缺,荧光外套少不了。卡通t恤配发夹,涂个口红更时髦。三字经张口就来,剪纸绣花不在话下,用张奶奶的话说“小时候学的东西,我什么时候都忘不了!”岂止是小时候学的东西,张奶奶现在也非常喜欢新鲜事物。在孙女最近发布的视频里,张奶奶还给现在正火的“现男友”李现,画了一张简单的素描:如此可爱又时髦的奶奶,自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许多网友都留言夸奶奶心态年轻,祝福奶奶健康长寿。“小清新”说:“快手这个平台,给了我们普通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跟奶奶说有很多人喜欢她,她听到后非常开心。希望大家也能多回家看看老人,不要遗忘过去一些美好的东西。”网络其实是一种虚幻的存在,但在虚幻里,有人看到了真实。向往的生活“在我们村子里,年收入三千多就算是脱贫了。”当我们还在讨论“工资个税起征点太低”,“年薪50万是一种什么体验”这类问题时,可能根本不会想到,在中国,还有年收入都达不到个税起征点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王二灶”的老家——四川达州万源市,这里位于大巴山深处,位置偏僻,经济落后,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王二灶原来也是外出务工的一员,他在厦门做过微信的策划运营,也干过电商。几年下来,也算有了一些积蓄。2016年,他选择回乡创业。“哪怕混得再好,最后也还是要回家的,我不想落在外面。回家可以照顾父母,还能给家乡做点贡献。”“我们老家很多粮食蔬菜的质量都很好,但是卖不出去,只能喂牲口或者烂在地里。”因为之前做过电商,王二灶打算在网上卖一些老家的农产品,让山货出山。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他拍了很多田园风格的视频放在快手上,比如展示不同季节的农作物:“春天有香椿、竹笋、折耳根,夏天有苹果、李子,秋天有辣椒、蜂蜜、干香菇;冬天有腊肉、腌菜……”有时,他还会给孩子们做个风车,烤个玉米:这些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吸引了网友的关注。很多人看完这些视频后,都来找他买土特产。现在,给王二灶供应农产品的两千多家农户,每年都能有三千元左右的收入。 也就是说,他差不多帮老家两千多户农民实现了脱贫。这个皆大欢喜的故事,其实过程远比想象中曲折。王二灶说,自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创业遇到最大的困难不是如何卖,而是如何收。因为不了解互联网电商的乡亲们,根本信不过他。“刚开始我说收购他们的东西在网上卖,他们都以为我要搞传销,送东西都不要。因为这种虚拟的网络交易他们看不到,就觉得我骗他们。”对于早就接触网络的我们来说,网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在网上买衣服,订外卖。有了网购,我们可以一周不出门。 但在一些经济贫困的地区,很多人连微信、淘宝都没用过,面对面交易依然是他们主要的贸易方式。“我们一开始在街上租了个门面,很多人都以为我们是电话营业厅,要跑过来交话费。后来我干脆在门口贴了张纸——代缴话费。交完费再解释我们是干嘛的。”不仅如此,村民对王二灶的定价也有质疑。 “他们觉得,我这个土豆七八毛一斤卖给你,你转手就卖三四块,这是在坑人。” 从产品到销售,中间还有营销、运输和售后等很多环节,但这些东西村民们难以接受,因为太陌生了。“现在情况要好很多,时间久了,他们慢慢就理解了。知道我去收购,还会提前打电话让我去家里吃饭。有时候家里只有几斤农产品,都不让我给钱。”跟村民接触得多了,王二灶也感受到了很多留守老人对游子的思念。有一次他去收购干土豆片,一个老人自己留了五斤说什么都不卖,原来他是想把这些留给在外打工的儿子,让儿子尝尝家乡的味道。“人往往要离家后才开始怀念家乡的味道,那时我就想,一定要让在外的人尝尝家乡的味道。”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和积累,王二灶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与帮助。谈到对未来的计划,王二灶说:“我们接下来会在村里建合作社,直接雇村民种植农产品,来保证产品数量和质量上的稳定。”现在,他收购农产品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老家,还想真正做出一个农产品电商平台,让农民笑着把钱挣了。“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田园梦,想逃离大城市里的车水马龙、钢筋混凝土。找一处属于我的田园,一栋老宅,一颗古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所需,不必担心食物的安全问题,那里就是纯天然,那里就是无公害。”搬走“成见”这座大山书单君猜,和我一样之前对快手持有偏见的人,恐怕不在少数。我们粗暴地给它打上一个“庸俗”的标签,然后拒而远之。然而当你真正走进它,试着去了解那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人时,就会发现自己之前的偏见是多么狭隘。可以说,这是快手给我上的一课,这一课就叫“如何打破自己的刻板印象”。其实,对很多人或事,我们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成见——“女生文科好,男生理科好”“东北人豪爽酒量大,江浙人精明会做生意”“女司机开车不靠谱”“某某省特产骗子”……不就事论事,拿个标签一贴,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在《刻板印象》一书中,社会心理学家斯蒂尔就指出了这种思维习惯的害处:刻板印象会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优秀的人也难以幸免。学习好的学生被视为高分低能,女强人被解读为没有女人味的成功者。任何一个身份,都会形成一些刻板印象。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或几个社会身份:性别、民族、国籍、宗教、价值观……形成刻板印象,其实与个人道德品质没有太大关系,而在于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大脑是高耗能器官,这使它非常喜欢“偷懒”,能量省一点是一点,于是总习惯用最简单的方式得出结论。所以,在资源和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其所属群体的概率来判断个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太过简单粗暴,一旦错误的信息“先入为主”,我们就很难改变这种看法。就像有人觉得快手很庸俗,然后专门去点开一些庸俗的视频,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一样。殊不知这时系统也给他打上了“庸俗”的标签,不断推荐“庸俗”的视频。当然,快手之前确实存在一些比较低俗,纯粹吸引眼球的内容,这也是我刻板印象的来源。但真正需要分辨的问题是,低俗内容与常规内容,哪个才是这个平台的主流?当然,我说这些不是让大家都去下载快手,而是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那句话:很多时候,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说到底,不只是快手,任何一个体量巨大的互联网平台,它的用户一定是复杂的。但再复杂,绝大多数用户,其实也就是你我身边的那些干着各种行当的普通人:卖煎饼的阿姨,写字楼的保安大哥,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才华有限的普通大学生,经营着小本生意的个体老板……有人选择在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上放松娱乐,但求一笑;也有人在上面进行田野调查,搜集研究素材;有人借助这个平台,实现了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理想;还有更多的人,只是展示着他们普通生活中不那么普通的东西:技能、特长、热爱……就像文章开头那段混剪视频中所说,“你存在即是完美”。每个人可以有机会尽情地绽放,“不要嫌他俗,没有什么比活着更俗的事了。”灯红酒绿,衣香鬓影是生活;漫天尘土,汗流浃背也是生活。每一个在平凡生活里活出自己英雄梦想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主笔 | 燕妮 编辑 | 黑羊图源 | 快手你知道自己的天赋才能吗?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天赋来到这个世界上。遗憾的是,很多人找不到,又或者是无处发挥,最终碌碌无为。
了解了你的天赋优势,有助于你选择专业、工作以及规划生涯。
书单邀请测评机构,基于经典能力测试盖洛普优势识别(80年的使用历史,国外最热门的能力测试)开发了一个能力测评,帮你找到你的天赋优势。
166道精选题丨6页专业报告
点击下图,立刻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