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的读后感10篇

2019-08-19 23: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的读后感10篇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是一本由《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节目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页数:4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一):科学与人文完美结合

  这是一本青少年科普图书,分为上下两册。这本书来源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协联合制作的大型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

  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这种教育启发引导式的现代教育方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

  全书分为13章,涉及的领域不仅有物理化学,还有地理生物天体信息技术等。

  虽然本书定位是科学普及图书,但它并不“硬”,很注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点评嘉宾请到了相关领域内的大咖,如“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物理学家李淼等,还有“诗词男神”郦波。他会从人文的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这本书脱胎于电视节目,但与看电视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别人答题不同,读这本书,小读者可以参与到答题过程中,让他们自己思考并得出答案。在给出答案之前,点评嘉宾会从科学等角度进行解析。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的知识链接版块,拓宽读者的知识面视野

  在每一章,都有一个叫“巧夺天工”的动手操作环节。是对于某个给定的任务,两组队伍进行比拼。在节目中,有时选手们的操作并不成功。在本书中,我们提供了专家们的操作视频,读者用手机扫码就可以观看。这些视频是节目中所没有的。

  本书注重脑、手、口全方位的协同训练,除了回答问题、动手操作,每章最后安排的是一个演讲训练,并附有节目中演讲的文字稿,读者可以进行参考

  阅读本书,体验科学的魅力威力梦幻神奇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二):在同样的电视节目与书籍之间,我更加倾向于图书

  暑假刚刚开始时,好不容易功课解放出来的小淘气请求要看电视。结果等他兴致勃勃的打开电视机后,去发现只有声音没有图像。似乎自从寒假结束后家里的电视就没有打开过,怕是许久没开受潮了。其实我并不反对孩子看电视的,关键是在于孩子看的是什么电视节目。近些年来还是有许多专为青少年打造的优秀电视节目出现的。孩子们通过看这些电视节目可以,掌握知识、增长见闻,从中获取到学习快乐。这样的电视节目我自然是不会反对孩子去观看的。

  还记得2017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大型科普益智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吗?它是一项向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全新的科普益智类节目。这档节目一共播出了13期,就好像是13堂生动有趣的科学科普课一样,内容涉及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能源材料海洋等学科,以别开生面的科普节目方式激发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促进孩子对于科学的热爱。的确是一档不可多得的优秀儿童作品

  《CCTV13堂STEM科学课》这套书正是以《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这档节目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的一套青少年科普图书。如果你曾经是《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忠实观众,那么此书将带你对往期的节目进行一番回味,如果你不曾看过以往的节目,那么此书就是你开启科学课堂兴趣的一把钥匙

  与节目中的结构一样,此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分为“知识冲浪”、“巧夺天工”和“异想天开”三个部分顾名思义,“知识冲浪”就是介绍各种科普知识。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青少年科普图书的内容不同,该书是先提出问题,列出答案供读者选择,后面紧跟着各位科学大咖们的专家解析与根据该问题而延伸出来的各种知识内容。这样就将各种科普知识被串联了起来,也使得此书科普知识的讲解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在电视节目中“巧夺天工”这个环节展现的是节目参与者们的,动手协作能力。这一点想要在书中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不容易。不过此书的编者很是用心,他在展现这一部分的书页中附上了二维码,只要进行扫描,就能够直接观看这些动手达人们是如何“巧夺天工”的。

  单纯的学习科普知识,对于当下的青少年来说是不够的。在“异想天开”这个环节中,此书将用文字的形式再现节目参与者们所进行的那一场场科学畅想演讲,身临其境般的深刻体会他们的创新性思维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电视节目或许受一些条件所限不能够随时观看,但是手边的书要想随时捧起却并不是一件难事。并且在阅读中大脑所不知不觉产生思索,也并非是观看电视节目所能够带来的。虽然我不反对孩子们看这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但是将它与相关的书籍摆放在一起,我还是更倾向于鼓励他们去阅读这套书籍的。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三):科技改变未来

  首先,什么是科学?关于探索自然规律学问,分科而学,将知识细化,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在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和学习以后,进行转化利用。 《辞海》1979年版:陈述“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结晶。” 1999年版:“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显然,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逐渐的在完善,进而形成比较健全的科学体系。

  在未来,肯定科学技术引领时代,用想象打开飞向未来的大门,我们可以进行太空旅行,也可以去看看有没有海底龙宫。是想象刺激了科技的进步,英国沃辛举行的“国际鸟人大赛,”人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制造出各种呆萌搞怪的飞行器,借助人力飞行器最远的参赛者,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因为这项兴趣活动诞生了两位航空先驱,法国罗齐埃和达尔朗,在蒸腾中,气球在九百米的高空随风而动停留了二十多分钟,还未实现自主的飞行。

  在经历了大小小的地震之后,我们必须开始思考,如何减少地震的破坏影响呢?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可是作用是相互的,一旦足够的地震损毁这类建筑物,对人类伤害也是很强烈的。在西安,荐福寺内有一座塔,叫西安小雁塔,传说,他经历了神奇的三开三合,如今还是依然挺立,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现代采用以柔克刚设置柔性隔震装置,以达到缓震的目的,就像是地震波被黄土分散一样,将科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之中,建造出符合国家建筑要求的建筑物,阻尼器或者隔震装置,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科学?寓教于乐,培养孩子在复杂环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各自的格局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再是简单飞鸟,而是星辰大海征服宇宙的“野心。”通过小组赛的方式进行知识的PK和巩固,将知识融会贯通,也可以进行情景会议,知识更牢固。涵盖13个科学知识层面,脑手口全面配合,涉及的知识层面广,又配合权威专家的指导意见保证输出的知识的正确性,是青少年对于科学很好的启蒙书。苹果树下的牛顿只有一个,但是未来之路千千万,宇宙自然之中,有太多的神秘等着我们去揭开面纱

  本书的设计合理,让我们先进行基础的知识架构,通过知识解析和小问题的复习,对知识进行巩固,第二项根据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目标创造联系,还有扫二维码可以观看的视频,青少年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操,当然,真正的实践需要大量的知识和计算支撑,老师只是先插上兴趣的翅膀。第三项如何利用人类的力量来战胜不可战胜的困难,创造不可能的未来。

  前段时间参观了西北工业大学,在刘老师的带领参观和讲解之下,感叹前人伟大和航空、航天、航海明媚的未来,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带领人类走向广阔天空说不定可以发现“第二地球,”让人类永久的绵延下去。在科学主宰的未来,全民学习是一个必然趋势,“学习强国”的App必将成为必备软件,未来嫌贫爱富也必将是知识层面的一个比较。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四):这里有最专业的STEM科学课,一起开启新旅程

  “妈妈猫咪为什么拉完屎要掩埋自己的粪便?”

  “为什么帝企鹅妈妈不照顾小宝宝?”

  “哪种哺乳动物的哺育期最长?”

  “十万个为什么”宝宝总有很多问题,但更可怕的是身为父母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对问题作出准确的回答。

  我们来看看科学的解释

  猫的祖先野猫,它是狩猎动物,不愿意被狩猎对象发现自己踪迹,所以会尽力掩盖气味,减少留下的痕迹。掩盖粪便和尿液就是为了消除这些气味,避免被猎物发现。

  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企鹅,帝企鹅冒着冬季的严寒长途跋涉去南极大陆的腹地产卵。下蛋耗费了它太多的体力,雌性帝企鹅产完蛋后会返回海洋补充能量同时为帝企鹅准备食物。因此孵蛋的重任就交给了爸爸。帝企鹅爸爸把蛋放在脚背上,再用腹部下垂的褶皱皮肤盖好,就像给蛋盖上了一层又厚又暖的羽绒被。奶爸们会不吃不喝地坚持两个多月,直到小宝宝们破壳而出。

  亚洲象的孕期最长,为600~640天,是哺乳动物种最长的。生产后的小象由母象和象群中的其他成员共同照料,被母乳喂养的时间长达3~4年。

  除此之外,我还能知道:

翻车鱼的产卵数量最多,一条雌鱼一次可以产出三亿个卵;梁龙曾是人类发现的最长、最大的恐龙,但蓝鲸才是地球上生活过的动物中,体重最大的,它的体重可达200吨,相当于3000个人重量总和

  作为文科生,我的理科知识很欠缺,有了孩子后,我不得不去恶补一些常识。有些书和节目能让我高效习得知识,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9.0《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节目组 / 2019 /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是一本青少年科普图书,分为上下两册。

  它来源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协联合制作的大型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

  TEM,简单来说,就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它和人们通常理解的课堂教育不同,STEM教育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项目式的教学,让原本属于不同类别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全书由13个专题组成,涉及动物、植物、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材料、海洋、人体等学科。

  每个专题分为三个版块,第一部分为知识问答考察读者的知识储备,权威专家进行解析;第二部分为动手实践,考察实际操作能力,读者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观看达人的操作过程;第三部分为科学畅想演讲,考察思维创新及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也能如此有趣,这本书,我推荐给你和你的孩子。

  让我们一起体验科学的魅力、威力、梦幻和神奇!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五):总统都推荐的STEM,你也应该看看

  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你有什么样的能力?

  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竞争力计划》中第一次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STEM素质人才“;在2009年,另一位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创新战略》计划书中同样指出,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在本质上拼的都是STEM 。于是这么多年,它成为整个美国教育的重点

  所谓STEM, 简单来说,就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它和人们通常理解的课堂教育不同,STEM教育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项目式的教学,让原本属于不同类别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杯子里的热水会变凉?”和“怎样让房子保暖?”这两个貌似不相同的问题,在本质上都是热学能量的传递问题,当教学围绕这个本质展开时,就有了一条隐形的线索,也就可以将科学和工程问题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说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知识是被割裂的,那么在STEM中,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不再分家,孩子们会学习万物运转的联系。在这里,世界不再是东一块西一块,而是彼此交互相容的整体,孩子学习的知识都是整体上的不同侧面。

  TEM不再是以传送和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而是以启发和引导为主的现代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理解了STEM,怎么做才能把各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又如何在现实中进行学习和操作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CCTV13堂STEM科学课》来看看吧,这本书是以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为基础进行改编,其中收录了每一集节目中最为精彩的内容。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一共有十三章,从动物世界,海底城市、仰望星空、飞向火星.........人体奥秘、数字时代,内容涉及到当下这个时代人们密切关注的所有领域。

  以其中一个章节“去火星安家“为例子来看看,我们会如何获得知识的增量,又是如何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的?

  “选择火星” 中,你会从中了解太阳系所有行星的基本特征。不仅如此,你还会知道冥王星已经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行列,因为在2006年的国际天文联合大会上,科学家们重新定义了行星的概念,冥王星已经被排除在外。

  “火星情报”中你学到有关火星更加详细的知识,在这一部分工程学和数学的知识浮现出来,你要开始分析和计算人们能去火星安家的概率究竟有多大?举个简单的问题,火星上的重力和地球不同,你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到火星上,大概会有多少公斤?(悄悄地跟你说,火星上的引力还不到地球的一半)。

  “火星探测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真实的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好奇号”、“机遇号”等等已经在这个孤独的星球上跑了很多年,不断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比如“水源到底在哪里?” “火星到底能否成为人类第二家园?”。

  ”登陆最困难“,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探测器究竟如何才能安全着陆,这是让科学家们十分头疼的事情,只有把这个事情解决了,才能让下一步载人火箭登陆火星成为现实。好在科学家各有妙招。

  ”向火星出发“ 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到底是多远?你该怎么去?现在都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实现?(据说明年我国的”长征五号“就能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了)。

  “太空环境”和“太空生活” ,浩瀚宇宙星河淼淼,那也只是看起来很美,宇航员虽然一身高科技,但是太空生活真的是艰苦又残酷。比如说你以为的太空漫步很酷,实际上你用的不是腿而是用双手,所以想想一下攀岩的感觉吧。

  “真实的努力” 当你经历了200多天的飞行终于到达火星的时候,你该怎么生活下去呢?很多科学家都在实验室中模拟火星的自然条件,想办法培养植物和蔬菜(食物和水永远都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以上就是知识的冲浪,接下来你可以自己动手体验一下:找一些积木机器人零件,用编程软件,去做一个火星车。(不用担心自己不会,书中有二维码,扫一扫你可以照着做)。

  最后是异想天开的环节,让我们根据上面学到的各种知识,进入幻想的空间,假想一个未来的火星王国,别说自己不敢想,人类都是在无尽的想象中一点点的进步。

  拥抱知识吧,在STEM中学到的绝不是各种高深莫测的理论和公式,也不是让我们充满畏惧的观点和术语。在这里想象可以得到验证,抽象变成具体的游戏,你会发现它们很有趣,很生动,并且很有力量,因为它把知识变成破解世界奥秘的法宝,而你乐在其中。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六):书评|与科学共舞 与智慧交融

  文/捷Jesse

  在全民挑战“学习强国”答题的同时,中小学生们也在体验着一场科学的“头脑风暴”。

  “麻雀一般在哪个季节看上去最胖?

  同卵双胞胎的DNA是完全一样吗?

  蜻蜓和蜂鸟哪个飞得更快?

  相同形状的风筝,大风筝飞得高还是小风筝飞得高?为什么?

  深海中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

  ……”

  这些问题来自央视和中国科协联合推出的《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节目,相关问题与解答汇编成了一套非常有趣的科普书籍。

  在信息化的时代,科普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2016年,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并将STEM列为重点之一。

  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总称,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项目工教学,让原本分属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联系,让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向以启发和引导为主的现代式科学教育,培养孩子们在复杂环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央视的《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节目自2017年首播以来,在中小学生中圈粉无数。这档大型科普益智互动节目共有13期,由张腾岳主持,将全国青少年科学素质电视大赛为载体,采用线上活动与线下节目结合的方式,以开放立体的传播方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竞赛有三个环节,分别是“知识冲浪”“巧夺天工”“异想天开”。知识冲浪主要是抢答题,每组抢答题均设8个单元,从不同的角度对当期主题的话题进行提问;巧夺天工重点在于动手能力;异想天开则是科学畅想演讲。新颖的节目形式,科学的选题,为这档节目增强了科学性、趣味性、紧张度。

  节目主题涉及面广,“仰望星空”涉及天文知识、宇宙探索和航天科技;“生命奥秘”涵盖生命的起源、遗传学、进化论、医学等;“走向海洋”重点介绍海洋知识与海底世界;“信息时代”重在介绍信息技术、全球定位及互联网知识;“材料王国”带人领略新材料、新技术革命等等。

  TEM核心在于趣味性、体验性、情景性、协作性、设计性,而《13堂STEM科学课》的优势就在于图文并茂、彩色丰富、知识详尽。

  以“海底城市”章节为例,我们共同来学习知识,提高知识增量,开支脑筋来解决问题。

  “你熟悉的海洋”中,你会从中了解到我们所居住的蓝色星球,虽然名叫“地球”但却是个拥有71%水面的的巨大水球;你会了解到四大洋的面积大小;你还会了解中国沿海城市的入海口位置。

  “你没见过的海洋”中,你会直观地看到海底的火山、大洋盆地等海洋地质地貌的图片;你会了解海水中的溶质结成,明白海水为何是咸的;你会了解到海水颜色深浅的影响因素。

  “漂洋过海”中,你会通过观察海水流向来了解海水动力学,以及洋流的知识;你会通过海水流动来观测地球的自转;你还可以顺带探知“泰坦尼克号”遇“冰山”背后的海洋科学。

  “海洋中的鱼”中,你会看图识别海洋生物;你会了解鱼类身体某些构造的功用;你还会认识鱼儿们的“特异功能”。

  “海洋中的其他生物”中,你会看到除了鱼类以外,更加精彩的海洋生命图谱;你会了解海洋生物的简单分类;你会对甲壳类身体构造、生命强度有不一样的认识。

  “深潜”中,你进入不透光的深海,认识了深潜设备“蛟龙号”;你也能了解到潜水服对人体的保护作用;你还能随着深潜器看到不一样的深海世界。

  “海洋宝藏”中,你将认识到海洋就是巨大的宝库,除了海水作为溶液的功能外,其也能作为淡化水的来源,作为盐类提取的原料;你将认识到海底的巨大矿产资源;你甚至会了解到海水中氧气的补充与交换过程。

  “海洋建筑&海底城市”中,你会看到科学家们的想象与实践,你会对海洋环境有新的认识,例如水压变化等。

  这些知识只是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冰山一角,脑力比拼之余,我们不妨来做个动手实验:制作水下空间。

  你手上有一只水桶,两根软管,绳子、螺母若干。设定环境:大水槽中装有水,水下铺着陶粒,水中扣着一个透明的半球形容器(模拟海底城市的密封罩),而在“密封罩”里还有一个浮标。要求实现:将“密封罩”里的水排空,直到浮标落在陶料上不再动为止。

  我们的学生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答案是什么呢?

  迷底揭晓:利用螺母进行配重→将螺母用绳子穿起来,在半球罩形成固定配重→压住半球用管子往半球里吹牛,利用空气将半球里的水顶出来。

  最后的异想天开环节,题目是“海底城市我来建”,就留给读者们来想象吧。

  愿这本小册子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科普,更是种下科学的种子。让科学带着我们走向前方,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会,让孩子们文理兼修,既有科学素养,又有谦谦君子的儒雅,带着祖国更加坚实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七):这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真正需要的科学课

  1912年4月14日晚,“泰坦尼克号”邮轮不幸撞上了一座漂洋过海的冰山。那么,你知道,这座冰山是从哪里漂来的吗?

  相信呀,如果你跟孩子问起这个问题,他一定会非常感兴趣,非拉着你弄明白不可。

  这道题出自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这本书。答案选项有三个:A.北冰洋 B.欧洲大陆 C.北美大陆,应该选哪一个呢?

  正确答案应该选C,因为4月份,北半球的天气转暖,在北极附近维度较低的区域,会有一部分冰川融化、下落。冰山一般都是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漂移。“泰坦尼克号”是从英国南安普顿开往美国纽约的。它在横穿大西洋时,根据洋流推算,此时北大西洋上的洋流主要是自南向北的北大西洋暖流,以及从北向南的拉布拉多寒流。后者来自格陵兰群岛,且流经北美大陆东部,所以冰山最有可能是从北美大陆带来的,与北极无关。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脑洞大开?不错,这样的题目包含了地理、历史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孩子调用综合分析的能力。只要自己分析一次,有关洋流的知识、历史的知识相信就会深刻地印刻在脑海中了。

  像这样有趣又有料的题目在书中比比皆是,比如:

  如果我们用“蛟龙号”将一个泡沫塑料杯带到海底2000米处,它会有什么变化?(被压扁?碎裂?缩小?消失?你选哪一个?)

  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需要为一幢高层塔楼造一个游泳池,让它起到阻尼器的作用,你会将游泳池设计在楼的哪里?(底部?中部?顶部?你选哪一个?)

  天亮前后,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启明星”是八大行星中的哪一颗?(火星?金星?水星?你选哪一个?)

  似乎非常熟悉,但是又答不上来是不是?这些利用了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充分调用各个学科的知识。

  对了,这就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STEM教育。

  所谓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STEM教育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项目式的教学,让原本分属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让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向以启发和引导为主的现代式科学教育,培养孩子在复杂环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但是眼下的基础教育课堂还未能完全走出学科分立、应试教育的思维。2017年,一档名为《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的大型科普益智互动节目在央视播出,受到了全国中小学生的广泛欢迎。这个节目每期以一个异想天开的科学命题作为引领,内容涉及仰望星空——天文知识、宇宙探索和航天科技;生命奥秘——生命的起源、遗传学、进化论、医学等;走向海洋——海洋知识与海底世界;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全球定位及互联网知识;材料王国——新材料、新技术革命等等。通过舞台搭载尖端视听技术,让我们见识了科学成为一件“炫酷”的事情,科学的魅力深深感染了孩子们,也深深感染了家长们。

  这种形式是STEM课程的有效尝试与示范。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体验科研过程,帮助更多的老师进行科学课课堂教学的改革,根据电视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改编的这套《CCTV13堂STEM科学课》,按照节目的内容板块进行划分,包含科学知识抢答(即知识冲浪)、动手操作实验(即巧夺天工)、科普演讲比赛(即异想天开)三个板块内容,涵盖生物、交通、天体、物理、信息技术等领域13个专题,让看书的孩子真实地体验到STEM课堂的乐趣。

  在知识冲浪板块,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环境等,每一个主题前面都进行了相应情景的引入,搭配了精美而权威的图片,既引人入胜,又形象直观。在每一道题的后面,既给出了不同专家巧妙的解析,也给出了科学权威的回答。每一个知识点后面,还给出了知识链接,让孩子去发散思维,获得新的思考。

  在巧夺天工板块,在给出引题的基础上,给出有趣的操作题目,比如“考古拼图”,需要孩子们跟队友一起,在两个小时内,根据自己的判断,将两个脸盆中的化石模型碎片进行拼合,用最快的速度复原中华龙鸟、孔子鸟和小盗龙的化石模型。不光有理论,更要有实践,考量孩子们探究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不会做怎么办?不要紧,书中贴心给出了实验解析,只要拿出我们的手机,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完整的操作过程了!

  而在异想天开板块,会给出一个开放型的演讲题目,比如“复活恐龙”、“海底城市我来建”、“我有一个飞行梦”、“去火星安家”……等等,考量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不会说?没头绪?不要紧,书中给出了演讲案例的原文,相信看了选手们的演讲内容,孩子们一定能够受到启发,构思出属于自己的更精彩的演讲内容的,说不定还能进行一场科学畅想的TED演讲比拼呢!

  科学是迷人的,世界是深奥的,只有掌握了探索未来世界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我们的孩子才能树立起更为丰富的人生观,更为宏大的世界观,更有责任感的价值观。这套凝聚心血的书籍带给我们的,将是一场体验科学的魅力、威力、梦幻和神奇的旅程。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八):数字时代,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你需要这样一本会讲话的好书!

  暑假过半,昨天好不容易请了假,带孩子出门旅游。目的地:南京博物院,去年的时候参观过一次,但是感觉里面好东西太多,值得再次打卡,加深印象。

  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数字馆,里面有很多玄妙的科技应用。入口处,我们迷路了,适时体验了一把智能指路系统。我们在计算机界面上点击目的地数字馆,确认后,跟电脑连接的一个电子箭头就开始旋转,几秒之后就停下来,上面显示:数字馆在前方26米处。真是非常神奇。我们顺着指针方向过去,果然看见了数字馆的入口,一个长长的电梯通道,螺旋着向下,光怪陆离。

  数字馆里面有很多光影效果展示,有一面墙上画了一幅长长的古代画卷,好像是清明上河图。里面的小人都会动,孩子打开画面上的一扇扇小门,就能清晰地看见古代人是如何生动地喝酒、唱歌跳舞的。儿子非常喜欢,巴在那都舍不得走。

  这些魔幻的电子技术深受小家伙喜欢,儿子不断地提问:“妈妈,这个小人为什么会动呀?那个项羽和虞姬的画面是怎么做出来的?”天啦!这些问题太难了,我只好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呀,回家我们一起翻书查查吧。”“嗯,就是那本《CCTV13堂STEM科学课》的书上有答案吧?”“是的,你回家复习一下吧。”

实拍

  儿子提到的这本《CCTV13堂STEM科学课》是由《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节目组编著的,分为上下两册。涵盖生物、交通、天体、物理、信息技术等领域13个专题:动物、海洋、地球、飞行器、火车、火星、植物、星空、能量、波、材料、人体和数字时代。书中每一章节都分为三大版块,利于孩子脑、手、口全方位协同训练。具体如下:

  知识冲浪——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环境等,看看你的知识储备有多少,还有专家来解读。

  巧夺天工——不光有理论,更要有实践,考量探究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异想天开——进行科学畅想TED演讲比拼,考量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除此之外,这本《CCTV13堂STEM科学课》还有一个非常棒的优点:书中精彩的插图非常多,全面且直观,便于孩子理解。下面一起来看看书中精华吧,以第十三章数字时代为例。

书中插图

  环节一:知识冲浪,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信息时代

  第二单元——初步智能时代

  第三单元——被数据记录的智能生活

  第四单元——迸发的智能时代

  第五单元——机智过人

  第六单元——人机大战

条形码

  每一单元都讲了一个知识点,比如第一单元就讲了条形码的原理,你知道条形码上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分别代表什么吗?

  A:黑条代表0,空白代表1 B:黑条代表1,空白代表0

  考考你,到底选哪一个答案?

  学过电脑的人都知道,条形码是利用二进制转换的原理来制作的,有了这个统一的规则,我们便可以将每天产生的信息进行编码后存入电脑。

  现在来公布下答案,看看你蒙对了没有。应该选B

  专家陶建华解读如下:

  条形码实际上是用一个固定的宽度作为模块,一般是0.33毫米。比如说,如果这个模块是黑色的,那就代表1;如果是两个模块的宽度,就代表两个1;如果这个模块是空白的,那就代表0。

  题目后面还有知识链接:条形码扫描的原理为:“空”反射回来的是强信号,“条”反射回来的是弱信号。条形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被打上条形码的产品是箭牌口香糖。

  怎么样?长知识了吧?这些内容别说孩子,就是我们这些大人都不知道。这本书有趣吧?

  书中的每个单元都是这样的结构,跟生活紧密相连,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

  环节二:巧夺天工

  给孩子们出了两个题目:数独大战和密室逃脱;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可以自己先试着解答,如果不会的话,可以扫码观看视频,看看达人们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环节三:异想天开

  主要是根据演讲题目:数字时代——我的时代,充分发挥想象力,两队选手分别脑洞大开,想象未来电子技术的超级应用,比如有的说在海底建城市、复活恐龙、去火星安家等等,想象力是科技的翅膀,少年强则中国强。

  这套《CCTV13堂STEM科学课》带领孩子们进入神奇的科技海洋,一起体验科学的魅力、威力、梦幻和神奇,激发出他们心底对科学的强烈兴趣和真诚热爱。如果你想引领孩子进入科学的殿堂,那么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哦。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九):脑容量最丰富的大脑是怎么炼成的?

  《亲爱的,热爱的》刷屏,最近我也加入“现男友”大军,为此还冲了某奇艺的会员。

  剧中最吸引我的,不是童颜CP粉的冒泡的感情,而是男主带领的一群青春无敌的少年们为了在CTF(网络安全比赛)大赛夺冠的各种奋斗和努力。

  对我这种口语勉强交流都有问题的人来说,各种英文缩写总是让我望而却步,CTF我可以看在一群青春无敌的美少年份上,手动查找意思。可是STEM是什么?收到《CCTV13堂STEM科学课》样书的第一眼,我脑袋就大了半圈。

  1、STEM是什么

  书放在桌子上,娃放学回来见有新书,顺手翻开看了一眼,结果这一看,就放不下了,晚饭喊了半天,才恋恋不舍的合上。饭桌上跟我说,妈妈,这本书真有意思,我特别喜欢里面的题,一会吃完饭你陪我一起做吧。

  为了防止被娃问翻,我赶紧临时抱佛脚,做了一下功课。首先了解了一下STEM。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其中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问题需要应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共同解决。

  TEM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2、中国STEM现状

  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具备重视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素养。

  同年6月2日,在培生教育集团、麦格劳-希尔教育公司、牛津大学出版社、霍顿教育集团、柯林斯教育出版公司负责人以及各界教育同仁的共同见证下,邹晓东博士发起了“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倡议。

  三年来,近两百所学校成为联盟的“实验学校”、“示范学校”或“基地学校”…… 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长江中上游的重庆,到东海之滨的舟山,A-STEM之花次第开放。

  TEM教育是一个灯塔,为学校科创教育点亮了前行之路。

  3、内容丰富,用科学启迪心智

  《CCTV13堂STEM科学课》根据电视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改编而来,分为上下两册,涵盖生物、交通、天体、物理、信息技术等领域13个专题:动物、海洋、地球、飞行器、火车、火星、植物、星空、能量、波、材料、人体、数字时代。

  按照内容划分,这套书分为三大版块:知识冲浪板块,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环境等,这个环节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搭配严谨的背景介绍和清晰应景的图片说明,图文搭配既引起读者兴趣,又简单明了。每道题目后面,附带专家解析,从不同角度给出分析解答,在问答中将知识铭记于心。每个知识点后面,巧妙的知识链接,将同类知识点更加扩散,内容更加丰富。

  在巧夺天工板块,首先给出不同的题目,要求准备材料,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操作。比如“插上翅膀”,需要用木棍、泡沫板、羽毛、皮筋、胶带等材料和辅料在15分钟内制作出一架橡皮筋动力飞行器,并搭载木质小人飞上天。不光有理论,更要有实践,考量探究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给出了材料,没有给出步骤怎么办?书中还给出了二维码,只要拿手机一扫,真正的“巧夺天工”就完整的显现出来,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步骤和过程了。

  最后是异想天开板块,通过给出不同的题目,进行科学畅想TED演讲比拼,比如“健康成长”、“大材小用”、“隐身之道”、“能量无极限”、“寻找外星人”……等等,考量演讲者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每个异想天开版块都给出演讲范例,引导孩子们发散思维,创造性的构思自己演讲内容。

  4、为什么要进行STEM教育

  和一般的科学书不同,这套书的内页很精美,行文风格和方式不仅适应成人,更适合低龄的小学生们。内容兼顾了孩子们的兴趣点、理解力、注意力和积极性,知识点简单易懂,范畴基本不会高于孩子们的理解范畴。

  我这个科学盲,因为陪娃看这套书,也重新学习了不少东西,不仅不觉得麻烦,反而乐在其中。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为了

  ·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激发孩子的探究意识,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让孩子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方式,不怕试错;

  ·养成坚持上课和完成作业的习惯;

  ·对互联网课程有一个起码的认知和适应;

  ·学习能力更强,效率更高,自学也可以成才;

  ·能辨别信息真假,筛选无用的信息,选择有用的信息;

  ·凡事有自己的思考,不迷信权威;

  ·辩证的看问题,积极发掘事情好的一面;

  那么别错过,你也赶紧带孩子来读一读《CCTV13堂STEM科学课》这套书,动动手,动动口吧……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十):给科学的未来,给未来的你们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谈到过“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他在中国少年身上看到朝气与希望。百年后,中国少年历经革新、奋发图强,在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名人曾如是说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它打开了一扇门,通往真理、实践;既然如此,那么科学的种子应该早早播撒在青少年的心中。知识、实践、科学、技术,这些看似零散的点,在STEM理念中成为了一个整体,它们相互融合、相互贯通,最终成为了高效合理的学习方法。央视也有这样的一个节目组——《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它将这个科学理念融入其中,让我们一起体验科学的魅力、威力、梦幻和神奇。

  《CCTV13堂STEM科学课》是节目的选编汇总,它将节目的内容以科学、趣味的文字形式表述出来,脉络更加清晰与鲜明。科学课上的内容不再仅停留在纸面的理论上,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具体的实践和对未来的畅想。它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更多的是综合性的尝试和表述。未来立于当下,而科学离不开实践和大开的脑洞。

  所选取的13堂课从人类自我认知,不断向外蔓延到周围的动物、身边的植物,最终涉及到浩瀚的宇宙;而对于材料、能源、外星移民,课程也有所涉猎。13个章节虽然并未有明显的逻辑联系,但在内容上均涉及到了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构建。这些课堂,燃起了少年对于科学的向往。

  发散的思维:为有源头活水来

  整体而言在书中,很多知识不再侧重于识记,而是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理应知晓原理,更应在探索中找到源头。一些容易被忽视掉的问题,则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讲解。一旦选择答案有误、思路出错,便可自寻找到正确的方法。

  每个独立章节问题设置层层深入,容易对一个主题问题形成合理性的认识。章节下面有不同的单元,从不同侧面丰富这个章节的内容。最先谈到的是动物世界。动物如何适应环境、逃生的三十六计都颇有趣味。逃生单元选取的例子——猫,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宠物,通过对它行为的分析,进而谈到了动物的遗传基因和变化发展。

  思维虽然是发散的,但知识的归纳总结,知识点的清晰、灵活,你会惊异发现,不知不觉中懂了许多知识。寓教于乐,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灵巧的手工:绝知此事要躬行

  TEM课最大的一个亮点便是侧重于实践。许多构想不仅停留在理论,更是要亲自操作一番。谈到未来海底世界的时候,便用水桶、密封罩、软管进行模拟,想象海底世界就如同密封罩一般,一点点放空其中的水,便是海底世界的简单模型。

  在认识地球的时候,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建造地震来袭时不会倒塌的高楼。铅笔、方形布、棉线,这些平日生活中寻常的物件,在他们的手中成为了最佳的模具。

  其他的实践,要么是飞向天际的迷你飞机,要么是饶有趣味的微型悬浮列车……学于书,用于行。科学知识从小便渗透进入了生活。

  立志的高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CCTV13堂STEM科学课》中最为亮眼的,便是章节后,每位学生的精彩演讲。他们的话题常常从小事谈及,最终落实到实践——即使是那些处于构想中的理念,他们也从当下实际出发,才放眼未来。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些豪言壮语是他们前行的航标,更是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古凡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他们将科学的信念透过表述,立根心中。

  高远的立志,少年中国的征程。

  13堂STEM科学课:梦想从少年起航

  (1)科学可以如此有趣。在这本书中,科学褪去了神圣的光环,加上适合的实验,一切变得轻松趣味。知识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叠加,而是知行的合一。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是科学,更不符合“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能离开实践的知识,也没有脱离知识的实践。

  (2)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有人曾认为科学是小众的,需要极高的天赋,需要顶尖的设备,而平时的一些思索是无意义的。然而,并非如此。简单的摩擦生火,磁针向南就蕴含着最为简单的道理。科学固然是一座高峰,这座高峰也离不开生活的实验。科学更多的是生活的小事。

  磁悬浮列车、抗震的高楼……这些随处可见的事物,背后隐藏的却是简单的科学原理。科学并不复杂,但科学需要耐心,需要一点点打开它的大门,进入它的门槛。

  (3)未来竞争科学竞争。早年间,邓小平爷爷曾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多年过去,计算机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忽缺的物品,它方便人们的生活、改变着周围的世界。计算机技术,只是科学的一个缩影。祖国寄希望于未来,而未来就在少年身上。

  未来可期,他们肩负明天的方向。

  科学的梦幻和神奇在这里,科学的魅力与威力在这里,《13堂STEM科学课》,关于你想知道的科学奥秘,一切都在这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