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消失的塞布丽娜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消失的塞布丽娜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09-19 23: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消失的塞布丽娜经典读后感10篇

  《消失的塞布丽娜》是一本由[美] 尼克·德纳索著作,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塞布丽娜》读后感(一):真相流失

  没什么情绪的脸,没什么褶皱衣服画面看起来硬邦邦的,不过好像就是美国人焦虑恐惧的日常形式。在真相总是能被反复篡改的时代谋杀案和阴谋论逐渐纠结在一起,恐惧、好奇再到怀疑愤怒,在这个过程中被各种媒介放大。除了同情

  话说美国人对权力似乎抱有一种特别诡异的不可知论,像是某种社会性被害妄想。这真是截然不同政治文化了。不过这类世界观总是可以翻译过来成为畅销书。想起有次中午吃饭闲聊,一个很“产品经理”的同事(就是很爱用缩写行业术语的那种)聊到自己最近看了一本美国人写的书,开始相信很多事情背后是一套“暗网”之类的啥啥,所以忙活来忙活去都是被暗网所支配的。我听了愣愣的,觉得阴谋论这一套的确传播强大,尤其自诩的聪明人都喜欢

  扯来扯去还想说,从Sabrina这本书里看到的不止是网络暴力,还有真相流失过程中那种很深层孤独感,仿佛有很多人的声音,但又像没有人。

  《消失的塞布丽娜》读后感(二):女孩失踪后引发网络热议,其真相究竟为何?

  某天,一个叫塞布丽娜的女孩突然失踪。根据监控,她最后出现在离她家一个街区远的地方——那是她下班路上,之后便再找不到其他线索

  她的家人男友都陷入了精神崩溃,尤其是她男友特迪和妹妹桑德拉。

  特迪离开了他们居住的伊利诺伊州,住到了他一个在国防工作高中同学凯文家。失去了塞布丽娜的特迪似乎被悲伤榨干了所有活力,如同一具空壳般,整日枯枯躺在床上。衣服是朋友帮他换洗的,吃的也是朋友喂到嘴边。

  直到塞布丽娜失踪一个月后,事情才有了进展

  数家媒体政府人员,和其他好几百号人都收到了一盘录像带录像带的内容是塞布丽娜被杀的全过程。而杀害塞布丽娜的凶手提米·扬西则被发现死在自己家中。他是自杀的。

  但事情并没有因提米·扬西的自杀而结束

  令塞布丽娜亲友想不到的是,一个噩梦醒了,更大的噩梦正在向他们袭来。

  杀害塞布丽娜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以每小时五百万次的下载量的速度在传播。

  网络沸腾了,网民们先是震惊怜悯;继而大量的媒体进行报道,为追热点记者们将死者家门口堵得水泄不通,死者家属面对这些病态的窥探情绪开始崩溃;事情完全失了控,网民情绪平复下来后开始去“解读”这一事件,而阴谋论甚嚣尘上,他们认为塞布丽娜是虚构的,提米·扬西也是虚构的,这是有人在故意制造恐慌吸引人们注意

  塞布丽娜的妹妹桑德拉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有的说这整件事太荒唐他们欠网民一个解释;有人质问她怎么证明身份真实的;甚至还有一名摄影师说桑德拉悲伤的样子动人,希望能出演他现在在拍的一部连续剧;还有人直接给她发出了死亡威胁,说我知道你住哪儿,我有枪······

  还记得先前收留塞布丽娜男友的凯文吗,他被网民们认为是“塞布丽娜事件”的关键人物,这桩阴谋的执行者

  其原因有三,第一,据说凯文收留了塞布丽娜的男友(是的,但也仅此而已,他甚至都没见过塞布丽娜);他有官方背景(他的在国防部工作);以及,某天在他回家时被门口记者采访时显得惊慌失措事实是突然的采访让他措手不及),这一切在网民看来都别具深意,值得挖掘。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更加坚定了“塞布丽娜事件”只是一场阴谋这种说法——这一定是zf搞的鬼,而凯文就是这件阴谋的执行者!

  凯文因此登上热搜,全网都嚷嚷着他是骗子助纣为虐让他去死,最可怕的是,他的妻子女儿甚至受到了死亡威胁。

  这个故事来自图像小说《消失的塞布丽娜》,虽然是虚构,但为什么我们感到如此熟悉

  生活在当代社会,远离网络暴力几乎不可能。就算没有遭受过,可能也参与其中过。

  你在微博上随口议论了两句某明星,可能招来一群粉丝过来问候你的祖先更有甚者说要去你住的地方堵你揍你一顿。

  某个线下纠纷闹到了网上,你可能事情都没搞明白,听风就是雨,跑去当事人底下一通骂,但没想到事情反转又反转,你看戏看得热闹,被骂/冤枉的当事人可能生活因此彻底改变,ta受不了无休无尽的谩骂抑郁自杀,或是ta的亲人也被牵连其中,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热点几天就过去了,但是给当事人带来的某些伤痛却是无法弥合,甚至无法补救的。你也许只骂了一句,但成千上万人都来骂上一句踩上一脚,对当事人来说却是无法承受之重。

  我们不是当事人,很难确切地知道真相,我们接收到可能是第二手第三手甚至第一百手信息,所以大部分热点事件都逃不过反转的命运。真相在网络上往往被曲解,被过分解读,我们很难得到正确信息。比如前几天的吴亦凡事件,有女生和吴亦凡通话的视频在网上流出,网民的解读各式各样,谁才是真?谁又是假?除了当事人,没人知道。

  《消失的塞布丽娜》将一个热点事件的发生发酵发展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跟前,其中的荒诞恐怖一览无遗。它实在太真实了,真实到令人背后发冷。

  也正因为如此,它一经出版便引起了不小轰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纽约时报》《卫报》都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这本书最令人好奇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讲述的并不是犯罪本身,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真理信仰本质。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这两者都难逃被侵蚀的命运”。

  《消失的塞布丽娜》的议题引起了时代的共振,因其现实主义描写它引起人强烈共鸣,因此自2018年出版至今它仍常销不衰,稳居美国亚马逊图像小说畅销前列

  媒体的赞誉喜人销量之外,《消失的塞布丽娜》还开启漫画文学新纪元——

它是首个入围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布克奖的漫画作品

  台湾给《消失的塞布丽娜》定的宣传文案是“前所未见视觉文学”,的确,在《消失的塞布丽娜》里,我们看到漫画与文学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沉静、极简、几近阴郁的画面与批判讽刺主题完美契合发人深省同时提供了前所未有阅读体验,将图像叙述文字描写的结合推向全新的高度

  正如豆友宝木笑所评论的:在灵魂层面,一切形式都只是载体

  文字也好,图像也罢,它们都是传达我们所思所想的工具。《消失的塞布丽娜》将这两者完美结合,堪称图像小说的典范

  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书给我们以警醒。

  《消失的塞布丽娜》读后感(三):一桩不幸案件如何在发达的网络中变成网络暴力的狂欢?

  《消失的塞布丽娜》是首个入围了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布克奖的图像小说,讲了一个女孩失踪后引发的离奇故事。然而它的重点并不在失踪案件本身,而是案件对女孩亲友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全社会引起的反响。故事的走向并没有沿着常规预期,却让人感到如此真实和熟悉,不得不说,作者尼克·德纳索的确是戳中了现代人软肋

平静无趣的生活,缺席的影子男友

  《消失的塞布丽娜》的画风很简化,尤其是人物,无论五官发型衣着都简化到极致,几乎没有突出特色,不小心的话甚至会把不同的人看混。这种近乎“脸盲”的设定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这一张张面孔没什么特殊之处,就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就像生活中平凡的你我他。

  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展现了塞布丽娜的生活。独自在家的塞布丽娜迎来妹妹桑德拉的一次简短拜访,姐妹俩抓紧时间聊了聊近况。送走妹妹后,塞布丽娜再次回归独自在家的状态,一个人刷牙洗漱、一个人看睡前书、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做早餐……塞布丽娜口中的加班男友特迪,仿佛不存在一般。总之,在布丽娜身上,是肉眼可见的孤单寂寞

  这就是塞布丽娜的生活,平静、无趣,缺席男友像个影子。这也像极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每天重复简单日程安排,各自忙于工作,较少闲暇,亲人、恋人或者伴侣之间缺乏亲密交流,往往忽略身边的彼此。也许你会说,生活本就是这样平淡如水。可是,你以为的平淡如水可能还藏着你没察觉冷漠疏远

  《请回答1988》中那种亲密自然邻里关系,不知感动了多少被困在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大家都觉得现在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外界的潜在危险伤害变得越来越多,让人产生恐惧。这危险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人,就像塞布丽娜和桑德拉聊到的那样,“别担心林子里骑车这种事情”,“真正的禽兽都在旅馆里呢”。

  自然,人们的警惕心越来越强,变得越来越麻木封闭,甚至对本应亲密的人都保持距离,这是面对外界可能的危险和伤害的一种自我保护。这样看来,平静无趣的生活,也是一种折中的选择不好不坏。

意外会改变一切,放大人感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塞布丽娜和特迪应该会继续这样平静的生活吧。不幸的是,塞布丽娜突然失踪了。一场意外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石子,足以波及所有相关人的生活。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塞布丽娜的家人和男友特迪。无事的时候,特迪可以只顾着加班而疏远冷落了塞布丽娜。等到塞布丽娜失踪了,他才发现自己根本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只能撇开一切,逃到了老同学家里去,独自疗伤。这场意外以这种痛苦的形式,让特迪回忆起了对塞布丽娜的感情,那些早已遗忘现实和日常琐事中的依恋

  特迪的老同学凯文同样如此。他们拥有各自的生活,久不联系,彼此早已疏远。在特迪最痛苦的时候,凯文仍愿意挺身而出照顾老同学。“有事说话”这种陈年友谊珍贵之处被这场意外勾起。特迪的遭遇,也触发凯文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

  如无意外,多数人会沿着现有的状态,在平淡中过完余生吧。然而,从天而降的意外,逼迫人们停下来,回忆失去美好,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以自己微薄力量对抗剧烈的痛苦,艰难地继续下一阶段的生活。这个过程中,人的所有感知都被放大了,原本麻木的知觉变得灵敏

流水的热点,铁打的看客

  网络为世界带来了无比的便利,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在《消失的塞布丽娜》中,塞布丽娜的失踪事件本身不是重点,甚至这件事对亲友的影响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隐藏在网络背后的观众。他们硬是喧宾夺主,从热点新闻旁观者变为舆论事件的主角

  网络世界从不缺热点,网友们也善于遗忘,今日的热点到了明天也许就无人问津,可以说是流水的热点、铁打的看客。可是,一旦事件触碰了观众的敏感点,让观众们把个人的情绪注入热点,事件就会迅速升级甚至变异

  原本塞布丽娜的失踪并不引人注目,几天内就被其他新闻抢走热度。可是,当塞布丽娜被谋杀的视频突然流传到网上,观众内心普遍存在的对外界的恐惧和猜忌瞬间被点燃了。

  人们像对待任何一个娱乐八卦一样,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和下载着这份承载着一个年轻生命的视频文件,没有任何尊重和怜悯,也丝毫不顾及这种做法受害者家属的伤害。

  一个生命被生活在附近的邻居残忍剥夺,这样的先例让人们陷入恐慌,也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真相。潜在的危险变成了身边的事实,“噩梦成真”放大了观众对世界的恐惧和不信任、对他人尤其是身边人的猜疑:每个人都害怕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恶魔在身边”让人害怕更让人抗拒,而便捷的抗拒就是怀疑和否定。那么,找出事件的破绽、证明这是假的,也就能消除恐惧、继续安心生活了。于是,观众的质疑突然如潮水般投向塞布丽娜的家人,怀疑他们是演员认定他们炮制假新闻制造恐慌,甚至通过人肉辱骂骚扰、威胁等方式逼迫他们承认造假。

  其实,事情发展到此时,一切真相早已不重要了。观众发起了这场网络暴力,只是急于摆脱因为塞布丽娜引发的巨大的恐慌。他们也并不需要真相,只需要能够安抚内心恐惧的结论,哪怕这个结论是虚假的、自欺欺人的。网络暴力,折射出的正是隐藏在网络背后的普通人内心的所有负面情绪:恐惧、冷漠、焦躁、愤怒、不满、寂寞、不信任……网络暴力只是为这些负面情绪找到了一个不当的出口。这是对网络的滥用,是网络时代的大不幸!

  整场事件中,最可怜的是塞布丽娜的家人朋友。他们不仅遭受着失去塞布丽娜的痛苦,更承受着网络暴力的痛苦,甚至朋友的朋友都未能幸免。凯文只是好心照顾遭遇变故的老同学特迪,却无端卷入事件中,同样遭受着网络暴力。随着事态变化,他的心理健康调查忠实记录着他所承受的痛苦。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当事人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未经历过的人是难以感同身受的。作为受害者,他们多数时候都无处申诉、无人诉说

  你是否曾是铁打的观众中的一员?你是否曾有意或者无意中参与过类似的网络暴力行为或者不幸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呢?你的内心是否也隐藏着对外界潜在危险的深深恐惧呢?你是否曾反思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是否给他人带来了伤害?在这个用“脸盲”的画风展现整个故事的图像小说中,每个普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在其中。

  好在,《消失的塞布丽娜》在呈现这场网络闹剧的同时,也在给人们灌输希望。经历这一切后,特迪终于走出家门、重新开始工作;凯文虽然还会做噩梦,但也选定了新的人生方向;而桑德拉则独自踏上骑行的路,一个人勇敢地去完成曾经和姐姐塞布丽娜的约定。他们都在努力恢复创伤、继续生活。愿每一个不幸的网络暴力受害者都能有这份勇气!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网络暴力事件再次发生。

  2019.09.04雾凇

  《消失的塞布丽娜》读后感(四):年度恐怖杰作

  文:Ed Park 译:起名苦主陈川崎 原文链接:https://www.nytimes.com/2018/05/31/books/review/nick-drnaso-sabrina.html

  尼克·德尔纳索的作品《消失的塞布丽娜》开篇前六页都在讲述主角塞布丽娜和她的妹妹玩填字游戏的场景。

“十二个字母”她说,“我们杀了克拉特一家。”塞布丽娜马上就给出了答案:“迪克和佩里”——杜鲁门·卡波特的长篇纪实文学《冷血》的原型。

  第一次读到这里,你就能感受到尼克·德尔纳索的语言功底——寥寥几句,一次姐妹间日常在母亲家中简短团聚的场景跃然眼前。四页之后,塞布丽娜出门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她活着。

  在《消失的塞布丽娜》问世前,德尔纳索就已经因作品《贝弗利》而崭露头角。

△尼克·德尔纳索(Nick Drnaso)

  在这个作品中,他对于分镜排布的创新,让我们在阅读《贝弗利》的时候有一种像是不经意瞥见《闪灵》中的恶魔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消失的塞布丽娜》中更进了一步。

△尼克·德尔纳索 2006 年作品《贝弗利》(Beverly)

  《消失的塞布丽娜》被一种严格约束的道德感以及特朗普上任以来深植于美国人内心的噩梦所环绕,让书中的整个事件变成了一个令人感到不安的谜团。

  虽然政治在书中并未提及,但是它所带来的恐惧感无处不在——不论是电波中,还是麦克风里,亦或是小朋友的游戏书中。

  故事的中心围绕着两位男性——塞布丽娜交往了两年的男朋友特迪,以及特迪的朋友,彼得森空军基地的一位军官凯文·罗贝尔展开。

  刚刚离婚的凯文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特迪身上,他无私地接纳了特迪,在特迪失去塞布丽娜几近抑郁和疯狂后,邀请他到自己伊利诺伊的家中一起同住。

  虽然此时二人高中毕业后失联很久,并且凯文本身还要面对离婚诉讼,但是他依旧每天给特迪带吃的,尽量给特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凯文在工作中需要不定期填写心理健康调查表,回答一系列关于他的精神状况、睡眠时间、酗酒问题以及自杀倾向等问题。他的回答总是消极的。

  随着一卷录像带的出现,塞布丽娜的去向逐渐浮出水面,凶手的名字自然也公之于众。调查人员告诉凯文他们“在尽最大努力回收所有录像带······尽量阻止相关影像流传到网络上”,但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耿直的凯文下载了塞布丽娜遇害的相关视频,但是作者并没有展现出视频的内容,而是选择将最坏的结果留给读者们自行想象。

  特迪的愤怒来自于悲痛过后的冷漠以及无处不在的视奸所带来的无力感。在这种情况下他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收听收音机中关于所谓“信息战”的电台节目。

“我已经被盯上了,就因为发表了一些完全合理合法的演讲,”电台的主持人坚称,“如果你看到我被铐上手铐带走······那时你就会真正看清正在发生的一切。”

  在阴谋论者们在网上一番“舆论狂欢”过后,他们注意到了与受害者男友同居的凯文,于是将攻击的焦点转向了凯文,坚称他是受雇出演这场阴谋的演员。

  “我是个边界技术员。”凯文这样向特迪解释自己的工作。他的工作主要就是监控脆弱的网络环境,发现并解决可疑漏洞。 作者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边界技术员”,但并不是网络上,而是绘画方面的。不论是每页两格还是每页 24 格的分镜,作者都能将其安排得行云流水,一步步将想要传递的信息铺陈开来。 他的画风极简,却又充满诗意,画面的细节与布局设计相得益彰,看似平淡无奇的画面下暗流涌动。

  《消失的塞布丽娜》中的谋杀虽然是虚构的,却依旧让人不安。

  不过,作者并没有聚焦在故事血腥暴力和对于罪魁祸首的批判当中,他更多地关注于公众如何解读与消费整个事件,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究竟交织了怎样病态的幻想。

  其实作品中有一个显而易见但又极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那就是凯文的心理健康调查日期:第一个 D.O.D. 我们看到的心理健康调查日期为 2017 年 9 月 11 日。

  仔细想来,《消失的塞布丽娜》(Sabrina)这一书名并非暗示的是 1954 年奥黛丽·赫本主演,讲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朦胧爱情电影《情归巴黎》(Sabrina)。

  而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萨布丽娜·哈曼(Sabrina D. Harman),2003-2004 年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中美国军队被判有罪的几名人员之一。

  2005 年,萨布丽娜·哈曼和其他几名士兵受到审判,交代了他们在2003-2004 年期间,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对伊拉克战俘进行性虐待、身体虐待和心理虐待的事实。

△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就不放图了,大家自行搜索

  书中凯文是个有军方背景的人物,而这也在后来的网络暴力中,成为网友们口诛笔伐、用以阴谋论联想的现实依据。

  通过种种不同的表达,作者巧妙地暗示出我们所处的网络环境——不断蔓延的恐怖气氛,武器化的网络标签以及病毒式的内容传播,这一切从“双子塔”倒下的瞬间和我们对于这场悲剧本身的回应开始,就已经播下了种子。

《消失的塞布丽娜》无愧为一部(年度恐怖的)杰作。

  《消失的塞布丽娜》读后感(五):疏离又狂欢,一场失踪案反映现代人的交往困境——解读《消失的塞布丽娜》

  强烈建议读过一遍之后(或者完全不想读的人)看这篇文章,关于更多作者信息和本书制作的幕后故事,可以阅读本人之前翻译的纽约客专稿《Nick Drnaso的图像小说,绘出一个苍凉颓唐的现代社会》。

塞布丽娜的消失

  塞布丽娜生活的世界与我们无异,城市社区的街道干净整洁,特朗普靠推特放话当上总统,假新闻假科普横飞,键盘侠嬉笑怒骂。

  在这个世界里,塞布丽娜失踪了。

  搜寻无果,她的男友泰迪意志消沉,来到在空军工作的老同学凯文·罗贝尔家借住。不久,塞布丽娜被证实由邻居杀害。

  随着一盘记录谋杀的录像带被上传到网络,凯文和塞布丽娜生前的亲友发现这起死亡悲剧远未结束,在公众病态的幻想下,自己被卷入一个诡异而扭曲的全国舆论场中。

  塞布丽娜的死亡经由媒体和互联网的传播,演化成一场公众信任危机的导火线,现代人心里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借由一个普通美国人的失踪案终于爆发,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谣言疯狂传播,本应遭受同情的受害人被大众消费,阴谋论甚嚣尘上。人们甚至开始怀疑塞布丽娜的死亡是政府阴谋。刚刚离婚、正处于家庭事业十字转折点的凯文因为军队背景不断收到指责、怀疑甚至死亡威胁,自我封闭的特迪每天收听收音机里的末日预言,塞布丽娜的姐妹桑德拉亲眼目睹这场悲剧如何被大众的想象一步步扭曲,陷入难以自拔的悲伤。

  《消失的塞布丽娜》讲述了公众时代对后真相的恐惧,并把这种恐惧具体呈现在普通人的身上,你无力反抗、无权操控,到头来,我们眼中脱离蒙昧的现代社会,其实也不过是一个被新奇技术包裹的文化共同体。

现代人的疏离感

  第一眼看上去,《消失的塞布丽娜》画格规整,线条简单且柔和,色彩对比也不强烈。平淡,朴实,日常。

  作者尼克·德纳索选择这种平静甚至于呆滞的视觉呈现,是有意为之。事实上,中学的他最早拿起画笔是因为喜欢重金属乐队幽幻狂野的专辑封面,早期风格更类似于克鲁伯这一批美国地下漫画家。

德纳索是个温和谦逊的人,在获得布克文学奖提名引来万众瞩目后,他说:“我不习惯这种关注度……我担心这会让其他入围的作家以及他们的读者不满。漫画是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那么多优秀的漫画家持之以恒地工作,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被单独挑了出来。”

  不过,大学毕业之后他就不再画那种风格了,与地下漫画用夸张画面和炽热情感表达嬉皮精神的做法相比,德纳索的创作理念可以说更现实主义——如今的德纳索致力于记录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要理解这种疏离感,可以从他毕业一年后(2013年)创作的短篇《Tell God to Blow the Wind from the West》里一窥:

  他将911袭击中世贸大厦倒塌前的求救录音与整洁无人的都市街道画面搭配在一起,画面称得上简陋,但他紧紧把握了一个现代社会特有的矛盾,科技让电话线一端在空调屋里的接线员能甜美沉静地对另一端说“我理解很抱歉别担心”,可他真的能理解能关心吗?如果能,电话另一端又真能体会到、能相信吗?这是一个极端的沟通失败场景,故而德纳索使用了这种极端的视觉方式呈现。

  《消失的塞布丽娜》朴实的色调、僵硬的表情仿佛在对读者讲:“是,这是真实会发生的”“对,现实你们就这么冷漠”。线条虽然简约,但是经过德纳索精心排布,每一笔一画都直击人物的孤独、不安和恐惧。

  我们被科技前所未有地连结在一起,寂寞、疏离却难以避免。《消失的塞布丽娜》里处处显露出现代人沟通失败的例证。特迪无法与自己交流,明明是当事人却选择相信最荒谬的阴谋论;凯文无法与家人交流,看着skype对面的女儿挤出一句“天气如何”却忘了是清晨,女儿身子往后退回答“我不知道”;社会公民无法与一个可信任的社会实体交流,于是在网上传谣、钓鱼、攻讦。

  在《消失的塞布丽娜》里,这种疏离感还体现在对话上,初次阅读可能会觉得,里面有太多对“无用”的、失败的对话,尤其在凯文与泰迪之间,每次凯文发话试图安慰泰迪或转移话题,都让人觉得尴尬俗套,却又无可奈何。

媒体拟态下的网民狂欢,窥视“后真相”的窗

  2013年,德纳索还发表了另一篇更成熟的短篇《The Grassy Knoll》,讲述一个说话奇奇怪怪,动不动扯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的“肥宅”被他的同事们排挤,被开除之后,被发现在草丛里做了个开枪的手势,随即消失,他想干什么,之后会干什么?谁也不知道。

  德纳索试图在那部短篇里捕捉现代人生活中的不信任感:你该如何判断陌生人的人品?有些人只是性格古怪还是真的反社会罪犯?

  《消失的塞布丽娜》从人际交往扩展到社会认同,描述“后真相”时代的可怕之处,资讯迅速传播让人对事件翻转习以为常,阴谋论参与煽风点火,注定无法被说服。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只在宣泄情绪。如果所有人都不信任所有人,那么随意的、被有意引导的发言便将泛滥。

  1)凯文通过网络看到悲痛的姐姐被媒体围攻。看到虐杀视频下载链接被光鲜亮丽的广告围攻。出于一种卑劣的好奇心,他观看了这段视频,夜不能寐。

  2)特迪刚刚得知噩耗,他在凯文家寻找枪支,却找到红色娃娃,塞布丽娜一身红衣(或者一滩血迹)的景象在他脑中涌现,就在他进入绝望时,发现了收音机,开始收听阴谋论电台。

  3)下班不敢回家,凯文在公园里发现摄有自己的视频被评头论足,邮箱塞满威胁恐吓。见到工作人员也疑神疑鬼。

  压力不只来源于网络,网线另一端毕竟是活生生的人,网络暴力的可怕之处在于:受害人的恐惧会逐渐从网络扩散到现实,虚拟世界轻率、情绪化的行为模式会入侵现实。最后,所有的陌生人都变得极其危险,朋友的话句句听来另含深意,网络口嗨似乎分分钟就能转化为现实的暴行。

  在尾声部分,德纳索用一种极其隐匿而可怕的方式展现他的忧虑:一切看似恢复平静,当凯文在旅馆睡着,他看见杀害塞布丽娜的凶手,而凶手说的每一句,都来源于先前凯文日常生活里听到的话:与前妻的通话、网友的评论、同事的交谈……德纳索将其拼贴成通顺的句子。对身处事件中心的可悲角色来说,所有人都可以是假想的凶手。所有信任都不复存在。这就是网络暴力的代价。

如果读者细心寻找,会发现凶手说的每一句话在前文都有出现

反直觉的情节;日常的非现实

  《消失的塞布丽娜》的美术风格简约不廉价,流畅易理解,作者特意延长了画格时间间隔的长度,让动作看起来更跳跃,以此控制读者的阅读速度,让视线随着画格一点点移动。

  有时候,这样的设计会为读者制造惊悚感,小心翼翼地转动眼球,期待下一格的画面是什么。德纳索对此加以利用,制造了几个“反直觉”的情节:

  例如这两页的画格中:

  1)第一格是塞布丽娜的特写,作者将她的神态称为“小鹿般警觉”,这是读者见到的第一个人物

  2)随后视角拉到了塞布丽娜身后,我们得知她在做家务。

  3)视角再次拉近,塞布丽娜的头往后扭,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4)转过身望向空荡的走廊。

  5-10)塞布丽娜再房间四处寻找着什么,或者说,提防着什么?

  11-14)啊!原来是在找一只猫,读者的心情放松下来了。

  15-16)窗外突然出现一个陌生人(实际上这时候,塞布丽娜之外的所有人对读者都是陌生人),塞布丽娜被吓到了。读者刚放松的心情又被提起来,这个人是谁?

  17-19)原来是姐姐桑德拉来拜访妹妹。

  再如这两页,画格不停地在一墙之隔的两人间切换,凯文想要进门与泰迪聊聊,踌躇一番还是走了,泰迪则持刀随时防备着,最后出门发现只有留下的食物,遂拿走了事。双方在这里进行了一番隐形的对峙,当读者以为泰迪要用刀伤害凯文,最后却发现事情的主动权掌握在凯文手里——只要他不走进去,就什么也不会发生。

  这个桥段是全书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段之前,泰迪带着小刀和收音机外出潜入库房,天知道拿走了了什么东西,离罪犯一步之遥;在这段之后,泰迪关掉了收音机,拉开窗帘,看起凯文女儿留下的童书。

  读者的心被提起又落下,对二人的关系也有了新的理解。凯文虽然不会聊天,但也不是消极地为泰迪解决起居这么简单,知道有人信任、陪伴本身也是一种帮助。

  德纳索就是这样运用画格将时间停滞住,反复展现场景的不确定性,制造紧张的气氛,以此达成“反直觉”的阅读体验。

  除了情节上的“反直觉”,这本书在整体结构上也出乎人意料,设置一场谋杀事件是小说常见的切入方式,但在《消失的塞布丽娜》里,作者没有多提谋杀案的缘由、凶手的动机——如果有,那只能是仇恨;这漫画描绘了角色饱受心理创伤折磨,却不提角色如何复健——如果有,那只不过是互相扶持继续生活。

塞布丽娜的姐姐是女同性恋,这段时间里她的伴侣一直支持帮助着她

  即便是重点关注的网络暴力和阴谋论,作者也把它们安置于角色的日常生活范畴下——聚焦被灾难影响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缺乏强戏剧化冲突的,更多时候,情绪通过特定氛围下人物的举手投足来表现。而德纳索的艺术风格(柔和的色彩搭配、清晰简洁的线条,略显“迟缓”的分镜),能够做到这点。

泰迪慵懒呆滞的状态,每时每刻都让人感到他内心的麻木、伤感

  这种日常生活的呈现,反而给了读者一种非现实的震撼感。甚至在很多地方,作者似乎故意放置了伏笔(例如凯文家的枪械),却不在后续使用,毕竟在现实生活里种下的因也不一定结出想要的果。我们对艺术作品很多“直觉”反应,其实很多时候是被大众文化喂养产生的错觉。

结尾

  到故事结尾,关于塞布丽娜的麻烦事并没有被解决。只要记录还在,人还活着,让一个媒介事件彻底终结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第一次读觉得垂头丧气的原因。事情不过失去讨论热度,主人公不过是继续生活,什么也没有被改变。后来再读,我意识到不该这么想,对遭受过这等困境的人来说,愿意继续生活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姐姐与她的伴侣走到一起,然后像开头的塞布丽娜那样在野外独自骑行。

  凯文放弃了与前妻复合,拥抱新职位的挑战。

  就连泰迪,也到了宠物救助中心工作,试图为在他自闭时走失的狗狗“赎罪”。

  在这个会失去真相和真爱的社会里,塞布丽娜的亲朋谁也无法摆脱哀伤和恐惧,最终复归生活的过程看上去什么也没“做”,其实,个体的一剂解药,不过是互相陪伴支持、竭力与生活建立新的关系。

  (更多漫画文章、漫画资讯,欢迎找到“欧美漫画谈”的公众号&微博。这是一个致力于推广欧美漫画的非盈利组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