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念
在我念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搬了新学校。新学校坐落在胡家村和十里堡村的交界处,很简陋的两排砖瓦房。前面一排是两个教室,分别是四年级和五年级,后面一排是老师和校长的办公室。学校没有院落,周围是田地,很少有人家。没有高高挂在树上的大钟,上课或下课时,校长就吹口哨。
教室的东边是大片大片的杨树林。春天到了,杨树长满了绿绿的叶子,风吹过来,唰啦啦响,那是我们村林业队的树木。在杨树林里面,有一眼水井,每到下课,班主任杨老师就提着水桶,从井里打上满满的一桶水,我们围着水桶迫不及待地喝起来,清凉甘甜、沁人心脾的井水,比起今天的矿泉水不知要好喝多少倍。喝足了水,我们顿时来了精神,在校园里疯跑起来。
学校西边是一片野生的枸杞树丛。夏天时,枸杞树长长的枝条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枸杞子,像颗颗红宝石,村里人称之为“红姑娘”。我们经常去哪里捉迷藏,摘枸杞吃,甜甜的味道至今让人回味。
杨老师经常领着我们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好事。胡爷爷就在我们学校旁边的小屋里住,他家里没有其他人,腿有些不便。教室南边就有他家的棉花地,我们经常给他拾棉花,也是在那时候,我们都学会了拾棉花。洁白的棉花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装满了,再把它倒在大簸箩里,像小山一样。真是人多力量大,一会儿的功夫,大片的棉花就拾完了,然后我们唱着歌儿回到教室。
一次课外活动时,杨老师领着我们帮李奶奶捡麦子。大家围着一个很大的簸箩,里面有很多麦子,我们把麦子里的小石子和土坷垃拣出来,很快就拣完了。回到教室,杨老师拿来一包东西,粉红色的包装纸,不知道是什么,同学们都好奇地望着。杨老师说:“我们帮李奶奶义务劳动,李奶奶很感动,专门买了糖感谢我们。”同学们的眼睛都亮起来了,那个年代,香香甜甜的糖果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啊!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两块糖,花花绿绿的糖纸,琥珀色的糖块,大家都舍不得吃,一点一点地细细吮吸,互相看着,笑着,逗着。另一块悄悄装进了口袋,要拿回家在家人面前炫耀一番,还要让家人尝一尝。
我个子矮,座位总是在教室的第一排,所以,坐在教室里,我便有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机会看到外面的风景。一次,老师上课时,我看到碧绿的田野中,有一只土黄色的野兔在奋力奔跑,我心里嘀咕:干吗跑得那么急?紧接着又看到一只黑色的老鹰在空中盘旋,心里一下明白了,不由笑起来。没想到就这一笑,被老师发现了,他让我站到外面看个够,我站在教室门外,心里并没有那么难过,反而因为错过了一场好戏而万分叹息。上课时,我经常会看到灰色的野兔跑到路边来悠闲地吃食,它们那机灵的眼睛,高高竖起的耳朵,机警的样子,常常令我灵魂出窍,神游窗外。
杨老师教我们语文,他经常带我们观察树木,观察田野,观察他办公室门前种的蔬菜,然后叫我们写作文。我清晰地记得,杨老师在那天的课堂上读我的作文,读完后,老师重点指其中的一句话让同学们想一想,那句话中我写了棉花长了棉桃,然后再开花,老师说应按照植物生长的先后顺序写。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写作要实事求是,要认真观察,不能想当然。
那时我疯狂地迷恋一种游戏——走兽棋。下课时,我便和同学们摆上棋子杀几盘。我棋计很好,几乎没有对手,除宋秋芳外。一个炎热的中午,同学们都趴在教室里休息,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和宋秋芳在偷偷地走起兽棋来,我们一只胳膊趴在桌上,头枕在上面,装作睡觉的样子,另一只手在忙着走棋。当我们兴味正浓时,一只手伸过来,拿走了棋子,我们不禁一惊,抬头一看是杨老师,原来他正在巡查学生的午休,他走进来,我们竟没有发现。杨老师依旧笑盈盈的,说:“快睡觉吧!”顿时,我们两个为我们的自以为是的小聪明而满脸通红。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世外桃源如今已盖上了教学楼,四周建起了高高的围墙,挡住了一望无际的绿野,那片杨树林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但是行走在校园之中,我仍在深深怀念那梦中的杨树林,清甜的井水,雪白的棉花,飞奔的野兔,惹人喜爱的“红姑娘”,那炎热的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