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10-07 23: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精选10篇

  《张永和聊史说戏》是一本由张永和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3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一):戏中史

  小的时候老人打开电视就看京剧很是不理解,唱的是什么也听不通,那些人又穿得奇奇怪怪,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其没有兴趣。直到有一次朋友说多了一张京剧票,我刚好没事,就去听了一下,结果震惊了,不知道是现场震撼原因,还是我对于这种艺术形式又有了新的感悟,从这时起我就开始自己做一些功课。然而我对于戏剧知识只是停留在京剧,其他类型的戏剧我基本没怎么看过,这本书刚刚好就是将京剧的,所以我就拿来翻看了几页,发现原来我研究很久的知识都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让我豁然开朗

  对于不喜欢京剧的人来说,首先他们肯定就是不了解京剧,我就是这样,越去了解它的历史,就越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京剧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它在那些地区比较流行,这些都是必须知道的最基本的知识。作者结合曲目讲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还有戏曲本身要表达意思,在书中与读者侃侃而谈

  京剧里面也分好几个小类别,这就和我们看电影一样,有爱情的,有武打的,甚至还有玄幻的。有的曲目则是改编于其他类型作品的,作者也在书中分析讲解了其中的不同改变。京剧里面的很多经典曲目流传至今,尽管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但是大致都相同。一定有人疑惑为什么不去做大的改动,其实大多数都是来源真实的历史,至少都是在历史时被人们传说的,不知不觉这些历史就通过京剧的形式流传了下来,这也是一种巧合吧。

  这本书还有一点吸引我的原因就是,作者敢于保留意见,这是很难得的。想那种阿谀奉承的话谁都会说,但是我们想知道的是多方位的历史,没有绝对真实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最终合成自己的理解。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我认为京剧是“角”的艺术,看的就是“角”。很多人都想着去创新,新人尽管还是有,却很难出现名角,我想是因为现在的人们都没有那么热爱京剧了。了解京剧才是喜欢上京剧的开始,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哪怕了解一些历史也是好的。

  《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二):京剧剧目探源

  即便再对京剧不感兴趣的人,也听说过关于包公的《铡美案》,陈世美早变成了负心汉代名词大部分可能只看过那段最有名的“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一段,《铡美案》分为好几幕,有些类似今天的连续剧,一集接一集。

  在电影和电视发明之前,戏剧起着娱乐的作用,台上演员亮相,台下观众叫好。徽班进京,汉剧合流,乾隆嘉庆时期文化繁荣早就了现在的京剧。要上演戏剧,就要有剧本。凭空捏造总不如改编历史容易,话本口口相传,是京剧剧本的来源之一。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即被编成了一出京剧,成为传统保留曲目。《张永和聊史说戏》将流传至今的经典传统保留曲目、大团圆的春节应节戏、讲忠说义的岳飞戏和关羽戏、一门忠烈的杨家将戏、清官戏和不太为人知的武戏一一道出历史渊源

  金玉奴的这出戏几经改名,又称为《豆汁记》或《棒打薄情郎》,等到过年的时候为了图个好意头,名字则必须叫《鸿弯天禧》。可是真的喜吗?穷书生莫稽在饥寒交迫几乎冻饿而死之时被乞丐头救了,入赘为婿。谁想一朝高中,却嫌弃妻子金玉奴的出身,将其谋杀。幸而金玉奴大难不死,反而为莫稽的上司所救并认为义女。莫稽贪图富贵,娶了上司的女儿,入洞房才发现就是金玉奴。荀派对这出大团圆的结局做了修改,莫稽最终被参丢了乌纱帽。

  京剧的出现要晚于话本小说几百年,与其说京剧改编自历史,不如说是改编自小说、笔记等等作品,正如今日原著编剧区别。《失空斩》改编自《三国演义》,《四郎探母》改编自《杨家府演义》,苏三起解的《玉堂春》改编自《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大约由于梨园人文水平不高,能读正史人少,大多还是听人口口相传的话本故事,一旦觉得适合搬上舞台进行改编。

  小说已经是经过加工文学作品,戏剧有其时间性和冲突性的更高要求,是文学作品的再加工,有些地方史实已经相差甚远。张永和先生在书中一一点出历史原貌或其故事来源,有些剧目来源颇有争议,书中也参考剧作家史学家观点分别列出以供参考,对于了解京剧剧目和历史文化颇有帮助。

  《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三):戏里自有大乾坤

  很小的时候,跟着大人看戏,其实只是看热闹、想借机得到好吃的——但是有时候也像模像样的“看一看”戏,其实就是看那些武打的情节,越热闹越喜欢爱,却根本不喜欢那些文绉绉的唱段。当然现在知道了,看戏要看全,少了哪一段,都是损失俗话说,戏如人生,戏外有大世界,戏里也自有大乾坤。

  晋城本地的戏是上党梆子,因为与河南搭界,所以也流行豫剧。除此之外,小时候也听过黄梅戏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唱段,听过京剧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唱段,其他的戏,就很少听说过。长大后喜欢看、喜欢听的戏其实也和小时差不多,依然是上党梆子和豫剧;京剧虽然是国粹,却听得依然不多,但是关于京剧的知识了解得却相对来说多了很多。

  学近现代史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京剧是四大徽班进京后陆续形成的,经历了一个交流融合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昆曲秦腔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京剧。京剧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1920年代,形成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标志着京剧走向鼎盛。是时,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都深得喜爱。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张永和先生长期担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评委会戏曲组评委主任,他所创作的《张永和聊史说戏》一书,主要介绍了京剧传统经典剧目的始末根由。除去经典传统保留剧目外,还对京剧中的春节应节戏、说忠说义的岳飞戏和关羽戏、一门忠烈的杨家将戏、清官包拯以及说武戏等进行了介绍。虽然从戏曲频道上也多少留心过不少京剧传统剧目,但对京剧中居然也有不少杨家将的剧目还是有点儿吃惊——印象中,应该是山西四大梆子中的杨家将戏份较多。听张永和先生讲剧讲史,能够对京剧有一个更为准确和直观的印象,毫无疑问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好书

  说起杨家将的戏,同为四郎探母的戏,上党梆子中的《三关排宴》和京剧中的《四郎探母》表演起来却大不一样——相对来说,更喜欢上党梆子的处理:《三关排宴》是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解放后经赵树理整理过,通过对杨四郎叛国求荣的行为进行揭露和严正批判歌颂佘太君的爱国主义思想。但京剧的《四郎探母》,却多少失去了这一层意思,而重要表现母子十余年别离后终得相见这一幕——感觉远远不如京剧《李陵碑》的主题表现。

  总之,虽然原来对京剧并不怎么了解,但《张永和聊史说戏》却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缺憾,并由此对拥有5800多个剧目的京剧有了更深的一层印象。

  《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四):京剧的历史底蕴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是中国百姓生活中长盛不衰精神食粮,虽然时光流转时代更迭,但戏曲的魅力还是吸引着一代一代人探究它的独特内涵与底蕴。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去乡下的亲戚家庙会,看着高高的戏台脸上涂着油彩的演员咿咿呀呀唱戏,台下人头攒动,喝彩声不断,只是觉得热闹非凡;平时电视里也经常有戏曲节目,京剧、豫剧、黄梅戏等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更不必说每年的春节晚会上,京剧是不可或缺精彩节目之一,然而,自己却始终没有喜欢上这种表演艺术。

  曾经以为是自己年纪小,不懂得欣赏,没想到长大之后还是没有找到合适契机去走进京剧等戏曲的艺术世界,问问身边的朋友,竟也有很多对戏曲没有特别喜好的。直到最近,读了翁偶虹先生的《春明梦忆》才发现,原来欣赏京剧是需要了解京剧的历史、发展和生存环境等一系列背景知识的。

  《张永和聊史说戏》是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戏曲评论家张永和先生所著的一本和京剧有关的讲解性书籍。书中从经典传统保留剧目、春节应节戏、忠义戏、包公戏、武戏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述常见的京剧曲目的历史渊源、编剧特点,以及发展、传承方面的变化。让从未接触过京剧的读者也能详细了解这些剧目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原因,更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对京剧的爱好,进而学会听戏、赏戏。

  张永和先生最先讲到的就是流传百年的老传统戏《鼎盛春秋》,又名全部《伍子胥》。据说一百多年来,这出以老生为主的大戏精彩上演,流派纷呈,无任何传统戏、新编戏可比。尤其是其中的《文昭关》一折,更是和京剧的创立、发展息息相关。张先生细致讲解了这部戏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并分析了其与历史及小说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戏曲在人物塑造上的突破与创新。

  清乾隆末嘉庆初几大徽班进京,三庆班唱老生的程长庚最拿手的戏便是这《鼎盛春秋》中的《文昭关》。程长庚不但以这出戏奠定了他的班主地位,而且对巩固京剧在京城的地位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改往常演员的演法,突出了伍员落魄中的刚毅挺拔,逃亡中依然雄风不减,迎合了当时志士仁人忧国忧民义愤填膺,于困厄中依然霸气激愤审美需求

  正因为这出戏符合观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所以才长演不衰,叫好又叫座,也造就了不同时代的经典演绎。顺便说一句,《文昭关》也是大家熟悉的“瑜老板”的常演剧目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就以此为契机来尝试欣赏一下京剧中最为经典的传统剧目,说不定就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京剧的文化底蕴深厚,它的很多故事都来源于历史,比如《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定军山》、《阳平关》、《群·借·华》(《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也有不少来源于中国传统故事,比如《红鬃烈马》、《玉堂春》、《白蛇传》。在几百年间,有《文昭关》这样的长盛曲目,也如《四郎探母》般几经波折的经典;有百姓们喜闻乐见的《龙凤呈祥》,也有始终不曾很火的《渭水河》。

  文学、历史、政治环境、社会变革、演员的更迭、时代审美的变迁,众多因素影响着京剧的发展,也悄悄改变着这个行业,令其焕发出新的魅力。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角色在舞台上都能展示出属于自身的独特魅力与光彩,每一段故事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台上演员们唱出的是历史的长河,是人生的感悟,是生存的信念,还有世间悲喜;台下观众们看到的是视觉听觉盛宴,获得的是精神的荡涤。当我们了解了京剧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故事,就更加贴近了它的精神内核,一辈又一辈京剧艺术家们为之奋斗奉献的舞台也就随之变得亲切与充满光彩,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并不是我们不喜欢京剧,而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自己是这么喜欢京剧。

  《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五):以史证戏,戏说历史

  京剧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欣赏京剧,外行人看的是热闹,内行人看的是门道。张永和是浸淫戏曲多年的著名评论家,《张永和聊史说戏》不仅仅是说戏,还以史证戏,真正把京剧剧目讲透。张永和的功夫下得足,旁旁杂杂,诸如小说、笔记、正史之流,多有涉及,而笔下文字却是轻松的,流泻间饱含着对京剧的热爱。

  生、旦、净、末、丑,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是我们能看到的,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从经典的传统保留节目到春节应节戏,从讲忠义的岳飞、关羽戏到一门忠烈的杨家将戏,从清官戏到武戏,都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京剧要如何演,它为什么被广大戏迷喜爱,它的发展轨迹是什么样子的,人物是如何塑造的,戏剧的来源与演变,都值得喜爱它的人去探问、求知。

  传统剧目中有一折《文昭关》,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这折戏与京剧的创立、发展却是息息相关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是伍子胥在昭关画影图形捉拿他时愁得一夜白了头,在东皋公和好友皇甫讷的帮助下,混出昭关。京剧方兴之时,《文昭关》便已红遍梨园。这出戏的根源主要来自于明代冯梦龙、蔡元放编的《东周列国志》的第七十二回和第七十三回。小说总是虚虚实实,当不得真。作者指出戏中很多事件是来源于《左传》和《史记伍子胥列传第六》。但是戏剧与历史小说有很多不同。戏剧根据自身需要,“立主脑,剪枝蔓”,突出主题,去除芜杂。同时根据剧情需要,在去除不必要的细节之外,添加合理的情节,仅仅根据”几不得脱“四个字,就创造敷衍出动人心弦、悬念丛生的情节,戏剧所表现出的人物情义、情节的曲折起伏,都使戏剧本身变得立体形象起来。戏剧,贵在不重复历史的真实,而追求艺术的真实。

  如果你细心,会发现每一位知名演员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文昭关》这出戏成就了程长庚。作者指出徽班进京时,京剧刚刚起步,开始是以旦角为主,后来转为以老生为主。程长庚就是唱老生的演员。他最拿手的就是《文昭关》这一出,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变惶惶然为颓然中仍不失大将风度,演员表现出的人物精神风貌为之一振,让观众眼前一亮。作者研究认为,程长庚表演《文昭关》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表演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其时道光中叶,英法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程长庚在国势日颓中表现出的激愤符合观众心理需求。

  无独有偶,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大师1919年首次赴日作巡回演出,表演了很多剧目,其中最受日本观众欢迎、演出场次最多的却是传统戏《御碑亭。,究其原因,是这出戏剧所反映出的价值理念,得到了日本观众的共鸣。原来到场观剧的多是中老年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严重。孟月华的故事引起她们极大的共鸣。

  胡金铨在其《胡金铨随笔》一书中说过:“中国传统戏剧是舞蹈、歌唱、戏剧混合为一的表现艺术。其特性是:①象征多于写实。②表演人可以跳出角色的框架做第三者叙述。③音乐效果和动作融合为一。④着重人物出场的情景,以显示其人性格、特征,或带动故事。

  “舞台上不需要什么道具布景、声光效果,全靠演员的表演,需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正是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之所在。”作者可谓深得京剧三昧。

  张永和的文字充满了炽热的情感,他把对于京剧的爱全部融于文字之中。他对于每一出京剧都如数家珍,与之相关的名演员的故事了如指掌,对于他们的表演长处分析得恰到好处,客观公允,不偏不倚。透过文字,我们看出他对京剧的理解的深刻,对京剧的喜爱是发自肺腑的,对京剧的未来充满了殷切期望。

  人云亦云是评论者的大忌,张永和不只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他敢于质疑前辈,比如著名京剧评论家齐如山,就敢于指出他的不足之处,纠正错误,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京剧艺术的魅力是寓变化于不变,张永和抓住了京剧的神髓,把对京剧的喜爱注之于文本,发抒自己的胸臆。他的文字又很见功力,他的表达又是深入浅出的,读起来十分愉悦。

  张永和以史证戏,戏说历史,把历史、小说、笔记等与京剧联系起来,使读者透过表面去理解京剧艺术,在他的笔下,京剧是如此美好,京剧的未来不可限量。

  《张永和聊史说戏》读后感(六):张永和盘点经典京剧剧目

  京剧是一门扎根于民间并在民间广受欢迎的表演艺术。两百多年来,京剧行当不仅涌现出许多技艺精湛的表演艺术家,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比如《苏三起解》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坐宫》中的“快马加鞭一夜还”、《铡美案》中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几乎人人都可以跟着哼上两句。

  这么多经典剧目,故事是怎么被创作出来的、对表演者有哪些要求、各派名角在表演中有什么创新之处和精彩看点呢?这就是《张永和聊史说戏》中讨论的主要内容。

  张永和是国家一级编剧、戏曲评论家。在《张永和聊史说戏》这本书里,他对经典京剧剧目做了一次梳理,不仅介绍了剧目的创作依据、考察了剧目中的史实和虚构内容,还讲解了编剧和表演艺术家们在唱腔、扮相、表演方式等方面做出的创新,可以说是一次剧目大盘点。

谭鑫培

经典京剧剧本的素材来源

  剧本的素材从哪儿来呢?或者说这些剧目都是根据什么编写的呢?从《张永和聊史说戏》讲到的剧目来看,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剧本,就是根据史书记载的古人事迹或者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国系列的故事,《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这些都是根据《三国志》记载的真实历史以及《三国演义》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虚构情节进行改编的经典剧目,另外还有根据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故事改编的《伍子胥》等。它们被传唱多年、经久不衰。

  戏曲不是历史也不是小说,不必要、一般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原始素材表演,改编剧本的过程中,势必要酌情进行修改,让剧本更富有戏剧性,适合表演、更吸引观众。历史剧改编的原则,首先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也就是在故事主要脉络上符合史实,但是针对具体细节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另外也要“减头绪,立主脑”,删减枝节,保留主干,让故事更紧凑。

  第二种剧本,就是纯粹虚构的剧本了。这类剧本中,有些是整个故事人物和情节完全是虚构的,比如翁偶虹编剧、程砚秋的代表作《锁麟囊》就是这类。有人说《锁麟囊》是根据焦循《剧说》中《只麈谈》讲述的一段故事改编,程先生的儿子程永江则声称,这部剧是程先生有感于战乱的苦楚和对民众的同情,专门请翁先生编写的。

  还有些则假托部分真实历史人物的名义,让故事看起来像是真事,让人更容易信服。比如《四郎探母》,历史上杨家的儿子并没有人被俘招为驸马,也没有从敌营赶回来深夜探母的事情发生。《四进士》虽然假托是清官海瑞的四位学生,但实际上整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洪羊洞》也假托杨家将的故事,但“孟良盗骨”实际上也是虚构的情节。

  第三种剧本,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比如传唱了四百年的《玉堂春》,也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苏三起解的故事,虽然很多人都说故事是源于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的《玉堂春落难逢夫》,但还有人说是源于明朝中晚期的一桩轰动朝野的公案。根据作者张永和的考证,这个故事的确是来源于真实公案。

程砚秋

编剧和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创新

  一部戏曲想要获得无限的生命力,并被广大观众所喜爱,最后成为传唱数百年的经典剧目,必定离不开编剧和表演者的共同创新。一场精彩绝伦、空前绝后的京剧表演,需要有好的剧本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优秀的编剧和表演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珠联璧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也能演绎得出神入化、美妙动人、格外出彩。

  说道成功的创新,不得不再次提到曾经盛况空前的《锁麟囊》。程砚秋曾经在上海出演这出剧目,先演十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换成其他剧目后观众不答应,强烈要求恢复演出《锁麟囊》,结果加演十场又再加演五场,最终共演了二十五场。

  《锁麟囊》的成功,首先在于剧本非同凡响。主要人物薛湘灵,出嫁前是骄傲并娇气的富家小姐;落难后成为富人家的保姆,地位降低,忍气吞声;重新过上好日子后,因历经波折,磨练了心性,“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性格富于变化,人物立体、形象丰满。编剧大家翁偶虹编写的这部剧,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事件少而不单薄,人物多却不芜杂”,“有节奏,不拖沓”,是一部十足的优秀剧本。

  除了剧本的优秀之外,程砚秋在表演上的创新也功不可没。他首先对《锁麟囊》的唱法做了精心的设计。他的唱腔紧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清音细脆,时而委婉低徊,收放自如,余音绕梁。另外这部剧的唱词还打破了传统“三、三、四”的字数限制,翁先生编写的唱词文字俏丽,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程先生创造了相应的新腔,错落有致,断续自然,刚柔相济。最终,优秀的剧本、精心的设计、精彩的表演相结合,把这部剧炼成了经典。

  《锁麟囊》的剧本和表演俱佳,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京剧典范了。还有些剧目,情节并没有《锁麟囊》那么曲折动人,但经过表演艺术家的大胆改革和精湛演绎,也能大放异彩。

  比如说《定军山》《阳平关》这两出戏,开始有很多人唱过,但都没有唱红。余三胜把这两出戏唱得很好,最后,“伶界大王”谭鑫培把这两出戏唱得红极一时。这是因为他接受了师父程长庚的指点,把武戏的功夫糅合进文戏当中,发挥了文武昆乱不挡的特长。在唱腔上,博采众长,扮相上也做了创新。经过大量改革,这两出戏被唱成名剧,还以《一战成功》的剧名成了谭鑫培在大年初一必演的剧目。

  《拾玉镯》是荀慧生的杰作。这部剧的故事同样很简单,却也成为备受追捧的名剧。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表演者“做”的绝妙功夫。我们总说“做戏”,这部戏,当真是靠“做”出来的。戏中孙玉娇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为了表现她的青涩、娇羞的少女心态,扮演者的身段、动作、舞蹈、眼神、手势都要极其精心,举手投足之间都给人以美感。观众也正是被舞台上活灵活现的灵动少女所吸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京剧剧目之所以广受欢迎、流传上百年,就在于台前幕后所有人员的通力合作。优秀的编剧们打造出动人心魄的剧本,优秀的表演者通过精心设计和反复练习,最终奉献给观众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扎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创新,才让京剧艺术永远散发无穷的魅力!

  2019.06.17雾凇

  图片来自网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