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仁德上人 心正法法正,心邪法法邪

仁德上人 心正法法正,心邪法法邪

佛法 是 心法 ,离心 说法 ,心外求法,就名之为外道。心中有我执有 私心 ,就是邪法就是恶法。 实际 法本法无法,无法的法名之为 正法 。法法都是 平等 无二的,怎么会有正邪之分呢?怎么会有 善恶 之分呢?因为遇事着相有我、有 执着 计较 、有分别法执,才有善恶正邪之分。 天下 本无事, 庸人 自扰之。心中有我执我见与我慢的自我分别心,把好好的 清凉 世界 变成了五浊恶世,把好好的一尊佛变成了一个 是非 人我、 争斗 嫉妒

《仁德上人 心正法法正,心邪法法邪》的相关文章列表

《仁德法语》经典句子大全
《仁德法语》经典句子大全

日期:2018-07-23 23:12:01 点击:736 好评:-8

1、凡山中能说天的么有原没人。没人以山中能说显,山中能说以没人成,没人山中能说圆融。 ----仁德上人 2、修个道解脱佛道认田大得心可以空性为基础,以称性妙用大慈大悲为纲领,以善巧道都我家不出差错为究竟! ----仁德上人 3、听闻见性发声风发声地里说成...

仁德上人 真修与研教
仁德上人 真修与研教

日期:2019-08-27 09:09:55 点击:55 好评:0

1.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 2.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 3.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 4.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急须...

仁德上人 着相执着即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不着相即名佛
仁德上人 着相执着即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不着相即名佛

日期:2019-09-05 09:40:25 点击:59 好评:0

我们听经闻法,修学很多的法门,无论是念佛或者是念咒,无论用什么样方式方法修行,总是手法、总是方便。其目的是为了心空无我不着相,是为起心动念为众生的利益,为了救度众生让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也就是让众生没有私心、没有贪心、没有烦恼,让一切众生见自...

仁德上人 修解脱道非难非易
仁德上人 修解脱道非难非易

日期:2019-07-01 08:52:27 点击:45 好评:0

从理体本性上面来说,解脱成佛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本性真空无一物,没有一点东西。既然没有一点东西,怎么会有烦恼生死轮回呢?对一个真正明理见性的人来说,我执法执已打破,我都不存在,没有我,是谁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疑呢?性为真空无一物,怎么会说...

仁德上人 空荡歌
仁德上人 空荡歌

日期:2019-03-13 08:59:28 点击:31 好评:0

1 见性之人无二样,只是事事不着相。 事来则应了了知,知道明白心空荡。 无取无舍无爱憎,即是见性不着相。 见性并无神秘处,一切无住心无障。 心无障碍不执着,事事无事心安详。 佛性灵知不用求,放下身心不着相。 莫求神通莫求玄,当下灵知本安详。 了了常...

仁德上人 孝亲尊师,以孝为本
仁德上人 孝亲尊师,以孝为本

日期:2019-08-27 10:36:48 点击:24 好评:0

无论你修什么法,只要这一生决定能出轮回、了生死,你就是最大的孝子。 万善孝为先,孝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对父母、师长尽孝,尽究竟圆满的孝,这是我们佛教徒的本分事。对父母顺从,不让父母生气,照料父母衣食住行,有病奉侍汤药,甚至割肉...

仁德上人 知错改错,切莫自己回避错,更不能知错再犯错
仁德上人 知错改错,切莫自己回避错,更不能知错再犯错

日期:2019-09-05 10:00:27 点击:35 好评:0

人非圣贤,谁能无错呢?人生有点错误、缺点、毛病、习气并没什么可怕,最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看不清楚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不知错,不认识清楚、看明白自己的错误缺点,自己怎么能改错?就是有善知识用悲心来关心爱护我们,给我们指出...

仁德上人 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
仁德上人 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

日期:2019-10-03 15:06:21 点击:26 好评:0

佛是众生的佛,众生是佛一人的。学佛就是学会事事无我,无我的等级就是解脱的等级,解脱就是佛。只有一个真正大解脱、大开悟的人,才能做得到把自己施舍给众生。男女做爱的快感,万分也不及禅定中的一分舒服,这种禅悦还是淫欲的等级范围,千万不能停留在这种...

仁德上人 你要看透红尘是名利情钱财,争斗虚荣装腔搞自
仁德上人 你要看透红尘是名利情钱财,争斗虚荣装腔搞自

日期:2019-07-23 09:20:05 点击:31 好评:0

你通过你自己,也可以通过你周围的人,可以很明确的看清世间一般贪恋红尘是什么,你不能再糊涂,不能再自欺自骗。自己超越自我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又必须要做,不落实不行。真正落实做起来会有很多的难度,所以说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明白在最难超越...

仁德上人 能让我们觉悟放下都是善知识
仁德上人 能让我们觉悟放下都是善知识

日期:2019-09-05 10:19:32 点击:38 好评:0

释迦牟尼佛在做太子的时候,出游四门,见到了人有生老病死这四种现实情况,顿发出离心,舍弃太子国王的宝座不要,离开了荣华富贵的家庭,割舍了自己心爱的美妻娇子,到雪山上苦行六年,最后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彻悟成佛。这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现象,正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