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母爱,是什么样子?
作者:豫妍
——秋葵妈
前两天,看到一则关于“15岁男孩倒立下深井救女童”的新闻,让我忍不住流下泪来。
河南一名3岁女童,不慎坠入了14米的深井之中,而井口只有30公分,救援队无法下井实施救援。
少年“临危受命”,用“倒挂金钩”的方式,反复下井4次,共用时20分钟,终于成功将女童救出。
作为一个围观群众,忍不住给少年点赞,而作为一个妈妈,新闻里只有一个镜头的王泯燃妈妈,却戳中了我的泪点。
短短一个镜头,妈妈的担心,全写在了脸上:那么小的井口,倒立入井,儿子从未参与过类似救援,会不会受伤?
在救援成功后的采访里,泯燃的妈妈说:
“儿子下井后,她非常地担心,但她怕影响儿子的情绪,不敢直接跟儿子对话,只能静观,默默地担心,因为儿子在做对的事情。”
不少网友为这位善良的母亲打call:“我要是这位妈妈可能会崩溃,不一定能让我的孩子下去!”
王泯燃的妈妈之所以被赞,是因为她并没有任由作为母亲本能的担心,演变成“护犊情深” 的私心。
作为家长,漫漫育儿路,我们常常担心一二,但又不得不承担八九。
因为那些担心,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担心是妈妈的本能
但成长是孩子的本能
自从我们成为一个“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就变成了我们的本能。
孩子的一餐一饮,我们担心。
怕他吃不饱,总是追着孩子再喂一口,好像他永远差这一口才能吃饱。
孩子的一冷一暖,我们担心。
怕他受冷挨冻,总是苦口婆心地劝他们穿上秋裤,生生地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寒冷:妈妈觉得冷。
当担心变成了我们的本能,请记得,成长也是孩子的本能。
三岁的孩子上幼儿园,分离焦虑是每个孩子和妈妈都必须要经历的。
男神靳东的老婆李佳,就曾在微博上,分享过自己克服“分离焦虑”的煎熬。
她记录:儿子在看到熟悉的餐具时,心理防线瞬间崩塌,嗷嗷哭个不停,一脸鼻涕眼泪地要找妈妈。
而此时的李佳,也哭得稀里哗啦,特想冲过去抱起儿子:“走,回家,不上了。”
可是她很快告诉自己:“不行,忍住,不能前功尽弃,这才刚刚开始。”
这一步,我们必须鼓励孩子迈出来,也只能看着他迈出去。
雏鹰在学习飞翔的时候,可能会跌落山涧,但是雄鹰绝不会因此,就允许雏鹰困在小小的鸟巢里。
雏鹰虽然会因为学习飞翔而受伤,但学会飞翔,却能让它拥抱蓝天。
作为父母,哪怕我们满心担忧,却也只能告诉自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飞翔。
担心没错,但方法不能错
妈妈们常说,育儿就像打怪,遇到不同的怪,我们就需要祭出不同的法器。法器选得不对,只会被KO。
前几天闺蜜跟我抱怨,她出差回来,老师频频反映,她儿子最近特别爱跟同学动手。
担心儿子继续这样会被孤立,只好给他请了一周假,少跟同学起冲突。
反复追问后,才得知真相,原来她出差期间,儿子曾经被一个同学推搡摔倒。
回家之后,奶奶心疼孙子,就教他被人欺负必须还手,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找到症结所在,她便带着儿子到学校,找到推搡他的同学,了解事情经过。
儿子也明白了“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更多问题。因此学会了真正能保护自己的方法。
闺蜜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跟儿子一样,用错了方法:儿子担心被欺负,就主动欺负别人,反而引起同学公愤。
而闺蜜担心儿子被孤立,就回避问题主动隔离了儿子,并没有去探究儿子打人背后的原因。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担心,应该找到正确的出口。堵不如疏,害怕掩盖,不如坦然面对。
如果孩子想去踩泥坑,与其害怕踩脏鞋子而反对制止,不妨给他准备一双靴子,让他尽情地释放童年的快乐。
如果孩子沉溺于手机不能自拔,与其“谈机色变”,不如妈妈自己也放下手机,带着孩子一起出门,寻找更有趣的活动。
制造担心,收获成长
有一次儿子生病,问她:“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
她正要去储药柜里,给儿子找药,忽然想到,因为自己当过医生,所以这些年儿子生病,都是她自己在家就给治了,他几乎没去过医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儿子这么大了,自己也不能替他看一辈子病。
所以她打算,让儿子自己学着去医院看病,知道生病以后应该怎么办。
毕淑敏开始后悔:“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妈妈,儿子生病,我不仅不帮他,还雪上加霜地‘锻炼’他。”
在儿子离开的两个多小时里,理智告诉她,儿子这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是让他学习如何“生病”的最合适的机会。
但身为妈妈,担心儿子的本能,却让她一直如坐针毡。
儿子进门对她说:“妈妈,我打了退烧针,好多了,我已经学会生病了,这虽然有点麻烦,但是也没什么。”
她看着儿子,觉得又有勇气面对自己制造的担心。她知道自己要不断地磨练他,同时也磨练自己。
中国人在攻坚的时候喜欢说:“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育儿路上也一样,适当地制造一些“担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也能让自己成长。
五岁的女儿,被姥姥带回老家,我每天无数个视频电话打过去,想要看看她。
可是,每次女儿都玩得没工夫搭理我,姥姥diss我:“别担心了,孩子每天都很开心。”
十八岁的表妹,去外地上大学了,小姨每天盯着她的微信朋友圈,就怕女儿第一次离家会遇到什么难题。
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妈妈,95岁离世之前,给他留下了一个存折和一封信。
原来母亲这么多年一直不间断地向他要钱,是为了给不会理财的儿子攒钱,害怕有一天他会变成穷光蛋。
真正的养儿100岁,长忧99。
我们的担心,跟孩子的成长一样,是一门必修课。我们都需要学习:担心,是爱;太担心,是碍;而担心导致“病急乱投医”,则是害。
学会面对自己的担心,为担心找到正确的出口,才能修满育儿路上爱的学分。
少一些担心,多一分信任,化不安为祝福,祝福我们的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豫妍,家有二女,用心看见孩子,用笔遇见自己,在陪伴中和孩子共同成长。本文首发秋葵妈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起做有远见的父母。
新春将至,为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秋葵妈妈特意准备了抽奖活动!!!奖品是价值548元的小天才儿童电话手表,粉丝只需扫码就可以免费参加! 赶快扫描下方参加抽奖吧!!!
你若喜欢,为秋葵妈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