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锦集

2022-03-27 03:01: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锦集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是一本由石之轩著作,天逸传媒|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裸脊线装图书,本书定价:48.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一):《山水与朔漠的怨怼》

  十年前朋友推荐石之轩关于 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的大作《黄花赋》,十年后又遇到作者的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 ,第一时间拜读,仿佛穿越千年,被这部历史与文学兼顾的力作深深打动,作者以翔实丰富的史料还原历史,“与其说宋朝是被元人灭的,不如说宋朝是自己僵化致死的”——此话在今天大背景下读格外警醒。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二):山水与塑漠的怨怼

  朋友推荐,读了头一章就被深深吸引了,打算买一本收藏。我特别满意作者对历史题材严谨祥实多方论证的写风,其一开篇就从蒙汉当时兵力对比切入的视角也十分独到,单从第一章看,我就深信作者为此书做了大量功课,包括查证了多方书藉文献,并有自己尽量严谨的逻辑推论,对于仍有不确定之处则又留有余地,这种严肃的写作态度是令人敬佩的。荐读!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三):力荐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四):可怜的宋朝,可敬的宋朝

  可怜的宋朝,可敬的宋朝

  以前,我对宋朝是很不屑的,觉得这个朝代不值得尊敬,一点骨气也没有,从孤儿寡母手中连骗带夺来的江山,不自立自强, 奴颜卑骨的给外族的政权纳币求和,却窝里斗杀岳飞。

  石之轩的这个书让我对宋朝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山水与朔漠的怨怼》——其他人可能觉得这个书名不好,我却觉得很贴切。宋朝就是山水,地盘小,先天发育不良,所处都在汉地,农业商业手工业都很发达,但是没有草原大漠民族那种彪悍的侵略性。

  这本书看完,我对宋朝开始产生敬意了。让我生出敬意的理由是:

  一. 宋朝基本上将皇权关进了笼子里,虽然这个笼子不很结实,但在大多数时候,还是让皇帝忌惮,最起码让他束手束脚,无法完全按自己的喜好胡闹。

  二. 宋朝将火药制成武器,用在战场上。这在当时是独一份,是世界性的创举。说明宋朝人的思路开阔灵活,有现代思维。

  三. 宋朝有钱,也舍得将钱给百姓发,这一点好,我举双手赞成。

  四. 最后一点就是崖山了。宋朝灭亡于崖山,十万人蹈海自杀,这份壮举让人不得不敬重。死的壮烈,死的有骨气。

  宋朝生不逢时,在热兵器还没成熟时,各方面越是先进,越容易遭遇侵略。越是富裕,越容易被人攻打。

  可怜的宋朝,若能将它与清朝互换一下位置,它可能就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伟大得让全世界为之敬仰。

  胡乱写了这些,求别喷。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五):历史的报应

  历史的报应

  说起宋朝,一言难尽,概括起来就是:怜其不幸,怒其不争。我觉得石之轩这本书对宋朝也是既怜又憎,和我的想法有点合拍。

  这样的宋朝,真的想踢它两脚,吐它满脸唾沫。

  辽国也是这样,一个报应接着一个报应。

  辽道宗耶律洪基以“十香词”杀萧观音,一代才女蒙冤受屈而死,报应就是辽国出了一个只知玩乐不理朝政的皇帝耶律延禧。耶律延禧不吸取教训,又冤杀才女萧瑟瑟,其报应就是辽国灭亡,耶律延禧被虐杀。

  报应,苍天在上,报应不爽。赵匡义,坐了哥哥的江山,把哥哥的儿子们杀的杀,赶的赶,江山都由自己的子孙坐。靖康之耻,赵匡义的子孙被几乎杀绝,只剩了一个赵构,成了南宋的赵高宗,可这个赵构不能生育,没有后代。于是,只能寻找赵匡胤的子孙来坐江山、当皇帝。这恐怕也是一种报应。

  天理昭昭,还是少做亏心事,小心报应,历史是有报应的。

  《山水与朔漠的怨怼》读后感(六):随便说几句吧

  书看完了,心情有点复杂,感觉不说几句对不起这本书,就胡乱说几句。

  1279年,没错,崖山之后便无種虢,我写的是错别字,你自己去揣摩吧,在海水里有一群悲壮的人,包括什么都不懂的皇帝,陆秀夫背着五岁的宋端帝赵昺跳海了,南宋就结束了。书中说蒙古人从1235年开始拉开与宋的战争,到1279年的春天,用了几十年。而这几十年其实就是一个宋人抗元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了几十年,宋人是努力的,而不是无所事是的,元也是用心的,要不作为游牧民族政权,早就撤退了。或许这是中国史中,政权交替最艰难的过程,人民也是最痛苦的过程,从战神孟珙,余玠,贾似道到张世杰一代一代,抗元的人、战将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抗元的过程死了多少人,。

  幸好这不是一个纯粹学术的书籍,要不然看起来就费劲了,散文体的好处就是容易带入,而作者也是想从思想上取得一个结果,所以论述时就尽量写的平和一点,血腥就少一些,写的随心一些,而不是像论文那样的逻辑论证,这个在行文中我是有体会的。比如,说到宋士兵都是有钱的,举了《张方平集》卷十八“再对御札一道”的例子,然后书中是这样议论的“这个士兵,爱显摆招摇是肯定的,但他得有显摆招摇的经济基础,而士兵超常的待遇无疑就是他的基础。”行文不是一个板起脸的说教,而是生动的议论,有情有意。

  二

  关于蒙古灭宋的路,这是北方汉人的偶然结果,书中有这个观点。关于北方的鲜卑族也罢,羌族也罢,女真族也罢,都是游牧民族,好战。要从别的同样少数民族打汉人,抢了汉人的物资女人,对汉人他们是有错的,对他们的民族确实有利的,这就是问题的出发点。作为游牧民族,刚开始就没有想灭掉宋的想法,因为不是一个思路,甚至他们还没有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想法,这都是投靠外族的汉人的思想,因为汉人中即使投靠了另外的民族,那些社会精英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建功立业的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怎样这是一个传统汉族社会精英人士最大的追求,如果报效的主子不行,哪怕违反“忠”的原则,也要实现自己个人的意志,李世民杀掉哥哥李建成是这样,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是这样,当蒙古人听从汉人的想法首先是他们进步了,不然他们还在没完没了的战争中争强好胜。每一次历史的进步都是以倒退为前题的,整个亚洲大陆素质的提高,在这个时间段,却是以宋王朝的惨败,汉民族和女真等人民的流离失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下降,社会财富的减少为代价。具体到书中是以汉人张弘范,在崖山,大败宋军为归宿的。

  三

  书中对宋的经济社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度的发达概念,几近现代资本主义,只差一点点,“一层窗户纸”。“宋朝与其他王朝的理念不同,几乎算是走出了抑商轻工的藩篱,走出了千年回环往复的怪圈。”在建国初起,许多官员就带头经商,如宰相赵普,就在首都汴梁城开旅店,高官王德用、张永德等,群起响应,或开店或搞长途贩运”,因此,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以工商为手段聚拢财富成为一种时尚导向,所以,基本上官员,皇室,尼姑和尚,地主等等全民皆商。宋真宗天禧末年,税赋总收入达五千七百多万贯,农业税赋只占到总税负的30%,手工业,丝织业,印刷业,采矿业,制瓷业高度发达。超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就有两个,10万以上的有40多个。救济制度也是高度健全完善,连穷人生孩子政府都有整套的措施,穷人老年的政府供养,还有殡葬制度,死后政府的负责安葬。整个社会的福利是历史上任何朝代无法比拟的。特别强调一下,关于商业观的问题,书中写道“特别是真宗以后,宋朝已经习惯了用钱解决问题,朝野着眼点的重心,基本都在发展经济上,连许多禁军几乎都成了建筑队、工匠营,急急忙忙给主帅军官赚钱。”而整个社会的商业化程度,是非常高的。无论是商业还是社会福利等的发展,都是大唐气度在治国理念上的延续。

  四

  五

  关于制度建设的问题。这本书里,关于宋的制度建设,在各个章节里都有涉及,都有论述,没有一个系统性的东西,我以为作为一个历史的痛点,宋的制度上的缺陷是亡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文管制度,包括从思路上运用的宋理学观点都是有问题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