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精选

2020-01-23 23: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精选

  《从一个蛋开始》是一本由徐则臣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一):“蛋”的成长自白书?

  昨天花了四个小时快速的读完了徐则臣的这本散文随笔选集整体感觉奇特有种重走了一遍大学生活和求学的感受回想时虽然也是很傻很天真,但是一门思读各种文学作品。当然其中也包括那些所谓经典名著,那时候啥书都看,就是不看散文。不过现在却喜欢读一些散文。不是什么故作清高,只是觉得散文能很快的读完,同时获得一种略为忧愁隽永的感受。借用日本俳人松尾芭蕉理论,可以称之成为しおり,汉字写为“挠”,意为哀伤的一种余情流露。不过因为徐则臣的小说总是取名很有气势,什么《耶路撒冷》《王城如海》,所以完全没想到他的散文是这种接地气风格。和我去年年底看的《北上》风格完全大相径庭。 《从一个蛋开始》从一个底层视角书写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变迁剖析当代国人内心世界,加上文质地醇厚亮堂澄澈,可以说总是有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式气息贯穿在全书之中。 散文第一辑的写作重心在于寻觅作者自身面对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时的赤子之心乡土之情。第二辑的笔墨则以对外国所见所闻和对西方文学、传记作品的读后感为主,例如谈马尔克斯卡尔维诺、福克纳、卡夫卡黑塞作家的作品。说实话我个比较喜欢第一辑,感觉有种当年看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美丽传说》时的喜爱之情,虽然这散文中没有情色元素,哪怕是一点点,都没有。有种这感受是因为书中有好多篇散文都是少年视角式的叙述,让人透过少年的眼光看到那细微时代的变化和人物命运的变迁。 如果说接地气是其散文的一大特征。那再谈谈第二辑的给人的印象,其中在《从一个蛋开始》这篇文章中“冲天空”式的昂扬之气和社会问题意识。整本书书名为《从一个蛋开始》,疑是取了这篇散文的篇名。在这篇散文中徐则臣意图自己重读卡夫卡作品后感受统摄自己的人生创作(写作野心也是相当大的啊)。他通过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思考了在文学表现人类个体与既定现实对抗问题。将后机械时代的现实和活生生人性来做对比,点出了通过累计性的努力塑造现实的正是所谓一个个人,即一个个“蛋”。可是由无数的“蛋”堆叠出的既定现实却又像坚硬石壁一般,需要一个个不惜自身被撞破的“蛋”去打破。这似乎在提醒每一个读者,自己就是这一个个的“蛋”,你的人生需要也必须“从一个蛋开始”。当然,我也从中读出了这一个个蛋无法克服自身矛盾无奈之感。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二):散文是一把秘钥

  《耶路撒冷》写了六年。为什么这么慢呢?徐则臣这样解释:慢是因为复杂。人物多半都是走走停停愁肠百转,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一个时间段可能让他们沉溺其中。

  这番话写入《耶路撒冷》跋,标题《能有多复杂,就有多缓慢》,现收于《从一个蛋开始》这部散文随笔自选集。收录38篇文章,分了两辑。第一辑叫“冬至如年”,属于回忆性叙事散文;第二辑叫“孤绝的火焰”,是一些书评或旅行随笔。这部集子号称“全新”,名实并不相符,我以前就读过一些,编排也不甚完美,偶有凑数之嫌,总体水准还是不错的。

  专门的散文家往往各有所长,或雕镂文字,或说理分析,或铺张浓意,或经营淡味,总要使动人之处。散文之于徐则臣,我想多半只是一种副产品。他未见得像写小说那样周密筹划,下了多少心力,而功底终究在那里,所以自有其动人之处。

  徐则臣的作品底子是如何造就的呢?

  第一,乡村生活童年是每个人记忆起点。徐则臣的散文里有一种幽幽的乡恋。牧童晚归横笛,幼时的放牛生涯早已隐入时间深处,时间是一条浩荡长河,早年的生活就像河道指引方向。同为“70后”,我们一代人还有“故乡”可言,还会记得黄杨木的门板咿呀作响,晨间田垄上弥漫的雾,还有算命瞎子这样的“异人”。我们这一代人纷纷离开了故乡,为了求学,为了工作,在其他的地方生根发芽,我们都懂得中关村外那口麻辣烫滋味,都难掩近乡时“故人日以稀”的心绪。不管走多远,乡愁总是追在身后。

  第二,读书生活。若没有读那么多的书,放牛娃大约难成大作家,或者是另一种风格。西方文学于徐则臣影响至深。同名文章《从一个蛋开始》,以一个蛋面对一座高墙隐喻,书写卡夫卡的孤寂阴郁冷漠。徐则臣说他不喜欢卡夫卡,他也说他不喜欢卡佛,而这种不喜欢恰是在他被深刻吸引之后产生排斥实际上是一种扬弃。他也侃侃而谈萨拉马戈、黑塞、贝恩勒夫……当他站在华语文传媒领奖台上,他说自己在深入对自我的认知,对文学的理解,并努力在新的起点和向度上展开个人表达

  两种生活,相互交融,在他脚下垫起了高度坚实油画遒劲木刻。《耶路撒冷》构筑了“一代人的心灵史”。其中的“经验虚构”的关系,在徐则臣的散文里能找到很多痕迹。比如,《贵人》。起笔:“很多年前我遇到一个瘸腿女人,她跟我说,‘你总有贵人相助’。”显然有小说的笔法。后面写几次遇见,写流言,写恐怖,写不安,写女人的不知归处。最后:“这个自称是我贵人的女人,我知道的不会再多了。”既是散文,当是真事。这里是否有着《耶路撒冷》的一些意象呢?隐秘、背负、忏悔救赎渴望获得平静类似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就是徐则臣小说的根系?他的世界在其中慢慢形成

  这种“准小说”的味道,也是这部散文集的一大特点。写人,写事,写情,都格外生动。散文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信笔写就,可直抒胸臆,仿佛授了人一把秘钥,把心口摊开了给人看。现象保存和记忆的发酵,经时间的过滤处理,历久而弥香。阅读本书,也就好比徐则臣给了我们一把秘钥。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三):执著地做好自己就行

  人生应该怎么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即使口头上说自己什么想法也没有的人,其实也是在下意识地按照某种想法在走!自己对于人生的规划是一方面,实际上如何走又是一个方面,或许重合,或许根本就是两条不一样道路。这些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去走,在走的过程中再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适时适度调整。人生本来就是这样。

  所以,鲁迅文学奖得主徐则臣说,他要“从一个蛋开始”,规划和走好自己的人生,“这所有的道理都是我跟自己搏斗的结果”。所谓“从一个蛋开始”,这里所说的“一个蛋”,就是他在对自己的文学偶像——奥匈帝国弗兰兹·卡夫卡——那里借来的一个梗。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因为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所在他的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形象象征直觉手法来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包围孤立绝望的个人。卡夫卡的感知里,人是脆弱的,就像“一个蛋”那样;徐则臣认为,卡夫卡在自己的小说里竭力描写的,正是一个蛋面对一堵高墙时的图景——每个人其实都是这样,自己总要面对外面的世界,不过是参与程度高低,而终究无法独善其身

  《从一个蛋开始》,是徐则臣在自己22年创作生涯中亲自挑选了自己的38篇经典散文随笔汇集成的一部集子,主要内容涉及生成长、城乡故事、故乡情怀、中外文学评论、序跋发言等。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全书共分为两辑,第一辑的写作重心在于寻觅70后一代人面对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时的心路历程赤子之心,第二辑以对外国的所见所闻和对西方文学、传记作品的读后感为主——却有一条内在的脉络贯穿其中,即重在呈现从一个文学青年到知名作家的精神铸造过程。这个感悟进行得如何,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也都会结合自己的人生来进行体会。22年的创作生涯,在整个人生过程中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段,大概总要占据四分之一左右份额,是足够资格行一回顾的。如果觉得自己还是总结不出来什么的话,那显然就很可悲了。

  徐则臣谈的当然是自己的人生,从在放牛时读书到因此痛恨放牛,到写自己的人生轨迹,写故乡和周围人,写自己所认识的那些作家、作品以及感悟,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作家的精神铸造过程就这样呈现出来了。冷暖自知,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个过程。如果不甚满意,如果有足够的决心意志力,那就可以进行某种调整;如果精神已经固化,根本不想动,那就这样吧。除此以外又还能够有什么样的选择和结果呢!

  自己觉得特立独行也好、随波逐流也罢,其实都不过只是一种自我感知、自我想象。实际情况是什么,不仅需要自己来进行总结,同时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历史沉淀来进行某种评价,不是着不着急、有没有必要的问题。无论如何,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要执著地做好自己、认真细致坚持一路前行——至于其他,由他去吧。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四):做一个特立独行的“蛋”——《从一个蛋开始》

  “这所有的道理都是我跟自己搏斗的结果。”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瞬间一惊,并不是“我明白所有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而是,我们先去经历,去跟自己搏斗,我们才能悟出真正的道理。

  这句话出自徐则臣之口。徐则臣是我国70后实力作家,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得主。《从一个蛋开始》是徐则臣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作者亲自挑选了自身22年创作生涯的38篇经典散文随笔,汇集成一册精中选精的名篇集。

  全书主要内容涉及人生成长、成长故事、故乡情怀、中外文学评论、序跋发言等多篇文章。全书共分为两辑。第一辑“冬至如年”,主要讲述作者家乡的变化和自己的求学之路。第二辑“孤绝的火焰”,主要收录了作者对外国的所见所闻和对西方文学、传记作品的读后感。整部散文集反映出作者作为从一个文学青年到知名作家的精神铸造史。

  我的爷爷是个杂货商,年轻的时候天南地北到处卖货。爷爷回家后,我们这些孙辈孩子最喜欢围着爷爷听故事。爷爷会给我们讲火焰山的故事,会给我们讲述各地的风土人情,还会给我们带回来从各地买的小玩意

  在本书第一辑“冬至如年”中,作者写了许多关于故土苏北乡村生活的回忆。因为记忆是靠不住的,所以我们要记录下来。徐则臣的文字很朴实,没有多么华丽辞藻修饰,却显得是那么的真实。作者喜欢放牛,喜欢那种洒脱,后来父亲要求放牛的时候背诵文章,放牛却成了作者不愿意做的事情

  作者写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离开苏北山村,坐着火车到达城市。母亲和祖父一直关心着自己,关心着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再后来,作者经常出国做分享会,母亲和祖父看起了新闻联播,他们开始关心国局势,听到自己所到的国家名字时,会给作者打电话叮嘱。作者虽然没有写母亲和祖父是多么多么地爱自己,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爱。

  第一辑中收录了一篇散文《我看见的脸》。作者也有收藏癖,喜欢收藏脸。竟然已经收藏了576张,毫无疑问,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这些脸有的是从网络上下载的,更多的是作者用数码相机拍下来的。看到这篇散文的时候,不知为何我的心突然轻松了,原来不止只有我们这些“小人物”有收藏东西习惯,像徐则臣这样的大作家也有这个习惯,只是徐则臣比较特立独行,他有收藏脸的喜好

  本书第二辑“孤绝的火焰”,主要收录了作者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和一些书评以及对各大文学家的评论。本书的书名《从一个蛋开始》就是选用了本辑中一篇散文的名字。在这篇散文《从一个蛋开始》中,作者重读了卡夫卡。

  第二辑中,从马尔克斯到卡尔维诺,从福克纳到卡夫卡,作者写了对他们作品的阅读体现和一些书评。作者大胆的说:“卡佛没那么好”。是啊!“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哪有一个作家是完美的呢?只有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才能更真实的面对“大家”,自己才能有独特的风格。

  整部作品读起来很流畅,文字朴素真实,感觉随着作者走了一遍求学之路,也随着作者重温名家之作。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五):无法返回的故乡

  “以前,你爸曾经帮别人放过牛。一个人无聊了,就自己放火玩,结果把牛棚都烧了,牛哞哞地叫着,差点成为熏牛肉。还有你大伯鸭子,总要放一粒米在指头上,选择鸭子跳得最高的。”奶奶坐在火炉诉说往事

  我问奶奶,你知道今天是哪一天吗?

  奶奶说,“初一啊,怎么今天你姑姑她们还没有来拜年呢?”

  直到我出发去学校的那一天,奶奶还在抱怨道,哪有初一就上学的道理啊,你肯定是在骗我。

  奶奶是在去年国庆节得了脑血栓,由此引发了记忆力衰退。她总爱在家里翻翻找找,总爱收东西,却又找不到东西在哪里。我们都以为这是年纪大了,不要紧的。但是得了脑血栓之后,她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有哪些人在场,是哪一天,她都记得清楚得很,却忘记了近期发生的事情。有时候还会忘记自己刚吃过饭。

  也许我的奶奶,就像徐则臣笔下的祖母一般。讲述往事成为她最为专注的一件事。视频电话里,她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什么时候回家?我骗她说,快了快了。其实每次只有寒暑假短短的几个星期而已,就算回去了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也不多。和奶奶说话,她耳背常常不知道我在问什么。但是对于她而言,孙女在家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徐则臣在《从一个蛋开始》的书中提到的祖父祖母总能勾起我对家乡的思念。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冬至如年”讲述了一些回忆,其中多半是关于故乡的人和事情,“孤独的火焰”则是和我们谈起了一些有名的作家以及他是如何看待这些作家的。书名《从一个蛋开始》便是卡夫卡给予作者的灵感。对卡夫卡而言,人生来就是孤独的、脆弱的、无力的,像一个岌岌可危的蛋。

  而我们的生活也如同这颗蛋需要对抗高墙。正如徐则臣对抗一些权威,他依然能说出自己的心声,比如他不喜欢卡夫卡。这恰好说明他不是一个随波逐流而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或许如此,他笔下的故乡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

  他说,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故乡却脱离了时光的轨道,固执地守在陈旧的记忆里,生活彷佛停滞不前,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长篇小说小说《耶路撒冷》中的初平阳为了想去耶路撒冷求学,回故乡卖掉家中祖宅。他与儿时的伙伴相遇,各自的遭遇与父辈的心路历程也缓缓道来。

  我想起了回家过年与家中亲戚聊天的情形。在故乡生活的她们似乎被时光定格了一般,早早就外出打工的堂哥堂姐遭遇了催婚,但是她们自己并不着急,抖音和王者农药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出口。然后,出去赚的盆满钵满的姑姑和姑父成为了心灵导师。她们四十多岁了,依然在学习,乐此不疲地讲述着外面的世界。

  好像只有看过这大千世界的人更加明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大妈总对我说,希望我能去远一点的地方学习,提升眼界,不要选择留在家乡。之后,故乡于我便成为了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无数个梦里,我梦见了故乡的大片油菜花,梦见了飘逸的柳树,梦见了爷爷和奶奶做好饭等我回家,梦见母亲的召唤,父亲骑自行车带我出去玩。我多么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小书房继续备战高考,可是我知道即使有一份工作就在故乡的旁边,工资待遇都不错,我也不会回去生根发芽,我会喜爱着,挂念着它,偶尔回去探望它。因为在远方,我还有梦要完成。

  冯骥才曾说,“文学是孤独的”。杜拉斯也曾说:“写作的孤独是这样的一种孤独,缺了它写作就无法进行,或者它散成碎屑,苍白无力地寻找还有什么可写”。奥斯特说“写作的孤独”——每一本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徐则臣坐了六年的冷板凳才写出《耶路撒冷》这部长篇小说。

  我总觉得作家是孤独的,因为他们要写出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人物的每个细节。可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想象变成文字,这种感觉就像自己想说话,就发现自己失了声。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声,像孤独的火焰,照耀了黑暗,却灼伤了自己。

  人的一生中挂念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故乡,二是理想。我们从一个蛋开始,从路的尽头处开始,我们挂念着无法返回的故乡,努力让自己成为孤独的火焰。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六):从一个蛋开始,从路的尽头处开始

  文/漫步秋叶

  你读过卡夫卡吗?如果你没有读过,那就去读一读吧。你是二十几岁的年纪读的卡夫卡吗?如果是,那就在三十岁后再去读一读吧。因为,不一样的年纪会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正如徐则臣在《从一个蛋开始》一书中说的那样,二十几岁读书,不过是一个生活在生活之外的年轻人照本宣科的理解,缺少了与寄身的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之间的张力,更缺少了一份与生活迎面时粗粝地摩擦和撕扯的切肤之痛。而年过三十,当你独自面对世界,经历了生活的琐碎复杂和利害关系,体会到断断续续的无力和虚弱,也就可以真正地理解卡夫卡了。

  他恐惧的并非是一个自然的世界,而是一个人造的世界。对他来说,所有的人共同设置了一个叫“世界”的坚硬的庞然大物,作为个体的人,生来就是孤独的、脆弱的、无力的,像一个岌岌可危的蛋。世界是一堵墙,墙由无数个蛋堆积而成。蛋成了墙,作为个体的蛋依然只能是蛋。在我们的卡夫卡式的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从一个蛋开始。

  生活对于人的改变,何止是人对于书的解读变化。生活中的过往点滴,再一次回想起来时,当时的喜怒哀乐都会披上一层温暖的外衣。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在回忆小时候与兄弟姐妹与朋友抢夺吃食玩具时,嘴角含笑,内心温暖,甚至还会摇头调侃着内心里的小人儿,“哈,真傻,不就是一口吃食一个小玩意嘛,还争得面红耳赤,哭泣扒拉的。”是啊,那时的我们还没有走出家门,走出小镇,走出所在城市的眼界。那时的我们,小小的心里被眼前的吃食和玩具填满。现在回忆起来,自己当初的傻又何尝不是透着一股子真?

  在某一个偶然的瞬间,突然就想起了小时生活的场景,心中透着一股子淡淡的时光飞逝之感,嘴角挂着一抹发自内心的轻笑。无论当时的自己是被幸福膨胀到要飞起来,还是被愤怒和伤感击打到意志消沉。而今再想起,都会觉得那时的自己有些幼稚有些可爱。

  当再一次面对曾经的场景,当再一次踏上小时候走了千百遍的那条小路,你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慨?

  记得去年夏天,因着家中事务,带着放暑假的女儿回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当牵着女儿的手走在乡间小路上,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影走在田埂地头时,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田间奔跑,采野花、拔毛占子(茅草心),挑猪草......

  或许是源于相同的农村生活经历,读徐则臣的《从一个蛋开始》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小时候的种种也被书中的文字牵引着慢慢变得清晰。

  远处,一个小小是身影骑在牛背上慢慢地晃着,不催也不赶,任凭牛儿在野地里自由地走着,有时会随着牛儿一起趟过一条小河,就这么坐在牛背上,任凭水漫过双脚再洇湿屁股。待到从牛背上下来,穿着一条湿漉漉的裤子在野地里自由奔跑,却也未觉任何不妥。

  稻子收割后,爸妈递过来一个小竹篮,让去地理拾稻穗。到了地里放下篮子和小伙伴一起挖坑生火,将稻穗扔在火上,等着受热炸裂,也不顾黑灰黄土,捡了就往嘴里放。也有孩子会趁着大人不注意,偷摸几个土豆红薯带过了,那便是一次丰盛的野炊。

  冬日阳光正好时,村里的老人们会聚集在一处避风的水泥场上,晒着太阳说着过去的故事。故事中有集体的大锅饭,有谁家孩子大早上去食堂打一家人的早饭,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摔倒打翻了,回家就被吊起来打;还有一些迷的故事和那个年代的悲喜苦难。无论讲什么,旁边总有一个忠实的小听众。

  从一个蛋开始,从路的尽头处开始,对生活如此,对自己如此,对曾经的过往和对文字的审读亦是如此。

  《从一个蛋开始》是徐则臣的一本散文随笔自选集。在书中你可以看到徐则臣二十二年特立独行的纸上人生,“70后”一代人的成长路径。全书一起书写内容分为两辑,第一辑中写了田间的美好生活,故乡的林林总总,还有自己的求学之路等等生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第二辑则是对外国的见闻以及西方文学作品的感悟。

  如果说在第一辑中更多的是对过往的回味,那第二辑中则多了一份对当下的悟道。从一个蛋开始,从路的尽头处开始,对生活如此,对自己如此,对曾经的过往和对文字的审读亦是如此。

  每一个少年心中,都曾藏着一个博大的世界情结。书中写南海行时有这么一句:天气预报说,天高云淡,风和日丽,近日宜远航。而我在这风和日丽中想到的是宜读书观景。

  在这三月的初春里,在这勾人回忆的文字间,做一个儿时的梦;在梦中的野地里,和小伙伴们打着滚儿,嬉戏、笑闹。周遭的空气中仿佛氤氲着喜悦和甜香。

  在《从一个蛋开始》中,在农村的野地里,在一棵柳树洞中的灰烬里,在祖母讲过的故事里,在麻辣烫的滋味和小馆子的情有独钟里......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余味回甘。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七):小乖,你妈呢?我妈走家了!

  文图 / 左叔

  我曾经在连云港工作过一段时间,在一个相对偏远的海岛派出所做户籍警。有一年工余,与其他几个小伙伴坐火车去过《从一个蛋开始》的作者徐则臣的老家东海,印象中出了火车站有一条笔直的马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驴还有怎么也吃不完的一大盘鸡。那个光景大概2000年,离开那里之后,我再也没有回去过,倒是日常工作走村串巷时惯常听见的一句对话,我却一直记在心上。每每与其他人提到曾经生活过一段时光的地方,我总是下意识地引用这句话:

“小乖,你妈呢?” “我妈走家了!”

  我一直不曾推敲过,为什么近五百个日日夜夜,接触的行行色色的人事物之后,偏偏是这两句对话悬在记忆的浮尘之中不肯淹没于岁月的荒烟蔓草里。读到徐则臣《从一个蛋开始》的第一辑《冬至如年》后,我大概明白了一些。在这一辑《冬至如年》中,徐则臣绝大部分是安放是他故乡的风物,那些低伏于苏北平原上的村庄,四下里不受拘束的风以及成年之后记忆里仅存的故乡冬日的图景,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当中最常见的母题“乡愁”。

  这几年,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他们的文字或者记录的影像,关于故乡的片断几乎都是冬天的,后来我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因为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当下,很多人只有过年才会返乡。我们童年时光里那个葱郁的、满是生机的故乡不见了,留下的是如今寒风中它们凋蔽的模样。而在我的记忆之中,浮动的那两句对话,其实是我背井离乡、初入社会之际,内心里最执拗的念头:想家。

  当然这一辑《冬至如年》也是杂的,除了“乡愁”的母题之外,收录的作品也包括他在北大求学时的一些生活所思,去南海时的采访、关于阅读、关于麻辣烫、关于无数张的脸……如果单纯从集辑的“纯度”来都是,它不够系统性,不成体系,但从反映一个写作者的关注面向来说,它又显得很丰富,接近凡世生活棱棱角角、光怪陆离的样子。借用他在第二辑中的一篇《世界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当中一段话,也许能够解释作为写作者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一个作品。

“我向来以为,传记之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日常生活的还原程度——再伟大的人也平常的时候,当他不再正襟危坐时,当他正在漫不经心时,当他一个消停下来想为所欲为时,这一遍才更接近他本人。传记的任务正在于把传主从金光闪闪的偶像降低到一个人的高度”。

  他应该想让自己低伏到日常生活的烟火里,然而却极容易让读者迷失于琐碎的细节里。看不见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时间线,也猜不透前一篇与后一篇之间的逻辑链,像一个随手捏就造型抽象的后现代艺术作品,却仍叫读者从中找到现实参照。说白了,这本质上略微有些强人所难。

  第二辑《孤绝的火焰》,相对纯粹一些,基本上就是“谈艺”录,作为北大中文专业的研究生,我猜测他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西方文学史吧,在谈及众多作家、作品包括某种文化之外,也掺杂了《开往黑夜的火车》、《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这些都不重要,艺术的观感我所持有的观念与他大概是相似的,人生的阶段和心境都影响了我们在作品阅读时的感受,这个感受是主观的、不可复制的。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一个是点,是他在这一辑里面解释了这本书的名字《从一个蛋开始》的出处,也让我在阅读之处所怀抱的疑惑释然了。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以色利领取耶路撒冷文学奖时,谈及巴以问题立场时,“狡黠”地说: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徐则臣将这个典型进行了演绎,将蛋比拟成人,将墙比拟成由人或者说由蛋组成的墙,一道社会之墙,一道体制之墙,一道无法说清楚的墙。在两边都是蛋的情况下,我们要不要站在那个选择突破者的一边。

  他对西方文学下笔是多的,刚好是我阅读范围涉及不多的地方,我很难在其中找到强烈的共鸣点,反倒是他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所持的态度大抵与我相似,会不自主地生出许多好感来,比如同样的一位作家,不同年龄阶段来读会多几层理解和认知,这个体验我也是有的。年少时以为了然的事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再读会看到字里行间里面被隐忍着的情绪。

  写到这里,忽尔又想起那两句对话,在当年听大概只是单纯地想家,再如今如果再听见,已经人近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我,怕是里面的滋味会复杂许多。

  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

【《从一个蛋开始》读后感精】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