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岛之恋》读后感摘抄
《汤岛之恋》是一本由[日] 泉镜花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汤岛之恋》读后感(一):圣僧的修炼之路
泉镜花的作品是真的好,他的小说作品独有的那种光彩陆离的幽静之美写的独特且到位。他笔下的激愤之情,为底层百姓的艰辛而诉述,为社会的丑陋和人心的冷漠而控诉。我觉得他的小说像是戈壁滩上的一湾湖水那么清澈凉爽。其作品幽静而典雅,不像世俗的那般普通。正像他的笔名那样,镜花水月,孤僻而又美妙,只能静静的观赏领悟,而不可亵玩。 而《高野圣僧》就是其中最别具一格的,内容清新,写作手法也很不错,有点《聊斋志异》的味道。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僧人路过山林行进傍晚,找到一处落脚点,有一位貌美的女主人在深山里居住,并让他借宿一晚,美丽的女主人很热情地接待了僧人,并在僧人洗澡时帮他洗擦。女主人褪去衣服,为僧人洗擦身体,此时僧人已经有点神往,但他强行压抑着自己的欲念,最终熬过了一劫。很快,夜深了,僧人辗转难眠,因为窗外不时传来的野兽的声音和隔壁女人的呻吟让他辗转反侧,只能靠念经熬到明天。第二天,天一亮他慌忙与女主人道别,匆匆跑下山去。当他到达山脚时,女主人丰满的酮体和甜美的声音再次浮上脑海,踌躇之际,女主人的男仆正好路过,告诉他,那女人其实是个山林女妖,但凡被她诱惑的男人,都会变成野兽,被困山中,永远别想出去了。 而我觉得事情另有蹊跷,如果女主人真的是女妖为什么晚上不去引诱僧人?而且第二天早上还放他走,不应该加以阻拦?一切真的像仆人表面所说的那样吗?为何仆人不逃走,如果仆人是善良的那他完全可以下山逃走,如果仆人是另有居心,那他完全可以编造不同的故事使僧人信服,不在回来。如果是这样那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修炼路上总有各种妖魔鬼怪是非黑白,但是很多东西并不是简简单单用耳朵听眼睛看就可以明了的。要用心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
《汤岛之恋》读后感(二):僧本就是僧
闲来无趣,看到了泉镜花的《汤岛之恋》,书名就让人感到无比的浪漫,之前我就说过我不太了解日本的文学,但是通过前面读了几本日本的著作,觉得不同民族的作品确实就有不同的风格。而且作为一个爱写作的人来说,要善于抓住不同文学的特色,这样,在我们读文章的同时,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写作技巧。 说到作者泉镜花,真的是公认的日本文学的带头人,有种说法就是“读不懂泉镜花,你就不能真正的了解日本。”其实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读了泉镜花的这本书才真的感受到来自他文字中的魅力。《汤岛之恋》的开篇就是僧的故事,与我们一开始想的浪漫不同,而是一个与浪漫最无关的僧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里,僧就是无欲无求的,面对众多的人间烦扰,他们能够抵抗这一切。我们眼中的僧已经能够顶得住一切来自外界的烦扰,粗茶淡饭,也能过一生,而且不会去争,不会去抢。然而这个僧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僧。 这个僧有欲也有求,乍一看,和人间的平常的普通人无异。这样的僧还真是少见,因为他也抵挡不住诱惑,也有复杂的人性。不像一个真正的僧的样子,有时不自主的怀疑,他真的可能不是僧,而在某些方面,让我们坚定地认为他就是僧。清新寡欲成了偶然,更多的是进入世俗,有时让人难以理解。 《高野圣僧》作为《汤岛之恋》的开篇,展示了泉镜花无尽的想象力,他真的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当然也是一个很会编故事的人。我们从来对于故事没有抵抗力,都喜欢听故事,而作者讲的这个故事,其中蕴含了非常深刻的哲理。那就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这个救赎蕴含了作者无尽的感情。 僧本就是僧,面对繁杂的人间喧扰不能静下心来,这是心中还没有完全地救赎,而经过了重重的考验,最终获得了真正的救赎。其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明是僧侣,却很难能够彻底地摆脱俗欲,正如每一个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人一样,我们很难做到真正的不被诱惑,但是心中要有自己的根,面对什么样的诱惑,坚守自己的底限,这样才能练就好的本领
《汤岛之恋》读后感(三):与岛国相恋
看了很多日本作品,我发觉日本文学作品都特别的注重细节,在字里行间都能够感觉出来一种细细的如流水般涌动的美好。关于泉镜花这个作者,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读不懂他的作品,就无法真正理解日本人!《汤岛之恋》这样一个经典的作品完全可以让我们熟知日本文学作品。这是以浪漫主义为名幻想主义先驱的作者泉镜花的经典小说集合,里面尽是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因为作者的个人经历的缘故,书中还有更多的关于哥特式风格小说的续写。 第一篇就是能让人深刻体会到他写作风格的佳作,我们时常听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唐僧对女儿国的国王动了一丁点的凡心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美色是人人都无法抵挡的就像小倩一样,在这个故事中,一心向佛的和尚也是被美色吸引了。 当被美丽少妇吸引后,似乎大脑都完全无法做主了,我突然想起,人们经常会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其实很容易理解,当我们进入到这个角色后,无论是爱情,还是美色诱惑,都让人没有思考的清晰的头脑了。还好这个人他遇到了一个好心人,告知他美丽的少妇其实是妖怪,会将男人练成不同的动物才没有误入歧途。 在作者的笔触下,我能感受到细枝末节的精细,但是我更希望男士来看看这本书,能够体会到表面的美色不一定是好事,我们都无法透过肚皮了解到真正的事情,也告诫男士们不要被美色吸引,忘乎所以,如果是已婚人士,最好也不要出现因为原配妻子的面容问题而选择被外面的美色诱惑,悬崖勒马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特别惊叹的就是很久以前只看过聊斋志异,都已经折服在作者的脑洞中了,但是这本书虽然有聊斋的意境,只是细节之处更加的精细,让人不得不惊叹日本这个国家是多么的注重内涵。我们都知道日本的茶道是非常有名的,本身泡茶喝茶就是太过细节的事情,通常能够把小事情做的非常棒的国民,这个国家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步。 通过泉镜花作者的作品,真的能够读懂日本,读懂这个亚洲唯一发达国家的内涵。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在了解友国的精神后,也能被这种奇幻的故事吸引住,非常让人惊叹。推荐给所有人。
《汤岛之恋》读后感(四):七情六欲与修行
人的记忆很奇怪,对于第一个遇见的总是深刻一些。看完《汤岛之恋》这本书以后我对《高野圣僧》这一篇印象尤为深刻。生而为人,谁也逃不脱的是七情六欲。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而六欲指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而斩七情断六欲在各种故事里是修行之人的必经之路。
《高野圣僧》讲的也是一个关于情与欲的故事。在故事的开始作者以第一人称我向圣僧寻到住宿之处,闲来无事之际讨教他四处游历所经历的事情,而圣僧也告诉了我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在自己早年间学教路上的一段奇遇,炎热的午日赶着路,在路上遇到各种奇怪的动物,又遇见暴雨,最终遇到了一户人家。千娇百媚的小娘子与白痴丈夫和一个老人。在圣僧沐浴冲洗疲劳的期间,这千娇百媚的小娘子百般勾引,而圣僧也渐渐迷失在温柔乡中,最后突然之间找回了理智,婉言拒绝了小娘子。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圣僧又接近迷失,老人出现点拨,告知小娘子的来历和路上遇见的动物皆是受不了引诱而最后被小娘子玩弄以后施法抛弃的人类……在这故事的兜兜转转中,若不是圣僧存有一丝向佛之心,在情愫簇生的时候保留一丝理智,而任由情欲迷绕,只怕也早已变成了四条腿的什么动物了吧。
而说起圣僧不由得想起玄奘法师,《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师徒四人只有玄奘一人,而其它的四徒只怕是他的七情六欲了,贪、嗔、痴,在这一路的磨难中只有戒贪、戒嗔、戒痴才能勉强度过这个难关,最终来到大雷音寺求取真经,修炼自身又普度众生。
其实在这漫漫人海之中,我们作为这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是在接受着利益的诱惑。古晚今来哪个贪官污吏不是被人们唾弃着,然而在最初求取功名之时又有几个是为了贪财好色而去学习,无一不是期盼能够为国效力,可是在金钱美色和前途等各种诱惑之时愈行愈远,在想要回去的时候已经找不到曾经的那条路了。而走过的路上千疮百孔遍布着肮脏。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只愿你在修行路上不忘初心。
《汤岛之恋》读后感(五):读《高野圣僧》的小感触
最近很有缘读到泉镜花《高野圣僧》,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初看第一遍先被故事情节吸引,讲述的高僧宗朝年轻时游历诸国时的一段诡秘奇幻的经历,僧人宗朝少时游历诸国,途中遇到一个令人讨厌的药贩,为免小贩遭遇不测,便一路同行,故事以此为前提,而后发现一户人家,由于天色已晚,便上前乞宿。美丽的女主人允诺了,并陪僧人上溪涧沐浴。女人在溪边褪下衣裳,替僧人洗擦身体,僧人心神迷醉,但及时清醒过来,抑制住自己的欲念。晚上她将僧人安顿在茅舍里。夜深后,屋子周围传来一阵阵野兽的脚步声、猿猴的啼叫声、女人的呻吟声,令人毛骨悚然。他未敢合眼,屏息念经。捱到天亮,向女主人致谢后慌忙下山。当他来到山脚时,却怀恋起美丽的女主人,想返同去找她。犹豫不决时,女主人的男仆路经此地,告诉他那山中美女实为女妖,时常勾引旅途中的男子,并用魔法将他们变成野兽,僧人间言,断绝欲念,继续上路。书中对情节的描述跌宕起伏,一个人处在孤独未知的环境里,凶险丛生一进去便遇大神,看的人屏息宁神,心惊肉跳,刚逃离大蛇,立马又遇到水蛭林,水蛭林里九死一生,便立马又要落入女妖手里,情节紧凑惊险,就像是自己也跟着去历了一次险,再次细读便喜欢作者对人性的描绘与剖析,故事里的人都带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对人物的塑造绝不是非黑即白,即便是得道高僧年轻时也并非无欲无求,也并非四念皆空,也有不喜欢的拧拧巴巴令人讨厌药贩,遇到美丽的女主人时,也要生出杂念,心神迷醉,但其实越是这样描绘,反到让人觉得这才是真实的人性,并没有人生来便是佛,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看破生死,也怕自己会因为讨厌药贩而不去救他,而对不起自己念的经,最初的目的也不单纯是为了救人而救人,后来也差点着了女妖的诱惑,但最终还是经住了考验,就像现实世界里的我们自己一样,人无完人,生活也绝非一帆风顺,会遇大蛇,也有难缠的水蛭,也会有不断奇妙的经历与各种各样的人,来充实你的人生经历,也像是西游记里的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伏各路妖魔鬼怪,渡过女儿国的情关,死去肉身,方成大道,最终成佛。
《汤岛之恋》读后感(六):一念之间
《汤岛之恋》这本书的风格给我的感觉其实与中国的聊斋故事有点相似,主题也是一些带有神奇色彩的玄幻故事,这些故意之所以迷人,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故事本身的玄幻色彩与现实生活的不同足够吸引读者,每篇小故事篇幅不长,但内容奇幻足以吸引你的眼球。
《汤岛之恋》中的开篇《高野圣僧》,主要说一个圣曾年轻时游历遇到的怪事,故事是圣僧修行参道之路,反映的其实也是人性的选择。圣僧担心买药人走错道遇险,尽管不喜欢买药人的拧巴,但仍然捧着一颗慈悲为怀的善心走上了一个荆轲之路,只为了不忍心见死不救。也许是因为带着这样的一颗善心,所以一路遇到蛇拦路,走过水蛭林(我看到这一段的描绘,真的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总归能化险为夷。其实现实生活也就这样,善与恶只是一念之间的选择,但与人为善,道路总会宽敞些。
圣僧遇到收留他的美貌妇人,也曾迷惑心动过,想重返俗世与美貌妇人共度余生。这得多亏了老者的劝告才迷途知返。所谓“温柔乡,英雄冢”,这可意指人性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贪念。对美好事物有贪念是人性的正常反应,而能否把贪念控制在符合人道主义的范围内,则与个人修行有关了。而对于旅行僧来说,风餐露宿的生活肯是艰苦的,他对美貌妇人的迷惑,或许只是对尘世平凡生活的向往,但作为一个出家人,轻易动凡心显然是修行不够。老者对圣僧劝告放在今天也许你会觉得那是无稽之谈,但放在故事情景中,被美貌少妇迷惑的代价是变成一切他曾遇过的飞禽走兽,对走过一段荆轲之路的圣僧来说,那可是万劫不复的惩罚了。圣僧听到这些劝告早被吓得不得不收起了那些与少妇作伴的俗心。
买药人因为贪图少妇的美色,被少妇变成了马卖掉,情节是不是真的,其实对于圣僧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因着老者的劝告,继续了他的修行之路。也许他在修行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曾后悔过当初没有停下来,但走过所有灾难,成为得道高僧,才是他的初心。
我们一路走来,也曾听过很多规劝的话语,忠言逆耳,听与不听,全在我们一念之间。也许我们能凭侥幸躲过恶果,但我坚信,人性该是本善。
《汤岛之恋》读后感(七):泉镜花的奇幻世界
再一次被日本文学奇幻的驾驭运化之能力所赞叹,泉镜花的《高野圣僧》无疑是一部非凡的作品。
我极度愿意投入进一个环境中,在小说或是电影构建的文字与画面里,它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勾起内心诧异感的极大满足,是魅惑、是欲望,是奇光异彩意趣盎然的。它反映人性却不加批判,在行文与帧频的流动中奇妙的展开。
回忆
这篇小说是在宗朝和尚的回忆里讲给“我”听的,这样的构局让小说文本赋予层次感,现实的平常谈话与宗朝回忆里的离奇旅程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叙事手法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种递进式的抛引,逐步把故事剧情推入高潮。回忆在艺术作品中也可看作是梦境,然而在泉镜花的世界里梦境与现实都在清晰的勾勒他所钟爱的情志。往往在最为荒诞的世界里你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自己,这在艺术作品中被无数的心灵所证实,潜意识里的认知自我。
荒诞
更准确可说是传奇,在日本文学里不难找到类似作品,但很难找到超越这本小说的作品。泉镜花创建了一个静谧的世界,很多评论者都会在小说的很多设定里(岔路、蛇、水蛭林、骤风、暑气、瀑布、溪流、白痴与妇人等)找到现实世界的隐喻对象。他反应社会现状与人性善恶。当然,这正是这类作品的意义之所在。
但究于小说文本的语言与风格,小说在诡诞的意识里前行但不失行文逻辑,人物不雕琢却行色有肉,更妙在环境的描写与氛围烘托的拿捏,幽邃的山野与灵奇的状况在泉镜花耽美的言语间诡秘让人投入,在最后一点超现实结尾解释荒诞离奇背后的真相。
唐风
最后再次推荐爱好日本文学文化的读者,关注现代译文馆和风译丛系列,享受最纯粹的读书体验。
《汤岛之恋》读后感(八):集日本古典传统于一身开出灿烂的花
随着最近动漫《文豪野犬》的又一波大热,很多在日本被誉为国宝级但在中国算不上太出名的作家才和他们的作品一起进入大家的视线。借此我才开始接触这个宝藏作家——泉镜花。
泉镜花原名镜太郎,是日本文坛举足轻重的文豪。他是浪漫主义作家,幻想文学的先驱,开创了日本的“观念文学”,以善于书写表现处于伪善横暴世界中的善良人性而闻名。就连川端康成和芥川龙之介都深受泉镜花的影响。只是可惜他在中国出版的作品实在是不多,现代译文馆·和风译丛系列的《汤岛之恋》算是走进泉镜花的文学世界,领略梦幻般的异想奇境的不二之选了。
《汤岛之恋》这本书里集结了《高野圣僧》、《汤岛之恋》、《紫阳花》、《夜间巡警》与《外科室》六篇泉镜花的经典小说。泉镜花的小说基调大部分都是哀伤,这本小说集中除却《高野圣僧》是荒野诡谲奇谭,其余大部分均是悲剧性的爱情小说。泉镜花的文字很有诗境,好像一切都是淡淡的、波澜不惊的,但是重读几遍你就能重新体会到他平淡叙事中的惊心动魄。
因为偏好牛鬼蛇神的意象,所以我最爱的就是作为首篇的《高野圣僧》。高野圣原本是为宣扬弘法大师的信仰而云游全国的高野山僧人,在入世后便成了半僧半俗的云游僧,故事里的高僧宗朝也是如此,是人性远远大于佛性的普通之人。故事以第一人称书写,讲述了“我”听宗朝所述年轻时的奇妙经历。他在一次赶路中遭到了蛇和水蛭的攻击,拖着受伤的身体到深山处的一户人家借宿,屋里住着白痴、老汉和一个美貌的女子。女子带他去瀑布洗澡,不着痕迹地诱惑他,期间还有很多动物来捣乱,但宗朝没有动心。而后还在屋中度过了动物癫狂的一晚。最后女子让宗朝离开,临走时他回到瀑布下,遇见老汉,听其说起那些动物都是女子把垂涎其美貌的男子施法所化。宗朝亏得佛法保佑,才得以脱身。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颇有中国唐代神怪小说的感觉,但是作者华丽的文笔和译者深厚的笔力都有典型的日系文学的味道,将这整个故事描绘得迷幻清雅又惊艳离奇。
比起同时期的其他小说家,泉镜花更像是一个诗人。如村松定孝所言,泉镜花“把日本近代文学所陷入的脱离传统的倾向认真地扭转过来,从而开拓出无与伦比的诗境。……他集日本古典传统于一身,开出灿烂的花来”。
《汤岛之恋》读后感(九):镜花水月
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
提起日本,不免想起樱花,雪山,粉色,白色,一股浪漫气息扑面而来。确实在这么浪漫的环境下,也造就了许多浪漫,幻想派作者,比如日本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幻想文学的先驱泉镜花,就是典型的。
泉镜花一直走在追求美的路上,也让他的作品文字颇为优美,自由洒脱的浪漫之风在文中处处可见,正是这种风格,让我们体会到混沌世界之外的清新而浪漫的希望。
这本《汤岛之恋》是泉镜花的一本经典小说合集,收录了《汤岛之恋》《高野圣僧》《夜间巡警》《外科室》《紫阳花》五部作品。
存在于奇幻的世界。在《高野圣僧》中,作者采用对话讲述整个故事,通过圣僧的讲述,看到行走途中偶遇的一个女人,一个奇怪的男人,一个老人,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类似于聊斋的一样的故事。据说这与作者年少时听母亲讲的江户奇谈有关。这里有可以解脱困乏恢复精神力气的水,这里有人可以将人变成动物,一切神乎其神。这样神奇的地方,这样美妙的女人,如同罂粟花,明知有毒,却依然有很多人追逐。很多关于情景场景的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全是通过话语来展现,别样的丰富多彩。
在《汤岛之恋》这里,可以发现作家和普通人一样的感情,甚至可以说这个故事里有着泉镜花的影子。卸掉世间红尘往事和沉重的包袱,用美的眼睛,用浪漫的情态去创造性的解读这一切。人可以因为利益而结婚,人可以因为别人的仰慕而与之亲近,但是如果过度亲近会断送利益与前程,那么会如何取舍。作者带我们剖析一个男人和二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或许是喜欢你,闭上眼睛,以为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自己。心之所向,正是爱之所向。
无论是哪一个作品,泉镜花都不拘限于同种文风,总是能用别俱一格的手法,用奇幻的情节,抓住读者的眼球。同时,他的作品,还有着世间凡俗的气息,比如,旅馆拉客的习惯.好像这个到现在也有。建立在真实上的写作,似真似假,也难怪,他的作品受世人瞩目。
泉镜花,不仅擅长小说,也创作诗和剧本。所以代表作品有不少,如《冠弥左卫门》《歌行灯》《妇系图》《草迷宫》夜叉池》《天守物语》等,都非常有特点。
《汤岛之恋》读后感(十):面对诱惑是跳进来还是走出去
一直以来,行脚僧在我们的眼中都是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强不屈的意志的坚定的佛教信仰者,他们能耐得了清苦与孤寂,能够完全照循心中的佛法修行。然而真正的修行之人、得道高僧必定要历经过七情六欲,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像《西游记》当中的唐僧,不也在女儿国的时候心动过,但最终还是能克服自己的欲望与外界的诱惑坚定地去寻求佛法之道。不过泉镜花的《汤岛之恋》中的首篇之作——《高野圣僧》不同。它向我们真实地显示了出家人在修行途中遇到诱惑时的摇摆不定,以及产生放弃的念想,最终得靠外力的引导下才能再一次寻回自己的佛法之道。 故事的大概内容就是一个和尚在年少云游时,为了提醒陷入险境的药商而不小心误入异境,途中遭遇大蛇横道,巨型水蛭吸人精血等精怪之事,又投宿一户人家,家中唯有一风华绝代的女人以及一名痴傻的男性成年人。该女子神态优雅举止却大胆豪放,毫不避讳、一丝不挂,一举一动极具挑逗、引诱之意,致使和尚意乱情迷,当真起了“还俗”念头,欲于女子同处一处、相依为命、相亲相伴。然则和尚仍旧是坚守底线,才激起女子心中一丝善意,未施法术将其变为牲畜,又引发老者提醒与提点,才走出山村,继而自己的修行之路。 这使我不禁想起《天龙八部》当中的虚竹,当时的虚竹在被天山童姥丢入西夏的地窖时也是按捺住了自己内心的欲望,坚守佛法,只不过终究是敌不过外力的诱惑,破了情戒,遁出空门,成了西夏的驸马。这二者虽没共通之处,但倘若高野圣僧不听老者的劝诫,依旧我行我素的回到女子身旁,不也和虚竹一样破了佛门的戒律了吗?因此,真正能够誉之为“得道高僧”的修行人必定切身经历过人世间的七情六欲,惟有经历过,才能真正的看破红尘,专心的坠入佛道研习佛法。不过,该故事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那位偏居深山的奇女子了吧!那女子长得国色天香且有一身法术——只要她接触过的病人在手术时便能减少痛楚,后来甚至能用一口气一个眼神将人化为动物。她没有经历过家国情仇,也不是专好猎取男人精血之怪,她只对她心怀不轨的好色猥琐之徒给予惩戒,像是执掌正义的法官,带着自身的那股庄严气质,惩戒某些不轨之心。她就像个巨大巨甜的糖果诱惑着心智不坚定之人,在你沦陷时,给予你不可挽回的沉痛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