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感悟
这些日子,总是被一些事情牵扯着,难得空闲与清净。总想写点东西,又总是拖沓,终于定下神来开始断断续续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开学上班,面对新的办公环境,新的工作任务,以及一些新的思路和困惑,一切都要从新打算,从头开始。我对自己说:慢慢适应,慢慢实现与改变。
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活动,除了继续推进课外阅读,还将开展“《水浒》人物大家评”活动。今天16班已经开始第一讲:《水浒》人物——关胜,由酷爱读史书的王灏博来讲。因为准备充分,他看起来颇为自信,俨然一位论坛名师,诸般来历娓娓叙来,人物形象简明、生动。讲完还自觉设定了一个问题,检查同学的理解和记忆情况。想得还挺周全!我希望这个精彩的开端能引发更多后来者积极踊跃地参与。我知道,这次讲评《水浒》人物比初一上半年讲述《西游记》故事有难度,要通读全书,熟知与主讲人物相关的事件,把握人物性格,将阅读与评论相结合并压缩为课前五分钟的讲述,这一番讲述前的准备是需要颇费些心思的。看看效果,慢慢推进,随机改变。
在教学方面,一面要继续践行“生命化教育”,学习更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自我改善,自我进步。已经购买了余映潮的《这样教语文》阅读学习并借鉴。另一面也要随顺年级整体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毕竟与时俱进、适者生存是大法。任何时候,个人的改变如果脱离了集体的支持是必定要失败和受阻。渐行渐变,在融合中求发展。
今年的教师节过得很无味。这个渐渐被人忽视的日子却又一直被沿用且形式着。周三下午召开校会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会议内容主要是颁奖和校长致辞。受表彰的教师们都身着校服,神采奕奕。尽管不时有人抱怨:体型变化,校服越来越不合体,但自豪与喜悦之情还是洋溢在脸上。我则穿着平日最舒适的裙子静静地坐在后面,叶的角色也是必须的。在工作与荣誉面前,我一直本着“为而不争”的原则。面对那么多善搞关系又汲汲荣誉的同仁,我唯有让步。虽然,每次评比,我的校量化评估成绩都在评比资格内,有时甚至更靠前些,但结果总是零落为绿叶。我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但始终不愿将自己的能量更多地消耗在对于人际关系的运筹帷幄上,这个当然也不是我所擅长的。我更愿意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里,做些自己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然而,话虽如此,为别人鼓掌的时候,体察自己的内心,并非泰然自若、波澜不惊,只是自己能够看到,不为其所乱而已。面对荣誉淡如止水,修炼得这般境界,我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暑假快结束时,爸爸突然得了脑血栓,身体不能站立和行走。一家人很是担心和着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照顾,已经有所好转。父母都已是八十岁,原本结实的身体越来越衰老。每个周末都要腾出时间去照看爸爸。守护在他的身边,陪他聊天,搀扶着他练习走路,爸爸像孩子一样听话,而我的内心也感觉比别处更加安然和干净。但愿爸爸的身体能一天天的好起来,姐姐和妈妈都不用那么操劳。这一次爸爸生病也省示了我:世事无常,珍惜拥有,勤勉做事,时不我待!
上午教研,由初三教师交流中考复习经验。除了扎实系统的引导总结和有针对性的练习,还特别提出把每篇讲读课的《教参》复印给学生看,并掌握要点。这样的方法,在上一届中考复习时也沿用过。因为考试出题要以《教参》为依据。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的确有帮助,但是,考试之后呢?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又要靠什么来拯救呢?应试教育体制下,为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可以绞尽脑汁,一定程度上说这当然是为了工作,为学生能考上好的高中,但语文教学所给予学生的并非死的知识和分数,多角度的思维拓展、人文精神和艺术表现力的探索更是语文教学所必须的。然而分数面前,这一切都可以被淡化。面对众口一词的赞许与高平均分、高升学率的骄人现实,我只能沉默着。生命化教育的行进与人文精神的觉醒,在这里是如此艰难!
中秋之夜,与爱人一起到公园里赏月。坐在寂静地树丛间,望眼头顶皎洁的明月,耳闻不远处跳广场舞的人群播放《小苹果》那热烈、喧嚣的音乐声,我倚靠在爱人的肩头,内心依然可以静如凝雪,自在逍遥。那一刻,我真实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融合,动与静相生并存的意义。生于斯,爱于斯,行于斯。世间事,总有它自己的规则与和谐之道,臣服容纳,不去对抗,内外世界便可以圆如满月。
前天护导值班时,听一个同事说起另一位同事的儿子在前不久跳楼自杀的事,颇感震惊!我见过那个男孩儿,比较腼腆和内向。据说,高考时以六百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本市一所重点大学,现在读大三,但已经挂了两科,因为不满父母的批评跳楼自杀。听到这个惨痛的事件,我的胸口感到非常沉闷!不知道,在我们现在的学校里还有多少被我们视为优秀生的孩子正在为了中考和高考努力拼搏、奋斗着。一旦目标实现,学习的动力便和考试一起终止,以至于读大学时再无兴趣可言。挂科、补考便成为寻常之事。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关心一下孩子挂科的原因,帮他找到病源,一起努力消除,相信孩子会顺利度过危险期,这样的悲剧或许也能避免吧。从我们教师的角度说,这个孩子在上小学和中学时,如果不是过分地强调分数而是告诉他生命的尊严与宝贵,这场悲剧也或许不会上演,但是,人生没有如果,等一切都明白的时候总是太晚了。
在分数与生命之间,我选择生命。在名利与良知之间,我选择良知。踏踏实实地教书,朴朴实实地做人,让每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都如星子般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