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促进效率,改变随时发生
今天上课打破以往宽松、包容的惯例,引入答题小组加分量化规则,这也是受曹安琪现象的启发。上次课,结合病句修改讲语法知识。 15班的曹安琪离讲台最近(因为上课总爱走神儿,班主任老师特意把他安排在这里),找句子时,全班却唯独他找不到。下课谈话时,了解到:还是是因为走思。我于是自省:肯定我上课的方法出了问题,自己讲多了,学生方面思维松懈导致走神儿、发呆现象发生。于是,就有了这节课的三轮竞答赛:生生互答,小组内随机答,不同小组间挑战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听讲的专注力更强,后面病句修改练习,答题更准确。教学任务,提前完成。由此,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用量化考核的方式促进学生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当然,所采用的方法可以因人、因学习内容灵活多变。下次课,要采用随机抽签答题的方式促进学生课下复习。每节课,都给学生一点儿新鲜感和趣味性,相信像曹安琪这样爱走神儿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事实上,曹安琪这节课听讲十分认真,两次答对问题,被同学掌声鼓励。
启示:很多时候,学生上课的听讲状态是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学生出问题的时候,也恰是我们教师工作需要反思和改进的起点。教学相长,与生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