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五号屠场》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五号屠场》读后感100字

2020-03-15 23:56: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五号屠场》读后感100字

  《五号屠场》是一本由[美]库尔特·冯内古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6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五号屠场》精选点评

  ●我是在烦闷旅途、行驶的汽车中读完这本小说的,倒也适合这种场景跳脱,时间线紊乱故事。汽车上下左右颠簸,我的视线不得不一次次重新聚焦到手机上的文字,而那些文字代表含义也让人的注意力一次次的重新集中,因为主人公有时突然冰天雪地二战战场上受饿受冻,有时又在他美国的家乡受尽荣耀,有时候又直接上了外星人的贼船,与外星生物讨论人类信息传递卑劣性,和人类看不到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的悲哀。 外星生物带有隐喻,就是我们战后对于战争,对于伤痛,对于死亡的迷思恐惧,我们人类看不到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像外星生物一样,已经知道未来怎样,坐以待毙,人没有主观能动性。第二种,虽然也已大体知道未来如何,但也要去主动,哪怕改变了一点点,也能证明自由意志。 死亡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不应等待死亡

  ●偶尔有趣杰作

  ●《三毛从军记》必然从这本飞天神面教圣经中得到灵感。虚无和荒诞生命里子面子事情就是这样。

  ●短篇集是才气奢侈地挥洒,而这本的第一章普通要命,但不要急,只是个引言,就像炮竹上的引线。燃烧不会停止,生命也是,“我们此刻被固定在这一瞬间的琥珀之中,没有什么为什么。”越读越有肃杀气的反战小说,但它不仅仅如此。

  ●近段时间读到过的最中意的书,但又能如何呢?事情就是这样,改变不了,无能为力

  ●作为科幻故事似乎不够宏大,作为“反战”文学似乎不很沉痛。或许,科幻于斯,更多是一种叙事策略,时间因而无比自由。战争在这里缺乏戏剧性,流于一种无意义的反复。

  ●非常好看,但也就那么回事

  ●后来的《一生的故事》《时间旅行者妻子》云云,应该都或多或少受本书的启发——第四维度宿命论。同时也是一种带悲观主义色彩态度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因此人类应更多回顾(前瞻)生活美好之处。这个观点积极一面延伸是反战,尽可能延长美好生活的时长;从消极一面延伸是无为式的犬儒,无愿做出改变。 单讲这一个版本,又是一部“翻译全书”。阅读体验基本等同于多年前读《麦田里的守望者》,都是生硬的翻译腔,加上不合中文语言习惯表述,以及歧义。有能力还是应该读原著意识流小说最怕糟糕的翻译

  ●整个叙述都像是临死前的闪回,不断有人死去,不断回到层层叠叠的过去。对冯内古特来说,科幻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外皮。

  ●3.5.荒诞只是上帝不想让你看到的真实。时间对比利而言并非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是一份可供查阅的档案,一个不死不灭同时注定要溺亡在自我本身的存在,解脱在哪里?冯内古德充满善意的劝告:趁你能死的时候,赶紧去。“精神病病因都是在四维空间中引起的”

  《五号屠场》读后感(一):如果人生已经被安排好,还要挣扎吗?

  这是一本披着科幻皮的反战小说,比利在一生中不断地经历时间穿梭,一遍遍经历自己生命中的每个片段。冯内古特和书中的比利一样经历了德累斯顿轰炸,这本半自传体的作品用一种黑色幽默去描写比利的一生,但字里行间透出为沦陷在炮火中的人类命运而悲哀。不管是比利参加二战在德累斯顿受尽磨难、娶了丑陋的富女过上了所谓不算差的生活还是他被外星人绑架与女电影明星一道关在“动物园”中被观赏顺便还生了个孩子,这每一项都透着“事情就是这样”的无力感。比利在人生的各个时间段不段穿梭,但是每一个决定都是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就像参与了一场电影拍摄,剧本早就写好,他能做的只是按照剧本完成这一生。在每个时间段都交叉描写了比利在德累斯顿所经历的故事,不管时间如何跳跃,他的一生都在战争的阴影中无法走出,尸体、屠杀、炮火、战争以一种及其平淡的情绪呈上纸面时,带给读者的就是无法平静了。

  《五号屠场》读后感(二):世界欠冯内古特一个“奥斯卡”

  “关于一场大屠杀没有什么顺乎理智的话可说”

  胜利者赞颂伟大的胜利 ,战败者粉饰失败的耻辱

  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不过人类史上一次又一次的“自杀未遂”

  这部作品给人的感觉非常像看《守望者》时感受——战争阴云笼罩下的压抑。与前者不同的是,这部作品用现代派的手法,通过意识的交错强烈的表现出一场战争对它的经历者一生的影响。

  你将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没有电影《太阳帝国》《拯救大兵瑞恩》《钢琴家》《珍珠港》《虎口脱险》《美丽人生》……中对人性的歌颂,也没有《兵临城下》《巴顿将军》……里那样对英雄的赞美

  耳畔无法响起《辛德勒的名单》中的Chloe hanslip曲调。有的只是《无主之地》《黑皮书》《敦刻尔克》《光荣岁月》《黑鹰坠落》……里的缄默

  这就是冯内古特笔下的战争

  “世界欠冯内古特一个诺贝尔奖”

  我认为世界还欠他一个奥斯卡奖

  《五号屠场》读后感(三):这也不过是天地不仁

  比起之前在读的图灵传要好读的多,毕竟是小说。不过一开始也没怎么太吸引我。到后来才看明白,这是个二战ptsd患者的精神分裂故事?用比尔的精神分裂来串联整个故事情节也是很别出裁。一开始还觉得战争已经离我们太遥远了,感受不到书里写的这种苦难,再加上他本身是用一种风轻云淡的语气在写。到后来有点总结的时候才感受到战争的沉痛。本来看名字五号屠场还以为是写某个大屠杀的悲惨故事,被标注为5号的埋尸坑之类的,结果是美国俘虏的暂居地,从德累斯顿大轰炸中救了他们的地方。也许经历了这场轰炸的人们即便活了下来心理时间也一直停留在了那里。最让人感慨的是说比尔的室友给科幻作家写,说一个大男人——战争时期是上尉。信写得像个十四岁的孩子。这本书里没有一个健全人,“真正的士兵都死了”。这是战争的罪恶。但是战争又不可避免。他是想表达战争、死亡给人们造成的伤痛,但是又对此表示无奈,甚至不是无奈,只是对此的一种较为具有历史观的看法,这是必定会发生的,不可避免的,也无需避免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多么高的地位上,决断着别人的生死,多数人只能接受着命运的安排,不问为什么,问也没有用,只是接受着莫名其妙的命运过的幸与不幸罢了。

  《五号屠场》读后感(四):.

  读完这本小说,直接的感觉就是够反战,但是不够黑色幽默,如果作者和很多读者觉得里面一些情节和语言叫做幽默的话,那只能说我和他们之间肯定有人搞错了幽默的定义。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曾经参加二战的老兵一生颠倒错的故事,他在经历了二战时的一场空袭之后,拥有了能够自由穿梭时空的能力,正因为这个能力,所以这本书是以时间为第四维度进行的非线性叙事,主人公比利一会儿年轻,一会儿衰老,一会儿在德国,一会儿在美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降临》,或者《降临》的原作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我感觉和这个故事是非常相似的。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真的没有那种很愉悦的感觉,因为一切都太混乱了,直到我读完这本书,才会发现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混乱,是普通人经历战争的全部且唯一的感受。

  比利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在战场上他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在战争中他整个人完全就是在状况外,是一个被战争搞懵了的十几岁小伙子,或者说,一个孩子。而战场上太多类似的人,要么太年轻,要么太老,他们本来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但是战争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

  他们永远不是其他战争相关文艺作品里功成名就的主人公,他们大概率在战争中轻易地死去,而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比利有幸活了下来,但是战争的痕迹却永远刻在了他的灵魂中,我们可以把这一整个故事看成是比利的战后ptsd反应,就是混乱,无尽的混乱。

  《五号屠场》读后感(五):“事情就是这样

  你无法想象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如何用这种调侃、幽默、戏谑的,像是胡说八道一样的语气讲述自己的故事。

  就像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年的一个秋日黄昏,在一处公园木椅上,他慵懒地躺坐着,旁边放着一瓶啤酒,他似醉非醉,眼神迷离,但思维异常跳跃。他在爱因斯坦的“空间弯曲理论”上穿梭,他将之称为“时间旅行”。

  库尔特·冯内古特,一个天才的名字(我在这里把“天才”用作形容词)。他是“黑色幽默”的代表,是美国反战小说的文学偶像。这本《五号屠场》更是他受“古根海姆基金会”资助的他亲自去欧洲战场搜索素材而写成的,正如他在本书第十章所写得那样。

  整个故事情节都与回忆有关,他将至之称为“时间旅行”。事情就是这样。这是一种“意识流”式的笔法,对于这样的描写战争的故事,这种笔法恰到好处。如若他一板一眼地讲述自己的二战经历,那该多“糟糕”。他的意识在游离,在痛斥这可怕的战争,但是他绝不用“可恶,肮脏,没有人性”这样的词,他所表现的是一个“草包,笨拙,一点不把战争当回事”的人。

  对,他就是要塑造这样的人。因为在本质上,当所有人放下武器的那一刻,无论是德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都是有父母儿女的人,他们都有优缺点,在他们第一次听到枪声,他们也都吓得尿裤子,因为他们都是人。而战争把他们制度化,把他们训练成了杀人的武器,把他们变成了“工具”。当一个即将枪毙犹太小孩的德国军官倏然想到自己的家里和这个同样大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良心绝对“怔”了一秒。

  “上帝赐予我接受我无法改变之事物的平静,改变可改变之事物的勇气,以及区分这两者之间的永恒智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